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敏捷部落(TAT)共筆_敏捷式的績效管理-「從MBO、KPI到OKR」_朱建平 ###### tags: `敏捷` `研討會` `MBO` `KPI` `OKR` ## 共筆快速入門 https://hackmd.io/s/quick-start-tw <font color=#f00>**如果有需要貼入圖片可以直接螢幕截圖放到本共同筆記裡,如以下影片示範**</font> [https://youtu.be/W2tIBZiTYR0] 如果換字體顏色, 把以下程式碼拷貝來改即可 * <font color=#f00>紅字</font> * <font color=#00f>藍字</font> * <font color=#390>綠字</font> ## 主講人簡介 ![](https://i.imgur.com/K6U2AXB.jpg) ## 我想要提問 我的問題... 123456789 討論題目 過去被老闆或主管打考績的經驗如何? 好在哪裏? 不好又在哪裡? 我的經驗是 : 考績的標準不透明感覺全由主管的喜好,這樣不好。 另一個經驗是考績標準年底更改,感覺非常差。 Coco: 績效考核包含 kpi,專案能力,core value OKR 一般以一季為 cycle 績效管理是 HR 日常必須做的一件事。 # 為何績效管理需要敏捷? 這就要提到 VUCA 四個字了 我們在 digital 的時代當中,在疫情的時代中,我們被迫在家工作。 我們被迫在易變 (volatility),不確定 (uncertainty)的環境中 績效管理也受到挑戰,因為這樣易變、不確定的環境。 # 什麼是績效管理? 想像我現在要從我家開車到長宏公司。 那我要如何到達呢? 汽車的電腦儀表版等資訊提供我們如期如實的到達目的地。 傳統式強調 "結果" 但我們更需在意的是"持續性" # 目標與績效的串聯 # 目標之設定 一個是 top down 由組織傳達下來 另一個是員工的主要職責必需達成的目標 ## ex: 主要職責 - 業務課長 做什麼 vs 目的 … 由業務課長的工作對應到目的。 # 目標設定程序 設定時由上而下,達成時由下而上。 # 目標體系圖 總經理 : 降低成本 5% (3 百萬) 三個部門承接此目標 每個部門又往下分配,直到分配到員工身上。目的都是為了達成目標 # 設定 smart 目標 # 績效之評估 上述的流程就是我們所說的 MBO (目標管理) # 績效衡量指標與衡量標準 績效衡量指標 - 領先指標 - ex: 每月訪問 10 家新開發客戶 - 落後指標 - ex: 每月達新約業績 100 萬 四大衡量標準 - 數量 - 品質 - 成本 - 時間 ## 小測試 : 領先指標 & 落後指標 1。平均每位員工每年生產力達 500 萬 2。erp 系統開發 12/31 前完成 3。改善工程 12/31 前驗收完成 4。每月提供技術課程至少一堂,每堂3hrs 5。每月召開一次工程進度檢討會 6。年度成本控制在預算95%以下 7。年底顧客滿意度依五點量表90%達四分以上 8。服務流程改善專案 6/30 前完成 4、5、8 是領先指標 ## 衡量標準要先定義好評量標準的對照表 # MBO & KPI 的共同點 定出目標,透過績效管理/面談,作工作規劃分配,協助部屬達成目標 # 績效不彰(目標無法達成)的主要原因 60% : 不良或無效的績效回饋 40% : 個人壓力大 39% : 沒有績效標準 37% : 缺乏明確的個人目標 31% : 獎勵未以績效為依據 31% : 獎勵不良的績效 # adobe 捨棄年度績效考核 華人企業常常做績效考核讓勞資雙方彼此都不開心。 2019 fortune 研究,只有 2% 的比例認為績效管理是有效的。 adobe 有四項核心價值,但是發現他們之前的年度考核流程,違背了每一項核心價值。 # 全面持續式績效管理發展制度 重視 - 員工個人發展 - 團隊的成長 而非與薪酬掛勾 # 年度績效管理 vs 持續性績效管理 … 與薪酬掛勾 vs 與薪酬脫勾 看結果 vs 看過程 … # 公司目標 vs 個人目標 讓個人目標與公司目標一致。 這樣面對 vuca 的環境才不會翻船。 # okr 做最重要的事 MBOs => S.M.A.R.T => KPIs => OKRs # 持績性的績效管理循環 確立方向 => 檢討 (確保成功) =>持續精進 # okrs 的演進 1968 (intel) =>… =>1999 (introduce to google) => 2017 google 40 人新創 => 2019 okr 的採用者快速增加 # 目標與關鍵結果 (okr,objevtives and key results) okr 是一套管理方法,有助於 focus 目標,達成目標 # 安迪。葛洛夫的目標管理 # mbo vs okr # cfr (持續性績效管理) - c 對話 conversations - f 回饋 feedback - r 讚揚 recognition 企業支柱 : 文化 ==>媒介 : okr <==藍圖 : cfr # okr 的評分 : 0 ~ 1.0 用 綠、黃、紅來表達。 - 0.7 ~ 1.0 (綠) - 0.4 ~ 0.6 (黃) - 0.0 ~ 0.3 (紅) # 典型的 okr 週期 # okr 3 steps # okr 常見的會議 與 agile 的會議類似 # 主管接受報告的態度 1。專注不打斷 2。掌握事實 3。瞭解部屬的問題及需要 4。不任意情緒化或不耐煩 # 部屬對上報告的態度 1。及時 2。完整 3。提出建議而非問題 4。提出可能方案而不是yes or no 5。預備主管可能詢問的資料 6。具體量化及完成期限 7。多談對策少談理由 8。多談自己的問題,少談別人的問題 # 用 okr 來完成敏捷式的績效管理 # q&a ## 1。最近提及 ogsm ,加了 strategy 和原來 okr 的差別是? 什麼是OGSM?|   OGSM由以下4大內容所組成:   Objective(最終目的):包含企業願景,是全公司上下均須全力以赴的最終目的。   Goal(具體目標):以SMART原則將目標化為實際作為,讓所有員工均能集中目標且竭盡全力朝目標前進。   Strategy(策略):以3大資源「人、錢、時間」,進一步設定出達到具體目標的做法。   Measure(檢核):在執行策略的過程中,將過程切割成小的指標,透過設定小指標,讓執行者確定沒有走偏或走錯路徑。 <font color=#00f>ans: 願景,使命,策略 目標是從策略展開。 ogsm 和 okr 談的應該是相同的東西,只是有些東西沒有被 highlight 出來。 </font> ## 2。請問過程要如何檢視 <font color=#00f>ans: 針對 kr 的達成做了什麼事 分數是看 o 的結果,但是主要是看他的主動性,部屬的職能所展現的態度。 主管和部屬的互動,review meeting 。 </font> ## 3。okr 適用於多大規模公司 <font color=#00f> ans: 其實規模大小並非重要。 關鍵的是員工是否具備主動承接上面所交付的目標。 主要是企業的文化有沒有這些因子存在。 讓員工能夠不怕犯錯… </font> ## 4。請問OKR與薪酬脫鈎,這樣要如何考核、激勵同仁 <font color=#00f> ans: 華人社會有點困難。 客戶經驗,不會完成脫勾,會用比例的方式來平衡。 結果不是最重要的,過程更重要。 </font> ## 5。如果是業務單位,考核不掛勾薪酬如何讓業務有動力朝部門目標達成? <font color=#00f> ans: 不會完全脫勾。 用 okr 的精神把它結合進去 </font> ## 6。感謝老師精采的分享,想請問老師,公部門適合使用OKR嗎? 目前是否有成功的例子? 另外若仍選擇KPI進行績效管理,是否有改良版(或更進化)的KPI管理方式? <font color=#00f> ans: 公部門是比較困難的。 公部門有制度面的問題,必須要先做改變。 </font> ## 7。員工可以知道彼此的OKR <font color=#00f> ans: 可以的。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