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color: #FF5E00 !important"> 二上經濟學重點整理</h1> --- <h1 style="color: #FFA200 !important"> CH1經濟基本概念</h1> <h2 style="color: #FF8AAF !important"> 1-1經濟知識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h2> 我們需要==擁有充足的經濟知識==,來幫助我們==解釋與分析經濟問題或現象==,並進一步預測未來經濟動向 --- <h2 style="color: #FF8AAF !important"> 1-2 經濟問題的產生</h2> <h3 style="color: #A98AFF !important"> 1-2-1經濟問題產生的原因(有三項)</h3> <h4> 一、資源稀少性(有限性)</h4> 是經濟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所謂==稀少性是相對於人們無窮的慾望,資源的數量顯得有限== <h4> 二、資源具多種用途(選擇)</h4> ==同一種資源有多種用途==,使人們面臨選擇問題 <h4> 三、慾望無窮</h4> ==人類慾望無窮==,在滿足了一個慾望後,又會產生新的慾望永遠填不滿 <h3 style="color: #A98AFF !important"> 1-2-2基本的經濟問題(4w+2)</h3> <h4> 一、生產甚麼(What)</h4> ==廠商應該生產哪一種財貨或勞務==,才能滿足消費者最迫切的需求 <h4> 二、如何生產(how) </h4> ==有效率的生產方式== <h4> 三、何時生產(When)</h4> 廠商應該要==何時生產新產品== <h4> 四、為誰生產(for whom)</h4> 指如何分配的問題,包括生產的財貨由誰消費;生產的所得由誰取得 <h3> 4W個體經濟(由價格機能解決),價格機能又稱一隻看不見的手</h3> <h4> 五、如何維持經濟穩定</h4> <h5> 六、如何促進經濟成長,提高生活水準</h5> <h3> 總體經濟(由政府制定經濟政策)</h3> --- <h2 style="color: #FF8AAF !important"> 1-3經濟學的意義</h2> <h3 style="color: #A98AFF !important"> 1-3-1經濟概述</h3> <h4> 一、經濟的意義</h4> ==經濟即是指人類的一切謀生活動== <h4> 二、經濟行為(==生產、消費、交易、分配==)</h4> ==以有償的方式== <h4> 三、經濟原則(相當於「效率」。投入最少,產出最大)</h4> 是指付出最少代價,獲得最大滿足 <h3 style="color: #A98AFF !important"> 1-3-2 經濟學的意義</h3>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有限但可做不同用途的經濟資源來生產財貨==,已使人類欲望或得最大滿足(==又稱選擇的科學==) <h3 style="color: #A98AFF !important"> 1-3-3財貨的意義與種類</h3> <h4> 一、財貨的意義</h4> 財貨是指==商品(goods)與勞務(services)之統稱== 1. 商品:是只能滿足人類欲望的==有形財貨== 2. 勞務:是指看不見的也摸不著的==無形資產== <h4> 二、財貨的分類(goods)</h4> 1. 依是「否支付代價」區分 - 自由財:又稱==無償財==,==無須支付任何代價==就能享有的財貨 (通常是無主物) - 經濟財:又稱==有償財==,==必須付出代價==才能取得的財貨 2. 依是否直接滿足消費者的慾望 - 消費財:==直接滿足消費者==的慾望 - 資本財:==間接滿足消費者==慾望(又稱生產財) 3. 依是否具有「共享性」 - 私有財:使用者==獨享(獨享性)== - 公共財:大家都能==共享(共享性)== 多一人使用(消費)不影響其他人的滿足程度 4. 依能否重複使用區分 - 非耐久財:又稱消耗材,==使用一次就會消耗掉==的財貨 - 耐久財:可供==長期或反覆使用==的財貨 --- <h1 style="color: #FF8AAF !important"> 1-5經濟學的種費與研究方法</h1> <h3 style="color: #A98AFF !important"> 1-5-1經濟學的種類</h2> <h3> 一、依「研究對象」區分</h3>> <h4> 1. 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個經</h4> ==以個人的、個別廠商和產業為研究對象==,以==價格==為研究中心,==又稱為價格理論(4W)== (生產==物價==)、(交換、交易)、(消費==物價==)、(所得分配),==關鍵字:物價== <h4> 2. 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總經</h4> 以==整體社會或國家為研究對象==,以「==所得==」為研究中心,==又稱所得理論== (國民所得==水準==)、(國際貿易)、(物價==水準==)、(經濟成長),==關鍵字:水準== <h3> 二、依「研究性質」區分</h3> <h4> 1.實證經濟學(positive economics)</h4> 又稱為==唯真經濟學==,以==客觀的事實來解釋經濟現象的因果關係== <h4> 規範經濟學(normative economics)</h4> 又稱為==唯善經濟學==,以==主觀的價值判斷==,來推測經濟政策==應該(必須、孰佳)如何的問題==,並分析合理性以及利弊得失 <h3 style="color: #A98AFF !important"> 1-5-2經濟學的研究方法</h3> 1.演繹法:以==眾所皆知的觀念當作基本假設==,來推論,是一種==抽象的推理法(古典學派) 2.歸納法:==觀察==許多個別的經濟現象,找出這些現象共同的特徵==,是一種==注重事實的觀察法(歷史學派)== 3.數理法:運用算數、代數、幾何圖形、微積分及統計學等==數學方法==來研究經濟理論 4.模型法:透過==假設==,將經濟現象加以==簡化、建立經濟理論模型== <h1 style="color: #FF8AAF !important"> 1-6經濟資源的配置</h1> 由於資源具有稀少性且有多種用途,因此人們為了獲得最大滿足,必須將==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與安排== <h3 style="color: #A98AFF !important"> 1-6-1機會成本 </h2> 人們在做選擇時,必須考慮機會成本 <h3> 一、何謂機會成本</h3> ==機會成本==(==若資源只有一種用途,則機會成本=0==),機會成本是==因選擇行為而產生,所以又稱為選擇成本== <h3> 二、機會成本的衡量</h3> <h4> 1.以貨幣衡量</h4> 選擇==機會成本最低的方案== <h4> 2.貨幣以外的衡量方式</h4> ==機會成本=少賺+多花== <h3 style="color: #A98AFF !important"> 1-6-2 生產可能曲線</h1> <h3> 一、生產可能曲線(產品轉換率)簡稱PPC</h3> <h4> (一)假設:</h4> 1.資源與技術水準==固定== 2.==資源充分利用== 3.生產2種財貨(X財、Y財) <h4> (二)定義:</h4> 在上述的假設條件下,該經濟體系所能生產兩種財貨的==最大產量組合軌跡== <h4> (三)圖形:</h4>  <h4> (四)PPC的特性:</h4> 1.==負==斜率(X,Y反向) 2.==凹向原點==(機會成本==遞增==) 3.線上任一點(A,B,C,D)表示==資源充分利用==,且==達到生產效率(技術效率),但不一定達到經濟效率== 4.線內任一點(E)表示資源為==資源未充分利用(失業)== 5.線外任一點(F)表示==無法達到== <h4> (五)PPC的斜率(邊際轉換率)</h4> 1.==邊際轉換率(MRT)=|ΔY/ΔX|== 2.MRT相當於==機會成本==的概念 <h4> (六)PPC的移動</h4> 1.==外移(*內移*)== ==①資源增加(*減少*)== ==②技術進步(*退步*)== ==③經濟成長(*衰退*)==  <p> 2. X財進步</p>  <p> 3.Y財進步</p>  <h2> 1-6-3效率(=產出/投入) </h2> ==效率(efficiency)== 是指將==資源做最適當的配置==,==在既定的投入下,獲得最大的產出==;或是在==既定的產出下,廠商的投入最小== (即在生產可能曲線上的任一點生產),那麼生產就達到最大效率(生產效率、技術效率) <h1 style="color: #FF8AAF !important"> 1-7經濟體系與經濟制度簡介</h1/> <h3 style="color: #A98AFF !important"> 1-7-1經濟體系</h2> 一個經濟體系是由==決策單位==和==市場==所共同組成 <h3> 一、決策單位</h3> ==擁有消費或生產等決定權==的三個單位 <h4> 1.家計部門</h4> 經濟體系中的所有==個人與家庭== <h4> 2.企業部門</h4> 經濟體系中的==企業組織== <h4> 3.政府部門</h4> 經濟體系中的==各級政府單位== <h3> 二、市場</h3> 提供==財貨與勞務的賣方==及==有意購買這些財貨與勞務的買方== <h4> 1.產品市場</h4> 提供各種==財貨與勞務==交易的市場 <h4> 2.要素市場</h4> 提供各種==生產要素交易==的市場(==原料==) (一)要素市場的==需求者==:==廠商、政府==......==供給者==:==家計== (二)產品市場的==需求者==:==家計、政府==......==供給者==:==廠商==  <h3> 經濟制度的種類</h3> 1.依政府控制力(大~小): ==A共產主義 > B社會主義 > C混和型主義 > D資本主義== 2.依經濟效率(高~低): ==D資本主義 > C混和型主義 > B社會主義 > A共產主義== 3.會造成均貧: ==A共產主義、B社會主義== 4.貧富不均: ==D資本主義== 5.最多國家採用(均富): ==C混和型主義== 6.名取所值(尊重市場機能): ==D資本主義、C混和型主義== 7.各取所需: ==A共產主義、B社會主義== 8.新資本主義: ==C混和型主義== 9.控制型經濟制度: ==A共產主義、B社會主義==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