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體力學 Week 17 - Speed of Sound and Mach Numbe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br>
$$錯過,明年還有。$$
# 9. Compressible Flow
# 9.1 Intro
就是整個流場中,流體密度可以不一樣的流體。
回顧一下熱力學學過的:
$$\beta = \frac {1}{\rho} \frac {\partial \rho}{\partial P}$$
(應該是叫做 Buck Modulus 吧)
這個可以當作容不容易壓縮的指標。
另外,如果 $\Delta P$ 非常大的話,那流體會被壓縮很多。這種狀況通常發生在 $\vec{u{}}$ 很大的狀況下。
對於氣體來說, $P$ 有變化的話,不只 $\rho$ 會變化,$T$ 也可能會跟著變化,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多兩個額外的關係式。這兩個通常會用:
$$Energy\ Equation\ + Equation\ of \ State$$
Equation of State 通常就是 $PV=nRT$ 這種。Energy Equation 就是考慮內能、焓之類的東西。
白話文就是請回家複習熱力學。
# 9.2 音浪 ~ 太強 ~ 不晃 ~ 會被撞到地上~
好啦其實這節標題是 Speed of Sound and Mach Number
## 聲速
「聲音」:這裡的意思是「無限小的壓力震動」。這裡有幾個注意事項:
1. 過程是可逆的。理由是:
$$波動無限小 \Rightarrow 可逆過程$$
2. 因為時間很短,所以幾乎沒有時間會發生熱傳,也就是:
$$時間短 \Rightarrow 絕熱過程$$
3. 由上面可以推論聲波傳遞是等熵過程。因為
$$「可逆」 + 「絕熱」 \Rightarrow 等熵$$
然後就可以用一些熱力學的神奇方法來推導聲波的速度是:
$$c = \sqrt{(\frac {\partial P}{\partial \rho})_{s}}$$
看這條大概可以知道:越難壓縮的東西,聲音在裡面傳遞的速度越快。
推導的說明大概像這樣:
假設一開始聲波沒有速度。在 $t + dt$ 的時間內,我們觀察到波動的變化是:
$$\begin{cases}
P \rightarrow P + dP \\
\rho \rightarrow \rho + d\rho\\
u = 0 \rightarrow u + du \\
T \rightarrow T + dT
\end{cases}$$
然後我們「跟著波一起跑」,觀察。在 $t + dt$ 這段時間內,我們會觀察到:
$$\begin{cases}
P \rightarrow P + dP \\
\rho \rightarrow \rho + d\rho\\
u = c \rightarrow c - du \\
T \rightarrow T + dT
\end{cases}$$
然後我們取個小小的 Control Volume,然後利用進出這個 Control Volume 的繩子質量要守恆 + 動量要滿足牛二,就可以稍微推導出來。
然後因為是等熵,所以其他的力都會不見,只剩下壓力。
另外,對於理想氣體來說,如果他在經歷一個等熵過程,那麼會有:
$$\frac {P}{\rho ^ k} = const.$$
其中:
$$k = \frac {C_{p}}{C_{v}}$$
如果把上面的關係丟進上面那個 $c$ 的公式,會得到:
$$c = \sqrt{\frac {kP}{\rho}} = \sqrt{kRT}$$
大致上來說溫度越高,氣體中的速度越快。這個也滿符合小時候學的東西的。
## 馬赫數
定義就是:
$$M := \frac {u}{c} = \frac {移動速度}{聲速}$$
這時候當然就要講一下音爆。

1. 第一個靜止的狀態。
2. 速度比聲速慢:就會有都卜勒效應。高中有所以就不多寫了。
3. 跟聲速一樣:所有的波前都會被壓在一起。前面那個點的切線就叫做 Locus of Wave Front
4. 比聲速快:就產生 Mach Cone :

這個 Cone 的角度叫做馬赫角 $\mu$:
$$sin{\mu} = \frac {c}{u} = \frac {1}{M}$$

# 9.3 Stagination State
這是個「假想」的狀態。討論如果把流體「絕熱」且「等熵地」降到速度為 0 之後,會變成什麼狀態,那個狀態就叫做 Stagination State。
這跟之前在學伯努力的時候,學到的 Stagination Pressure 的概念很像。只是之前不可壓縮流時,找停滯點都是速度 = 0 ,但現在是可壓縮流,所以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接下來要推導各種物理量的 Stagination State,就是溫度、壓力、密度等等。
## 溫度
因為等熵,所以能量要守恆,因此:
$$E = h + \frac {u^2}{2} = const. = h_{0}$$
這個 $h_{0}$ 就是這樣要求下,這個 stagination state 的焓值。
對於「Calorically Perfect」 的氣體,這個條件的意思是流體滿足下面的條件:
$$C_{p}(T) = \frac {k}{k-1}R= const. $$
(就是 $C_{P}$ 是個常數,不隨溫度變化的意思)。
把這個條件帶入 $h$ 的定義:
$$h = C_{p}T$$
並且帶入上面那個能量守恆的等式,所以:
$$C_{p}T + \frac {1}{2}u^2 = C_{p}T_{0}$$
$$\Rightarrow \frac {T_{0}}{T} = 1 + \frac {u^2}{2C_{p}T} = 1 + \frac {(k-1)u^2}{2kRT}$$
看到那個 $kRT$ 就突然想到這個東西長很像聲速,所以就把他用聲速帶掉:
$$\frac {T_{0}}{T} = 1 + \frac {(k-1)u^2}{2c^2} = 1 + \frac {(k-1)}{2}M^2$$
這裡把 $\frac {u}{c}$ 用馬赫數帶掉。所以這樣我們就有溫度的關係了:
$$\frac {T_{0}}{T} = 1 + \frac {k-1}{2}M^2$$
## 壓力 & 密度
接著要處理壓力與密度。不過之前熱力學的時候學過,對於等商過程的任兩點,有:
$$\frac {P_{0}}{P} = (\frac {\rho_{0}}{\rho})^k = (\frac {T_{0}}{T})^{\frac {k}{k-1}}$$
既然已經有溫度的關係了,那麼就把他很方便的帶入上面的關係。因此就得到:
$$\frac {P_{0}}{P} = (1 + \frac {k-1}{2}M^2)^{\frac {k}{k-1}}$$
$$\frac {\rho_{0}}{\rho} = (1 + \frac {k-1}{2}M^2)^{\frac {1}{k-1}}$$
## 一些 Comment
這裡注意幾點:
1. 不管流體是不是等熵的,都可以訂 isentropic state。因為這只是我們假定「如果」流體等熵地降速為 0 的話,各種狀態會變成什麼。
2. 不過等不等熵的差別是在:對於本來就等熵的流體,isentropic state 會是常數; 而對於不是等熵的流體,每一點的 isentropic state 會不一樣(因為熵有在變嘛)。
3. 在推導$\frac {T_{0}}{T}$的過程中,只用到「能量守恆」,所以只要「絕熱」就可以用。但是在推導密度與壓力時,我們使用了「等熵關係的兩條關係式」,這時候就一定要等熵。
# 9.4 Steady One-dimensional Internal Flow
為求簡單,這理把它當成是一個 1D 的內流道。對於同一個截面來說,上面的性質都是一樣的。不過這樣的話,就有一些限制:
1. 尺寸不能變化太劇烈:
$$\frac {1}{A}\frac {dA}{dx} << 1$$
2. 如果管子會彎,那麼這個轉彎的「曲率半徑」要遠大於管子本身的半徑。
3. 沿著管子前進時,速度還有溫度 profile 的變化量很小。
總之就是要什麼東西都變很慢就對了。
## Area-Velocity Relation
### Continuity Equation
因為 Continuity Equation 跟你說:
$$\rho u A = const.$$
所對他微分:
$$d(\rho u A) = (uA)d\rho + (\rho A)du + (\rho u)dA = 0 $$
不過這樣看起來有點醜,所以全部同除 $\rho u A$:
$$\frac {dA}{A} + \frac {du}{u} + \frac {dA}{A} = 0$$
### Momentum Equation
接著是 Momentum Equation。這裡同樣也要有一些假設:
流體是等熵的,且忽略重力。因為等熵,所以黏滯也被砍了。因此方程式就變成一維的 Euler Equation 。把一微的速度 $(u(x), 0, 0)$ 帶入 Euler Equation 就會得到:
$$\rho u \frac {du}{dx} = -\frac {dp}{dx}$$
我們的推導就從這裡兩條等式出發。
### 推導
因為:
$$\rho u \frac {du}{dx} = -\frac {dp}{dx}$$
因此:
$$\rho u d u = -dp \Rightarrow -udu = \frac {dp}{\rho}$$
然後故意對 $\frac {dp}{\rho}$ 動點手腳,上下同除同乘 $d\rho$:
$$\frac {dp}{\rho} = \frac {dp}{d\rho}\frac {d\rho}{\rho}$$
回憶一下之前有提過:
$$c = \sqrt{(\frac {\partial p}{\partial \rho})_{s}}$$
所以把它帶回去,就得到:
$$\frac {dp}{\rho} = \frac {dp}{d\rho}\frac {d\rho}{\rho} = c^2 \frac {}{}\frac {d\rho}{\rho}$$
如果把剛剛整個過程稍微整理一下的話,其實是在做:
$$ \frac {dp}{\rho} = -udu \\[0.8cm]
\Rightarrow \frac {dp}{d\rho}\frac {d\rho}{\rho} = -u du \\[0.8cm]
\Rightarrow c^2 \frac {d\rho}{\rho} = -udu$$
先把他們寫起來。等一下兩條都會用:
$$c^2\frac {d\rho}{\rho} = \frac {dp}{\rho} = -udu$$
這時候,左右再同除 $u^2$ :
$$\frac {c^2}{u^2}\frac {d\rho}{\rho} =\frac {dp}{\rho u ^2} = -\frac {du}{u}$$
$$\Rightarrow M^2 \frac {d\rho}{\rho}= \frac {dp}{\rho u^2} = -\frac {du}{u}$$
因此:
$$\frac {dp}{\rho u^2 } = -\frac {du}{u} = \frac {1}{M^2}\frac {d\rho}{\rho}$$
把他帶入剛剛 Continuity Equation 導出來的東西,就會得到:
$$\frac {dA}{A} = -\frac {d\rho}{\rho} - \frac {du}{u}$$
$$\Rightarrow \frac {dA}{A} = (M^2 - 1)\frac {du}{u} = -(M^2 - 1)\frac {dP}{\rho u^2}$$
注意這裡並沒有限制氣體是什麼氣體,就算氣體會發生反應,只要他是等熵的,上面這東西就可以用。
## Nozzle and Diffuser
所以如果要做像 Nozzle 或是 Diffuser 這種需要讓流體加減速的元件的話,我們引用上面推導出來的結論:
$$\frac {dA}{A} = (M^2-1)\frac {du}{u}$$
如果是希望 Nozzle 的話(也就是讓流體加速),也就是 $\frac {du}{u} > 0$ ; 反之,如果是希望做 Diffuser 的話(也就是讓流體減速),就要 $\frac {du}{u} < 0$ 。我們想知道該怎麼樣調整 $\frac {dA}{A}$,也就是管子的幾何形狀,來讓流體可以順利加速。不過看了一眼可以發現:這件事情會受到 $M^2 > 1$ 或 $M^2 < 1$ 影響:
1. subsonic : $M < 1$
* $dA$ 跟 $dp$ 會同號
* $dA$ 跟 $du$ 會異號
2. supersonic : $M > 1\Rightarrow M^2 - 1 > 0$
* $dA$ 跟 $dp$ 會異號
* $dA$ 跟 $du$ 會同號
其實還有第三種狀況,就是 $M = 1$。這時候 $dA = 0$
不過總之,如果想要讓速度變快的話,次音速的時後要對面積做的調整,跟超音速時要對面積做的調整,是不一樣的。因為對次音速來說,面積變小,速度會變大($dA$ 跟 $du$ 會異號); 但對於超音速來說,面積反而要變大才可以讓他繼續加速($dA$ 跟 $du$ 會同號)。
所以稍微整理一下:
||Nozzle|Diffuser|
|---|---|---|
|Flow Region|流體流過他,速度要變快,壓力要變小$$dP < 0,\ du > 0$$|流體流過時,速度變慢,壓力變小$$dP > 0,\ du < 0$$|
|$M < 1$|$dA < 0$,內縮|$dA > 0$,外擴|
|$M > 1$|$dA > 0$,外擴|$dA < 0$,內縮|
所以
1. 如果想要把流體用 Nozzle 加速到超音速的話,這樣面積就要先收縮,後外擴,這時候 Nozzle 設計就要「先收縮,後外擴」。
2. 同樣的,如果要用 diffuser 把流體從超音速減速到次音速的話,這樣仍然是要「先收縮,後外擴」。
這種東西就叫做 Convergent-Divergent Nozzle 或 Convergent-Divergent Nozzle。像下面這個東西就是 Convergent-Divergent Nozzle

如果調整壓力的話,會得到像下面那樣的結果:

主要是透過調整兩邊壓力去調節速度。
1. 1, 2, 3 是音速以下的狀況。對於次音速來說,他會覺得前面是 Nozzle, 後面是 Diffuser。所以壓力就先變小,後變大(速度就是先變大,後變小)。
2. 有部分流體達到超音速的時後,這時候兩個部分都會變成 Nozzle。但這時候又分幾個狀況:
1. 理想狀況是速度一路加快,壓力一路下降,像 Design Condition 那條曲線一樣。
2. 不過實際上,流體衝過去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發現後面壓力不夠大,所以就撞車形成 Normal Shock (像 5. 那條曲線)。壓力越小的話,噴出去的流體就會越晚知道會撞車,所以 Normal Shock 就會越延遲。
3. 延遲到到最後, Shock 就不會在 Nozzle 裡面發生,而是在外面產生 Expansion Wave。
更多相關的主題有:
* Rayleight Flow (沒摩擦,有熱傳)
* Fanno Flow (有摩擦,沒熱傳)
* Normal Shock
* Centered Expansion Wave
* Shock Tube
其中上課有特別講的是 Shock Tube:

左邊用高壓,右邊用低壓(大概 10 大氣壓),然後把中間打爆。這時候就會發現:
1. 空氣會從高壓噴到低壓
2. 不過,因為空氣沒有辦法短時間內全部擠過去過,所以會在洞口「塞車」。但後面的空氣還是會持續往前擠,所以就會在後方形成空氣很稀疏的區域。
3. 最後反而會因為後面壓力很低,所以前面的空氣被往後吸,形成一個 Expandion Wave
# 9.5 Classification of the External Compressible
>> 這裡主要是大概講講。
主要是透過馬赫數來分類。
1. subsonic flow :

基本款。每一點的馬赫數都 < 1
* 一般來說,只要是低攻角的話,大致上性質都是連續的。
* 壓力傳的比速度還慢,所以流體會「知道」前面有東西,流線就有時間反應,彎曲成物體的形狀。
* 對於飛機來說,實用上次音速的條件是:
$$M_{\infty} = \frac {U_{\infty}}{c} \leq 0.8$$
這是因為流體留到機翼旁邊的時候通常會加速,要把這個 quota 考慮進去。
2. Transonic Flow

剛剛有提到流體飛經機翼厚的地方,速度會變快,這裡就是「只有那部分的速度超過 1 馬赫」的狀況。
這時候中間會產生一個 shock wave, 然後後面速度會降回來次音速。
如果速度繼續加快的話,這個範圍會越來越大:

最後當馬赫數比 1 大約在 1~1.2 馬赫時,就會變成最下面的那張圖。
1. 前面看到的流體速度比聲速還快了。
2. 這時候被機翼撞到,所以速度減到速度比聲速還小,形成 Bow Shock。
3. 但是隨後又因為沿著物體動而加速,馬赫數又變得比 1 大。
4. 流到後面時,突然又發現有流體,所以速度就要調整的跟後面的流體一樣,這時候就會產生另外一個 Shock,叫做 Trailing Edge Shock。
這時候可以發現:前面鈍鈍的這種機翼永遠會有一部分沒辦法達到超音速。因為只要前面是鈍的,就會產生 Bow Shock, 流體經過他之後就會減速成 $M < 1$。
3. supersonic

處處 $M > 1$。
因為前面鈍鈍的機翼一定會產生 Bow Shock, 所以只能用尖尖的機翼。
這時候前面會有一個 oblique shock,,流體經過的時候就會偏折。
Free Stream 表現出來的行為像是「流到前面才發現有東西」,然後緊急轉彎。
4. Hypersonic Flow

$M > 5$ 的狀況。馬赫數越大,會從右邊越變成左邊,就是 oblique shock 越貼近表面的意思。
這速度真是超超超超超快 der,雷諾數也會超級大,這時候 boundary layer 會超級薄,摩擦力會很大。會產生很可觀的熱量。
這時候 shock layer 就會變得很薄,幾乎快貼到機翼上面。這時候又叫作「Entropy Layer」
(好吧我不知道 Entropy Layer 是什麼)
這也是為什麼太空梭降落的時候,不會是頭往下掉,而是腹部往下:

因為這樣會讓腹部產生 Bow Shock 而不是產生非常貼近太空梭的 Entropy Layer(會摩擦產生很多熱),所以會讓一些部分流體不會變成超音速繼續加熱太空梭。
>> 蔡:我之前要去加州理工,要在 AIT 申請美國簽證面試的時候他問為什麼去美國。我都不敢說我是去研究「可壓縮流體」「飛彈」「超音速飛機」...。他如果知道你要做遮些一定不讓你去。這時候就要說「我是去做 Green Energy」「做風力發電的」,他就會覺得你很好心,就很容易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