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列印教學講義 > 看完此講義後可以了解到以下幾點 > 希望大家開心使用的同時也能**留給後面用的人正常的機器** > 所以一起往下面看吧~! :slightly_smiling_face: ```mermaid graph LR 列印機的原理 --> 使用流程 --> 注意事項 --> 解決問題SOP 關於線材 --> 使用完的好習慣 ``` ## 3DP是什麼東西 > 3DP到底是什麼,怎麼印出立體東西的? 這張gif說明了一切,簡單來說是靠著**像堆金字塔一樣,由下而上「一層一層」堆起來**, 或是可以想像成**你有許多片香蕉薄片**, 你把一片片黏起來後,不就就變成一根了? 但我們的機器沒辦法一次印出一個面 (其他種的可以) 我們只能靠著**一條一條線慢慢組合出面積** 最後再一個一個面堆出立體物。 ![](https://i.imgur.com/7p3gtX6.gif) 待會實際使用後更容易理解了:+1: ## 從電腦到實體 > OK,3D列印可以**虛擬的東西轉換為實體東東** > 那3D列印機怎麼知道我們虛擬的東東長怎樣? > 就像一般2D的列印機吃pdf, docs等等的文件,3DP吃什麼勒? - 首先來認識三個超重要的名詞吧 : ***「STL」 & 「G code」 & 「切片」*** --- ### G-Code 就像上面所說,機器是靠線組成面,面再堆成體積而成。 所以機器要怎麼知道他應該要走到哪裡?才能得到我要的面? 這時候***G code***就發揮他的作用嘍~ :::info :bulb: ++G-code++ ‣ 一連串給機器看的指令,機器會讀取他,做出動作來印出東西 ::: ![](https://i.imgur.com/wTKg8Cy.png =50%x) > G-code其中一個指令形式 ![](https://i.imgur.com/xarTRYo.png =50%x) > Ex. 打開Gcode file看一下 --- ### STL :::info :bulb: ++STL++ ‣ 描述立體物體的格式,把固體切成超級多的三角形,並精準記錄每個點,三角形座標等等的資訊。 ::: ![](https://i.imgur.com/uMmNY0r.jpg =50%x) > STL示意圖,由許多三角形組成一曲面 只要擁有最原始的3D檔,我就可以生成任何參數的G code了~ --- ### 切片Slicer 介紹最後的名詞,「切片」這個動作可以想像成連接「STL」和「Gcode」的橋樑 來看看下面的解釋吧 :::info :bulb: ++切片軟體++ ‣ 他像是一把刀子,把固體切成「一層一層」的面, 並轉換成G-Code輸出 ::: ```mermaid graph LR STL --> 切片軟體 --> G-code --> 機器 --> 成品 ``` ## 關於3D列印機器 > 現在大家都知道3D列印的Workflow了,先來認識一下機器吧 ### Ender3 構造 這就是我們所使用的機器 :point_down: ![](https://i.imgur.com/Mt6kLGJ.png =50%x) --- 來一起簡單認識一下他吧!這台機器可以主要分成四個大項: 1. 擠出頭 (hotend) 2. 擠出機 (extruder) 3. 熱床 (hotbed) 4. 控制板 (controller) #### 擠出頭 (HotEnd) ![](https://i.imgur.com/DhiDSTZ.png =50%x) > 耗材從上方進去融化後,從噴頭擠出細長的塑膠,像是牙膏一樣 --- #### 擠出機 (Extruder) ![](https://i.imgur.com/pFk1ugs.png =50%x) > 把料給推進噴頭的馬達,控制他的速度可以控制塑膠料流出的量和速度 --- #### 熱床 (Heated Bed) ![](https://i.imgur.com/Vjbm4I9.png =50%x) > 列印成品會在這個板子上長出來,而使用熱板子可以讓塑膠成品更緊的黏在上面 > CR10S的床為特殊材質的,不需要口紅膠或膠帶只需加熱就可以使物體黏緊 --- #### 控制板 (Controller Board) ![](https://i.imgur.com/baNoFxt.png =50%x) > 控制機器的介面,包含控制馬達、溫度、放入SD卡的地方、顯示列印時間溫度等等的資訊 --- ## 實際列印流程 > 來列印經典的Moai吧! > ![](https://i.imgur.com/4bKgVwy.png =25%x) ### ==STEP 1== 準備 STL ```mermaid graph LR STL --> Thingiverse STL --> GrabCad STL --> Output_from_CAD_Software ``` ### ==STEP 2== 切片 我們使用的軟體 :point_down: ![](https://i.imgur.com/OJ6kCCw.png =30%x) 打開軟體,然後把檔案丟進去軟體裡 > 打開軟體 -> 點選左上角的檔案icon -> 選取檔案 完成後會長這樣 ![](https://i.imgur.com/NJr51xf.png =50%x) 你會看到模型會以奇怪的姿勢顯示在螢幕上 而且底部有許多紅色區域以及黃色模型,我解釋一下兩種東西 : :::info :book: 黃色實體 : STL模型長得樣子 :book: 紅色區域 : 物體懸空部分,不能直接列印的區域 ::: 現在這個狀態你會發現紅色面積很大 假如我把旋轉一下紅色面積不就變小了? 好的,點一下模型再按一下左邊工具欄的旋轉按鈕 ![](https://i.imgur.com/3ETLEC9.png =8%x) 再拖移紅色的圓匡把它移正,如圖 ![](https://i.imgur.com/IGK6ca5.png =50%x) 誒?還是有很多紅色面積?! 這時候就我們需要一個新的東西叫做「支撐」了! :::info :book: 支撐 : 支撐懸空的列印區域的構造 :::: ![](https://i.imgur.com/kh9hWgu.png =60%x) --- 現在來加支撐材吧 :point_down: ![](https://i.imgur.com/NbOIFJr.png) > 點選右上角的長方形框 -> 點選Custom,來到下面的畫面 ![](https://i.imgur.com/luI5mZ6.png =50%x) > 最後點開「Support」-> Generate Support ![](https://i.imgur.com/Ta8YiL0.png =60%x) > 選項調成跟圖片中的一模一樣 > 按下「Slice」再按「Preview」後就會就會發現如下圖 ![](https://i.imgur.com/ea765T1.png =50%x) > 拉動右邊的拉桿可以檢視一層一層的 最後,切片其實是個學問,而且改個小參數都有可能影響到列印成功與否以及品質,那這簡單的模型不需怎麼調整,一些切片注意事項我留到後面討論。 ---- ### ==STEP 3== 放進3D列印機 > 把檔案存進SD卡後,把他放進機器吧! > 會看到「Print From SD」的選項,點下去,就會發現熱床和噴頭開始加熱了。 > 注意使用前可以先使用酒精先擦一下,列印時會更牢固的附著在熱床。 --- ### ==STEP 4== 預熱並放入耗材 > 把料放進擠出機裡面,順著鐵氟龍管一路滑到噴頭喉管裡面,直到看到料慢慢流出來 --- ### ==STEP 5== 熱床調平 > 熱床調平是全部裡面最重要的一環! > > 但假如前不久有人剛用完,不一定要調平,但假如已經連續列印了好幾次,還是建議乖乖調平吧 > 下圖解釋了調平的重要性 ![](https://i.imgur.com/8lglipS.png =70%x) > 調平方法 : > 1. 準備一張紙,歲便的紙都可以,最好是一般A4紙的厚度。 > 2. 把噴頭歸零(Homing) > 3. 取消驅動馬達(Disable Motor) > 4. 把噴頭移至床的四角,把紙放在噴頭和床之間 > 5. 使用調節輪且持續左右來回移動紙張,感受紙跟噴頭的摩擦力 > 6. 感受到「可以移開來又有點困難」的感覺時就可以移到下個頂點 > 7. 完成四角的頂點再加上中間的點 這樣初步完成!! 但可能因為大家感覺不同而有不同的高度 所以正在列印第一層時也需要同步調整~ > 下圖說明不同高度影響第一層的樣子 ![](https://i.imgur.com/CBSGHpl.jpg) ## 切片軟體常用參數 > 好的,來說明一下還有哪些常見的參數吧~ > 1. 層厚 > 2. 溫度 > 3. 列印密度 > 4. 床溫度 > 5. Build Plate Adhesion 1. 層厚 如何選擇層厚呢? 常見的層厚有三種「0.1 mm」「0.2 mm」 「0.3 mm」 首先要先考慮你打算印什麼東西: [模型玩具] : 0.1 mm [機構件] : 0.2 mm 、 0.3 mm 0.2 mm 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層高,假如不確定用哪一種,就選他了 :+1: 但假如機構件只想要測試大小或功能,而且想要快速,那0.3 mm 也是不錯的選擇。 > Cura 設定「層厚」的選項 ![](https://i.imgur.com/jYNntTO.png) ![](https://i.imgur.com/XONm7uw.png =75%x) 2. 溫度 > Cura 設定「溫度」的選項 列印溫度每卷料都有推薦的值,而我們幾乎都會選擇200度為普遍值 但溫度可以影響機構件的強度,溫度高 -> 強度增強,但壞處就是外觀會隨著溫度升高而變難看,所以想列印強度較強的值大概是200~215度間 ![](https://i.imgur.com/eyzTTuv.png) ![](https://i.imgur.com/GRwsFp0.jpg =75%x) 3. 列印密度 密度也是關係到強度的重要參數 很直觀的,密度越高,強度越高 XD 而正常不管強度的模型件大概15~20% > Cura 設定「密度」的選項 ![](https://i.imgur.com/bvhbGON.png) ![](https://i.imgur.com/oUf5SBQ.png =75%x) 4. 床溫度 通常為60,細節再更新 5. Build Plate Adhesion 這個偏複雜,再更新 ## 耗材很重要啊! 來到尾聲了! :smile: 這一點簡單卻異常的重要!!!! 這點大大增加列印的成功性!! :::warning **在每捲3D料上都有挖許多小洞,卸料時把線頭穿過去確保線不會亂跑** ::: 不然一鬆掉就有很大的機率會打結,而通常你列印到一半才會發現 :cry: --- 還有許多東西無法寫上,但其實中間會遇到的問題還蠻多的 而遇到「上網查」是最快的方法 謝謝! ## 參數設定懶人包 > 下面列出幾種懶人包,基本上不太會出錯~ ### 1. 印快一點,不管品質了 > 成功率:最高 > 外觀品質:最低 > 模型硬度:高 1. 密度 (infill): 30 (結構件高一點到6,70) 2. 溫度 (temp): 200 ~ 215 3. 層高 (Layer Height): 0.3 mm 4. 床溫度 (Bed Temp): 60 5. 附著樣式 (Adhesion Type): Skirt (細腳選Brim) ### 2. 普普通通,中規中矩 > 成功率:普通,幾乎都會啦 > 外觀品質:肉眼看不出其實 > 模型硬度:中間 > 最常用的參數了~ 1. 密度 (infill): 15 (一樣,結構件高一點) 2. 溫度 (temp): 200 ~ 210 3. 層高 (Layer Height): 0.24 or 0.2 4. 床溫度 (Bed Temp): 60 5. 附著樣式 (Adhesion Type): Skirt (細腳選Brim) ### 3. 精細 > 成功率:偏低,取決於調平好壞 > 外觀品質:很高,摸起來很Smooth > 模型硬度:高 > 通常拿來印模型等需要呈現出細緻度的東西 1. 密度 (infill): 15 (一樣,結構件高一點) 2. 溫度 (temp): 195 ~ 210 3. 層高 (Layer Height): 0.12 or 0.1 4. 床溫度 (Bed Temp): 60 5. 附著樣式 (Adhesion Type): Skirt (細腳選Brim) :::info 基本上最影響**模型品質**的為「層高」「溫度」 影響**列印成功**與否的為「調平」及「Build Plate Adhesion」 ::: ###### tags: `創客社` ###### Written By William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