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進NDF = 未來如何都可以用現價賣, 因此不怕跌價
賣出期貨 = 如果未來漲價會讓你賺錢, 因此不怕漲價
買進買權 = 未來如何都可以用現價買, 因此不怕漲價
買進賣權 = 未來如何都可以用現價賣, 因此不怕跌價
4-1 利用美元兌人民幣NDF來躲避後者貶值
向銀行購買
NDF,
4-2 為何CME要推出交叉匯率期貨
買賣同時進行/不需換算/省手續費
交叉匯率期貨, 單一貨幣期貨,
4-3 數月後要支付美元貨款 擔心美元升值
賣出歐元兑美元期貨
X兑X期貨,
4-4 如何用外匯選擇權躲避人民幣貶值
買進美元兑人民幣匯率買權 (人民幣/美元, 人民幣貶 這個數值會上升, 上升=好=買進買權)
匯率買權,
4-5 換匯交易-決定換匯點大小
兩國利差
換匯點
4-6 貨幣交換
雙方都可以減少[X元]資金之成本
資金之成本
習題
1 賣東西到美國 有應收帳款未來才會拿到
賣遠期美元 (類似期貨)
2 買進 美元標的NDF 代表
預期新台幣貶值
3 怕人民幣貶值
買美元兑人民幣NDF
4 怕美元升值
買美元NDF
美元兑人民幣期貨
美元兑人民幣匯率買權
5 美元兑人民幣NDF 本金100W美元 遠期匯率6.7 -> 6.6(RMB/USD) 到期時
賣方向買方收取15151.52美元
6 CME外匯期貨
O 日圓期貨契約規格 JPY 12500000, 英鎊期貨" GBP62500
也有以交叉匯率為標的的外匯期貨
X 皆採實物交割
7 台灣 小型 美元兑人民幣 期貨契約規格
20000美元
8 台灣 歐元兌美元 期貨契約規格
20000歐元
9 臺灣 美元兑日圓 期貨契約規格
20000美元
10 台灣 澳幣兌美元 期貨契約規格
25000澳幣
11 台灣 外匯期貨
O 期貨契約皆現金交割, 最後交易日=交割月份第3星期3
X 歐元兑美元 報價方式為 歐元/美元
A兑B報價方式為B/A
12 買進 6.8(RMB/USD) 平倉 6.85(RMB/USD) 無交易成本
賺 1000 人民幣
13 NASDAQ掛牌交易 外匯選擇權 歐元 選擇權契約規格
10000歐元
NASDAQ掛牌交易,
14 NASDAQ掛牌交易 外匯選擇權 日圓 選擇權契約規格
100萬日圓
16 台灣 外匯選擇權
O 美元兑人民幣 匯率選擇權 以香港財資市場公會最後交易日11:30公布為最後結算價, 現金結算
X
香港財資市場公會, 最後交易日and到期日
17 怕人民幣升值
O 買進美元兑人民幣匯率買權
18 買權履約價格6.9(RMB/USD) 權利金0.0546點 買權到期 損益兩平點
6.9
損益兩平點,
計算問答
2 外匯期貨 v.s. 遠期外匯契約
外匯期貨 標準化契約 在集中市場 有保證金/結算制度
遠期外匯契約 違約風險高 無固定場所 議價交易 成本較低較多人用
3 原始保證金 v.s. 維持保證金
(原始=6075, 維持=4500) 當月平倉公式
4 (金額)-A兑B 預防貶值避險 期貨避險
未價=未來價格 履約價格=過去價格
公式
直覺想法 賣方預期未來會跌
5 賣出-A兑B-期貨
直覺想法 賣方預期會跌
保證金餘額 如果虧損會先從這扣
6 外匯選擇權 以全球外匯選擇權為例
標的物 以外國貨幣為主
履約型態 歐式選擇權 僅能在到期日執行選擇權
契約月份 (3,6,9,12)擇一後可再換成兩個近月
間接報價法
權利金報價 每點100美元
最後交易日/到期日 交割月份第3星期五/次日
交割方式 現金交割
7 選擇權-履約價值
履約價值 買方行使權利(買/賣)能賺到的錢
直覺思考 買方希望以比未價便宜買到-希望履約價格(=定契約時的價格)低於未價 賣方希望以比未價貴賣出-希望履約價格高於未價
事與願違 稱為價外買/賣權 此時不如用市價買/賣而不會行使權利
沒賺沒賠 價平買/賣權
8
一開始花費點數=損益縱軸起始值(花費2點, 起始值)
x軸是未價 當未價高於履約價格時賺錢 因為可以用130買到>130的標的物
x軸是未價 當未價低於履約價格時賺錢 因為可以用130賣出<130的標的物
9 外匯期貨 v.s. 外匯選擇權
外匯期貨 必須履行交割 雙方都要交保證金
外匯選擇權 買方支付權利金(最多就賠這麼多) 無須保證金
10 計算損益兩平點 計算損益(交易成本忽略)
11 使用 A兑B之-NDF/貨幣期貨/匯率選擇權
直覺想法 A兑B指的是:
如果未來B升值 同樣的A換到的B會變少 這個比值會下降 代表虧損
賣出NDF: 用賣期貨來記
賣出期貨: 用履約價在未來賣東西
買進賣權: 用履約價在未來賣東西的權利
12 換匯交易 目前即期匯率30(NTD/USD) 報價-160/-140 現金流向
換匯交易 同時(買進即期外匯(A換B),賣出遠期外匯(B換回A)) 短期資金調度
當銀行開-160/-140(Buy/Sell)指的是銀行願意用 的價格買回我們要賣的貨幣
13 平行貸款(Parallel) 背對背貸款(Back to Back)
平行貸款
背對背貸款
14 平行貸款計算(兩家公司互借)
各自需要支付給對方的利息:
幫忙借新台幣的台灣公司支出:
幫忙借美金的美國公司支出:
比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