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New to HackMD? Sign up
Syntax | Example | Reference | |
---|---|---|---|
# Header | Header | 基本排版 | |
- Unordered List |
|
||
1. Ordered List |
|
||
- [ ] Todo List |
|
||
> Blockquote | Blockquote |
||
**Bold font** | Bold font | ||
*Italics font* | Italics font | ||
~~Strikethrough~~ | |||
19^th^ | 19th | ||
H~2~O | H2O | ||
++Inserted text++ | Inserted text | ||
==Marked text== | Marked text | ||
[link text](https:// "title") | Link | ||
 | Image | ||
`Code` | Code |
在筆記中貼入程式碼 | |
```javascript var i = 0; ``` |
|
||
:smile: | ![]() |
Emoji list | |
{%youtube youtube_id %} | Externals | ||
$L^aT_eX$ | LaTeX | ||
:::info This is a alert area. ::: |
This is a alert area. |
On a scale of 0-10, how likely is it that you would recommend HackMD to your friends, family or business associates?
Please give us some advice and help us improve HackMD.
Do you want to remove this version name and description?
Syncing
xxxxxxxxxx
對談:開源桌遊的挑戰 - 遊戲結束後,開放還會在嗎? - 開放文化基金會
歡迎來到 https://hackmd.io/@coscup/2024 共筆
- The image file may be corrupted
- The server hosting the image is unavailable
- The image path is incorrect
- The imag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Learn More →點擊本頁上方的 開始用 Markdown 一起寫筆記!
手機版請點選上方 按鈕展開議程列表。
開場
今天希望探討桌遊新手村從開發過程,到實體到校園及公部門推廣時,發現這個桌遊和我們預期他能達到的推廣效果有落差,以及我們發現這款桌遊帶來的幫助,希望今天的對談可以跟大家分享這四年來我們對於這款桌遊的省思,最重要的是想和在場觀眾一起探討未來下一步怎麼走?
本日會 Focus 在以下兩個主題:
簡介:開源星手村
講者:Claire
這款桌遊用意在於讓大家知道不是只有工程師才可以參與開源社群,並且把 30 幾個開源專案納入桌遊裡面,讓大家知道生活中的開源案例。從 2020 年開始開發,有點像是閒聊的方式,大家討論在推廣開源的時候,怎麼跟沒有聽過開源的人推廣?在跟非開源社群的朋友講解時,很多人會覺得怕怕的,聽到很多科技有關的名詞。
OCF 於是與一群志工開始發想出 Prototype,結果第一版太複雜,因此在 2022 年委託桌弄協助我們開發。開始嘗試在 1 小時之內和大學生、高中生推廣桌遊,OCF 人力有限,很難到達所有異溫層,因此開始跟教育場合的工作者合作桌遊,後來發現只有 1-3 個小時要玩完遊戲,時間就已經不太夠。因此開始思考是否有辦法結合老師的課綱,並且以工作坊的形式縮短桌遊的遊戲時間。
線上版桌遊的開發歷程
講者:Ben
實體版桌遊與線上版桌遊的遊戲體驗差異是很大的。目前的 demo 版會先一步一步提示玩家的下一個動作。實體版桌遊的「推格子」動作,其實在線上版上是不需要的,因此線上版將貢獻格子轉換為數字,甚至是骰子,希望可以增加玩家的遊戲體驗,而不是只是在點網頁。
從「桌遊」走到「課堂教學活動」
2023 年曾經跟高中及大學生推廣,後來慢慢 focus 在大學生,因為發現開源專案的相關名詞與概念,對於大學生來說反應是比高中生好的。
講者:雁子(簡報連結:ian slide)
今年度我們開始發展團康版桌遊,在過程中也多了一個介質可以跟老師共創。2023 年到 2024 年我們在這三個場合實驗了幾種不同的桌遊玩法:
2023 年跟 Claire 一起花了很多時間發展了一個教案原型,這個教案要花費至少 3.5 - 6 個小時單純只在玩遊戲,因此常常被老師們 question 花了這麼多時間只有玩玩遊戲,學習意義是什麼?
SITCON UnConf
心得:自己回頭看也覺得這整個過程滿無聊的,難怪學生的反應很冷淡。
淡大數位治理黑客松組隊活動
心得:人力派遣處的設計,突破本來桌遊的設計,變成一次要開 3 盒桌遊才能完成這個部分,但是人力派遣處確實也有呈現出人力連結、找工作的概念。
師大通識課認識開放科技
回顧
議題遊戲走一遭
講者:成寧
依稀記得幾年前第一次和 OCF 接觸,但是作為遊戲業者,真的很不熟悉他們提到的議題。剛剛雁子想問我們是不是桌遊基本教義派,答案是不是,我們希望只要是好玩的遊戲機制、能夠帶分大家進入遊戲世界,就是好遊戲
我們一直在嘗試遊戲到底還有什麼發展?還可以走到什麼極限?一般大家想到桌遊店面,可能就覺得這是一個可以買遊戲、玩遊戲的地方。近幾年我們發現,這些桌遊在小孩身上,有一套不同的機制,所以我們開始把遊戲教材化,所以一個遊戲怎麼把一個理念精神傳達出來?並且完成教案?是一個很不一樣的過程。
因此我們也漸漸進入設計領域、進入教育領域,發現這些遊戲方法怎麼配合老師想要傳遞的理念,就會進入設計的階段。遊戲裡面確實會有所謂的大班玩法,就是團康的概念。我們在很早以前就常在活動場合作出不合理的行為,我們曾經在南港園區,用一千個紙箱架了一個密室遊戲的空間,把桌上的遊戲、變成很大的遊戲。
遊戲可以在教育現場解決的範疇:
從玩家到教學方法的探索歷程
講者:Amos
對談一:你覺得用《開源星手村》推廣開源,遭遇什麼挑戰?
Claire:剛剛有觀眾提問有沒有設計 User flow?老實說一開始我們沒有從這個腳步去做桌遊開發,我們一開始設想的 TA 是開源圈裡面的老鳥,或許老鳥也會想要推坑他的朋友,就開始拉了志工開始做桌遊。如果要回到四年前,我也會提醒自己要去思考這個桌遊到底要怎麼用?我們跟德國諾曼基金會合作,目前印製出來的版本是非商業用、CC BY NC 所以我們沒辦法自己印製並且販賣,目前的挑戰就是:
雁子:去年我們有在 COSCUP 辦了四場,確實還是有一些老鳥過來玩,當初他們有提出很多問題,覺得在玩的過程中只有讓大家體驗到「協作」,但是對於開源運動來說最重要的「自由」和「開放原始碼」概念,好像就變成遊戲的背景。我也感覺這個遊戲只讓我了解到「協作」,目前在一些課堂中也有遇到類似的問題,我們面對學生時,就會去提醒他們去仔細看每個專案,看看這些專案背後的自由與開源精神是什麼?桌遊裡面有附上《專案原型目錄》,某種程度上有解決這個問題。
另一個問題則是,到了 2024 年有學生發現怎麼有好多專案已經停滯了、網址失效了,這時候他們就會詢問,所以是不是開放原始碼專案都很容易斷尾?假設我們未來把桌遊改成線上版,那對我們來說就會比較好去更新這些資訊,但是也會擔心這個編輯過程可能會影響到遊戲的機制設計。
Ben:對於開源星手村我有不一樣的想法,身為一個工程師,我會期待它能完成知識分享,想知道有沒有人想要一起參與教案設計、新玩法設計。最大的挑戰是地域以及語言限制,希望能夠找到不同國家的人一起來發想,用技術一點的詞彙就是「分散式系統」,希望每個人可以把自己的 idea 提出來。最大的挑戰還是社群的維持。
以其他社群為例,很多開放社群本質上是有公司在背後推行,或者單純很有熱情,如果《開源星手村》是一個有效能夠解決開源文化的認知的方案,那我們就可以一起做,一起收斂並且做出跨時代的東西。
Claire:滿有趣的,OCF 確實過去一直是從推廣的角度在討論這款桌遊,比較少想到 Ben 從社群營運的思考方式。
Amos:我覺得這款桌遊沒有反映出我進入社群的狀態,因此我會將 TA 設定為完全沒有接觸過開源、完全沒有接觸過社群的人,因此在每個環節都要去做一些額外的解釋幫助理解。另外像是專案卡,也不確定是否應該要解釋給他聽?還是讓他自己去閱讀描述。因此這也是一個挑戰。
成寧:從遊戲面來說,《開源星手村》要擴圈到非開放文化的社群是很困難的,因此我也認同從團康的角度去突破是很好的方法。
對談二:你覺得《開源星手村》適合在什麼情境下使用?
Claire:像是我之前聽過婚顧公司的人說,這款遊戲很適合在大公司做破冰遊戲,因為裡面很多角色卡可以換成各種不同職位的人。當然這個 idea 就少了對於開源精神的推廣。
雁子:很多人都有提到「專案管理」,我在想開源圈的專案管理和商業上的專案管理,是否有一些差異?在開源圈專案管理更注重溝通與互動,但是目前的遊戲確實是沒有將這兩種專案管理更細緻分開來。
Amos:我認同盤點人力這個答案,在思考要什麼樣的人力的時候,角色卡確實滿實用的,並且去認識這些角色、以及認識自己的技能,去思考自己可以貢獻什麼,加快進坑速度。
Claire:我也會好奇非資訊背景的人在剛進入開源圈的時候,可以貢獻什麼?教高中生的時候,我會想知道可以去哪裡找到同樣有這些困惑的學生。
眾講者:對,很難跟親戚或是爸媽解釋我們在幹什麼,或許可以用這款桌遊協助。
對談三:你覺得誰適合使用《開源星手村》呢?
Claire:公民老師確實是我們剛開始設定的切入點,當初會找這群人除了我是政治系畢業的,一方面也是考量到這款桌遊可以更好的跟社會科學的課綱結合,增加老師合作的意願。
雁子:以我們最近接洽的狀況,滿多老師會希望這款桌遊可以協助學生長出 108 課綱的「學習歷程檔案」。
Ben:我自己覺得這個遊戲本身還是滿專案管理導向,適合使用在專案管理協調的情境,不只是在企業裡面,在做開源專案的時候也會遇到。
對談四:各位開源人夥伴,當你想讓更多人瞭解開源有多讚,你會怎麼做?
Q&A
如果想要一起加入桌遊開發,可以怎麼做?
Ben:我們有一個 Discord,我們現在差一個幫忙建社群的人,請上這個 Discord 喊聲!
雁子:我想當 organiz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