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   HackMD

SITCON 2025 緊急狀況應變教學

最後更新:2025.03.01

保持冷靜、安全優先、時刻注意周遭情況、該行動的時別猶豫、該幫忙時別逃避。

假設前提

  • 舉辦 SITCON 年會且地點位於中央研究院人文館
  • 人類(含工人、會眾、辦公員工)總和超過 1000 位,16~24 歲間群體佔最多數
  • 活動期間在 3 月左右,溫度攝氏 20 度 ± 5 度,有可能會飄雨

重要地點(請務必牢記&彩排)

疏散集合點(依照優先順序條列)

  1. 學術活動中心前大空地:141 公尺,預計步行 1 ~ 3 分鐘
  2. 院本部前(舊大門旁)大空地:479 公尺,預計步行 6 ~ 9 分鐘
  3. 胡適國小(政府避難收容處所):479 公尺,預計步行 14 ~17 分鐘

人文館逃生動線&消防栓及避難空間位置

Image Not Showing Possible Reasons
  • The image was uploaded to a note which you don't have access to
  • The note which the image was originally uploaded to has been deleted
Learn More →

Image Not Showing Possible Reasons
  • The image was uploaded to a note which you don't have access to
  • The note which the image was originally uploaded to has been deleted
Learn More →

Image Not Showing Possible Reasons
  • The image was uploaded to a note which you don't have access to
  • The note which the image was originally uploaded to has been deleted
Learn More →

Image Not Showing Possible Reasons
  • The image was uploaded to a note which you don't have access to
  • The note which the image was originally uploaded to has been deleted
Learn More →

急救設施

  1. 醫藥箱:服務台
  2. AED(自動體外去顫器 AKA 傻瓜電擊器)
    • 二樓警衛桌旁邊有 AED
    • 學術活動中心
    • 綜合體育館大廳
  3. 逃生動線圖
  4. 滅火器&消防栓配置圖

重要電話

  • 119 緊急報案專線(消防、救護)
    • 手機有訊號:撥打 119
    • 手機無訊號:撥打 112 按 9
    • 可以參考報案要領,先描述地點,再描述狀況
      • 範例:「在中研院人文館有人心臟病發,需要救護車」
      • 火災範例:「在中研院人文館 3 樓發生火災,起火原因OO(確定在講,但可以給出可能原因跟事證)」
  • 中央研究院
    • 中研院緊急聯絡電話:(02) 2789-9999
    • 人文館保全:(02) 2652-5228
    • 駐衛警:(02) 2789-9711
    • 中研院醫務室: (02) 2789-9437
    • 大門警衛室:(02) 2789-1834

緊急疏散

大原則:當第一個行動的人、號召身邊的人跟著你一起行動。

可能的啟動時機

  • 警鈴響起
  • 無線電通知
  • 地震停止後,有立即且明顯的危險
  • 發生火災
  • 現場緊急廣播

一般流程

  1. 收到緊急疏散的通知
  2. 大聲呼喊身邊的人,簡要說明狀況
  3. 立刻帶頭行動
  4. 在出入口大聲指引群眾疏散
    • 如果剛好離會議廳比較近,請去支援會議廳疏散
  5. 抵達集合點後,通知點名小組

會議廳內流程(適用於議程助理與門神)

請議程助理和門神特別注意。

  1. 收到緊急疏散的通知
  2. 議程助理中止議程,使用講台麥克風,簡要說明狀況
  3. 議程助理簡要說明逃生方向
  4. 議程助理指引疏散方向
  5. 非火災時,門神打開出入口
  6. 待會議廳內人員疏散後,跟著離開
  7. 抵達集合點後,通知點名小組

上述是原則,大家依照自身狀況評估(盡力而為)

會場內各區域疏散路線建議

請盡量做到「站在會場內任何一處,可以想到至少 2 條完全不重複的逃生路線。」

詳情可參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網站;以下建議僅供參考,請大家臨機應變。

路線規劃原則:位於 4 樓的人,優先從戶外階梯離開建築物,將室內階梯留給 3 樓的人使用。

  • R0
    • 非火災時打開舞台兩側前門
    • 優先:3F 西側(山坡),直接從逃生門、沿著山坡離開建築物
    • 優先:4F 東側(正門),有 2 處逃生梯(電梯井旁邊)、2 處戶外階梯可以離開建築物
  • R1、R2
    • 非火災時打開兩側前門
    • 優先:3F 西側(山坡),直接從逃生門、沿著山坡離開建築物
    • 優先:3F 東側(正門),從 2F 正門離開建築物
    • 次要:3F 東側(正門),有 2 處逃生梯(電梯井旁邊)、2 處戶外階梯可以離開建築物
  • R3
    • 優先:3F 西側(山坡)逃生門,直接從山坡離開建築物
  • S(交誼廳)
    • 優先:4F 西側(正門),有 2 處戶外階梯可以離開建築物
    • 次要:從 R0 前方 T 型樓梯至 3F,從山坡側逃生門離開建築物
  • 4F 走廊攤位區
    • 優先:4F 西側(山坡),有 2 處戶外階梯可以離開建築物
    • 優先:4F 東側(正門),有 2 處逃生梯(電梯井旁邊)、2 處戶外階梯可以離開建築物
    • 次要:從 R0 前方 T 型樓梯至 3F,從山坡側逃生門離開建築物
    • 次要:從 2F 正門離開建築物
  • 戶外用餐區
    • 優先:4F 西側(山坡),有 2 處戶外階梯可以離開建築物
    • 優先:4F 東側(正門),有 2 處逃生梯(電梯井旁邊)、2 處戶外階梯可以離開建築物

特別注意:

  • 4F 南北兩側,也有樓梯可以通到 3F,但 3F 南北兩側平台無法離開建築物,所以請大家千萬注意,離開建築物只能走東、西兩側樓梯。
  • 靠近西側 2 處逃生梯,只能通到 3F,無法直通 1F,請特別注意

地震

地震當下

  • 不要立刻開始逃難,等地震停止後再觀察是否需要離開
  • 大聲呼喊身邊的人,請大家跟著你一起原地避難
  • 優先保護頭部、頸部避免受傷
  • 趴下、掩護、穩住
  • 躲在桌下或是牆角
  • 更詳盡的說明,可以參考消防署網站教學

地震停止後

  • 就算沒有要逃,也要打開附近所有的門
  • 檢查會場環境是否有危險
    • 例如:電線斷裂、起火或設施損壞
    • 如果有發現,要通知全體工作人員
  • 如果有需要疏散,就引導周遭的人緊急疏散

火災

火災的逃生/求生比較複雜、變化多,所以下面寫出來的都只是基本原則,請大家隨機應變。消防署網站教學寫得很清楚,請大家一定要詳細閱讀。

目擊火災發生的瞬間

  • 「明確」不嚴重、可處理的小火,可以試著用滅火器解決
    • 操作口訣:拉、瞄、壓、掃
    • 無線電通知全體工作人員
    • 接獲通知的工作人員,要立刻通知人文館場地管理人員
  • 不肯定、沒勇氣處理的火,就直接啟動警鈴、打電話給 119 叫消防車、開始緊急疏散

沒有目擊發生瞬間,注意到時已經燒起來

以下內容大量參考了消防署網站教學,這個網頁寫得很清楚,請大家一定要詳細閱讀

  1. 啟動警鈴
  2. 無線電通知全體工作人員
    1. 描述起火詳細地點
    2. 通知人文館場地管理人員、中研院大門警衛室
    3. 開始緊急疏散
  3. 撥打 119 叫消防車
    1. 描述建築位置「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 128 號,中研院人文館」
    2. 描述起火詳細地點(樓層、哪個會議廳)
    3. 描述現場狀況
  4. 以保命求生為首要目標
    • 不可浪費時間收拾個人物品
    • 不可浪費時間找濕毛巾
  5. 逃生方向原則
    • 首要目標是往一樓跑,離開建築物
    • 抵達樓梯間,沒看見煙霧,就可以繼續往下、往外逃生
    • 火場逃生避難時,一定要隨手關門
    • 找不到安全的逃生路線,就改找安全空間關門避難,並打給 119,說明詳細位置,等待消防人員救援

緊急傷病患

以下挑選出來的情境,是以 SITCON 活動性質、舉辦時間和參與者組成來說,比較有可能會發生的情境。以下內容大量參考了「安妮怎麼了?」-線上急救教育平台

傷病是動態的過程,所以要隨時注意呼吸、心跳、意識,如果失去意識、沒有正常呼吸,就要立刻開始做 CPR+AED

重大狀況流程

任何無法用醫藥箱解決的事情,都是重大狀況。

  1. 撥打 119 叫救護車
    1. 描述建築位置「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 128 號,中研院人文館」
    2. 描述詳細地點(樓層、哪個會議廳)
    3. 描述傷病患的狀況(例如:沒有呼吸心跳)
    4. (如果有的話)聽從 119 派遣員的線上指導
  2. 無線電通知全體工作人員
    1. 描述發生地點
    2. 描述傷病患的狀況(例如:沒有呼吸心跳)
    3. 描述目前的處置狀況
    4. 例如:「4F 交誼廳有人需要急救,已經叫救護車,誰誰誰已經去拿 AED 了」
  3. 通知中研院大門警衛室
    • 請大門警衛室在救護車抵達時協助引導到人文館
  4. 引導救護人員到傷病患所在地點
    • 指派指定的工作人員到人文館門外等待
    • 或是全體工作人員一起幫忙引導

無意識、沒有正常呼吸(需要 CPR+AED)

可以看看 CPR+AED 教學

不管是什麼原因,只要遇到一個人「無意識」且「沒有正常呼吸」,就需要 CPR+AED。

民眾版口訣:「叫叫 C D」,至少一定要做到這個。
(完整版口訣是「叫叫 C A B D」,如果能做到會更好,做不到也沒關係)

  1. 叫:拍打病患雙肩
  2. 叫:撥打 119,並請人拿 AED
    • 119 派遣員會透過電話教你確認是否有正常呼吸
  3. C:開始心肺復甦術(CPR)
    • 按壓位置:以掌根定位在兩乳頭中點
    • 用力壓:深度 5 公分以上
    • 快快壓:速率 100120 次/分
    • 胸回彈:應快速放鬆胸廓到原點
    • 莫中斷:除非 AED 需進行分析,應避免 CPR 中斷
  4. D:使用 AED、聽從 AED 指示
    • 機器都會附有詳細操作說明

無意識、有正常呼吸

可以看看無意識、有正常呼吸的教學

  1. 叫:拍打病患雙肩
  2. 叫:撥打 119,並請人拿 AED
    • 119 派遣員會透過電話教你確認是否有正常呼吸
  3. 復甦姿勢
  4. 持續評估呼吸、心跳
    • 中途無正常呼吸,就要立刻開始做 CPR+AED

疑似中暑或熱衰竭

可以看看中暑或熱衰竭的教學

  • 將病患移致陰涼處
  • 協助散熱,方法有
    • 把水灑在身上
    • 搧風
    • 以冷毛巾冰敷動脈點
  • 意識清楚的人,可以給予水分補充
  • 持續評估呼吸、心跳、意識
    • 意識明顯改善:自行前往醫院
    • 意識不清楚,或無明顯改善:撥打 119,儘速送醫
    • 失去意識、沒有正常呼吸:立刻施行 CPR+AED

噎到(異物梗塞)

可以看看關於噎到(異物梗塞)的教學

  • 可以發出聲音:鼓勵對方咳嗽
    • 能大喊「我噎到了!」的人,基本上都沒有完全噎到,不適合使用哈姆立克
  • 不能發出聲音,但仍有意識:施行哈姆立克
    1. 環抱肚臍往上一個拳頭處
    2. 快速、用力擠五次
    3. 檢查異物是否有掉出
  • 缺氧太久、失去意識:施行 CPR+AED
    • 每個循環前,都要確認異物是否有掉出

受傷倒地

可以看看關於受傷倒地的教學

  1. 如果傷患無法自行移動,就維持原姿勢,不要移動
  2. 撥打 119 叫救護車
  3. 有出血的狀況:進行加壓止血
  4. 肢體變形:不要亂動,以肢體變形的方法處理
  5. 持續評估呼吸、心跳、意識
    • 失去意識、沒有正常呼吸,且為「正躺」,就要立刻開始做 CPR+AED

出血

可以看看關於嚴重出血的教學

  1. 使用乾淨布料,加壓止血
  2. 注意傷患的呼吸、心跳、意識是否正常
    • 如果發生改變,就要立刻叫救護車
    • 中途失去意識、無正常呼吸,就要立刻開始做 CPR+AED
  3. 嚴重出血:撥打 119 叫救護車
  4. 非嚴重出血:止血後評估要不要自行就醫

肢體變形(疑似骨折)

可以看看關於肢體變形(疑似骨折)的教學

  1. 撥打 119 叫救護車
  2. 不要拗回去
  3. 維持原姿勢,用手或柔軟的物品幫忙支撐
  4. 注意傷患的呼吸、心跳、意識是否正常
    • 中途失去意識、無正常呼吸,就要立刻開始做 CPR+AED

抽搐(癲癇)

可以看看關於抽搐(癲癇)的線上教學

  1. 撥打 119 叫救護車,記錄發作時間
  2. 不要塞東西到嘴巴裡
  3. 保護病患不要撞到東西(可以用手或柔軟的物品保護)
  4. 抽搐停止後,評估呼吸

斷肢

  1. 撥打 119 叫救護車
  2. 傷口加壓止血
  3. 掉下來的部分(斷肢)
    • 斷肢用濕敷料包起來,放進塑膠袋 A,密封
    • 塑膠袋 B 裝水和冰塊
    • 密封好的塑膠袋 A 放進塑膠袋 B

更多教學

「安妮怎麼了?」提供一系列民眾 First Aid 教學,除了上面的情境(斷肢以外),另外還有:

  • 單側肢體無力(疑似中風)
  • 受到燒燙傷

其他情境

食物中毒

  • 儘速送醫(視情形要自行就醫,或撥打 119 叫救護車)
  • 保留患者剩餘的食物與嘔吐物

氣喘發作

  • 心理支持
  • 患者沒有自備藥物:儘速送醫(視情形要自行就醫,或撥打 119 叫救護車)
  • 有自備藥物:請病患自行使用
    • 如果用藥後未改善,或過一陣子又發作,就要儘速送醫
  • 持續注意病患的呼吸、心跳、意識是否正常
    • 中途失去意識、無正常呼吸,就要立刻開始做 CPR+AED

醫藥箱內容物

更新日期:2025/03/07

photo_2025-03-04_18-24-31

輔助資料

  • 中研院 360 影片
  • 消防(救護)分隊距離
    •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二大隊舊莊消防分隊 1.5km
    •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二大隊南港分隊 3km
    •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六大隊橫科消防分隊 3km
  • 救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