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y   HackMD

113 資工考研心得

一、前言

背景是應屆聯合大學資工夜校,高中讀台中市立大甲高中。我平日白天有上班,就在當牛馬的過程中漸漸體會到學歷的優勢,因此萌發了考研的想法,一開始也不太相信自己能考上,也是身邊剛好有朋友也在準備資工所,因此我四月份就跟他去了補習班,起初我超沒自信的,所以就先半工半讀 (因為我的工作機會難得,對於大學生的我來說待遇非常好),目標訂在師大資工所,後來看了看歷屆考古題發現竟然能看懂一些,就越來越有信心,果斷在去年七月份辭職當全職考生,一路上準備的過程還蠻煎熬的,深怕自己辭職後又沒考上兩頭空,好險最後有堅持走完。可能也是我媽在考前還幫我點了文昌燈加持,使我考運還不錯,也讓我有學校唸。

二、成績

學校 數學 軟體 硬體 結果
台大 缺考 17 缺考 落榜
交大 10 27 21 落榜
成大 47 52 66 備取 50
中央 39 30 66 落榜
中正 48 73 48 備取 22X
台科 38 80 X 落榜
北科 X 34 61 備取 17X
台師 45 51 89 正取 27

最後有備上成大

三、心路歷程

我底子背景都不好,沒辦法跟各位建議該怎麼準備,所以我就淺淺的分享自己準備的心路歷程。

教材:大碩補習班講義
線性代數、離散數學 (林緯雲端)
資料結構、作業系統 (洪逸數位)
計算機組織與結構 (張凡雲端)
演算法 (林立宇數位)

4月中~7月底:半工半讀

這段期間半工半讀,上班時間早八晚五,所以念書時間只有晚上(在學校邊上課邊讀的效率很差就做做題目而已或視情況翹課去補習班)以及周末(早上8:30 ~ 下午3:00左右),平均每周大概20小時,先上線性代數、資料結構。到7月底的進度為線代全聽完但習題只寫到第4章(每章大約寫7成),資結全聽完(單純聽跟作筆記(超花時間),沒寫題目)。

  • 線性代數:這科讀到第三章的時候有點卡,就是在判斷向量空間、子空間,感覺用數學式子來表達空間真的有點抽象,所以就先跳到求四大子空間,其實只求三大,左核要到內積算子才會講,我一開始也聽的霧煞煞,之後就慢慢懂了。然後線性映射、求正交投影向量或求正交補空間等等的我會畫示意圖來讓自己更好理解要怎麼解。

  • 資料結構:感覺還蠻好入門的,但就是東西很多,像樹就至少有十幾種,而且還要會每一種樹的操作,有時常常會忘記其中一兩個步驟,結果就錯了,所以我考前會要求自己要時常保持手感,另外,還有各種資料結構的操作、虛擬碼也有稍微記一下,像今年交大就有考一個Bellman-ford的虛擬碼,就跟講義上的一樣直接拿了十幾分,但我還是落榜啦哈哈。

8月~10月底:上正課

辭職當全職考生,這段期間是我最用功的時候,且大四上只修9學分,開始聽離散數學、計算機組織、作業系統、演算法還有把剩下的線代寫完。

  • 離散數學:這科讀的心很累,高中時期有學過排列組合知道這是自己的死穴,所以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分析排列組合的題目,時不時會私訊老師的粉專,老師都會很耐心的跟我說,很讚。另外,也背了一堆證明(eg. 函數、數論、歸納法etc.),還有解遞迴也很重要,幾乎每年都有考。生成函數的話我只記一些常用的函數,考題大多可以用微分、積分、乘以x或兩式相加減求得。其餘有些部分跟資料結構重疊(eg. 時間複雜度、圖、樹etc.),後面的狀態機就都放掉,今年成大有考一題13分,我留白超虧。

  • 計算機組織:這科的老師講得很好,我是用雲端,花蠻多時間在做筆記的,常常反覆的聽老師口述的重點,把聽到的抄到他給的PPT上,然後很喜歡有大綱功能的筆記APP,因為這科的投影片超多,有時候要複習都要翻很久。我覺得這科的重點就是多做題目就會熟,不過像是Pipeline的電路只要題目一有變化我通常就不會了,且會花大量時間耗在那裡研究,後來回想不應該浪費太多時間在研究變化題,應先把基本的先搞懂比較重要。

  • 作業系統:這科的老師教會我念書,我才知道讀書應該先從目錄開始看,且要將內容有組織的記在大腦裡。在讀這科的時候,每讀一小段我就會回想剛剛讀了什麼,如果想不起來就回去重看。然後有時候也會自言自語的講給自己聽,這部分要躲起來做,不然會被當怪人。

  • 演算法:演算法聽到圖論時,發現之前聽的資結大部分都忘光光了,就把之前聽過忘掉的都再重聽一次後,再回來上。然後Divide and Conquer 跟 Dynamic programming就找個幾題練練,但Strassen algo 我只有記時間函數,今天成大考出來還寫錯暈倒😵。另外,最後兩章沒什麼準備,只有記哪些問題是P或是NP還有定義。

11~12月:題庫班總複習

不斷地複習還有上題庫班,因為資結、演算法、OS都只能到補習班上,所以會加減看YT陳士杰老師的影片,內容感覺是補習班的精簡版,甚至有些例題都一樣。我平均每個重點章節大概都聽了3次左右,並且在確認自己讀熟後,會做小考的題目驗收成果。題庫班的講義題目超多的根本刷不完,資結、OS的作法就是平日盡量寫,遇到不會的就摺起來,等週六去上題庫班對答案。資結、OS大概每本寫7成(資結圖論來不及寫),數學有兩本(線代T1、離散T1)各寫7成,計組4成,演算法0,超趕根本沒時間把全部寫完。

1月:寫考古+訂正檢討

交大10年:103 ~ 112
成大1年:112
中正只寫數學5年:108 ~ 112

小插曲,一月份剛好遇上外公過世,考前三天是祂的告別式,所以也有幾天沒什麼唸書。且外公在我考前兩週祝我金榜題名,希望祂能知道我有學校念了。

2月:赴京趕考,過年期間都在耍廢,完全沒念書。

四、113考題感想

數學的分數都偏低,因為我離散真的不行,應該需要更多時間來準備,我有點太晚辭職了。

  • 台大:我只考一節就放棄了,看了資結的題目就知道我不會上了,果斷回旅館耍廢。

  • 交大:考古寫了10年份,很想好好發揮,但看到題目就崩潰了。數學我先寫線代,但計算量還蠻大的,算完幾題後就沒時間了,結果回到旅館再重算一次發現很多都計算錯誤,就哭出來了!!

  • 成大:這間的數學我生成函數粗心了,所以我離散只拿了7分,剩下就都是靠線代拿分。軟體Patricia已經考三年了,考前有稍微看了一下,還有bloom filter也常常出現,演算法考的不難,但strassen algorithm我竟然還寫錯,真的不應該,然後,演算法的第二題聽說是考OBST,不過我看不太懂就放掉了。硬體OS選擇題蠻多考古的,有寫過題庫的應該問題不大,然後最後一題申論應該是有部分給分,所以分數比我預想中的高。

  • 中央、中正:考完前面五間後,過年就都在耍廢了,已經把希望都寄託在師大了,所以結果也不太好。還有我中正是在政大考,早上搭公車去塞爆,我最後就下車用生命在跑,感覺至少跑了有1公里,第一節直接遲到10分鐘,不過最後還是有寫完。

  • 台科:第一節考完感覺很像還可以,但數學考完就感覺有點危險了,排列組合都忘光光,所以結果就是落榜。

  • 師大:最有把握的一間,不過題目還是蠻難的,但是因為競爭對手少,加上名額多,所以還蠻有信心的。

感謝

謝謝DC群的各位幫我解惑,還有各位戰友們的陪伴。另外,也很感謝過去三年的自己,努力存錢,讓我可以不用靠家裡資助,自己就有能力負擔大學期間的所有開銷,且拿到研究所的入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