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20170906 會議記錄 ==== ## 確認密碼存放 目前只開放團隊成員獲得,所以開私人文件再給予權限。 ## 從 log 撈資料之後想知道的資訊 :::info Carried out by 蝴蝶 ::: * LINE bot 上的謠言被詢問次數 * 9/9 前 * 詢問時間分佈 * 週 heatmap * LINE bot 上熱門的謠言被詢問的次數對時間(每日)作圖 * 謠言分類器 * By 蝴蝶 ## Mailchimp 處理 * 整理過往小聚名單。 * 基於個資,將來僅存放在 Mail Chimp 裡,密碼僅由團隊成員獲得。 ## 「新增回應」區塊與 3 個 tab 現在「撰寫新回應」的區域改成「新增回應」,分 3 個 tab: 1. 撰寫新回應 * 同現在,提供輸入框 2. 使用相似文章的回應 * 顯示原文以及與原文的相似度 * 有相似度高(75%?)的文章時,在 tab 上會顯示「XX% 相似」 3. 搜尋文章/回應 * 提供搜尋框 * 可以找文章 or 回應 * 找文章時列出文章與其回應,提供按鈕 * 找回應時直接提供按鈕 ### 回文章的經驗 R:文章已經有被回過,除非他回得很爛,否則我不會動。 orz:通常相關文章不好用 hazel:相關文章是系統覺得你相關的 orz:第三個是搜尋現有文章 R:推!不然我之前都要再開一頁搜尋 hazel:是搜尋回應,不是搜尋文章喔。 R:因為我們回的是,此文章正確此文章錯誤,所以搜尋回應沒有什麼用。 hazel:對 orz:第二個分頁會寫70%相似 R:有提供就好了,相似度無所謂,只要有提供都可以幫到編輯 orz:90%你就可以壓下去啊 hazel:我們還是會看完全文啦 R:我們太常看到下面的推薦回覆很爛。 orz:實際上用相似文章的機率高嗎? hazel:沒有很高,最後我要回去搜尋文章,才能再把內文貼回來。 orz:文章種類太多了,所以基礎不夠。 :::warning 由於大家使用到「類似文章」的機會不多,所以實作這個 priority 較低。 ::: ## inbox scenario > 一種標記,可以濾掉這種標記、也可以只顯示這個標記。 標記可能有些是公共的,有些是僅在個人顯示。 R: 往前翻的時候會覺得很討厭,一直看到一樣的。 R: 一個謠言好不好闢,會在心裡打分數。比較忙的話就會弄簡單的。如果有東西可以記錄這種「分數」,讓我閒下來的時候可以做,是可以的。 orz:filter by 時間,你覺得這個新的過濾功能好嗎? R:我個人找不到用他的時間。除非我很想知道某個時期的文章,例如我三天前做過某則謠言,我要去找三天前所有文章,但這個有"搜尋" 功能後就沒有存在必要了。 orz:time filter是對不特定文章,你有時間,但前五頁你都看了很多次你不想做了,你想到我上一次做這件事情三個月前,這三個月不想回的不要看了。 R:我們不能參考google gmail,有已讀未讀嗎? orz:這是方法二,對於比較heavy editer,我們把謠言列表使用情境做得像是打開email,消除沒有讀的文章,是不是會讓編輯更加輕鬆。 收件夾習慣包括標記,已讀未讀跟封存? 因為我們現在,每天都在闢謠的編輯貢獻大量回應,但他們現在有個困擾,他們有限的時間只會做新的謠言,有些可能是很難。你清完這些要往前找,你在列表裡看到老早就看過的,但你不想碰的東西,這種時候要找出之前漏掉的,可是沒看過的文章。我有兩種解決方法。 1.做一個時間filter,下次有時間去做地毯式搜尋,我就找三個月以前,例如幾月以前進來的文章,就可以從裡面慢慢找。 2.每天都在做闢謠事情,就像我們每天清email的已讀未讀,有些不想回,但不想讓他在inbox,我們會封存。封存未來還會找回來,這種mindset用在留言列表裡。 每一個人都看得到已讀未讀封存,或是自己可以設state,編輯自己去利用state,一篇文章是已讀還是封存讓編輯自己管理,一個可行的做法就像是email,很難的就已讀。 R:我覺得還好。 Lu:我要先讀過。 R:其實不一定,我們的平台狀態就像email有些你看是廣告,你不用讀就會關掉。例如食安,你看到就會... L:就會???就是鼓勵他找以前的? orz:用inbox是有時候,他是每天在做的話,他每天消除inbox已讀的東西對編輯有一種你每天都消一下已讀的動機嗎? R:我覺得沒有這個動機,如果你想刪除通知,我覺得沒有用。 R:就像line紅圈圈點掉它,這是很個人的行為,我自己的經驗我遇到很少。 orz:再來是,如果不是heavy user使用體驗優化,那使用類似這種email的使用情境可以讓他們不痛苦嗎? Lu:那他們可以看到最新的不行嗎? orz:其實,他有點綜合之前提過的,想要封存,(我不想看到),已讀未讀,沒有封存,如果我們要3個set是已讀未讀封存,提供gmail的功能設定,解除封存,怎麼使用隨便編輯。 R:現在狀況是現在我們闢謠可以把新的謠言消完,我們沒有能力去解,就會累積起來。 Bil想屏蔽看起來很難的部分,給新加入的編輯沒人看過的比較容易的謠言部分,讓大家都有成就感。 R:我不介意沒有人回的謠言在那裡,但我去翻舊文章闢謠時,可不可以找到方式去闢謠? Lu:假設你有已讀未讀的概念,那我們當成看過一遍就不見了,很開心,謠言列表空了比較開心。照你這樣,你的heavy user會把謠言當成收件夾來清,就變空了。不就不會清了嗎? orz:這要看個人使用習慣 R:但我們還是需要去處理舊的謠言 orz:有些我三個月後回來還想碰 L:已讀只是可以多一個filter關掉而已 orz:可以針對各種狀態做 filter ## 從自身團隊開始分配謠言 Bil:我有個想法,把舊的文章分掉,一個人分 200 篇如何?(大概2%) ggm:他有說這個謠言還可以看到嗎? R:我已經看過他了,他又進來一次 R:我們今天就在研究生命週期。 Bil:如果希望編輯越來越多也好,那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 讓不同專業的人都可以做這件事情。 在大松與小聚之外也可以做。 R: 我發現我拉進來的人都沒有繼續做,需要催。 Bil: 如果只能呼籲的話,那做的事情就很少。 ### 研究一般人可能無法持續的原因 :::warning 1.沒有闢謠習慣 2.有更重要的事務與時間規劃,闢謠的優先次序不高 3.就是不想 4.缺乏每日任務與正向回饋的成就感 5.太忙 6.人壞掉了 7.久了會忘記,生活中有其他事情要做 8.需要提醒與關係的聯結 ::: Bil: 我想知道大家不闢謠的原因是什麼? (Bil很累還有生病的時候都沒在闢謠、看漫畫也不會闢,連網頁也不會開) Hazel: 因為priority沒在前面,如果這個禮拜有更急的事情,就不會做。 Lucien:⋯⋯我壞掉了。 R: 這是 priority 問題,像我這陣子闢謠大下降,因為忙起來。 Hazel:我覺得確實需要提醒,因為我們有動機是因為我們知道嚴重性而且一起工作。可是如果我是一個來參加過小聚的人,那天會覺得滿不錯,但久了就會忘記。久了之後生活就會有其他事情存在。 GGM: 沒有這個習慣。 蝴蝶:沒有每日任務,解完也沒有掉裝備。 Hazel:國家寶藏的遊戲化做得如何了? Bil:因為沒有遊戲化嗎?如果有任務終點、或作業化,可能會比較有成就感,現在沒有所以不會有感覺。 R:所以我們有安排做義務役,然後從內部開始。 Hazel:如果一天一則兩則⋯⋯ Bil:一人兩百則⋯⋯(大概2%) Hazel:如果你是說一天一則兩則,心理壓力比較沒有那麼大,因為這有 commitment。 Bil:我以為每天都要做比較難,時間可以拉很長,一個月兩個月都沒關係,當然可以平均一天少量,但個人分配固定篇數,就會有責任感,也知道目標在哪裡。 R:如果要內部分配的話,那我們就從一天2~3則,先自己試試看,之後再往外推。以我們的謠言量,其實加上之後義務役的一週五則之類的,就可以慢慢消完。 Lucien:如果像爆料公社作圖 Hazel:但那是aquire 新 user,但現在是兩次小聚沒有 retention。 #### 降低新編輯門檻 Bil:其實闢謠沒有太難,只是花時間而已。我想要降低新user的門檻。 R:可以一開始的時候給他們簡單的假訊息,讓編輯覺得沒有那麼難。 Bil:我們可以這樣想。這個專案是我們開始的,我們就要盡量自己來做完,但如果來不及的才給別人做。 如果小聚與大松無法有效留客,就是聯誼活動而已。 小聚的目的是希望可以下降謠言、與人建立關係、然後長久聯繫下去。 R, Hazel:沒有做到長久 Bil:所以也可能小聚就是做單日的,本來就沒辦法做長久。 例如說英凱、LY、Ronny 在g0v都有來幫忙,但就是一天而已。本來就沒辦法期待其他人長久幫忙,這是一個心態。即使是一天也非常謝謝他們的幫助,而不是為什麼後來他們沒有繼續做。 R: 現在 FB group 人太多沒辦法用輕鬆方式一起聊闢謠,有點太嚴肅。如果以一個更緊密的群組會比較好。或是每個月都聚會,讓大家覺得輕鬆,然後順便闢個謠。 Hazel:小聚的形式可能要改一下。 R: 所以關於 retention 來說,一定要大松之前做嗎? Bil:排計畫,什麼時候做都可以,但是要做。 R: 大松先實驗志願役與義務役(提升 retention rate)然後之後再來調整小聚。 Hazel:然後可以實行內部闢謠。 #### 目標是消掉過去沒人看過的文章 Bil: 一個人 2~3 篇跟得上每天新增進資料庫的篇數嗎 Rosalind:現在 2 個人還算擋得住,每天都會清完,理論上趕得上那個速度。重點是消過去的,而不是清每天的。我是睡前、起床會看。 Bil: 會繼續做嗎 Rosalind: 還算喜歡。 覺得新的趕得上速度,重點是如何消以前的。 如果大家每天做 3 則,應該是可以消完。 Rosalind:接下來就是提升闢謠品質。 ### 可能的做法 Bil: 我覺得可以 shuffle,就是分配每個人負責幾篇,然後 either 他要找人回答還是自己來,就是體驗把它完成的過程。 :::danger 1.很有領導能力可以找到人來幫他回(那找到新小編就成功了)、 2.很有社群能力可以放在社團裡讓大家討論(活絡fb達成)、 3.很沒有人精神,用足夠的謠言樣本體驗專案以外的編輯實際看到資料庫的感受(瞭解使用者後寫美麗的code) ::: Lucien:現在程式可以選擇數量。 Bil: 闢 3~5 篇的經驗與處理 50、100篇的經驗是不一樣的。我們目前也沒有依照專長來分闢謠。而小聚的人來說,小聚每個人大概 10 篇,而也只有一個下午,他們的經驗可能比較沒有代表性;如果團隊每個人都有 100~200 篇的經驗的話(並且連續協作多天完成),才能夠理解外面協作編輯的需求,我們有責任做這件事。 :::info Lucien 會操作[程式](https://github.com/cofacts/need-to-check-list-generator)分配好每個人的文章 for 2 個月 ::: ## 貼紙 Lucien 給一個純文字也行 Bil: 貼紙覺得可以不用做。貼紙是推廣與廣告。因為這是我們亂想出來的,突然跑出來的事情,本來就不是Lucien必須做的事 。希望可以尊重 Lucien 的時間。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