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   HackMD

林博仁的台灣中文內容翻譯指引 1.0.0

紀錄並分享我在將其他語言內容翻譯為台灣中文的原則

內容大綱

目的

盡可能地降低閱覽者理解內容涵義的成本

目標群體

以內容的初學者為目標群體來完善你的翻譯,翻譯要是能夠在不偏離原意前提下讓初學者能夠輕易理解並消化吸收的。

如果一個翻譯會讓教育者無法簡單且精確地介紹給初學者的話(不包含「反正 XXX 就是對應到 OOO,至於為什麼你不用想反正大家都這樣用因為我也不知道怎麼解釋」),那那個翻譯可能就不是個好翻譯。

盤古之白

因為當前大多數的圖形化使用者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排版引擎尚未支援自動在全形(中文)與半形(英數字等)字元間補上留白影響視覺觀感所以我們手動在全形字元與半形字元間插入單一空白字元以規避workaround此問題。

錯誤範例:

於搜尋文字框中輸入cat跟game搜尋關鍵字

正確範例:

於搜尋文字框中輸入 cat 跟 game 搜尋關鍵字

因為中式標點符號字元之兩側已經包含一定的空白,如半形字元任一側的全形字元為中式標點符號則該側的盤古之白省略:

錯誤範例:

於文字輸入框中輸入: cat

正確範例:

於文字輸入框中輸入:cat

如果未來圖形化使用者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排版引擎加入了盤古之白的支援再將這些手動插入之空白字元移除(理想上這些應該被自動偵測並直接被排版引擎忽略)。

標點符號

原則上使用中式標點符號。

以下說明將內容翻譯為台灣中文時注意的其他細節:

引號

原則上將英式引號替換為中式引號:

錯誤範例:

於搜尋文字框中輸入"cat"跟"game"搜尋關鍵字

正確範例(一):

於搜尋文字框中輸入「cat」跟「game」搜尋關鍵字

因中英文外觀上的差異本來就足以突顯括住之內容,若確信引號括住之內容一定不會出現中文字將引號直接省略:

正確範例(二):

於搜尋文字框中輸入 cat 跟 game 搜尋關鍵字

如果不確定括住的內容是否會出現中文(如括住的內容為一變數)則保留中式引號。

正確範例(三):

於搜尋文字框中輸入「%s」搜尋關鍵字

句號

句子sentence應以中式句號作為結尾。

一例外為在清單項目之內容,因美觀考量將其省略:

錯誤範例:

今日行程安排:

  • 吃飯。
  • 睡覺。
  • 打東東。

正確範例:

今日行程安排:

  • 吃飯
  • 睡覺
  • 打東東

文法

以下說明跟文法相關之注意事項:

副詞

副詞之翻譯應以「地」作為最後一個字元。

複合文句

有些英文文句由多種句式組合而成,如難以依照原文架構翻譯(原則上視其為原文的缺陷)在不對語意造成顯著影響前提下將其拆分多句。

範例請參閱「信達雅」章節之範例翻譯。

信達雅

信、達、雅,由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提出的翻譯理論,又稱「三難原則」。出自嚴復譯著《天演論》中的「譯例言」,其講到:「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1]

  • 「信」(faithfulness)指意義不悖原文,即是譯文要準確,不偏離,不遺漏,也不要隨意增減意思;
  • 「達」(expressiveness)指不拘泥於原文形式,譯文通順明白;
  • 「雅」(elegance)則指譯文時選用的詞語要得體,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簡明優雅。

——摘錄自由維基百科編者所撰寫之《信達雅》維基百科條目

我個人的理解為:

  • 信:不偏離原文字面上的原意
  • 達:讓閱覽者能順利 get 到作者的意思(方式不限)
  • 雅:翻譯的文句要唸起來通順,不讓閱覽者在唸得時候皺起眉頭會皺起來(如簡潔不冗長)

就個人而言這三個翻譯面向的重要性並不是均等的,而是:

>

在「信」跟「達」分數差異太大的情況下使用譯註(新增額外的說明文字)的方式來進行補償,只有在「信」、「達」分數夠高的前提下才會透過微調翻譯的方式去試圖增加「雅」的分數。

在追求「信」跟「達」的分數中除了英語辭典的詞彙釋義外你可以參考該詞彙在搜尋引擎中的圖片搜尋結果,比方說 package 這個詞彙它的圖片搜尋結果大概長這個樣子:

package 詞彙的 Google 圖片搜尋結果頁

那將其翻譯成無法跟「包裹」意象進行連結的東西就可能是不太明智的作法。

以下以 (software) package 詞彙的翻譯作為範例,各翻譯之信達雅分數評估結果為主觀意見,僅供參考

參考用的原文範例

Debian is a volunteer organization which builds consistent distributions of pre-compiled binary packages of free software and distributes them from its archive.

——摘錄自由 Osamu Aoki 所撰寫之 Debian package management system - Debian package management - Debian Reference 說明文件

參考翻譯(不包含目標詞彙):

Debian 是個由志願者所組成之組織volunteer organization。他們建構build並自軟體庫archive 散布distribute風格一致之consistent,由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 預建構之pre-compiled binary packages 所組成之軟體集合distribution

因原句架構極為複雜故根據「雅」考量將其拆分為二句。

錯誤翻譯範例(一)

如譯作:套件software package

帶入原文翻譯:

Debian 是個由志願者所組成之組織volunteer organization。他們建構build並自軟體庫archive 散布distribute風格一致之consistent,由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 預建構之pre-compiled binary 套件software packages 所組成之軟體集合distribution

評估結果:信3達3雅7(?)

評估細節:

  • 缺少重要的情境(軟體)描述(信↓達↓)
  • 「套(set, suite)件(piece)」二字含意不清,有更直觀的描述詞彙的話則應替換為該詞彙(信↓達↓)
  • 單純看詞彙的話無法判斷,但在此原句情境中前面「自由軟體」即有提供「軟體」涵義故「雅」分數有被拉高(雅↑,在引入例句範例前原評估為 5)

錯誤翻譯範例(二)

如譯作:軟體套件software package

帶入原文翻譯:

Debian 是個由志願者所組成之組織volunteer organization。他們建構build並自軟體庫archive 散布distribute風格一致之consistent,由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 預建構之pre-compiled binary 軟體套件software packages 所組成之軟體集合distribution

評估結果:信7達6雅5

評估細節:

  • 包含重要的情境(軟體)描述(信↑達↑)
  • 「套(set, suite)件(piece)」二字含意不清,有更直觀的描述詞彙的話則應替換為該詞彙(信↓達↓)
  • 因與前面「自由軟體」詞彙的「軟體」重複,因內容冗餘故「雅」分數有被拉低(雅↓,在引入例句範例前原評估為 7)

正確翻譯範例(一)

如譯作:軟體software 包裹package

帶入原文翻譯:

Debian 是個由志願者所組成之組織volunteer organization。他們建構build並自軟體庫archive 散布distribute風格一致之consistent,由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 預建構之pre-compiled binary 軟體包裹software packages 所組成之軟體集合distribution

評估結果:信10達6雅7

評估細節:

  • 包含重要的情境(軟體)描述(信↑達↑)
  • 「包裹」二字雖與 package 原文詞彙語意精確對應(信↑達↑),但因其與軟體連接後過於冗長對閱覽者的理解與「念出來的體驗」造成負面影響(達↓雅↓)
  • 因與前面「自由軟體」詞彙的「軟體」重複,因內容冗餘故「雅」分數有被拉低(雅↓)

正確翻譯範例(二)

如譯作:軟體software package

帶入原文翻譯:

Debian 是個由志願者所組成之組織volunteer organization。他們建構build並自軟體庫archive 散布distribute風格一致之consistent,由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 預建構之pre-compiled binary 軟體software packages 所組成之軟體集合distribution

評估結果:信9達9雅9

評估細節:

  • 包含重要的情境(軟體)描述(信↑達↑)
  • 「包」詞彙雖與 package 原文詞彙語意未精確對應(信↓達↓),但因其相對「軟體包裹」簡潔對閱覽者的理解與「念出來的體驗」有正面影響(達↑雅↑)
  • 因與前面「自由軟體」詞彙的「軟體」重複,因內容冗餘故「雅」分數有被拉低(雅↓,不過「自由軟體軟體包」跟「自由軟體軟體包裹」相比精神傷害相對比較小一點(?))

既有翻譯

既有翻譯僅做參考之用,即便既有翻譯如何被廣泛使用如果「信」、「達」分數不夠理想主流的錯誤翻譯一樣是錯誤翻譯仍應避免使用。

授權條款

除另外標示之內容外,本作品之內容採用 4.0 國際版之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註相同方式分享授權條款(或其任意更近期版本)釋出供大眾在授權範圍內自由使用。

參考資料

在撰寫本文件期間我參考了下列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