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談談臺灣中學生的資訊學習吧! - 羅國平 / Misawai

當前臺灣中等教育階段學生學習資訊領域知識時,無論是因地域造成的學習資源差異,又或是 108 課綱增強資訊教育內容後教育現場的內容落差,都是可能的潛在問題。本開放式議程共分三段:開頭講者將以自身經驗出發,分享國高中時期學習資訊領域知識所遇到的困難,引導討論的進行。中間則與在場人員一同聊天、討論、激盪、分享。最後講者將提出一個解決方案構想,嘗試以一個體制外的資訊教育計畫增進此類知識可近性,以解決當前臺灣中等教育階段資訊知識學習的困境,並邀請與會人員討論此構想是否可行。這裡就像個實體的 Clubhouse 聊天室,與會者可以自由發言、自由討論、自由旁聽。讓我們一起自在的討論此議題。

本議程為開放式議程,請加入 Discord 討論。

目標聽眾

中學生、社會大眾、教師、學生

先備知識

歡迎大家來到SITCON 2021 ヽ(✿゚▽゚)ノ
共筆入口:https://hackmd.io/@SITCON/2021
手機版請點選上方 按鈕展開議程列表。

請從這裡開始

andy5252
108課綱>加深加廣
體制內問題:老師太少,無法退休、世代更迭的中間期,挺尷尬
狀況安排:課綱安排無強制>方向雜亂無明確
體制外解決:激起學生學習動機、社群、社團、彈性課程
學校缺乏體制外學習
無待遇差別,差別在年資
現職:碩士:與其他差不多40000 up
十年後:50000~60000
二十年:70000多

煥杰

Eggheadboy

待遇問題(與資訊領域薪水差異太大)

少子化:無正職->兼職、代理教師(無固定老師、頻繁)

lzt

資處科程式設計少
證照導向,考證照,兩學分,難學深

andy
偏才教育、通才教育

社區高中無資源掌握偏才學生

特殊選才名額稀少

講者提案回應

偏鄉:軟體資源「內容、師資」,吸引在地遊子回鄉服務

首先:引導學生知道自己的興趣

Select a re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