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獎助金提案工作坊共筆 線上提問: [Sli.do #D617](https://app.sli.do/event/hsi0leqx/ask) ## 工作坊共筆區 簡報連結: ### 評審村長分享: 性質不是比賽,是給你經費去開發。錢是先給的。 簡介提案問題 確定問題在那邊,被影響的人有多少? 預計用什麼方式解決問題,為什麼這個 project 可以解決你提到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 project 是獨特的?有沒有人在做類似的 project? 寫出期中 check points 跟期末 會產出的獨立功能跟元件 評選標準有一項是這個專案可重複 讓其他人可以用同樣的東西做其他功用 例如 LINE BOT 是可以延伸到其他平台 把延伸性講清楚,哪些是可以重複使用的。 最後決選入圍 18 組 滿多專案都差一點點,著重的是,問題到底解決了什麼,為什麼用這個資訊方法。 這次辦工作坊是想讓議題結合獎助金,把工具做出來。 建議 NGO 先找到資訊社群的人,找到可以實作的人一起來提案。議題背景+資訊背景,議題提出需求,資訊提供明確解法。有議題的人和實作的人。 ### 評審 Kirby 分享: 做的東西實際上的成效,最基本的方針:提案方向。 因為提案方向是 Civic Tech Fund 共享資源再利用是很重要的 讀書會很難再利用,要開放什麼東西不知道。 方向不對的主題可能很難通過。不是他不好,而是方向不太對。 你現在解決的問題是不是已經被解決過了? 還是你不知道有人在做類似的事? 例如協助救災資源整合,我們知道政府內部已經有人在做。追問人有提出這個問題。追問人是希望大家在審查之前能補齊缺乏的部分。後來沒有下文,沒有回應。 評審沒有時間幫你問每一個部分。 要先去知道你要做的東西價值在哪裡。 差異點在什麼地方?不一定是要新的東西,可以建立在舊的專案之上改良。 實際上能不能真的可行? 降低食物浪費、降低犯罪率,所以要做大平台、要做 app。評審不會這麼容易被騙到。做了之後會有多少人下載?會有多少人使用到?你用做網站,但你要幫助的是沒有電腦的人。 試著透過追問跟評選會議上,你有沒有想清楚是這個解決方法?怎麼去 refine 自己的 idea? 要想清楚自己的環節。 村長補充:也可以是自己過去的專案,要加強開發什麼東西。把東西都整理出來。做得更完整。如果你看到有個 project 是共同相關的,你可以找他共同提案。把他的專案某一部份做的更完整。 金額跟專案的關聯性,需要配合。 ### 小班:介紹公民科技專案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9vkJirtchEAllk5f1_tZhx9DDQXfka--Rd5zhWBpIhI/edit?usp=sharing ## 重要時程 | 7/1 | 提案開始 |------|--------- | 7/16 | 提案截止 | 7/19 | 公開提問截止 | 7/29 | 提案修改截止 | 8/15 | 公告決選入圍名單 | 8/18-28 | 公告評選結果 | 9/16 | Kick-off workshop | 11/25 | 期中報告 | 2 月底 | 期末報告 ## 秘訣拋磚引玉區 - 大平台做不完 無法跟現有東西銜接。要有很多人用才會產生效果,你要去哪裡找那些人? - 怎麼找到第一批使用者? - 溝通 有 mockup 或 prototype 可以幫助評審理解 * 大概示意圖,在紙上畫也可以 - 文案先講給別人聽,測試想法 讓不懂專案或不具備此專業知識的人也能看懂文案內容 & 知道提案想法可行 * 先提案,請大家幫忙釐清 - 小步先行 先有 mockup 或者 prototype 還有使用者回饋是很重要的,證明有這個問題,這個解法可行,也可以讓更多人了解。 - 明確切坑 你清楚知道要做的事情的優先順序,需要哪些分工與幫助。 * 資訊開發會用 iterative ,例如哪些東西做出來可以先動的 * 強調做的過程,可以廣納社群的參與(像是阿龜迅速擴展社群) - 找到團隊,找到工具 不一定要團隊,但是團隊可以幫你做得更好,或是擁抱社群,擁抱現有的開源工具。 * 獎助金希望可以開發出工具,一定要有可以做事情的人,最好要找到可以做事情的人。不是提獎助金之後再外包。因為外包團隊不一定習慣這樣的方式 德國 Prototype Fund Eileen 簡報: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9N9pwc4jA14M87Lr6J2ztnUqXxdWPkdLWLmbyLxO08o/edit#slide=id.g1cdeaf7791_0_11 - be precise & succinct, no BS - it falls into one of our topics - don’t try to build the next Facebook - you have thought about your assumptions - you can be creative – as long as it’s legal!! ## 共筆區 如何明確提案? 如何取得第一批使用者? 工具如何擴散給更多人? //地方的運動,提案需要不只滿足地方,一起滿足全台灣的需求。 如何建立在已經有的專案上如何讓它變更好 ### 第一桌共筆區 TOM:我是一個工程師,我覺得就跟這次計畫一樣,每個專案都應該要有定期的檢核。就像選舉是選民能夠檢核政治人物的權利,我現在做了一個網站,每三個月會告訴選民目前的政治人物的工作進度,你甚至也可以虛擬投票。選票就是你的權利,當你投票時,我也會請你投票,你為什麼想投他。一季一次的投票,無論哪一個時間或地點,而這樣所收集的選票就變成一個資料庫。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選民真的很忙——我是商業公司出身,消費者真的很忙,就算你把政府資料圖像化,大家也都拍拍手就過去了,所以你把四年一張的選票變成十六張,而這樣的十六分之一張帶上三句建議的話,政治人物是願意看的。這聽起來簡單,但很困難。我在各地講了很多年,但都沒有人理我。現在這個網站已經上架,是手機網頁,叫做「四分之一革命」。 Jason:我的背景是都市更新,半官方的單位。都市更新可能大家多多少少在新聞上。台北市有超過一半的房子已經超過五十年,所以你住在台北市幾乎一輩子都會遇到一次都市更新。台灣已經老化,所以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但為什麼自從九二一以來,都市更新都是很負面的訊息?這可能因為都市更新涉及很多專業領域,讓它變成不容易懂。加上政府公開訊息也很有限,而政府所開發的系統雖然有但難用,地方政府也有提供open data,我想可否透過什麼方式彙整這些資料,讓一般人了解都市更新會是怎樣的,又跟我有哪些權益會相關。也希望可以藉由這樣的資訊揭露,降低資訊的不對稱。這是民眾權益最容易受損的地方,避免大家的糾紛,開放資料讓一般人理解。 高村長:所以有範例嗎? Jason:我目前有把台北市的資料爬梳下來。 虹文:我是綠色,想要了解我們之前提案的後續。我們在做的事開放資料,政府開放資料開放後很難用,像是他們的完整性,或是匯入了卻有資料缺乏。像是過去企業道德,我們要求他開放但他沒有標準值,這樣的資料是沒有意義的。還有如何彙整這些資料,政府開放散落在各個地方,我們需要做清洗彙整才能讓大家看到這些東西。我來了以後會希望能夠回去再整理。 高村長:現在這個是群眾募資? 虹文:是已經結束,募款成果410萬,還不錯。當時募資的計畫有說明怎麼使用,所以如果要申請這個提案會另外想。 純純:中華民國台灣女童軍總會,離這邊很近(建國北路一段),我們有提一個「數位時代的女童軍」的案子,設計開發數位時代,不管在網路霸凌或是其他資訊方面,基本上有跟究星科技合作開放課程,希望能夠跟國中的學生開發合作壹些課程。想要做一些連結。 會後補充:開發資訊科技 X 數位時代女童軍課程,教導女童軍使用防災 APP,和培養女童軍成為防制網路霸凌的生力軍。 高村長:所以是主要是針對內容的部分⋯⋯ 純純:對 義明:我是來觀察,目前沒有打算提案。 上官:介紹上次提案的動態組字的計畫。 TOM:我來補充我的計畫,我覺得選民在民主發展的幾百年來,選民發展有限,也許一個簡單的選票系統,可以讓大家加強。 高村長:上官的提案在技術已經有了,unicode composition,這個古籍的應用的impact是可大可小,對一般人的影響可能會很有限,當然也有特殊的應用,可以變成文創,但是他的impact,一般常民感受到的Impact大不大。又目前既然已經有的技術,需要這麼大的經費嗎?是另外一個有考量的。 虹文:那也想請問我們上次的提案的後續? 高村長:我記得當時討論的過程,感覺此案是一個campaigning,是一個推廣的加強。我們希望這次提案獎助金支持的是一個科技的工具。當時是說公布全部抓下來,當時覺得已經開發完才來申請,所以跟這個案子的目的有點差異。 虹文:當時計畫有很多細項, 高村長:因為要求開放的部分不知道可否達成⋯⋯ 虹文:還有兩岸的資料匯入 高村長:這,我要想想看,如果是兩岸的金流,這就有很大的影響力。 虹文:我問不是追問當時為什麼不給,而是想要知道我之後要提案應該怎麼描述。 高村長:可以做的是揭露上下游的發展是什麼東西,因為是動態、會變化做新的包裝。 高村長:我們現在一個個討論。針對童軍的內容設計,聽起來不是那麼地跟這次提案的切合。如果是根據網路的霸凌有開發新工具,那會可以思考。但如果純粹提供內容,那就不一定符合這次獎助金。像是非洲有做水質監測,就有跟童軍合作,可以做太陽能、佈置感應器,那這就可以有新的方向;都市更新的議題也蠻大的,要看你提供什麼資訊,像是租屋者對他的影響是什麼,怎麼去試算、怎麼合理。我也不了解技術性的細節,但我想重點在怎麼符合其需求。也要以Jason你們來看受影響的人是什麼事情,如你所說大家一生都會遇到一次都市更新,來看使用者、或受影響的人他們想要看到是什麼。 TOM:我再來描述一下,這個是減法不是加法。這不跟著任何議題,而是跟著總統。你做議題,我老實說真的會去看的人(很少),像現在有多少人會看一例一休?我想要看的是結果,如果一例一休實施後造成什麼影響。就像一個CEO執行完政策後才看成效。像現在網路上很多在談醫療分級,但我不覺得這是適合的。這個網站是減法,三個月一次來做。 高村長:解釋蠻完整,你也上線了。大部分在全球做新民主,都是希望跟議題相關,當然如你所述不一定。而跟著人大多數會因為approbal率低。 TOM:對,所以我才說要寫三句話,這在我資料庫記錄下來,回去看「當初是對的嘛」,像是都市更新,我也許文林苑三個月後來看「蓋得不錯,這比原本老房子蓋得更漂亮拿到一億多」,這也許能夠讓跟風的狀況減緩。 高村長:所以實際上是會有點像個人日誌。 TOM:有點像,但有必要跟著選票,簡單清楚的database,你個人日誌可以選擇不一定要給公共。 高村長:選票有另外一個問題,因為現在沒有到選舉時間,所以你頂多只能夠支持或不支持現有的候選人。 TOM:不一定呀,我可以投給國民黨。 高村長:這很難說,因為現在國民黨的人也還沒選出來。 TOM:我現在的網站上是可以不一定要選人,而是可以set選黨。 高村長:既然你現在已經做了,可以請問你提案的話想要進行什麼嗎? TOM:我想要把app網站化,畢竟現在app太難維護,另外我會鎖電話號碼,讓機器人變少,每一季學企業出季報,如果夠多人用,那就能夠讓政治團體開始關注。我會多做三項:政黨季報、個人累計投票與意見、以及變成一個開放的database。我有朋友也願意幫忙做,只是我做完app後沒有人理我,讓我興趣缺缺。 高村長:這是何時做的? TOM:三年前。後來就是來交交朋友,有機會就拿出來談。我覺得現在選民是很需要簡單的,而不需要那麼多工具,否則也很少人用。我現在也做了很多很傻的事情,這以後再聊好了。 高村長:那我們大家分享講三個好或壞的地方。 高村長:我先來,我覺得用人來focus是個很大的爭議tricky的地方。並不是說人就是不好;再來如果這是公開、可取得的話,蠻大的concern是有些人希望他的public opinion不要被記錄。也許有個很不好的情況下,未來一個極右派執政,挖出來所有人的電話號碼想辦法來迫害他們。 Jason:我很好奇這實際上要怎麼操作? 高村長:或是為何開始使用? 義明:如果跟議題分開的話,雖然對政黨很有趣,但無法指標性的去判斷呈現的投票率是反映什麼? Jason:跟民調的差異是什麼? 虹文:每季三句話的解釋,對個人的意義?畢竟局勢是不斷在改變,是為了個人自我檢視,還是給執政黨來看?那執政黨的立委真的有時間看這些東西嗎?在學術界有「台灣選舉民主化調查TEDS」的研究,會針對選舉的議題去分析,從過去抽一群人來做追縱。如果有一個研究長期的追蹤,那這樣的網站統計分析的意義在哪? 上官:如何透過這個計畫來增進對話?打破既有的政治光譜? 高村長:總結大家的想法,這個服務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可能是第一個要提案思考的點。對人的投票還能夠投什麼東西。這是第一個要定義清楚的,你的執行方式已經很清楚了,這都是可以做,那緊扣第一個問題,這個執行方式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嗎? TOM:簡短回應,想要解決三大問題——選民健忘症(很多民調或網路投票做得非常好,但你投完就忘了,這個系統可以讓你記憶);選民無力症(你投給川普,今天他亂搞你能拿他怎麼樣?);選民能力弛緩症(怎麼檢討自己我怎麼會跟風?如果我有一個簡單的記事本,那我活到五十歲了,看自己之前的記錄怎麼每天都在罵?)。這個東西的設計是可以讓很忙的人花三分鐘來處理。為什麼要做這個系統,那就是把國家當成公司,要有一季看到一次季報的權利,而且權利是跟著選票的。像是公民科技提案,我三個月來review你,沒達到不給錢就知道怕了。看起來很簡單,但是要推起來機會相當低。 高村長:所以的確,一般人為什麼要用? 上官:這讓我想到這個跟現在常見的健康日誌或記帳日誌可以參考,如果大家都覺得健康很重要又簡單,且也有成效的話,那我就會用。 TOM:也許這可以找政黨 上官:再拿我減重的經驗來談,我覺得我有做紀錄的動機,是因為我真的發覺我的紀錄對我的卡路里的計算是有幫助的。所以這個app的動機,我覺得還是要提供給個人的誘因。 上官:那割闌尾這樣的行動,可以透過你這樣的服務來幫助嗎? TOM:我覺得我這個還是一個溫和的紀錄,最主要還是解決到讓選民成長。很多議題還是要靠選民,但是沒有進步之後還是選出來這些人。這不是很聰明的方法,但是是很實在的方法。 ### 第二桌共筆區 台南新芽/立委助理:之前有在做台南議會監督。沒有專職的人在台北做明確的東西。在台北的都是旅外的台南人。可能合作做資訊定期的。例如台南前瞻計畫, 2018 年選區要變更。資訊不太知道。現在用開會的情況在做。在台北想做的是做資訊流通,去思考為什麼需要離鄉背井。 Kirby: 雖然很強調台南,但可以做擴充。可以讓各地地方議會都可以使用。可以是彼此去關心彼此家鄉的工具。有沒有可能順便去提升他們對當地的關心和貢獻。如果不只做台南,可以做全台,會有加分。可以台南作為第一個用的地方。可能要寫清楚跟現有專案說差異在什麼地方。 台大研協會長:目前議會監督非常人工。需要耗掉很大的人力。可能需要自動化。 台南新芽:目前比較著重在每個議員的發言檢視。 Kirby: 如何做? 台南新芽:去請志工看議會直播,然後把有趣的部分節錄下來,去做整理。 Kirby:可以用語音辨識的服務,然後做資料分析。其他相關的專案做了些什麼?e.g. 議員投票指南、國會大代誌。 台大研協會長:研究生同學在做宿舍友善的系統。做的東西有社群共善。沒有討論到財務的部分。app 名稱:FindNeighbor Kirby: 商業模式不會限制。我們也很樂見商業模式自主。InspireAll。可以做到自己自主會很棒。這不會是個門檻。有沒有可能同一套系統幫助低收入戶? 台大研協會長:我在做都市計畫。我很 care 房價的問題。買賣的價位/租金的價位。公告地價、實價登錄跟實際情形不太一樣。這是我剛剛想到可以做的一些事情。 Kirby:我自己也在創業。之前就是在做房地產資訊,後來轉型做成房仲資訊。從線上列表去收集資料。房仲可以去看售價變化、轉過幾此手。看你的 TA 是誰,如果是一般大眾,大家關心什麼。跟公民科技、開放政府有什麼關係?寫專案描述的時候更需要條理方向。 維嘉:整合 pm 2.5 跟電廠、交通資料的網站。 Kirby:有用到硬體嗎? 維嘉: 用 LASS 的資料。可以分析每一天的空氣狀況。有在跟莊秉潔教授合作。目前沒有要提案。 芥藍菜:上一次有提個公共政策討論的平台。目前沒有一個專門的平台討論公共政策議題,去整理目前的進度。 Kirby: 在臉書上討論有什麼不好嗎? 芥藍菜:臉書是一個動態牆,可能討論就過去了。對於大的議題,很難拆解成很多的爭議點。 Facebook 的型態,粉絲專頁的管理員可以去篩選言論。除非是大型的媒體下面會有五五波,不然大部分的粉絲專頁都是同溫層。 Kirby: 臉書已經是曝光的地。不是去蓋一個完整的網站。用粉絲專頁去貼文,分享邀請討論。藉由臉書上的平台,然後再做成網站做資料分析與討論紀錄。不用一開始就做一個大平台,怎麼移轉大家到網站上去討論。這可能會是第一步。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討論做到什麼事情,能不能像 vTaiwan 那樣,做到實質的討論。有推到政府、媒體的效益去。這是一個方向。很可能蓋起來之後大家不會用。可以想小量測試的形式。 小班:有沒有可能直接做臉書的資料分析?已經有很多討論政策的臉書粉絲頁跟社團了。有沒有可能去收集資料,然後做資料分析?把既有的討論整理起來。 芥藍菜: JOIN.tw 是以連署為主,討論少。vTaiwan 時序會拖的比較久,然後有官方色彩。然而民間對於官方政策是非常踴躍的。然而如何要把使用人數拉起來?可以讓平台先抓資料對於某個議題有一定的資料量。也可以跟 NGO 合作,讓大家一起合作。 Kirby:可以把這些想法都寫出來。在臉書討論然後有流量,引導大家到平台討論。例如你可以使用 vTaiwan 的程式碼去做繼續開發。你可以改進整個流程。這樣就有開放協作的流程。沿用前人的東西。把這些東西考慮進去的。一開始就在提案裡面寫 vTaiwan 在做什麼,我們為什麼不滿意。 嘉芳:我好奇,廢死聯盟想要辦大型的實體公民審議會議。想要討論,如果台灣是沒有死刑的國家,面對重大刑事要怎麼辦。我們目前沒有線上討論的規劃。廢死很難在網路上被討論。一直在網路上得到的經驗是很負面的,沒有期待跟規劃。但是司法有很多議題都有做網路討論。法律議題相較之下是比較專業的門檻,用文字的溝通方式是不是門檻。實體想做影片的方式。網路好像是比較是文字上討論的空間,有沒有資訊科技作為一個突破口。對於臉書是不是一個好的討論工具有質疑。我講一下廢死聯盟的工作,常常被質疑被害人怎麼辦,為什麼要花錢養壞蛋。我們一直想要提供,如果你是個被害人,你該怎麼辦?不只是提供去申請精神補償,或是去知道為什麼加害人會這樣。不一定是符合被害人的想像。去翻譯被害人家屬工具書。被害人不只是受害者家屬,包括加害者家屬。讓大家有參考的資訊的管道。我們一直有在做誰是死刑犯的東西。一方面是從法律端來看,例如去檢視死刑判決,死刑判決有很多瑕疵,例如精神障礙是不能被判死刑的。我們已經有去爬 70 幾個死刑犯的判決書,人工去看死刑犯的判決過程有什麼瑕疵,去寫他的生命故事。還有去爬政府的預算,一個冤案的賠償(兩億)可以養全台灣的犯罪人。可以去回應大家對於死刑的質疑。 芥藍菜:其實有接觸到一些 NGO ,實體的討論跟線上的工具。這兩個要結合在一起。去讓討論更有效。因為有主持人在,可以讓議題聚焦。短期內可以有建設性的意見。長期來說,如果有線上的平台可以做資料庫。廢死對一般大眾會有謬思,如果可以藉由網路上的方式,讓最新的方式,可以整理起來,做澄清。可以讓討論往前一步。 Kirby:這是滿硬的議題。就我來說,我會先去想說,我們有沒有可能去思考開放協作的可能性。有沒有比較好的討論方式,讓大家可以應用?線上有什麼形式?有沒有可能做成 SOP ?可以是專案強調的一部分。可以做一個困難議題的線上審議工具。 曜輝:有沒有整理過死刑的資料庫、節點? 嘉芳:實務上是只有殺人才會被判死刑。現在常常會去做精神鑑定報告。 曜輝:我之前是知道冤案,有沒有可能視覺化? 嘉芳:資料都有。資料視覺化是我們下一階段要做的事情。我們會針對個案做很多分析。我們會去談他們為什麼被判死刑。有從共同點去做整理。 kirby:國外的案例也可以做參考。例如文字雲分析、性別分析。 ### 第三桌共筆區 - 振北: - 企業社會責任,某些產業政府明訂要每年必須出報告。我就是這些企業的寫手,我在寫的過程中,知道這些報告是實際數據 + 美化內容。這些報告裡其實有很多資料可以挖,但是它們多是 PDF,怎麼把它們數位化。進一步,希望產生一個工具,讓企業可以主動填入。現況是,企業做了報告並不會 "主動" 公開。 - [CSR ONE 永續報告平台](http://www.csronereporting.com/) 已經有一個平台在公開我們協助的 CSR 報告。我們每年都會做分析。比方去年有收到 458本,只佔 30% 的企業。目前我們的分析都是用人工的方式一個一個比對,且由人力來判斷,常常只能用"有""無"的方式做很粗的分析。我們希望可以把資料爬下來,做更細緻的文本分析。並且把資料公開後,讓任何人可以自由分析、研究。 - 我們公司也會思考如何從這些開放資料來進行商業模式,進一步來長期維續。比方說知識管理的工具開發。 - 編一本 CSR 報告大約是 100 萬。目前多是 word 書寫,寫個一百多頁。如果可以產生一個工具幫助報告的產生,減輕生產報告的時間與經費成本。 - 報告裡的圖表,也希望可以是互動化圖表。 - 簡單來說,希望形成一個資料庫平台,讓企業可以更早開始慢慢輸入資料,來形成每年的報告。 - 架構:類似 fb page,資料內容是可以互動的,可放入新聞連結 - 目前需要做的是 pdf 的數位化、新聞的爬蟲、財務報表標籤化 - TCC - 報告會被審查嗎? 答:有。約有 50% 有經過第三方。部分產業有強制限制要經過第三方審核 - 這類報告的內容有框架嗎? 答:國際上在部分產業上,有框架可參。 - ttcat - 報告有美化的過程,如何確保 input 的資料是可信的?答:有難度。雖然部分有經過第三方。現在因為報告經常是不被看見的,所以品質也差距很大。 - 所以也許平台可以有呈現某筆資料是否有查證,人民可以驗證。 - 你覺得企業為什麼要公開?答:其實國際上已經有類似的平台,是透過問卷來請企業回答,企業之所以回覆是因為國際投資人會看,所以企業有壓力。另一個角度是幫助企業減少內部管理成本。 - 從1-10,報告被美化的程度?答:3-5。 - 哪些指標是強制被揭露?答:不多。食品業目前比較多指標。 - Superbil - 資料可信度的問題。 - 振北 - 希望把歷史資料留著,才有比對的可能性。 - dainese - 如果是食品業,我自己把我的資料揭露到裡面?答:是。政府其實不會這麼認真。 - mg - 是資料開源還是平台開源?答:目前for grant是資料開放。平台會是比較長遠的打算。 - ttcat - 要思考平台開源的部分,因為這是這個獎助金滿關心的部分 - 龍三 - 都市更新議題如何讓更多人了解,例如「都更撲克牌」,這些方法,對政策無影響力。 - 都更地圖:讓民眾來 input data,呈現都更的現象&爭議。比對政府核准建商的金額/圍,跟後來建商的之間是否有差別。比對完可以看清楚建商是否有暴利。但因為這些資料的取得困難,另一種方式是跟政府要。 - mg - 明確的資料會是什麼?答:計畫書光碟 (含基地面積、預算etc.)、核准後也會有個光碟,但這些都沒有對大眾公開。韓國是有公開的,因為他們是營造的方式在都更,但台灣是把權力給建商。 - tcc - 有個資或其它法律問題嗎?答:這些光碟,只有建商、政府、都更住戶才會看到。 - ttcat - 政府不公開可能是因為你不是利益關係人。 - 資料比對的過程怎麼清理與分析可能是最難的。 - 有些資料清出來就非常好了:有哪些案子、容積率、有沒有接的起來的資料。 - mg - 可以先以一個具體的案子分析來呈現狀況。再來想像如何是for 各種案子,它的平台要如何呈現。 - Superbil - Ronnywang有做了一些,容積率好像也有一些視覺化的呈現 。資料不全沒關係,但可以起頭引起討論。 - ttcat - 我聽到重點:資料如何呈現都更背後的暴利 - 如果某些資料現在根本拿不到,先用一個個案來展現這些資料如何取得,是否可以複制,這些資料可以呈現出什麼現況,來說服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