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New to HackMD? Sign up
Syntax | Example | Reference | |
---|---|---|---|
# Header | Header | 基本排版 | |
- Unordered List |
|
||
1. Ordered List |
|
||
- [ ] Todo List |
|
||
> Blockquote | Blockquote |
||
**Bold font** | Bold font | ||
*Italics font* | Italics font | ||
~~Strikethrough~~ | |||
19^th^ | 19th | ||
H~2~O | H2O | ||
++Inserted text++ | Inserted text | ||
==Marked text== | Marked text | ||
[link text](https:// "title") | Link | ||
 | Image | ||
`Code` | Code |
在筆記中貼入程式碼 | |
```javascript var i = 0; ``` |
|
||
:smile: | ![]() |
Emoji list | |
{%youtube youtube_id %} | Externals | ||
$L^aT_eX$ | LaTeX | ||
:::info This is a alert area. ::: |
This is a alert area. |
On a scale of 0-10, how likely is it that you would recommend HackMD to your friends, family or business associates?
Please give us some advice and help us improve HackMD.
Do you want to remove this version name and description?
Syncing
xxxxxxxxxx
獨立報告機制審查報告內容(洪美仁)
歡迎來到臺灣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2023培力工作坊!
OGP:2011年成立,成員超過76個國家
開放政府很多時候跟民主政治綁在一起。
開放政府強調:除了選舉以外,還能做什麼?需要更多努力、管道,才能讓民眾了解施政,才能發聲。要超越對選舉的重視。
OGP網站有很多不同國家個案,可以依照政策領域或國家做選取。
OGP2022年發表Handbook。
IRM:
獨立的評估,研究員要沒有直接參與整個過程,才能獨立的評估。
評估的過程,要能夠看政府提供的資料,還要做包括上網蒐集新聞報導,相關評論,學術性文章,討論比如環境資訊公開,學者的看法。
Review就是資料收集的過程,包含書面資料,網路新聞報導,還有訪談的資料來源。
訪談名單,有些受訪團體選擇匿名,有的公開。
需要訪談名單提供外部觀點
OGP有詳細而嚴格的規範。
有個評估指標:政府是否在兩週前發佈會議通知?要讓有興趣的人知道、準備。
評估標準:
細節有英文檔案。
首先,承諾事項是否可以被評估?強調的是不管在目標或是行動策略,或是里程碑,夠不夠具體?
最終有沒有對政府政策產生影響?如果有機制安排,就能夠有相應的理由給民眾。他強調的是,要讓政府可以替決定負起責任。
政府的行動方案事項是否要重新歸類?有一部分要跟國際接軌。本來青年公民參與在第二大類,後來他覺得青年公民教育應該獨立出來,變成新的類別,重點除了凸顯特色,也可以跟國際接軌。
選取個別承諾事項是否有高度發展潛力。臺灣19項中有9項
發展潛力評估標準:
Unclear:承諾事項要是根本來沒太多差別,沒有創新作法,會被列進這個類別。
Modest:有正面效應,但影響有限
Substantial:能產生制度性改變,對既有政策領域運作、民眾與正副之間的關聯有重大影響。(通常有修法會放在這裡)
舉例:
引用資料:行動方案內容、執行進度報告、會議記錄與訪談
訪談:開放政府推動小組成員、公民團體代表,承辦人
共創過程的評估
政府和NGO對開放政府認識有限,需要更多資訊提供
討論過程盡量開放參與
有些部會積極,願意讓不同團體進來,有些部會就不願意。
這份報告的限制與用途?可以達成的目的?
這很有意義,短期內未必看到成效。
處理過程付出很多成本,各個行政機關都是。
有指出一些落差,像是Open Data,臺灣的Open Data標準可以跟國際接軌,但是內容無法跨部會整合、公民團體有內容很難開放…呈現很多可能性,了解公民團體的想法跟政府不同。
有強制力嗎?兩個解讀:
到底要不要照建議做?標準是國家的行政機關跟民眾討論的方向是什麼?未必照著建議做最好。重點是國家決定方向。要尊重自主性
如果沒有創新作為,也很難看到公私協力,又不按照建議做,評估上會比較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