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gs: 化學 --- 02_原子軌域 === 這是MIT OpenCourseWare所提供的免費線上課程,課程連結[點這裡](https://ocw.mit.edu/courses/chemistry/5-111-principles-of-chemical-science-fall-2008/video-lectures/)! 薛丁格方程式 Schrodinger Equation --- 1927年,Erwin Schrodinger寫下以下方程式來代表粒子在微觀世界的行為。 Schrodinger equation: $$\hat{H}\psi = E\psi$$ $\hat{H}$ = Hamiltonian operator,為計算粒子的動能K.E.及位能P.E.加總的表達式。 $\psi$ = 波函數(wavefunction),描述粒子的量子態。 $E$ = 粒子的總能量,以電子而言,代表電子與質子間的結合能(binding energy)。 解薛丁格方程式的目標在於: - 找出$\psi$,波函數(wavefunction),又成為軌域(Orbitals)。 - 找出$E$,結合能binding energy,也就是動能K.E加上位能P.E,其中P.E.即是庫倫力Coulomb force。 對氫原子而言,將電子的K.E.及P.E.加總後可以得出以下公式: $$\hat{H}\psi = E\psi$$ $$\hat{H}\psi = \frac{-1}{n^2}\frac{me^4}{8\epsilon_0^2h^2}\psi = -\frac{R_H}{n^2}\psi$$ $R_H$ = Rydberg's constant n = 1, 2, 3...$\infty$ (n只能是整數) :::success n只能是整數的原因可以參考這部[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6g-7rUgrdg),這也是為什麼這們科學稱為量子力學的原因(principle quantum)。 ::: ### 氫原子的能量階層: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energy level](https://i.imgur.com/1KKY9Oy.png =340x260) </div> 所有的結合能均為負值,負值越高,電子越穩定。當n=$\infty$, $E_n$=0,代表電子為自由狀態不受質子束縛。 n = 1, 稱為ground state,是最穩定也是$E_n$值最低的狀態。 ### 游離能Ionization energy (IE) 游離能代表將位在$n^{th}$state的電子變成自由電子所需要的能量。 $$E_n = -IE$$ - 氫原子在ground state的游離能(IE)=$2.18\times 10^{-18}$J,代表氫原子需要這麼多能量才能將位在ground state的電子,釋放為自由電子。 - 氫原子的第一個激發態first excited state代表(n = 2) = $5.45 \times 10^{-19}$J。 - 注意: 第三個激發態代表n = 4,以此類推。 ### 計算不同元素的結合能binding energy 任何單電子的元素可用以下公式描述: $$E_n = -\frac{Z^2R_H}{n^2}$$ Z = 原子量Atomic number 確認氫原子的能量位階 --- ### 發散光子 當激發態的光子降到較低的能量態時便會發散光子,其中光子所帶的能量等同於激發態與較低能量態之間的能量差。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photon emission](https://i.imgur.com/iIQIP58.png =300x) </div> $$\Delta E = E_i - E_f$$ $E_i$ = Energy of initial state,初始能量態 $E_f$ = Energy of final state,到達的能量態 其中$E_i > E_f$ 由於能量可由以下公式換算: $$\Delta E = h\nu$$ $$\nu = \frac{\Delta E}{h} = \frac{E_i - E_f}{h}$$ $$c = \lambda \nu$$ 當能量差$\Delta E$越大,頻率$\nu$也就越高(波長$\lambda$越短),發散的光就越接近紫光;反之能量差$\Delta E$越小,頻率$\nu$也就越低(波長$\lambda$越長),發散的光就越接近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