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wned this note
owned this note
Published
Linked with GitHub
---
title: To設計師:入門網頁字型指南-3
tags: 網頁設計, 字體
description:
---
# To設計師:入門網頁字型指南-3

{%hackmd 90wqUJSZS6-SJOFf7BzsQA %}
---
### 字體設定的複雜度光譜
接續上一篇CSS設定字體的邏輯,我們可以歸納出字體設定的思路,基本就是**越特定的越前面、越通用的越後面**,並且大致能整理成下面這些選項:
1. 設計使用的指定英文字體,可能需要額外掛載
例如:Montserrat、Futura...
2. 指定的系統英文字體,可針對不同系統自行指定
例如:Segoe UI、Roboto、Ubuntu...
3. 設計使用的指定中文字體,可能需要額外掛載
例如:思源黑體、台北黑體...
4. 指定的系統中文字,可針對不同系統自行指定
例如:微軟正黑體、蘋方體...
5. 瀏覽器系統字,特定瀏覽器能讀取、會根據版本渲染不同字體
例如: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6. 通用字,作為最終備案,可選擇:
- serif(襯線字)
- sans-serif(無襯線字)
- cursive(手寫字)
- monospace(等寬字)
- fantasy(藝術字、注意大多數中文不支援這個設定,會轉為serif或sans-serif來呈現)
7. Emoji(顏文字、符號),需要控制Emoji呈現的專案可以使用[註1]
例如:apple color emoji、segoe ui emoji、segoe ui symbol、noto color emoji
依據專案需求不同,實際採用的項目和順序也會不同。近年來許多大型網站為了追求載入速度、提高網頁和操作系統體驗的一致性,會單純只指定系統字(system-ui)和通用字,更有不少寫法會將 `-apple-system` 和 `BlinkMacSystemFont` 放在最前面,這兩者分別對應Mac的safari和chrome瀏覽器。system-ui的支援度近期已經提升得相當高了,可說使用系統字也逐漸成為一股趨勢。

system-ui的瀏覽器支援度,截圖自[caniuse.com](https://caniuse.com/#search=system-ui)
### 觀察各家網站字體實際如何設定
瞭解上面的規則之後,會發現其實並沒有一個普世性的最佳字體選擇。字體如何設定應該依據專案的需求來判斷,從超多超複雜、到超少超簡單,都是可行的。實務上,各家網站又是如何設定字體呈現的呢?
Apple官網的設定:
font-family: "SF Pro TC","SF Pro Text","SF Pro Icons","PingFang TC","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Microsoft官網的設定:
font-family: 'Segoe UI',SegoeUI,'Microsoft JhengHei',微軟正黑體,"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再觀察justfont官網的字型設定,會發現是這樣的:
font-family: "genyogothictw",-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Helvetica Neue",Arial,sans-serif,"Apple Color Emoji","Segoe UI Emoji","Segoe UI Symbol","Noto Color Emoji";
這三個例子分別呈現兩種方向:
1. Apple和Microsoft:極端派,基本只設定自家系統使用的字體,在網頁上有掛載英文字體檔案,中文會顯示系統預設字型(~~我選的字體最讚、要是沒載到字體造成看到呈現效果不好,那都是你們的問題XD~~)
2. justfont:讓大部分使用者都能看到源樣黑體,載不到源樣黑體的時候,不同系統的使用者會看到和自己系統一致的字體,
設計師可以評估下面這些面向,來決定要使用特定的字體還是採用系統字就好:
- 業主需求指明特定字體
- 專案的規模及目的:炫技的形象網站還是大型資訊論壇?
- 專案的使用者受眾:是否有可能會被牆?電信發展程度如何、網速是否受限?通常使用什麼裝置瀏覽頁面?
- 專案的風格:可愛童趣、沉著優雅,或是單純實用即可?
這些面相沒有重要性的排序(好吧,除了需求單權重高些),不同專案可能側重不同的項目。舉例來說,可能要推廣的使用者硬體實在太受限,所以只好放棄選用符合專案風格的字體,這時若可以在前期考量到,並採取適當的對策──例如放更多重心在畫面元件風格的塑造──就能避免到了專案後期,才因為使用者載入速度太慢而全盤調整。
---
最後想稍微提一下,雖然業主的需求凌駕一切……不過,表面上的要求「想要娃娃體、想要字很大、想要紅色的字比較顯眼」並不能算是真正的需求,如何進一步與業主討論,得出實際的需求「想要可愛的風格、想要容易閱讀、想要某個區塊特別突出吸引人」,這就要看設計師的溝通能力了!希望這篇文章能補充大家的彈藥庫,相信以後各位能拿出除了~~沒有人在網頁上用娃娃體辣~~風格不適合以外的實際理由來說服業主!
系列的下一篇文章,會來介紹前面有提到、不可錯過的好用工具:Google Fonts。
---
[註1] **延伸閱讀:** 關於Emoji,可以看看:[CSS Color Emoji Stack](https://www.client9.com/css-color-emoji-stack/);想更深入瞭解的話可以看[关于CSS emoji字体和OpenType-SVG我所知道的一些事](https://www.zhangxinxu.com/wordpress/2020/03/css-emoji-opentype-svg-fo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