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Earth Mid-Term Past Exam ## 簡稱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英文簡稱 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或 UN Environment ###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英文簡稱 UNFCCC/CCNUCC(法語:Convention Cadre des Nations Unies sur les Changements Climatiques,縮寫作CCNUCC)(英語: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縮寫作 UNFCCC 或 FCCC) ###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英文縮寫是 IPCC(英語: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POPs 指的是 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 ### 目前全球總人口大約多少億 80 億 ### 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哪 亞洲 ### 溫室氣體散發哪種輻射使溫度升高 紅外線 ### 溫室氣體使地表上升在哪個緯度最顯著 高緯度地區 ### 現今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大約為 420 ppm ### 若希望氣溫上升幅度小於兩度,則二氧化碳濃度應小於多少 450 ppm ### 何者為二氧化碳最主要的排放源 工業(50%) ### 氣候變遷史全球海平面上升,電腦模擬後台灣和駔莫入海平面下的機率較高? 台北 (選項:花蓮、台東、南投、台北) ### 2012 年行政院指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列出八項高脆弱性調適領域是哪八項 * 災害 * 維生基礎設施 * 水資源 * 土地使用 * 海岸 * 能源供給及產業 * 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 * 健康 ### 所謂減碳四法,何者尚未完成立法 能源稅條例 (選項: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能源管理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能源稅條例) ###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明定我國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是 2050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哪一年排放量的 50% 以下 2005(2005 年的排放量 = 1991 年) ### 臭氧層主要吸收哪一種輻射使地表生物免於傷害 紫外線 ### 下列哪一地區上空的臭氧層破壞最為嚴重 南極 ### 哪一種化學物質既是溫室氣體又會破壞臭氧層 $N_2O$ ### 微生物將 $NH_4^+$轉變成 $NO_3^-$ 稱為 硝化作用($NH_4^+$→$NO_2^-$→$NO_3^-$) ### 台灣何處曾是烏腳病的好發地區 嘉義(西南沿海,飲用水來源受到砷污染) ### 痛痛病是長期暴露在哪一種環境汙染物下發生的病 鎘 ### 2004 年斯德哥爾摩公約剛生效時所列管化學物質共幾種 9(艾氏劑、狄氏劑、異狄氏劑、氯丹、七氯、毒殺芬、滅蟻靈、六氯苯、多氯聯苯) ### 1998 年台塑曾將含汞汙泥運往柬埔寨,違反了哪一項國際規範 巴賽爾公約(控制有害廢棄物越境轉移的國際公約) ### 下列何種天然災害再台灣要不常發生 火山噴發 (選項:土石流、颱風、火山噴發、地震) ### *El Nino* 是指進赤道哪個海洋表面異常增溫的現象 東太平洋 ### 下列何處是全球主要生質燃燒區域 東南亞 (選項:北非、東南亞、西亞、西歐) ### 指數成長曲線又稱為哪一型的成長曲線 J ### 全球總水量有多少比例是淡水 2.4% ### 全球淡水主要適用於哪種用途 農業(71%) ### 核能發電的燃料是 $U-235$ ### 我國的核三廠是位在哪裡 恆春 ### 全球消耗的初級能源最主要是 石油 ### 亞太地區消耗的初級能源主要是 煤炭 ### 台灣第一座都市廢棄物 | 都市廢棄物 | 名稱 | | --------------------------- |:-------------------- | | 焚化廠 | 臺北市內湖垃圾焚化廠 | | BOT 式的焚化發電廠 | 台灣烏日焚化發電廠 | | 都市廢棄物 RDF-5 燃料示範廠 | 花蓮再生燃料示範廠營 | ### 適合設置風力發點機組的地形 * 提供穩定而充足的風 * 開闊地區 * 離岸地區 ### 垃圾掩埋場會產升下列何種氣體經回收後可做為燃料使用 甲烷(簡答) ### 氣候變遷會導致海平面上升,機制有二,請說明 1. 海水熱漲冷縮的情況下,全球暖化使得海水體積變大造成海平面上升 2. 全球暖化溫度上升候造成北極冰溶解,造成海水變多海平面上升 ### 針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問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提出兩項主要策略:減緩與調適,請分別說明減緩與調適之定義 * 減緩:減少排放或在排放至大氣之前先行捕捉、儲存 * 調適:調整人類生活方式,降低衝擊 ### 國際能源署提出三項全球環境發展之減緩對策,請說明之 * 能源效率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候用相同的資源可以創造更多的能量。 * 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可以不斷獲取的再生能源來減少非再生能源的消耗。 * 碳捕捉與封存:藉由科技的進步來讓在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減少,藉此減緩溫室效應 ### 為了減緩資源的耗竭,環保人士提出 4R 原則因應,請寫出此四個 R 的英文名稱 | 英文名稱 | 中文 | | -------- |:------ | | Reuse | 再使用 | | Recycle | 回收 | | Reduce | 減量 | | Refuse | 拒用 | ### 若要降低我國對於核能的依賴,同時又要兼顧溫室氣體與污染物排放減量,假設開發再生 能源是唯一選項,你會建議要發展那些再生能源的應用(包含再生能源種類、設置地點及理由),並說明你的規畫有甚麼缺點或問題 ### 下列各個國際公約或議定書分別是因應哪一項環境問題而訂定 * 蒙特婁議定書:臭氧層破壞,避免工業產品中的氟氯碳化物對地球臭氧層繼續造成惡化及損害 * 京都議定書:全球暖化,通過共同量、排放交易、清潔發展機制,將經濟手段納入限量的規劃工作盪中,協助各國再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時候,能以經濟效益的方式來促進永續發展 * 水俣公约:汞汙染,2020年起禁止生產及進出口含汞的產品 ### 課堂上曾說明兩種量化成長的數學模式:指數成長與邏輯成長,請說明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 * 指數成長(J):沒有天敵,沒有其他因素會讓生物體死亡或遷出的情況時,該地區的生物量會以指數的速度成長。初期時因為個體數量少而增加較慢,接下來因為有一定的個體數量又沒有其他因素阻礙成長,因此數量上升很快 * 邏輯成長(S):但在現實中的環境會有負荷量的問題,生物可能會因為有天敵、糧食或居住空間不夠等等的因素而讓數量成長到一定程度就停滯。再初期因為個體數量少而速度增加慢,中期時有一定的個體數量因此成長速度提高,到後期時達到飽和,數量呈現動態平衡 ### 若所有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都在大氣中累積,則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每年至少應上升 $3ppm$,但實際數據低於此數值,請說明原因 會有樹木的光合作用,或是當二氧化碳跑進海水中時會和鈣結合變為碳酸鈣,類似這些機 制會讓人類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減少一些,導致實際的數據低於 $3ppm$ ### 某國石油消耗量成指數成長且年增加率為 2%,則多少年後該國石油年消耗量加倍? 根據 70 定律($t = 70 / 年增加量$),該國再 35 年候會讓石油年消耗加倍 ### 某國人口數呈現人口零成長的狀態,已知某年人口出生率為 1.5%,死亡率為 1.1%,年人口移入率為 0.2%,則移出率為多少? $1.5 + 0.2 - 1.1 - x = 0$ $x =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