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pyterlab 教學 ## 環境介紹 * 安裝Anaconda * 先到Anaconda官網(https://www.anaconda.com/download/),下載所需作業系統(有Windows、macOS和 Linux可選擇)的Anaconda版本 * 詳細流程參考https://medium.com/python4u/anaconda%E4%BB%8B%E7%B4%B9%E5%8F%8A%E5%AE%89%E8%A3%9D%E6%95%99%E5%AD%B8-f7dae6454ab6 * 從Anaconda首頁點選**Launch** jupyterlab 即可下載 * ![](https://i.imgur.com/TIb01Bc.png) ## 功能介紹 起始畫面介紹 ![](https://i.imgur.com/ibEOujI.png) > * 左上角的 “+” 為新增 Launcher > * 資料夾中包含一個+的圖示為新增資料夾 > * 一個箭頭網上的圖示為上傳檔案 > * – 何謂launcher > * – 中文名稱為啟動器,用於啟動使用者需要的服務,像是撰寫Python,R…等平台提供之語言。 分為 Notebook 和 Console 以及 Other 兩種介面可供撰寫程式使用。 ## 編寫環境介紹 1. Notebook: * 筆記本形式寫code,適合完整的撰寫,例如作業、練習、上課筆記…等,在R裡面像是.Rmd。 環境教學如下圖 ![](https://i.imgur.com/XT1SR0B.png) > * 右上角圈起來的部分為使用的kernel,像是這張圖,就是說明正在使用python3的kernel > * 中間圈起來寫著code的部分,是提供使用者做型態轉換,型態分為Code,Markdown,Raw三種。 > * – Code : 可以撰寫使用者所選kernel的語言,此處為python。 > * – Markdown : 可以撰寫Markdown的語法,一種用於做筆記的語法。 > * – Raw : 單純文字記錄,案執行後只會呈現原本文字。 > > 自動補全 > > 與大多數本地IDE 相同,輸入部分代碼之後按tab 鍵,即可自動補全。Jupyter Lab 中的自動補全顯示比之前Jupyter Notebook 的要友好,通過不同的顏色和圖標。顯示出了補全的類型。 ![](https://user-gold-cdn.xitu.io/2019/5/5/16a87028dca7797f?imageslim) > 問號查看詳細文檔 > > 在函數或變量等後面添加一個問號(?),執行之後,即可查看對應的詳細文檔: > ![](https://user-gold-cdn.xitu.io/2019/5/5/16a87028f2983952?imageslim) * 圖片來源: https://user-gold-cdn.xitu.io/2019/5/5/16a87028f2983952?imageslim * 感謝網友提供:) 2. Console: * 這個撰寫程式介面時和測試使用。 ![](https://i.imgur.com/f9ykqvY.png) 3. Other: * 此處有兩個功能,一個是terminal,另一個是Text Editor。 > * Terminal : 會呈現的是你在centos作業系統(遠端電腦的概念)上的工作環境(使用者A、使用者B),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工作環境。 > – 更多linux使用方式後面會教。 > > * Text Editor : 單純文字編輯器,可以透過這個編輯器寫你要寫的程式,但記得存檔時要更改副檔名(like .c .py .R) > – 以下截圖為撰寫一個.c檔的範例。 > Step 1. 打開Text Editor 並寫入程式碼,這裡會發現檔名為.txt。 ![](https://i.imgur.com/saz7p43.png) Step 2. 將檔案存檔後,更改名稱及副檔名。 ![](https://i.imgur.com/fI2fU1f.gif) 更改完成後,會發現文字變色,也更容易識別語法,建議同學們在使用的時候先將檔名及副檔名更改為你要編寫的程式。 ## 執行中的程式 點選jupyterlab旁的 "Running"可以看到你正在執行的內容。 **如果有沒在使用的內容,請終止它運作,沒關掉會佔用運算資源** ![](https://i.imgur.com/qcKJiJZ.gif) # 簡單Linux教學 ## Linux簡介 * Linux * 開放原始碼的OS * 任何個人和機構都可以自由地使用 Linux 的所有底層原始碼,也可以自由地修改和再發布。 * 模仿Unixe * 很多版本 Debian, Fedora, Red Hat(Centos) * 適合伺服器使用 ## Linux的常用命令 * cd : change directory , R:setwd() * ls : list file, R:ls() * pwd : print working directory, R:getwd() ## 進入黑畫面 Terminal 介紹根目錄 ![](https://i.imgur.com/LyjB8wi.png) * 進來terminal後可以看到 [~ mars] * 使用者的名稱,這裡是mars * 波浪符號~ 在linux系統中代表"用戶的根目錄" > 何謂用戶的根目錄 > > * 請你們把它想成家的意思,然後一個家可以有很多個資料夾,所以你可以透過 cd ~ 快速回到根目錄進去其他資料夾。 > ls 的用法 * 了解了根目錄後,可以透過ls指令查詢根目錄的資料夾有什麼內容。 ![](https://i.imgur.com/RSQIaoU.png) * 你們可以發現根目錄列出來的資料夾旁邊跟圖形話介面中Files選項的內容是一樣的。 * 所以可以透過指令去打開資料夾,也可以透過旁邊圖型化介面的方式點選打開資料夾。 cd 的用法 * 透過ls找到我們要進去的資料夾後即可透過cd指令進入。 ![](https://i.imgur.com/WWNSjIn.png) * 這裡我們選擇進入rmis_102_2019這個資料夾 * [shaomin@hadoop2 ~]$ cd mis102_2019/ * 上面是下指令前的樣子,指令是 cd 加上資料夾名稱。 * [shaomin@hadoop2 mis102_2019]$ * 指令執行完後,會發現波浪符號變成剛剛的資料夾名稱,表示成功進入資料夾。 * 底下是再用 ls 看一下資料夾內容,以及透過圖形化介面點選的方式 對照的影片。 ![](https://i.imgur.com/gurdGA0.gif) pwd 的用法 * 這時候大家應該會想說,我如果開很多個資料夾,要怎麼知道我現在的位子在哪裡? * 使用pwd可以得知目前的位置。當然jupyterlab的圖形化介面也會顯上,如下圖紅圈位置。 ![](https://i.imgur.com/KBJhJMQ.png) > 為何pwd後會出現"/home/shaomin"這兩層,其實這兩層就是"~波浪符號"的絕對路徑。 ## 絕對路徑 & 相對路徑 * 相對路徑 : 是相對於現在目錄的路徑表示,也就是你現在這個檔案在哪裡,這個目錄的路徑起始點就在哪裡。 * 絕對路徑 : 是一個絕對位置,他不會隨著檔案位置的變換而改變他的路徑。 > 假設今天地球是一個電腦,也是這台電腦的根目錄 “/home/earth” > [user@earth ~]$ > 地球裡面有七大洲,每個州是一個資料夾"/home/earth/state" > ``` [user@earth ~]$ cd state [user@earth state]$ ls Asia Europe Africa Oceania South_America North_America Antarctica ``` > 台灣屬於亞洲,高雄又屬於台灣,所以以上訴例子,高雄的絕對路徑就是"/home/earth/state/Asia/Taiwan/Kaohsiung" > > 想必各位都了解絕對路徑了 > 再講相對路徑前,先介紹路徑的幾個特殊符號 -「.」是代表目前所在目錄 -「..」是代表上層目錄,若目前已經是根目錄則依然為目前所在目錄 > 現在假設我的當前位置在台北,所以路徑如下 ``` [user@earth Taipei]$ pwd /home/earth/state/Asia/Taiwan/Taipei ``` 如果現在我在台北,我要去高雄,因為前面的路徑大致相同,所以這裡可以透過相對路徑的方式,更快地進入高雄這個資料夾,不需要把絕對路徑打出來 ``` [user@earth Taipei]$ cd ../Kaohsiung [user@earth Kaohsiung]$ ``` 換句話說: 就是我如果在台北,要去高雄不用經過其他state,可以透過相對路徑過去。當然也可以從台北透過相對路徑去美國加州,但那個應該不是個好選擇。 ### 練習 『同學練習把我們的"BBQ.ipynb"設定到對應的位址後,讀入此檔案』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