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舞台上的假故事 ###### tags: `Magic` :::info 1. From: 魔術師的深夜學堂 2. Date: 2020.01.31 3. Note: 下方紀錄經過刪減,不包含社團成員完整對話 ::: ## :memo: 議題 在演雪花程序時,有些魔術師會說,自己去了非洲的育幼院,聽聞當地的小朋友沒看過雪,很想完成他們的心願,然後開始出雪花...等等的台詞,有時候會想,魔術師他真的去過非洲嗎?在說這些台詞的時候,心裡會不會覺得很虛呢? 還是魔術本來就是假的,說個假故事也沒關係? ## :memo: 討論 ### [寶哥] 電影情節也不是真的,演員必須用演技讓買票的觀眾相信 ### [鈺棠] 1. 每個人經歷不同,可以說的故事也不一樣,真實經歷下的故事與設計出來的魔術,出於真心。也因為如此,魔術不用模仿,因為人人是獨一的存在與特殊的價值。 ```[黃大胖提問]:我也覺得如果要講故事就要講真實的故事,至少可以說服我自己,但是又在思考是否一定要這麼真實?很多流程的台詞也不一定是真的呀...``` 2. 真實故事所能代表的是真實的自己,也只有自己能演,還是端看場合與實際需求。許多魔術是大眾化的,透過自己真實的體驗與過程,可以詮釋與編寫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3. 故事是整體,台詞是結構之一 ```[黃大胖提問]:還是說,其實觀眾根本不在意你說的故事是真是假?``` 5. 每個在觀看的人都對應到不一樣的點,有人會聽故事忘記魔術,有人只看魔術不聽故事,有人只想找破綻,有人看到發呆 ### [Steven Leung] 參考影片:Juan Tamariz's Seven Ceils of Mystery {%youtube DIaYggFRnYg %} ### [Lee Perl Han] 1. 故事一定要有相當的可信度,不然意義何在。相當的可信度,不表示一定要發生在自己身上。電影的故事情節都是有一定的可信度,或許是在講述以後可能的世界,或是人們憧憬的未來,無論如何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和再三思考後整理出來的。事實上,觀眾都很聰明。他們一看就知道,你說的故事是真是假,是發生在你身上,還是週遭朋友的身上。他們不會說,也不會因此而在意,但影響整體表演的感受是絕對的! ```[黃大胖提問]:這就是我所思考的,我覺得現在的觀眾都很聰明,也接受到太多資訊,魔術師說的是真是假他們一定感受得到!``` 2. 完全同意!所以patter是要經過慎密思考,配合自己的身分地位而寫的。已這個案例來看,學長你和我都去過非洲,有多少個非洲兒童會說想看雪花的?真正去過的人才會知道。雖然說他們想看雪花不無可能,但絕對會讓人覺得可信度低。但如果說,今天表演者是一個上了年紀,表演經驗非常豐富的非洲人,如果他說以前他小時候都很嚮往看到雪花,那我們絕對就會/也必須buy他的故事了!在這個狀態下,當然是他說了算! ```[黃大胖小結]:所以「合理性」跟「可信度」都是需要考量的重點``` ```[紅髮補充]:最真實的謊言(故事),就是有參雜事實存在的內容,推薦一部電影"大智若魚"``` {%youtube Y6t52eNW_MQ %} 3. 學長這樣整理好完整!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說,可信度就不一樣。但是「合理性」貫穿一切,除非是要故意要滑稽不合理,不然patter不合理,誰說都一樣。 ### [Jing-Yu TW] 我覺得跟看電影時,其故事合理性的邏輯一樣,越合理的 plot 觀眾才會越有帶入感,才會容易共鳴,所以每個魔術師講一樣的「非洲下雪」故事,其可信度會隨魔術師的人設跟形象造成差異。但不論如何,魔術師生命中真實發生的故事,還是比較容易產生信服感。 而且非洲下雪故事太多魔術師拿來用,就像大衛爺爺做了一堆事情,看了兩次以上就明顯覺得他唬爛 XD。 我會希望他所有故事都是真實的阿~~~ ### [丁興毅] 1. 這個問題比較完整的思考可以可以參考之前在批踢踢魔術板上 kwhmagic 大大寫的文章裡面提到的概念[https://www.ptt.cc/bbs/MagicTalk/M.1487840135.A.E2E.html] 2. 魔術,或是其他任何表演藝術形式都會分為「表現實」和「裏現實」以電影為例,觀眾心底裡知道電影劇情是假的(裏現實),但是在觀影當下看到的劇情他們選擇願意去相信(表現實)。 比方說,真實世界裡沒有鋼鐵人,但你在電影中看到他掛掉你會難過,因為你在「觀影的當下」選擇相信他是真的,也就是所謂的「入戲」。 以宗教神棍來說,剛好相反。它實際上的神蹟是假的(表現實),但神棍希望被騙的信徒們打從心底相信神蹟是真的(裏現實)。 回到魔術,非洲小孩的故事有沒有說服力,要看魔術師有沒有能力讓觀眾覺得「即便知道裏現實是假的,但表現實仍願意相信」,就像看電影那樣。舉個例子,大衛的秀有一段是說他碰到外星人,然後拿出一個外星人的娃娃開始互動跟變魔術。因爲娃娃太假了,所以大家根本不會去懷疑「這是真的外星人嗎」,就把它當電影看,反而很投入在「魔術表演」中。 另一個例子,大衛布萊恩前幾年表演的「嘴巴接子彈」,因為太真了,觀眾根本搞不清楚是魔術還是特技,這就是觀眾在裏現實層面無法確定是真是假,所以對魔術表演中的故事來說,除非你能很明確的讓觀眾瞭解「我現在講的一切都是戲劇效果,但還是請你們暫時投入在故事中看我表演」。 不然介於中間曖昧的態度,就會讓觀眾認為你是在「唬爛」而不是「表演」 只要讓觀眾出現這種想法,那就是讓觀眾出戲,對表演就是扣分(娛樂性的定義 = 讓觀眾投入的程度)。 前面講太長,直接講結論: > 魔術師要講故事,就要確保可以做到下面兩件事之一 > (1) 讓觀眾打從心底完全相信故事是真的 > (2) 讓觀眾完全瞭解,故事是假的,但一切都是娛樂效果,並願意暫時投入故事劇情裡面。如果你表演中的故事做不到上面兩者之一,那就是一個扣分的故事 3. 在台灣表演,要做到上面結論的 (2) 是比較難的因爲這不光要考量到魔術師的表演能力,還牽涉到觀眾的 mindset。台灣很多觀眾無法理解「魔術只是表演」,所以會一直覺得「魔術都是假的」「魔術師都是騙人的」。在這種情況下要讓觀眾進入 (2) 的狀態相對比較困難,不如保守一點,故事不要太唬爛,讓觀眾比較不會出戲。 4. 在這個議題上,魔術和電影最大的差別,那就是電影這種藝術形式已經發展夠久,大家都知道電影劇情其實是假的,但還是能在觀影當下坦然選擇相信故事劇情(入戲)。但早期電影剛發明時,觀眾還不熟悉電影這種表演形式,所以當看到螢幕中的火車開過來時,還會害怕的閃開在我看來,那些會說「魔術都是騙人的」的觀眾,就和那些看到火車會閃開的觀眾一樣他們沒有錯,只是還沒有熟悉魔術這種表演形式而已 ### [廖彥朋] 1. 我認為魔術師與電影真正關鍵的差異在於,我們可以直接認定電影內容是一種創作,但我們無法判斷魔術師所言是真是假,只能藉由魔術師說話的口氣判斷。 2. 如果魔術師所說的內容和常識差異太大,而且魔術師似乎正在說服觀眾內容為真,觀眾會直接認定是欺騙,之後魔術師的台詞就變裝飾品了。 3. 說到底還是表演風格的問題,像我不擅長說謊,所以我通常會以真實事件為起頭跟觀眾聊,真實事件有時也會讓知道的觀眾有共鳴,這只是我能做到的方式而已,不敢說是標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