數位文件導向的線上審議經驗分享
以 2021 Let's Talk勞陣線上審議示範場為例
2022-04-29@教育部青年署線上
講者:許恩恩
(審議工作者/數位協作專案顧問/自由撰稿人)
非典型的審議民主訓練
- 社會運動 ➡️ 民間團體 ➡️ 公務體系
- 因應社群特質,調配「審議」比例
審議主持強調以一種特定技巧來 
- 傳達資訊
- 聽懂人們說話
- 轉譯說話內容
- 整理不同意見
- 彙整成一個可被理解的版本
- 對「政策/會議目標」做有根據的影響
而這些特定技巧 
- 傳達資訊:線上如何做到
- 聽懂人們說話:線上如何做到
- 轉譯說話內容:線上如何做到
- 整理不同意見:線上如何做到
- 彙整成一個可被理解的版本:線上如何做到
- 對「政策/會議目標」做有根據的影響…?
在「全線上」之前
不只是線上為輔:實體/線上整合的主持筆記

【主持】實體/線上整合的主持筆記
記 2021 開放政府週末論壇
這是一場座談會,不是審議活動
故以「討論性」高低而言
這篇的作法是低標
或者我們對線上審議的「討論性」
要有其他衡量標準
幾點彙整
- 事前溝通:操作練習與主持、技術的分工
- 原則確認:實體、線上提問彙整到同一個場域
- 開場很重要,期待管理、備案提醒及公開聲明
- 先到線上會議室打招呼,再回到實體空間
- 開著電腦、手機,最好再加小本本
- Slido 民意統整,也要注意新&程序問題
- 注意自己說話的對象
- 把握講者,也珍惜現場實體者的回饋
幾點彙整換句話說
- 事前溝通:其實跟實體一樣
- 原則確認:其實跟大小場或不同會場一樣
- 期待管理、備案提醒及公開聲明:跟實體一樣
- 打招呼:其實跟實體一樣
- 設備備齊:其實跟實體一樣
- 新問題&程序問題:其實跟實體一樣
- 注意自己說話的對象:其實跟實體一樣
- 珍惜
現場實體者的回饋:其實跟實體一樣
【案例】2021勞陣線上審議示範場

初衷:審議討論
心理健康
議題層次:從個人經驗拉到政策性、結構性問題
方法層次:從「討論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開始
- 解構「討論」/「審議」/「協作」的意義
- 創造一個不冒犯、低門檻、自在舒適的場域
- 以聆聽及收集意見為主,聚焦和決策為次
籌備期間遇到的困難
- 來自學者的專業意見,無法在示範場實踐
- 希望嘗試多元,也須兼顧 LetsTalk 調性
- 招募參與者不易,報名多為審議工作者
- Google Doc 測試干擾問題
- 會前上線測試的參與意願低
籌備期間遇到的最困難
-
沒有人做過,主持團隊的溝通和訓練非常困難
大幅度仰賴彼此的信任建立與動力感
-
講者的事前、現場溝通,也都需要新的細流
過去我們業師掌握經驗,能控制現場的失誤程度
線上示範場,則需預設「每個環節都會失誤」
這就是創新的代價
示範場遇到的困難
- 場地規格、行政細節不斷更新
- 現場整天寂靜氛圍的壓抑感
- 工作團隊缺乏回饋的展演感
- 聲音、文字、視覺呈現的細膩度必須提升
- 參與者的參與度,與各自帶有的不同期待
示範場獨一無二的代價:體現涵容
- 跨地域:台灣南北、德國…
- 表能能力較無自信者,能夠準備好自己
- 外型、表情、肢體風格較無自信者,亦同
- 不願發言的人,透過聆聽也有參與感
示範場獨一無二的代價:數位效率
- 恰當引導之下,有數位工具操作的增能感
- 討論完,就馬上完成資訊量恰當的紀錄
- 工具自帶的理性與冷靜效果
- 方便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回來,都能掌握脈絡
最後
QA 我們也從這裡開始 
等待現場實作指示
請在這裡打字~~~
大家好~有問題可以在這裡提出
逸枚謝謝恩恩~我是逸玫
實作文件連結已更新在會議室聊天室,大家可以點進來試試喔
謝謝恩恩- 我是雪玉
謝謝署長的參與
很實用
可以打開麥克風,也可以用打字在這裡唷 
很謝謝
工商時間 

工商時間 

數位文件導向的線上審議經驗分享 以 2021 Let's Talk勞陣線上審議示範場為例 2022-04-29@教育部青年署線上 講者:許恩恩 (審議工作者/數位協作專案顧問/自由撰稿人)
{"metaMigratedAt":"2023-06-16T23:56:44.419Z","metaMigratedFrom":"YAML","title":"數位文件導向的線上審議經驗分享(2022-04-29 @ 青年署)","breaks":true,"image":"https://hackmd.io/_uploads/rk1VEYvSq.png","contributors":"[{\"id\":null,\"add\":61,\"del\":1},{\"id\":\"3ab19145-8243-4557-8f3e-70a733b710c0\",\"add\":3046,\"del\":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