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洋哲學史 Week 11 - Aristotle # Aristotle 亞里斯多德是學院中的一員,但不同於他的同儕們,他的作品,尤其是上課的講義,大體上都保留到今天。不過,現在看到的東西,都是他未完成的作品。不過他的出版的作品一部都沒有傳下來。 亞里斯多德不是雅典人,所以 17 歲就從雅典北方的城邦進入柏拉圖的學院,一留就是二十年。至於為什麼要從那麼遠的地方來?其實也沒有人知道。 離開學院之後,他有短暫回到雅典,後來再離開之後,就在 *Lyceum* 成立了自己的學院。一如他的老師,受到了許多前輩的啟發與影響。 亞里斯多德把他的課程講義交給了他的學生,他的學生又交給其他人。不過,這個人把它放在地窖中,被發現之後已經被爛得差不多了,後來又被羅馬人用船運回羅馬。因此,現在留下來的雅里斯多全集,是逍遙學派的 *Andronicus* 所編輯的。這當中有多少是親自出於雅里斯多德之手?考古已經難以考證。而且要到十五世紀才被譯為拉丁文,在這之前都是以阿拉伯文的翻譯,在阿拉伯的世界被保留下來。可以說這個文獻有非常坎坷的身世。 ## His Predecessors 跟他的老師很不一樣的地方是:他幾乎是個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幾乎在今天大學中可以叫出名字的傳統學科,都可以找到相關的對應。留下來的是一個很特殊的,通才的哲學典範:一個人用他的一生去研究宇宙的整體。這方面明顯地,受到先蘇哲學家的啟發。亞里斯多德的著作,是研究先蘇哲學加的重要 *doxagraphy* 的來源~~是很會做文獻回顧的人呢!~~。 在倫理學方面的研究,蘇格拉底是重要的啟發者。蘇格拉底問的問題:如何讓人的自己過得好?過得好跟幸福之間的關聯要如何理解?也是雅里斯多德想要回答的。 而形上學部分,則受到柏拉圖的影響。他試著去回應柏拉圖的理型可能造就的理論上的問題。 ## Observation and Experience 另外一方面跟柏拉圖不一樣的地方是:==亞里斯多德非常重視經驗的觀察==。這可能跟亞里斯多德的父親是醫生有關。而且他非常有信心地說:人其實是有能力知道以及掌握真理的。柏拉圖認為只有少數人具有這樣的能力,但亞里斯多德認為人人都有,而且他強調的是「掌握真理」。處此之外,他認為知識的基礎只有一個,就是經驗。他認為感官知覺足以提供人可以信賴的資訊。而經驗觀察如果可成為經驗的基礎,那麼就可以實質排除掉懷疑主義在知識追求的過程中,上下其手的空間。 ## 分類 $$ \text{Science}^{(organon)} \begin{cases} \text{theoretical}\newline \text{Practical}\newline \text{productive} \end{cases} $$ **Theoretical** (待補) **Pratical** 亞里士多德關心所有跟「變動」有關新的事物。除了那些自然的問題之外,各種變動的學科都會被歸在討範圍中,比如說政治、家庭,也包在亞里士多德的討論範圍中。倫理學也在當中。亞里斯多德認為:人做的每一個倫理判斷與決定,都會影響到人自身,這些決定最終都會跟自己有關。 **Productive** 製造是指「創造悲劇」與「創造喜劇」。以及修辭學中有教人怎麼說服人、怎麼演講等等,以「達成一個什麼樣的結果」為目的的學科。 **Organon** 形式上與邏輯上如何判斷一個敘述是真的?一個詞有不同的意義,或是一個意義?雖然書說工具,但亞里斯多德並不認為這是哲學的其中一個部分,只是一種預備教育。只有後面那些是真的哲學。 ## 自然哲學 ### Nature and Change 不同於他的老師,認為變動是洪水猛獸,不應該把經驗當成知識基礎。在亞里斯多德的思想裡面,在經驗世界的變動,是可以被解釋的。而且,我們可以對變動產生非常明確清晰的解釋。當你說「A 產生變化」時,可以明確說出那個「變化」的意義是什麼。亞里斯多德想傳達的是:變化是可以被理解的,而不是一種完全不可被理解的經驗現象。在亞里斯多德的經驗論述裡面,自然變化要有以下的元素在,在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變化的發生: 1. 「主體」:一定要可以說得出「什麼東西在變化」 2. 「跟主體相關聯的對反狀態」:比如說一杯水從熱的變成冷的,主體就是水,而對反性質就是冷與熱。 這樣子的變化,亞里士多德把它理解為「受限定的變化」,所謂「受限定的變化」,亞里斯多德說的是:==變化前後,沒有新的主體產生==。比如說,當一杯水從熱的變成冷的,變化結束之後並沒有產生一杯新的什麼東西(比如說新的果汁或飲料什麼的),「無新物產生」。 相對於受限定的變化,就是「不受限定的變化」。意思就是:==變化結束之後,產生一個新的東西==。 一但他把變動區分成這兩種類別,他就不用擔心赫拉克力圖斯的威脅。他可以直接說:那條河之所以還是那條河,是因為河的主體並沒有變,變動的是河上面的性質。 這個「限定的變化」更進一步,亞里斯多德認為這個==主體不能「泛指任何東西」的東西==,必須要是經驗當中確實存在的個體。亞里斯多德稱這種實體叫做「第一實體」"first substance" 第一實體,也就是 "individual thing"。而在亞里斯多德的範疇論中,也有「第二實體」的存在,只得就是個種「概念」,比如說「人們」這種總的概念,或是用形上學與知識論的書法「普遍概念」。 換句話說,對於亞里斯多德而言,討論變化時,指的是「第一實體」的變化。聽起來也很合理,因為變化訴諸於表象,需要這個表象作為變化發生的地方。 在範疇裡面,就可以獨自區分一個範疇叫做「實體」,而「實體」又分「第一實體」與「第二實體」。其他非實體的範疇,都是用來協助幫忙描述實體的。在押里斯多德的理論中,這些範疇都跟性質有關。比如說「雕像是白色的」那個「白色」就是一個性質的範疇語言,去描述實體的範疇的例子。其他類似的例子有:地點、時間、擁有、影響/被影響等等。 > 關於第一實體與第二實體的敘述可以在 *Categories* 中的 1a20 章節找到: > > 1. Some are said of a subject but are not in any subject. For example, man is said of a subject, the individual man, but is not in any subject. > > 2. Some are in a subject but are not said of any subject. (I call 'in a subject' what is in something, not as a part, and cannot exist separately from what it is in.) For example, this bit of grammar is in a subject, the soul, but it is not said of any subject; and this individual white is in a subject, the body, for all color is in body, but it is not said of any subject. > > 3. Some are both said of a subject and in a subject. For example, knowledge is in a subject, the soul, and is said of a subject, grammar. > > 4. Some are neither in a subject nor said of a subject, for example the individual man or the individual horse. Nothing of this sort is either in a subject or said of a subject. > > 亞里士多德用 *said-of* 與 *said-in* 兩個概念來替詞彙進行分類。當人使用如「某些東西是什麼」這類的敘述時,後面的「什麼」有可能是那個東西本身的性質 (*said-in*)。比如說:我現在身上的衣服是「綠色」的,「綠色」是衣服固有的性質,我的衣服身上有一個可以明確指出的綠色; 或著,那個「什麼」是一個抽象的分類 (*said-of*),比如:我家的貓是一隻流浪貓。這句話在說我家的那隻個別的貓,屬於一個更大的分類,而不是指有特定一隻流浪貓在我家的貓身上。 > > 依照一個詞彙能不能成為一個 *said-of* 或是 *said-in*,可以有四種狀況: > > ![](https://i.imgur.com/x1Ulass.png) > > 其中的兩種分別就是第一與第二實體。 這些範疇都在日常的語言中不斷不斷的使用。舉例來說,一杯水從熱變成冷,就牽涉到了很多範疇:一杯水是「第一實體」,而冷變成熱是「性質」的範疇語言的使用,由「冷變成熱」需要時間,所以也暗示了時間範疇的存在。語言本身跟這 10 個範疇是密不可分的,這暗示著:語言可以完完全全地表達出經驗中的各種範疇。 這樣的範疇不止是在語言的層次,也有存有學的層次。舉例來說:==當說一個人是高矮胖瘦時,除了有範疇的成份在,同時也揭示了這個人的存有狀態==。 另外一種變化是==不受限定的變化==。這種變化一樣需要一個主體的存在,但在這個變化發生的過程中,==原先支持變化產生的主體會消失,並且有一個新的主體取代他==。有一個東西會一直在變化前後是不變的,就是「質料」。他會變成有形的質料,變成一個無形的質料,再變成一個有形的質料。 比如紙變成灰的過程。「紙」是一個由質料(matter) 跟形式(form) 構成的第一實體,在燃燒的過程中,失去了自己的「形式」,然後又在這個變化過程中產生了新的「形式」: $$ \text{paper} \begin{cases} \text{matter}\newline \text{form} \end{cases} \overset{{\text{form lost}}}\longrightarrow \text{ashes} \begin{cases} \text{matter}\newline \text{form'} \end{cases} $$ 以消化為例。如牛吃牧草,牧草會轉化成牛奶。對於亞里士多德而言,牧草在消化的過程中,失去了原先牧草的形式。之後再變化為其他牛肉、牛奶的過程時,因為有了新的形式。 所以總歸一句:「不受限定的變化」就是「舊的形式的失去」與「新的形式的獲得」。 不過,這樣有一個講不清楚的地方:變化的過程好像需要有一個「質料」支撐,而且這個質料並不能「是什麼」,不然他就固定下來了。亞里士多德有提到 *prime matter* (原物質),但並沒有說得很清楚。到了中世紀之後,有神的概念進來之後,就開始有其他解釋方法了。 ### Causes 希臘人適用 *aìtìa*,指得是「要為某事負責的人」。 傳統上認為==亞里斯多德有「四因說」==,但亞里斯多德本人並沒有把自己的界方式稱作「四因說」。他的用語是 *4 Fashions of Explanation*。四因說是史家後來用來稱呼亞里斯多德理論的名字。 > 「四因說」在 *Metaphysics* 的 983a25 中提到: > > Causes are spoken of in four ways. One of these, we say, is the being and essence; for the reason why is traced back ultimately to the account, and the primary reason why is the cause and principle. Another is the matter and subject. A third is the source of the principle of motion. The fourth is what something is for, i.e. the good-the opposite to the third cause, since it is the end of all coming to be and motion. 以「柏拉圖的銅像」為例子: 1. 「質料」:是一個銅做的雕像。所以質料因就是銅。 2. 「形式」:是事物的外在形貌、結構等等。比如說:這個銅被賦予了柏拉圖的樣貌,要呈現的是柏拉圖這個人,這就是銅像的形式因。但這種理解不僅限於形式或樣貌。這個「形式」雖然英文是叫做 *Form*,但亞里斯多德的希臘文用得跟柏拉圖的理型不同,是用 *morphē* 3. 「動力」:只的是「讓這個事物產生的動力」。比如說銅雕是工匠把它創造出來的,這就是「動力因」。 4. 「目的」:比如說銅像的目的就是人觀賞。 雖然有四因,但 2. 3. 4 有時候是混在一起的。 > 這樣的四因某些程度來說反映了人在碰到未知事物時,會呈現的幾個階段。比如:假設今天突然看到一個光頭的雕像放在總圖前面,感官知覺會先看到質料與形式,比如說這個雕像是一座銅像 (物質因),他的形狀是一個光頭的人 (形式)。更進一步可能看到這是一個鑄造的銅像,而不是雕刻出來的 (動力因)。最後,可能會納悶為什麼要放一個這麼醜的雕像在這裡?(目的因)。 一隻老虎的受精卵當中,亞里斯多德一直認為:女性的卵子提供的時質料,而公老虎的精子提供的是形式,受精之後就會變成老虎。而受精卵最後的目的,就是長成一隻老虎。而某些程度來說,有了形式就有了目的。而受精卵不用外在刺激就可以長成老虎,但雕像需要工匠以動力才可以變成雕像。因此這方面來說,動力與形式與目的就混在一起,很難區分哪個因是哪個因。 形式當中蘊藏了事物的目的,以及事物發展的動力。舉例來說,橡子可以長成橡樹,不管是形式或動力或目的,都具備在橡子當中。 具有怎樣的形式,就會發展成怎樣的事物。每一件事物都有一個屬於他自己的,他會朝向發展的終點。通常亞里斯多德會用 *telos* 來表述目的。這個字也有其他的意思,比如說是一個成熟完美的狀態(*completion*)。比如說老虎的受精卵,不會變成其他的動物,橡子本身也不會長成其他的植物。只是需要時間讓他們發展成他目的中的樣子。 事物的存在,最終都有一個目的或功能,而由形式可以觀察出事物最後的功能是什麼。所以可以說,亞里斯多德的思想當中有很濃厚的目的論。這樣的目的論反駁了先蘇哲學家用質料解釋的傳統:因為事物具有某種目的,所以他們會是這個樣子。這種想法在柏拉圖理論中對應的概念,就是柏拉圖的「工匠神以理型創造事物」的概念。 > 某些程度來說也是對先前哲學家理論做出的修正 (Christopher Shields, 2011)。在 *Metaphysics* 983b8 中提到:先蘇哲學家中,對於變化大多都只有物質因 (比如覺得所有東西都是某種物質); 柏拉圖提出形式的概念,但僅有形式難以解釋變動背後的動力來源。比如:變動的動力來源是來自一物的形式嗎? 要怎麼解釋一個事物既冷又熱這種某些程度來說違背排中律的現象?對於亞里斯多德而言,只要用性質變化理論就可以解釋,但用赫拉克力圖斯就會處在一種矛盾的狀態。 > 亞里斯多德的理論有一個特質:對世界的理解,是用一種質性的語言去理解,而不是量化的角度去理解。除此之外,亞里斯多德並沒有提到這個世界有個「管控世界的自然法則」存在。或者說,亞里斯多德並不認為「是世界具有某種形式」。 亞里斯多德形上學跟物理學也很像,大體上是沿用他在這裡提到的四因說。 ## Soul and Body 亞里斯多德認為:原子論者的理論並不適合用來解釋靈魂。因為靈魂跟身體都是物質,但亞里斯多德認為這樣是錯誤的。他不認為靈魂應該要是物質的。儘管這方面來說,亞里斯多德的想法接近柏拉圖,但亞里斯多德又不承認靈魂可以脫離肉體存在。因為只要形式跟質料分離,那就沒辦法構成事物,所以靈魂脫離身體是不可能繼續存在的。在他的思想裡面,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跟一個沒有生命的物質,在於 ==「靈魂」是有生命物的形式,而無生物的「形式」並不能被解釋成靈魂==。 有生命現象的展現,在論靈魂當中,亞里斯多德試著說明不同有生命的物體的靈魂,支援不一樣的事物,因此他們是不一樣的。因此,在靈魂這個概念中,就分成三個類型。 1. 植物的靈魂,唯一能做的事生長跟營養攝取 2. 動物的靈魂:除了生長跟營養攝取,也能夠移動,也能夠有感官知覺,因此靈魂展現出來的面相與官能,相較於植物是複雜的。 3. 人的靈魂:人具備前面的所有功能,而且人還能夠「思考」,而且可以拒絕、可以接受、可以壓抑情緒,因此又有另外一種官能,去過屬於人而不是屬於禽獸的生活。 所以靈魂對於亞里斯多德而言,是用來解釋有生命體之所以有生命現象的一個概念。而對於亞里斯多德而言,靈魂是一個「實體」。雖然用了這個語言,但這個實體並不能獨立存在,並不是第一實體。亞里斯多德是用 *ousia* (being)。「靈魂是身體的形式」,身體之所以長這個樣子,或是有這個外型,是因為人的靈魂是這個樣子。但不僅僅僅是這個樣子,靈魂除了賦予活動力,還指引了人要往什麼樣的道路發展。因為 ==靈魂如果是形式,那麼這個形式就內建了人的目的,以及人前往這個目的的動力==。其中一個例子是:人因為慾望,所以能夠有動機。這個蘇格拉底的思想很不一樣,蘇格拉底認為理智是行為的動機,而亞里斯多德認為:行為的第一動,一定跟慾望有關,接下來理智會提供滿足這些慾望的訊息,然後人要在這堆雜亂的訊息中,找出可以完成慾望的那個方法。除此之外,靈魂使人能夠與外界溝通、知道外界發生什麼事情,並且有算計的功能,可以應應外在的狀況,去計畫行動。 靈魂在亞里斯多德的思想當中,==理性魂還能支撐人從事理論上面的研究== 。理論的部分由剛剛的分類與實踐的部分不必然有關聯,也就是說:理智也影響到一些不影響生活、生命有立即馬上影響的學科的學習(比如說形上學)。 因此,不管是最低等的職務,或是最是高等的人,靈魂都是生物的目的因與動力因。靈魂決定了這個生命體有做什麼的能力,以及這個生命體會發展成什麼樣子。這也是為什麼亞里斯多德把人定義成「理性的動物」,==因為人的靈魂有這種差異,所以身而為人,就要把這種「種差」(*differentea*) 活出來==。如果而為人,這種功能不見了,就不能讓自己活得像人一樣。 > 在 *Nichomachean Ethics* 中也有提到:把這種靈魂獨有的功能發揮出來,就是幸福。 因為人具備了屬人的靈魂,因此在生命的樣態展現上就會比較複雜,而且人的活動本身都會有一種理性的制約在裡面。因此亞里斯多德說:人身上可以看到植物與動物兩種部分(慾望跟情緒),而最好的狀態是理智可以駕馭這兩個部分。 亞里斯多德論靈魂開宗明義摒除了需要去討論植物靈魂的部分,因為植物靈魂就只有攝取養分的部分。而且是沒有選擇的。但是人的生活中,絕大多數都關乎人自身的選擇。人的情緒慾望活動,都會跟選擇息息相關。 在亞里斯多德的思想裡面,是靈魂加肉體(亞里斯多德的語言是「形式加質料」)。那可以這樣說亞里斯多德是個二元主義者或是物質主義者嗎?亞里斯多德可能會說:兩者皆非。因為形式對他來說,是一個非物質的概念。再來就是,如果形式沒有辦法獨立存在,靈魂也沒有辦法獨立存在,那靈魂跟肉體的結合就不是兩個實體的結合,因此就不會是二元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