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洋哲學史 (一) Week 8 - Plato # Polato 1) **The Early Dialogues** *Apology, Charmides, Crito, Euthyphro, Euthydemus, Gorgias,Hippias Minor, Laches, Lysis, Menexenus, Protagoras, Meno* 2) **The Middle Dialogues** *Cratylus, Symposium, Phaedo, Republic, Phaedrus, Timaeus* 3) **The Critical Dialogues** *Parmenides, Theaetetus, Critias, Sophist, Statesman, Philebus, Laws* 某些程度來說:柏拉圖也是小蘇格拉底的延續。不過絕大多數的學者認為,柏拉圖只有早年的對話錄,比較接近蘇格拉底本人的思想。而到了 *Gorgias* 跟 *Meno* 兩部對話錄開始,對話錄中展現出柏拉圖自己的思想。因此, *The Middle Dialogues* 中的那些的作品,比較像是柏拉圖自己的東西。因此這之後作品中的蘇格拉底,都稱作「柏拉圖的蘇格拉底」(*Platonic Socratic*)。通常有人說「理想國中的蘇格拉底說」了什麼,意思是「理想國中的蘇格拉底這位柏拉圖的代言人」說了什麼。柏拉圖只是借助蘇格拉底的嘴,去描述自己想要說什麼。 在對話錄中,柏拉圖很少以第一人稱,描述自己的思想。所以很有可能對話錄中的角色,只是柏拉圖借助人物的口來敘述自己的想法。雖然對學者來說這是一個困難,但對於閱讀者來說可能會是一種樂趣,因為可以從很多詮釋觀點去理解對話錄。這某些程度來說是柏拉圖歷久彌新的理由之一。 這當中大多都是柏拉圖中成熟時期的作品,除了 *Timaeus*。這是一部關於自然哲學的作品。但這篇對話錄非常不同,前面先是理想國的摘要,接下來才進入自然哲學。他把理想的政治制度,放在和諧完美的自然結構前面,利用 Timaeus 的嘴,描述自然應該在什麼樣子被創造出來。這部對話錄也是一部語言的對話錄:柏拉圖認為語言不是約定俗成,而是具有形上學的意義。 *Phaedro* 是一個「如何追求所愛人」的演講比賽計畫。*Republic* 這篇則是包山包海,幾乎所有哲學相關的議題:形上學、知識論、倫理學、宗教、教育等等,都包在裡面。 *Phaedo* 就是蘇格拉底死掉那天,討論靈魂究竟是會滅晦朽,還是不滅不朽? 到柏拉圖的晚期,*Parmenides* ,有人認為這邊是成熟時期的作品。這篇是描述蘇格拉底跟垂垂老矣的巴們尼德進行對話。 晚期方面,柏拉圖對於對話的場境、性格等等的文學性成分越來越低,越來越直接切入對話的部分。 *Theaetetus* 的形式是早期對話錄,而且是沒有作結的對話錄。主要討論的是知識是什麼,不過最後的結論是:他們找不到知識的定義。蘇然形式像是早期,不過題材是比較晚期的作品。柏拉圖在中期對於「人可以知道知識是什麼」是有信心的。因此,在實質內容上,比較像是柏拉圖回顧年輕時的觀點是否恰當。 *Critias* 故事中提到亞特蘭提斯的故事。 *Sophist, Statesman* 兩部在問:如果想要說某人是智者、詭辯學家、從政者等等,那我們如何了解這些字的實質意義?柏拉圖提出了一個分類法的概念。 *Philebus* 唯一一部柏拉圖談論到「快樂」這個概念的作品。 *Laws* 是柏拉圖最後一步作品,雖然沒有寫完,但是留傳下來最厚的作品。這個作品中已經沒有蘇格拉底這個角色。如果最終要由法律成為城邦的基礎,那我們應該如何訂定這個法律?罰則又是什麼?本質上來說看起來像一堆法律條文的總集。 從政治的角度來看,柏拉圖從理想國中的理想政治體性,慢慢思考什麼是「次佳」的政治體制,到 *Laws* 中這個次佳的政治體制,實質上會是什麼。 除了作品之外,也有幾篇信據傳是柏拉圖自己流傳下來的; 不過被認為是後人假柏拉圖之寫出來的。最有名的應該是第七封信,描述柏拉圖如何從詩人轉變為個哲學家(然後還把自己的詩燒掉)。 柏拉圖傳統上大家都稱他為柏拉圖,但其實柏拉圖是小名,不是他本人真正的名字。柏拉圖出生在一個極其顯赫的國家,在雅典有最高的政治權利與莫大的財富。柏拉圖的名字其叫做 *Aristocles*。對於柏拉圖來說,根本就是希望成為什麼職業,家族都可以支援。但柏拉圖出乎意料的並沒有成為政治人物,甚至並沒有留下任何對於雅典政治的涉足,完全沒有記載。所以對話錄的編年,是基於他可能的生平來分類的,一直都是一個問號。 ## 學說 柏拉圖的理論並不是橫空出世的,有受到先前哲學家的各種影響。其中,「如何看待感官經驗世界」主要受到 Heraclitus 影響,即知識論方面的思想。如果世界是不斷流變,那麼為什麼有信心可以知道感官世界得到知識? 畢達哥拉斯的思想中,最直接影響到的是靈魂觀,即靈肉二元的理論。並且在倫理學中,支持「淨化」的觀念,支持用合乎倫理道德的觀念,去淨化人。數字和諧的觀念某個程度來說影響到柏拉圖形上學的思想,在理想國中強調:哲學家的教育中,「數學」與「和諧」是晉升到形上領域的跳板。數學扮演的是從感官經驗,進化的純抽象領域的角色。 伊里亞學派影響到柏拉圖認為:知識的基礎必須建立在「不變」的特質上。 Democritus 中原子論的思想,在 Tamaeus 中,宇宙混沌的概念,是受到原子論中混亂碰撞 的影響。不過等到創造者出現之後,就開始受到創造學影響。 蘇格拉底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倫理學。蘇格拉底所強調的「德性知識」的主張,在柏拉圖的思想中,也有影子。不過,柏拉圖去講這件事的方法,跟蘇格拉底的描述會非常不一樣。可能蘇格拉底沒有如柏拉圖那麼弘大的形上學架構在裡面。柏拉圖認為德性知識最後還是必須回搭他的形上學架構中去解釋,最後說明為何道德知識跟道德實踐之間,沒有任何阻礙。 柏拉圖跟之前的哲學家一個非常不一樣的地方是:他認為宇宙是被創造出來的。 ## 形上學 & 知識論 ![](https://i.imgur.com/bx1I2CL.jpg) *The Theory of Form* (理型論) 也許是最為人樂道的部分。 在這之前要先注意的是:柏拉圖其實不是一個理論的建構者。現在說柏拉圖有什麼樣的理論,是後人整理的。柏拉圖的作品是文學的,並非有意要提出一套理論。是後人整理出來的架構與理論。就連「理型論」這個詞,也是亞里斯多德開始用的。 這個理型有存有學的意涵。比如說「正義自身」「平等自身」 有時候柏拉圖討論這個概念的時候,他也把他當成意義論下的理解。柏拉圖認為,事物存在的理由是善,不僅是因為對他自己好,也是對整體好。善是最基本的理型,其他理型都建立在善之上。可以這樣看出來,為何他會對 Anaxagoras 的 Nous 為感到憤怒,因為 Nous 在安排時,並沒有一個目的。而在柏拉圖中,工匠之神以理型去創造萬事萬物,萬事萬物都具有那個理型的樣貌與意涵。 這個理型也是邏輯上的:人可以用理型去區分事物是不同的。一但可以區分物跟物的不同, 就可以在自然世界中,看到不同的存有的等級。他認為世界上的事物,有不同的,存有學的等級。越相似於理型的事物,形上存在性越高。不僅僅要知道理型是什麼,也要知道理型跟理型的關係。當可以知道理型之間的不同時, 當他在說「正義理型」的時候,他不是在說個別的正義事件,而是說:同一個時間不會有一個「不正義」去限定它。柏拉圖接受正義的事件,會因為角度的不同,使美的事變成醜的事; 比如說美,常常因為不同視角而有不同的定義。比如說藝術品中,如果定義了什麼叫做「美」,那麼不具備這個標準的,就叫做「不美」了; 或是出現了一個「更美」的東西,那它就也變成了「不美」了。也就是說:這樣的「美」會受限於相對性質的出現。而柏拉圖認為的「理型」,是不會因受限於這樣相對物的出現的。 因此,理型是穩定與不具變動性的。在柏拉圖的思想中,感官經驗儘管是在一個流變運動的狀況之下,這不代表對於知識的追求,要處在悲觀與絕望的狀態。對於知識的追求,可以不訴諸於經驗,而是訴諸於行上的理型。可以用理型的觀念,訴諸於事物最適其所適的本質,而不是訴諸於自身的經驗。 在柏拉圖的思想中,有兩個世界。一個世界叫做「感官世界」,另外一個世界是形上的「理型世界」。感官世界中,是不可能取得知識的,因為裡面的東西都處在變動的狀態,無法作為知識的知識的基礎。 另外,「理型」既然不存在於感官世界中,既然感官無法得知,因此無法看到。必須藉由理性或精神上面的方式去了解。物理上面的感官都是持續變動的,娑以不可能用這種方式去知道理型是什麼。教育是種「轉向」的效果,眼睛不要投注那麼多在物理世界上,靈魂的眼睛也必須要「轉向」到後後方,讓我們從對感官世界的耽溺,轉向對於理型或行上世界的關心。如此才能轉向哲學家的教育。 「轉向」如何透過各種學科的學習達成。 如果上面這些都是理型的特質,那麼會得到的一個推論是:理型與物理上的事物是分開的。理型在柏拉圖中,不僅僅是個觀念。他把理型當成一個存在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可以透過理性上的眼睛,去跟這個東西產生互動。這個在柏拉圖的觀念叫做 *separation*。杯子的理型不在杯子的實體之上。經驗世界的杯子會持續變動,而杯子的理型永遠是那個狀態,是不會改變的。 所以簡而言之,理型具有下面這 4 個性質: 1. 不受制於對反性質 2. 穩定,不具備變動的 3. 無法用感官觀察。理型是非物質物,只能透過身上的非物質物,產生形上的連結。 4. 理型存在於「另外一個世界」中,跟它所代表的具體經驗事物是分開的。 > 理想國的 5. 6. 7 三卷主要在討論理型相關的問題 > ### The Republic VI: The Simile of the Sun 善的理型,是一切知識與理型的基礎。這又回剛剛提到柏拉圖中,理型的目的論的內容:善的理型有善的理型有存在的目的,就是作為一切理型的基礎。善的理型賦予思想的對象「可知性」,因為具備善的理型,所以萬事萬物「可以被知道」,而也是人可以去「知道」的源頭。比喻就像這樣: ![](https://i.imgur.com/xIOQXIv.png) 可見領域的狀態,可以分成兩種類型:如果只具有影像,那就是無知; 如果知道這是某種人造物,那就是具有「意見」(belief)。但這邊的經驗,都是停留在感官的狀態,充其量是「意見」: ![](https://i.imgur.com/GNjjSid.png) > 這個模型叫做「線喻」 而更上的「可知領域」中,下層的是數學。對於柏拉圖來說,數學家會使用抽象概念,但數學家在使用這些抽象概念的時候,都必須要訴諸於經驗(必須要寫數學式等等)來輔助解決數學問題。因此,某個程度來說,數學家的活動,某個程度來說借助於視覺。另外,數學家也不太能解釋如「1 是什麼?」「什麼是三角形?」「誰可以說你手上的那把尺是 15 公分?」「你為什麼可以說這個東西是 1 公尺。」這種問題。所以,他並沒有把數學放在可知領域的最高層級。 而「辯證」不一樣。辯證家很大的不同是:不僅僅能使用這些概念,而且在使用這些概念時,不需要「視覺」的輔助(一但用「眼睛」來思考,那麼思考就被視覺限制住了)。在辯證的活動當中,唯一需要的是語言:我說過去,你說回來。這個對話的過程中,完全不訴諸於文字的書寫。哲學思想跟理型的鞏固,是在辯證上面的。 某些程度來說,這繼承了蘇格拉底的不成文傳統。 ### The Republic VII: The Simile of the Cave 講到的是哲學家的教育。提出了「洞穴喻」,就是那個一堆人被綁在洞穴中,從小到大只能看著火的影子的故事: ![](https://i.imgur.com/N77DhV4.jpg) 洞穴喻除了,囚徒離開洞穴成為哲學家,得到了善的理型之外,還必須要回到洞穴當中做兩件事:把囚徒朋友們拉出去(儘管這樣可能是危險的),以及把所看到的「善」實踐在生活當中。 可以看到柏拉圖所承襲的傳統:哲學家不應該是活在象牙塔中的人。哲學家帶有政治與道德的責任,必須走出去。 ### The Ideal of Dialectic 這是柏拉圖的方法,就像蘇格拉底有 *elenchus* 一樣。不過,*elenchus* 是在一個「雙方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狀況下,去進行哲學對話; 而 *dialectic* 中,能夠操縱辯證的人,就必須已經具備哲學家的資格。辯證主要的是一種討論的技藝,用言說的方式清楚的交代出來討論的東西是什麼。辯證家一定具備 *logon didonaí* 的能力,即「賦予意義的能力」,一個辯證家一定要可以提供一個這樣的說明,才能叫做進行辯證(不像蘇格拉底,兩個人都說不出來討論的東西要是什麼)。 除此之外,必須要說明的是:柏拉圖也認為辯證法是蓋房子的最後一道手續,是「最後一塊冠石」,放上去之後不會掉下來,表示這個人的哲學教育完成,可以確保自己理型知識的鞏固。因此,辯證法「不是」教育的基礎。當一個哲學家可以順暢的操作 *dialetecs* 時,還要可以使用這個工具,去進行更多的哲學辯證。 ## 心理學 & 靈魂觀 大致上繼承了畢達哥拉斯中,靈肉二元論的觀點。 對於柏拉圖來說,靈魂永遠是精純的,而身體總是一種「複合物」,永遠是「部分」組成的。而靈魂永遠是完整的統一體。凡是複合物,都是可以被拆解、被毀壞的。而單一物無法被分開成部分,所以是不朽不死的。而靈魂中這樣的特徵,使得靈魂「相似於」理型世界的事物。之所以說是「相似於」而不是「就是」理型中的事物,是因為人的身體會有空間的移動(從一個身體移動到另外一個身體)。 靈魂是可以「免於身體」或「不受制於身體」的,本身是一種獨立的物質。這根原子論提出的論點不同:原子論覺得死亡就是身體根靈魂的原子都分解了; 而柏拉圖所認為的死亡,是指靈魂不受制於身體了。而人在世時,也要盡量讓靈魂不受身體干擾。這其實是很畢達哥拉斯的主張:靈魂是被囚禁在身體中。所以在 *Phaedo* 中,蘇格拉底儘管在物理世界中拒絕了逃獄,卻在精神上「逃獄」了。 雖然如此,在柏拉圖後面的理論中,說到靈魂是由 3 個部分組成: 1. *epithumia*:慾望(跟 appetite 同樣的字根) 2. *thumos*:跟情緒有關的靈魂部分 (passions) 3. *logistikon*:跟思慮有關的部分 (calculating part) 柏拉圖中期的學說中:日常生活的非理性動機,也是出自於靈魂。身體會強化這個動機,但不是輕絮語慾望的來源; 這跟早期的「靈魂受到身體的情緒與慾望理想」不一樣。到了晚年 *Laws* 中,靈魂不再是三分,只剩下兩分 (前 2 個部分合併成 1 個),叫做 *irrational part*。 因此,可以看出來:柏拉圖對靈魂是單一精純的?或是其實是由不同部分組成的,但是跟身體很不一樣的,不會毀壞的複合物?或是二分的理性與非理性組成的?似乎柏拉圖本人也非常猶豫。在今天也有很多相關文獻的出現。 靈魂三分觀除了有本身的旨趣之外,在政治哲學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從理想國第二章開始,他試著去建立一個美麗的城邦。這個城邦中有三觀個階級,這些階級劃分的基礎,就是基於靈魂三分去分類。 另外一個細節是:柏拉圖從來沒有定義事物。比如說他從來沒有定義「善」的理型是什麼。不過,柏拉圖有提到:靈魂是「動」的原則,因為靈魂是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動」的原則,是動的起點。所以靈魂本身不可能不動,是個「自動者」。因此,靈魂本身會一直動下去,本身是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