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   HackMD

資訊工業講座 2023.03.01 吳俊諭 先生

這次我們邀請到的講員是目前任職於Ansys公司,擔任技術副理職務的-吳俊諭先生。
他為我們帶來的演講主題是"中原畢業生進入IC設計領域的契機"。
將為大家提供許多實用的建議和啟發,相信他的演講帶給我們很多的收穫和啟發!

Image Not Showing Possible Reasons
  • The image file may be corrupted
  • The server hosting the image is unavailable
  • The image path is incorrect
  • The imag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Learn More →

94年的校友-吳俊諭先生


以下是我們摘錄的一些重點:

職涯分享-你不知道的業界公司大小事

NovaTek 聯詠科技

智慧影像及智慧顯示技術領域
學長的第一份工作,年薪高達140萬。但是他阿姨只聽過聯發科QQ

  • Tier 1公司
  • 高月薪,高分紅,福利好,可以報加班
  • 傳說中非四大畢業進不去
  • 競爭力極高

RealTek 瑞昱半導體

大家應該常常在電腦上看到他,音效卡的部分。
學長的第二份工作。

  • Tier 1公司
  • 月薪跟學歷成正比,高分紅,不能報加班
  • 傳說中女生直接錄取
  • 可以10點後進公司
  • 科技業公務員

BitMain比特大陸

區塊鍊技術領域
學長的第三份工作。

  • 獨角獸企業

    成立不到10年,估值10億美金以上,且未上市的科技公司

  • 高月薪,福利超好

    員工旅遊去泰國玩一個禮拜

  • 高競爭力

    旁邊的人都是學霸

  • 午餐補助是發虛擬貨幣

    早上醒來發現沒午餐吃了QQ

  • 台灣site已經消失

Ansys 安矽思科技

工程模擬 / 3D設計領域
學長的第四份工作,也是目前的工作職位。

  • 4大EDA外商(Synopsys、Cadence、MentorGraphics)
  • F1車隊贊助商
  • 高月薪,福利好
  • 彈性工時
  • 工作生活平衡
  • 2022-2023最佳職場認證
學長也有偷偷提到一些低調又賺錢的好公司

M31
瑞鼎
SMI
Himax

職業分享-社恐社牛都找的到容身之處

Physical Design

  • 相關知識在學校都學不到
  • 訓練課程超貴
  • 研究所畢業就是門檻,沒有例外
  • 沒事的時候很閒,忙的時候壓力很大

IR Analysis

  • 相關知識在學校更學不到
  • 訓練課程一樣貴貴
  • 人才比日本的壓縮機還要稀少

Application Engineer

  • 彈性工時、薪水優渥
  • 需要一定的英文能力
  • 會像耶穌一樣被客戶釘在牆上洗臉
  • 會半夜起來跟世界另一端的RD debug

QA時間-同學們的疑問都在這

  • Q:請問如果要往physical designer走,是不是只能自學?

    A: 自學有點難度,尤其當年的系上老師,現在大多都退休了,並且市面上的課程費用不便(CIC),相關的tool也是進公司之後才會碰到,現階段就是進入研究所,先有碩士學歷才能取得ic設計的門票。

  • Q:當初就讀資工,是在甚麼機緣巧合下才了解相較於軟體,硬體比較適合自己?

    A: 當初是對網路比較有興趣,也有去過田老師和楊老師的實驗室,直到上過計組和邏輯設計才發現對硬體比較有興趣。

  • Q:請問講師,頻繁更換工作在求職時是否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A: 我沒有將工作單單視為賺錢的途徑,而是希望自己能從中不斷地學習並且精進自我,追求卓越,從不同的領域挑戰自己的能耐。其實這個問題在求職時幾乎所有面試官都會問到,而我都是以想要追求更好作為答覆,只要表現出來的態度是積極正向的,那這就不會是一個大問題。

心得分享-各小組的心聲

第一組 :

連翊安 :

這次的講座收穫很多,講師分享了在學校不太碰到的領域工作,也講了很多physical design 在做什麼的相關內容,聽完覺得有讀研究所差很多,不論是起薪還是在面試官要求,都跟只讀到大學差很多,並且IC設計感覺也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薪水也很高,可以多學一些相關的知識。

李俐瑩 :

今天講師和我們分享了資工畢業生未來的工作選擇,在講師分享前我對於資工系畢業後的工作沒有太多的了解,但經過講師今天分享的相關工作經驗和一些公司的簡短介紹,我們對這些工作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原本我對於硬體沒有太大的興趣,但是經過今天的演講感覺好像有了一點興趣。

鍾佳諭 :

今天的講座讓我受益良多,尤其是因為講師是中原資工的畢業校友,有許多的經歷都和我們相符並且讓我們有管道可以學習。在今天講座之前我對自己畢業後的工作沒有太多的規劃與了解,經由講師的各種介紹和分享自己的經驗,讓我對畢業後的工作有了初步的想法規劃。

陳冠吾 :

這次的講座由系上畢業且已在業界有豐厚實務經驗與工作成果的學長來主講,在聽講過程中,我吸收到了非常多關於我們專業的競爭力,以及以前從沒想過的,自身所學技能更多發展的可能性,獲益良多也激發自己對未來規劃更多方向的考慮

徐翊華 :

這次來的講師為我們分析了更多畢業後的走向,而這也是我們接近畢業所需要的資訊。了解市場走向,且藉由學長分享的經歷路程來了解什麼領域才是適合自己的,什麼公司的型態制度才是自己真正喜歡的。

第二組 :

這次講座的主題讓人非常有興致,剛進大學可能還對於畢業後的去向,或是就業的機會、品質、福利等等不怎麼感興趣,但是一眨眼,已經在中原大學待了三年,也慢慢到了該去思考畢業去路的時機。而這次的演講剛好就提供了非常多寶貴的意見與資訊。講師一開始就自豪地宣稱自己所待過的公司薪水都是年薪百萬,這讓我非常驚訝也非常憧憬,除此之外,福利也都是相當得不錯。像是有的公司會招待員工出國玩,其中一間公司,瑞昱,他的福利幾乎可以是我的夢想,那就是十點才需到公司上班。

雖然總說資工系是一條不歸路,畢竟他是一個非常爆肝的職業,但也因此它是所有科系裡面最有錢途的工作之一。除此之外,講師也分享了一些不單單只是寫程式的軟體公司,他也分享了像是電路或硬體相關的公司。講師在演講過程中說到,自己時常換跑道或換公司,而他對此解釋,那是因為他喜歡追求卓越,這是我覺得相當值得學習的態度,畢竟並沒有把工作當成單單是賺錢的途徑,而是從中部段的學習並且精進自我,從不同的工作中學習到各種不同的技能,以及挑戰自己的能耐,我覺得這是往後每個人都非常需要的處世態度,在這邊也謝謝講師這次帶給我們那麼多以後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資訊。

第四組 :

在這次演講以前,我們對於未來應該從事哪種類型的科技產業毫無頭緒,也不知從何處切入了解,透過這次吳俊諭學長的親身經歷分享,讓我們對IC設計公司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演講中學長用幽默風趣的語調,介紹了許多IC設計公司的國內排名、福利制度、公司文化及薪水待遇,在過程中偶爾也會穿插一些公司的見聞、趣事,讓本該枯燥乏味的演講,變得生動有趣。另外,學長也推薦一個薪資優渥的職位「Physical Designer」,優點是英文不用很好,不會打程式也還好,這讓我們感到非常訝異竟然有如此吃香的職業,因為在大多數人眼中身處IC產業就是程式很強、英文又厲害的工程師,但這次演講推翻我們一些固有認知,也對IC設計產業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這次職涯探索演講使我們受益良多,也讓我們了解到資工系不是只有軟體這條路可以走,在硬體方面也頗具發展性,因此我們認為IC設計產業也是未來可期的出路之一。

第五組 :

吳彥寬:

感謝吳俊諭學長的演講,讓我對園區裡的大公司又有了更具體的認知。對IC設計的詳細介紹,也讓我未來的職業生涯又多了一個參考方向。

林圻恩:

這次吳俊諭學長的演講讓我又更加了解了所謂"豬屎屋"(Design house)的相關認知,以往都是在PTT科技版上看到很多有關Design House的討論,但卻未能了解這個行業到底是在做甚麼以及和資工系,和我們四年所學的關聯;但今天經過吳俊諭學長的講解之後我能夠大致上知道這個行業的相關資訊,聽完演講之後也明白了未來不是只有純軟一條路能走,如果能好好應用大學所學我們是可以有許多選擇的。最後就是IC設計領域的上班方式讓我非常有興趣! 拉清單走起了老鐵們!

康 旭:

這次的演講使我受益良多,我了解到許多關於資訊領域的工作,例如聯詠科技、Realtek等等。我也同時了解到產業之間的不同,以及許多IC相關的知識。這次的演講使我受益良多,我了解到許多關於資訊領域的工作,例如聯詠科技、Realtek等等。我也同時了解到產業之間的不同,以及許多IC相關的知識。

魏宇奐:

這次演講對我來說是一個很有收穫的經驗,讓我更深入地了解到與硬體設計相關的各項作業流程。在演講中,我學到了如何從構思到製作一個硬體產品的整個過程,包括了設計、開發、測試、製造等環節,此外,演講也讓我更深入了解了硬體設計產業的行情,我學到了各種硬體設計產品的市場需求、趨勢和競爭狀況等,這些知識對我未來的職涯規劃和發展都非常有幫助。

劉又誠:

這堂講座對未來工作沒有什麼方向的我來說非常有幫助,可以了解到有純軟、系統廠、IC設計、晶圓封裝不同走向,講師也說了他的工作歷程讓我們了解各種不同工作需要做什麼和注意什麼。

第六組 :

今天的講師向我們說明了多種資工畢業後可以就業的方向,並以自身經歷加以說明。尤其講師同為中原資工畢業校友,其分享更符合我們實際情況,受益匪淺。最讓我們覺得受益無窮的是各種求職就業的管道,也知道了哪些職位人才短缺,更深刻了解到原來就業上許多需要的知識,只在學校學習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更加的充實自己,尤其在我們不是純血的情況下,要與他人競爭必須更為努力。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薪水方面,學歷就是最基本的底薪,雖然早已知道這個行業看重學歷,但聽到真實數字還是大為驚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聽到講師說那間不是純血四大進不去的公司,因為中原學長表現得很好所以再給中原學生一次機會,真的很感謝每個在自己崗位認真發揮所常的學長學姊,因為有你們這些傑出的校友,我讓我們這些社會新鮮人能有一點底氣,希望我們出社會後也能為學妹學弟撐腰

第七組 :

劉珈彤:

在這次講座中我的注意力都偏向第一節,畢竟我對各個公司有什麼優缺點跟需求其實還蠻感興趣的,也有看到一兩個我覺得以後可能會去試試的職缺或公司。

邱家祐:

對於這次的講座,我對於IC design中的physical design有了稍微的了解。講師有簡單的介紹了自己的背景,其中有幾家我聽過的公司,也有幾家沒聽過的,因此看起來我認為研究所好像是必要讀的。對於講師講解的physical design的過程,我認為還是要實際做過才能理解,不過我理解其中的要點應該就是power能不能做小,速度能不能做大。經過了這次的講座確實多理解了一點東西。

姜柏仰:

今天的講者分享了很多東西,更甚至有一部分是替我們考慮未來的出路,也詳細分析每一份工作所需的最低能力,我覺得學到很多。

劉丞曜:

在今天的講座中,我理解了許多關於IC設計的工作到底在做些甚麼,也了解了講師畢業以來的工作歷程,以及各個公司及職位的優缺點。

林傳堯:

這次的講座讓我對於一些公司有更深入的瞭解,不管從事哪個領域,也說明學歷其實滿重要的,這對於還在考慮是要畢業就找工作或是選擇要升學有很大的方向,今天收穫滿滿。

吳凌銳:

今天的講座中,我學到很多關於IC設計的東西,例如說怎麼樣會比較快,又或者是比較高效率,收穫蠻多的,還介紹點工作職位給我們看看,還有講者自身的工作經驗,這也確實是我們目前需要的。

第八組 :

陳威綸:

資訊產業不是每個都很嚴肅爆肝,當然這是相對而言,不過風氣也沒有我想像中的沉悶,很多業界的東西確實跟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有機會的話我也想去看看,至少我們知道了,我們出去也是有很多條路。

張善泓:

我完全可以理解走硬體相關的行業在台灣是個很不錯的選擇,但是我個人對於這方面這個沒有什麼興趣,這當然是可以考慮的一個方向,但我應該不會積極的往這邊走。

范育瑋:

經過這次的演講之後,讓我清晰的了解現在資訊工程有哪些職缺以及其中的工作內容,最重要的是也讓我了解講師之前待過的公司的薪水和福利。

莊士毅:

聽完這次演講後,了解到了一些公司的特點,讓我了解到出社會後選擇對的工作公司非常的重要。另外,我也學到了很多跟IC設計有關的內容,雖然不是全部都聽得懂,但也讓我了解到了業界在做什麼,我覺得非常的有幫助,最後,不用怕一直換工作,只要表現積極就不會怎麼樣。

鄧樂心:

今天講師講的領域對我來說非常的新鮮,都是以前很少聽過或者很少機會接觸到的東西。正如講師所說,在學校裏面基本上完全不會教相關的知識,也不會用到那些tools,所以我覺得這次講座有開闊了自己的眼界。

林奕絃:

了解到業界帶來的消息資訊,對於未來出社會的我們有相當大的幫助,不管未來選擇硬體還軟體,都對於公司上有了認識跟著重的優缺點,也隱約的告訴大家研究所與學歷的重要性。

第九組 :

徐文心 :

這次的講師是中原資工的學長,在聽到學長分享自己的工作經歷時,覺得學長是一個對科技產業充滿興趣與熱忱的人。學長也介紹一些有關IC Design的工作,原本想著要走純軟體的我,也開始對這方面的工作有些興趣。內容很有趣,希望自己也能和學長一樣追求卓越!

林宇詳 :

這次聽到學長的分享後,對未來的路有多一點的瞭解,對於IC設計產業鍊,還有一些相關需要的背景條件、可能做了後又需要什麼能力,學長講的都很透徹,而且聽完學長的分享後,對於application engineer 產生了興趣,在學長客觀的介紹後,對這些能力有了一定的認識,或許在未來還真的會朝這個方向走!

趙子晴 :

這次的主題跟現在時期的我們息息相關,大三剛好是要決定是否準備考研究所的時候。聽了學長的分享後覺得讀資工末來的選擇還是有很多,不一定要軟體程式相關,硬體方面也可以考慮。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了解自己喜歡的東西是什麼,想要做什麼樣的工作。

翁萱育 :

聽完中原資工的學長的分享,讓我了解到讀資工也不受限於只能做某些工作,還有別的方向可以發展,並且學長有分析每項工作必備的條件、技能等,讓我知道未來的自己該做什麼準備。

耿子柔 :

這次的講師剛好是系上的學長,雖然我們學習的內容差不多,但學長走的方向卻跟我對中原資工的想像很不同,讓我了解畢業後不只可以走軟體的路,硬體也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向,學長也帶我們了解了各個工作所需的技能,幫助我對未來的方向更加了解。

第十組 :

這次學長回來分享的內容非常豐富。他先講述了自身在各個公司待過的經歷,像是各個公司的特色或風氣,還有職位特色。不管是聯詠、瑞昱、比特大陸還是現職的安矽思科技都很厲害,也讓我們認識了更多的業內公司。後來他先介紹了IC Design,並告訴我們臺灣不只有臺機電聯發科,,還有很多其他好公司。

在IC Design用的就是我們現在上課會用的Verilog HDL,讓我們知道現在上課學的都是我們未來工作可能會用到的。接下來介紹了他之前的工作Physical Design,並告訴我們這工作的門檻基本上是研究所畢業,少數可以用約聘轉正職。讓我們知道了讀研究所的好處,讓自己未來的選擇更加明確。還有介紹了光罩的昂貴,為避免損失,所以有一系列的驗證流程,但出錯時還是不免會出一伸冷汗。

最後介紹了Application Enginner,這工作可以拓展人脈、彈性上下班和薪水不錯,但也有可能會被客戶釘在牆上洗臉。他還有一個有趣的結論Physical Design跟IR Analysis相關的知識和工具在學校接觸不到,還有相關訓練課程都超級貴。這位學長讓我們知道了硬體相關方面的一些出路還有學習的東西,真的非常感謝他能回來分享給我們知道。

第十一組 :

這次演講的講者是一位曾在許多優秀公司輾轉任職的學長,也因此在這次的演講中他告訴了我們許多他在這些優秀公司的親身經歷,包括公司風格、薪資、忙碌程度、學歷要求甚至女生多寡都有介紹,內容非常詳盡。他也推薦了我們他目前正在做的工作Physical Designer,這份工作目前非常缺人才,因此學歷要求沒有那麼高,且講者自己親自這樣做下來也覺得這是一份不錯的工作。雖然因為這份工作涉及我比較不感興趣的硬體層面所以我並沒有納入考慮,但講者所說的這些內容對我來說仍然十分寶貴,這些在其他地方很難得到的業界經驗再次讓我體認到了資工這個領域學歷的重要性,講者的一些親身經歷也讓我認知到資訊行業的壓力有多重,不過與此同時他提到的龐大薪水也非常吸引我,這些擺在我眼前的困難與好處都讓我在接下來的求學道路上更有動力了。

第十二組 :

聽過這次的講座,讓我更加了解台灣的各種企業,也讓我對我自己未來的出路更加清楚,讓我有了一個目標可以追尋,這個講師也莫名的有親切感,聽講座的過程中也對這些的要求更加清楚,讓我不禁思考我的未來究竟想要什麼的生活,而且我有興趣的專業方向適合進那一家公司,也認清現在的自己實力遠遠還不夠,所以更加的努力增進自己的專業知識,還有多去認識一些關於未來出路的資訊,另外,在聽這次講座之前原本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迷惘,也有很多的問題想問,但是聽完之後,大部分的問題都迎刃而解,覺得這門課能幫上我很多的忙,不僅可以讓我們對未來以及資訊領域方面的知識更加的認識,讓我們可以更清楚想要做什麼事!

第十三組 :

劉宗諺:

這次演講帶來的收穫非常多。各個公司的資訊或許在網路上透過搜索可以找到一些,但是這次講師介紹的部分十分詳細,也讓我對這些公司在做些什麼有了初步的認識。講師也詳細介紹了IC設計的流程,還有很多相關的知識,雖然我不確定自己未來會做些什麼,但正因為如此這些資訊才會更重要。感謝講師帶來精彩的內容。

呂易鴻:

這次的講師分享了對於 IC 硬體設計產業相關的發展與環境,告訴我們資訊系的學生畢業以後除了純軟可以走以外,還有不同的選擇。我再次體會了學歷在於職場上的現實,非四大的學歷在待遇上便會有限制。另外也稍稍感受到台灣企業與外國企業的文化差距,外國的企業似乎比較能夠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環境。雖然自己的目標是在純軟的資訊安全領域,透過這次講座,希望自己能在研究所刷到四大以上的學歷,未來能在外企工作。

陳洺安:

聽完這次演講對自己未來的職涯也有更深的了解,知道自己的學歷在業界人眼裡還遠遠不足,這是自己需要提升的部分,透過上課的一些實例,也個別看到了每個工作的內容,最後一份好薪水也不完全只取決於學歷,慎選一個好的產業也是相當重要的,並且跟講師一樣必須一直追求卓越,但同時也必須注意自己的身心狀況,這也是台商跟外商的不同!沒有一份工作是輕鬆的,但我們用心選擇可以使我們在相同努力下,成長更快。

第十四組 :

在這次的講座中,學長積極的分享了在各個資訊產業公司的經驗以及在資訊產業工作所需要具備的能力和特質。

學長首先分享了待過公司的:特點、薪水、福利、困難點,同時也有提到各個公司未來發展。吳俊諭認為在這個行業中,除了基礎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之外,還需要具備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精神、良好的溝通能力等。這些能力和特質是在資訊產業中取得成功所必需的。

其次,吳俊諭分享了在公司中待過的職位和經驗,包括Physical Design和Application Engineer。他強調了不同職位之間的差異和特點,像是Physical Design在工作需要注意且會遇到的問題:是否能降低peak power、速度能不能更加提升等等。讓我們了解了不同職位需要具備的技能和能力以及經驗。

此外,學長還提到了公司的優缺點,讓我們了解了公司文化、工作環境、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情況。強調了要根據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和興趣來選擇公司,並且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特質來選擇合適的職位。

這次的講座讓我對資訊產業中的不同職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也讓我明白了在這個行業中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我相信這些知識和建議對我未來的職業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讓我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並且為之付出努力。

第十五組 :

陳冠傑:

以往的學校必修課程較少硬體及IC設計的介紹,一直都知道IC設計是個薪水很高門檻也高的職位,卻不清楚是實際上在做什麼。今天透過演講習得了很多專有名詞與基礎的IC designer的基本素養,也知道了一般公司的行情,讓我受益良多。

陳建成:

以前對硬體一直沒有太大興趣,哪怕知道在台灣硬體會更吃香,但經過這次的講座讓我有新的了解,IC設計給的錢實在太多了,真香。然後也意識到了研究所到底有多重要,這兩點讓我對自己的未來規劃有了很大的幫助,收穫良多。

王胤迦:

在這次講座之前其實還找不到未來生涯的方向,經過這次的講座後,確立了未來也想往IC設計領域走,雖然知道工作很操,但是錢太多了,謝謝學長的經驗分享。

黃詳諺:

跟上一次講師分享專業知識不同的是,這次的講座更像是學長回來分享他的職涯,我想這是對現階段的我們蠻有幫助的,給予我們不同方向的發展路徑,也讓我更意識到學校所能傳授的知識是有限的,應該要在大學階段從系上吸收更多的知識,才足以面對多變的未來。

陳顥:

沒有繼續進修研究所的意願因此對IC設計領域基本上沒有太多了解,這次講座雖然沒有改變我的意願,但是多認識幾個行業也不是件壞事。

蔡鎮陽:

在學校接觸硬體的課很少,這次講座使我對於IC Design House這行業有了更多的認識,以及要進入這行業所需要的技能以及條件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第十六組 :

曾雲鴻:

在這次演講中所得到的收穫是資工系學生未來的方向,藉由講師豐富的工作經歷,為我們打破資工系只能侷限在軟體的迷思,讓我們這些在面臨選擇未來方向的學生們,提供了更好的意見。對於硬體相關工作講師也介紹了相當多的經驗,讓我們在未來的道路上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最後我也非常欣賞講師為了不斷追求更好的技術,而在工作道路上不停轉換跑道的精神。

吳政遠:

今天的講師所帶來的內容恰好是我們現在最需要的資訊,講師這次為我們開闢一條新的未來方向,並且是有發展性的道路,也為我們細說他在各個公司所做過的工作,薪水,福利之類的如何,很適合現在大三已經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們,今天學到的很多,尤其是硬體方面的事情,這些是學校接觸不到的,感謝講師。

蕭育傑:

今天邀請來的講師因為在蠻多家公司待過不同的位置,因此工作經歷相當的豐富,所從事的工作都與硬體脫離不了太大的關係,剛好目前的專題也是以physical design相關的知識去研究,因此對於這次的主題更有興趣。聽完講師的分享,讓我可以了解未來若走硬體這塊有什麼樣的待遇以及需要甚麼樣的技能,能聽到講師分享在業界的一些事情我感到非常的榮幸。

游柏揚:

以往我都將資工系的出路侷限在軟體的部分,經過今天講師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硬體的部分也是非常需要資工系的人才的,畢竟在台灣,這些IC Design house比發展軟體的公司更具知名度,規模也更大,也許未來也可以考慮去往這個部分發展。

第十七組 :

呂紹瑋 :

這次演講講師讓我們了解到資訊產業中其中一些工作的細節以及待遇的部分,利用自己的切身經歷,我覺得受益良多,以前本來只知道幾間大公司,剩下的就是聽過名字而已,但經過講師的分享讓我了解到還有更多其他的選擇可供未來參考。

吳宗謀 :

這次演講讓我了解了許多不同的公司。讓我知道了只要認真讀書,考上好的研究所,年薪百萬甚至兩百萬都不是夢想。而且也讓我們至少出社會以後能少走一些彎路,給我們許多的建議。還有講師也講了許多對我們很有利的資訊,學到了很多知識。

陳浩 :

經過了這次的演講,讓我認識到了許多可能名氣不是那麼響亮,但是對於工作環境來講是很好的公司,也稍微的了解到了有關硬體方面的工作內容,且對於未來工作的態度行為等等的有了更深的認識。

陳鈺翔 :

這次演講十分不錯,畢竟IC設計目前是台灣高薪工作,也蠻適合資工系去就業,但是我本身是不太了解IC公司是做什麼的,今天講師的演講除了說明IC產業之外,也提到了門檻、薪資以及工作內容,甚至幫我們分析適合我們的工作方向,讓我們對未來工作有更多選擇,也了解此行業的辛苦的地方。

吳佶祐 :

聽完了這次的演講,讓我更加的了解我們這個科系畢業之後的出入,不管是前端還是後端,講員也介紹了需多家公司讓我們試著去參考,以及每家公司最低入取標準,我也佩服講員那追求上進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第十八組 :

聽完這次的講座,讓我們對於未來的方向有了更明確的目標,雖然這次學長只分享了關於硬體的出路,但看見我們以後畢業可以有這麼多的公司可以選擇以及他們會提供那麼豐富的薪水,真的很讓人心動。

這次的講座可以說是非常的實用,有別於學校所可以學習到的知識,這種由職場過來人的經驗談大大的幫我解惑了我們未來上職場可能會有的問題,畢竟當初會選擇資工系就是因為在台灣這個科系的出路較廣,薪水也在平均以上,而這次講師不只介紹了國內的公司,連外商也有,這對我們之後選擇公司時的幫助可以說是非常的大,甚至因為講師是中原研究所的學長,所以當他講起自己的經歷時十分的有說服力,並且也很仔細的講解他做過的工作是在做什麼,還有哪些公司的薪資,福利是不錯的,關於這次的演講可以很直白的告訴我們哪些工作可以錢途,真的是在這堂演講中受益良多

第十九組 :

侯昊恩:

在聆聽這場演講前,我對於IC工程師並沒有太多的了解,我只聽說過做IC很賺,在課程中了解到了很多不曾去了解過的科技公司,還有類似講解physical design的工作內容,是一堂有趣也收穫滿滿的演講。

黃立軒:

大一就聽說走IC設計這條路薪水比較高一點,而這次的演講不僅帶領我們認識這個產業的內容,也介紹了幾間不錯的公司,並且分析各公司的優點和要求,讓我們了解面臨選擇工作時的狀況。感謝講員分享寶貴的經驗。

陳易鴻:

這次演講主要是學長來介紹他自己的工作經驗,這是平常在學校完全不會接觸到的,詳細講述了Physical Design工作的各種流程,以及一個晶片大家如何分工製作而成,再加上學長豐富的工作經驗,讓我體會到走這塊或許也是未來的一項出路。

陳俞安:

坦白說這次演講牽涉的領域很深,在聽講者講解介紹他的工作及physical engineering 的相關議題時,一度覺得腦袋快撐不住了,但整體而言還是相當有收穫,對於未來的出路及chip的相關設計流程有初步的認識。

林岳頡:

這次來的是在資訊業做了很久、涉略很多的學長。他的工作經驗豐富,給了我們很多畢業後能做的工作當作參考,他透過自己的經驗,實際告訴我們每項工作的優缺點,以及工作內容等。透過這堂課讓我對將來的方向更加了解一些了。

洪有為:

對於進了大學後不停被課業追逐的我來說,未來的工作與想就職的公司是我從來沒去深入思考過的,雖然有大致的方向,但還是缺乏一些實際能參考的案例來借鑒,透過這次學長的演講讓我對於各科技公司有了一些理解,希望能幫上總有一天走上選擇道路的自己。

第二十組 :

我覺得這次的演講時間辦在三下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到了這個時期我們也不得不思考自己未來到底要走哪一條路,到底是要繼續考碩士進研究所,還是大學畢業直接去找工作,又或者可能少許的人要延畢

不管怎麼樣今天的講員是我們中原大學畢業的傑出校友,而且就連碩士也是讀中原,講員為我們帶來了他畢業後的經歷,內容包括了各個公司的薪資待遇、環境還有可能會需要的學歷,更重要的是,還告訴了我們哪幾間公司的女生特別多,內容真的非常的詳細。介紹完公司之後還介紹了講員的工作經歷,為我們介紹了Physical Design這項領域,根據講員所說: 程式不用會、英文不用太好、薪資待遇卻很好,說實在的這樣聽起來真的超吸引人的。

最後我想謝謝講員在這個時間點為我們帶來這次的演講,演講生動有趣不會讓人覺得無聊,全程關注在演講上,而且經過這次演講也終於讓我下定決心該準備考研究所了,因為聽到講員說沒有碩士畢業通常是很難被講員介紹的好公司錄取的,所以真的非常謝謝這次籌辦演講的工作人員老師和同學還有講員。

第二十一組 :

這次來演講的是一位已經工作10年的學長,而且學長的經驗真的是很豐富,在聽完演講之後也覺得是獲益良多。學長說的很多東西我們目前幾乎都接觸的很少,尤其是工作的部分,基本上我們對工作的職位都還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況,很多也是要到出去工作之後才會知道其工作的分類和內容。

學長這次來說得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部份,第一部分是在介紹公司的部分,我們基本上也只知道那些很有名的公司,但學長也跟我們說了很多其實很賺錢可是不有名的公司,還有學長之前待過的公司一些特色,感覺很多都很不錯。另一個是工作的推薦,也就是學長之前在做的工作(physical design),基本上這對我們來說就是全新的認識,了解到了這份工作的順序和細項,還有其中一些原理和這個工作的優缺點,對我們來說是一條可行的道路。很謝謝學長帶給了我們很多我們幾乎還接觸不到的資訊。

講座照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