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reveal .slides { text-align: left; } .gray { color: #9D9D9D; } .pink { color: #f4a7bb; } .text-center{ text-align: center; //文字置中 } table th:first-of-type { width: 50%; } table th:nth-of-type(2) { width: 50%; } .container{ display: flex; } .col{ flex: 1; } </style> ## 決策的過程 Yu-Chieh Kuo --- ## 自由 自由是什麼? ---- ## 自由 - 行為自由 - 人身自由 - 思想自由 ---- ### 行為自由 - 在<span class="pink">有限</span>的範圍內自由行動 - 喝水 - 開燈 - 決定晚餐要吃什麼 - 幼稚園小孩、野貓 ---- ### 行為不自由 - 癱瘓 ![](https://i.imgur.com/qaTMdSb.jpg) ###### <span class="gray">src: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87688</span> ---- - 臥病在床 ![](https://i.imgur.com/2dIYRSR.jpg) ###### <span class="gray">src: ~https://heho.com.tw/archives/128645</span> ---- ### 人身自由 - 自主行動的自由,不受限制的移動 - 想去哪就去哪 - 一般成年人、憲法保障之對象 ---- ### 人身不自由 - 艾爾迪亞人 ![](https://i.imgur.com/irEQ8Ok.png) ###### <span class="gray">src: ~https://www.gq.com.tw/entertainment/article/進擊的巨人-聖經</span> ---- ### 人身不自由 - 確診者 ![](https://i.imgur.com/kZB7ypo.jpg) ###### <span class="gray">src: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285388</span> ---- ### 思想自由 - 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隨,<span class="pink">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想要什麼</span> ---- ### 思想不自由 - 課本說根號內只能有負數 - 抖音推薦我看什麼我就看什麼 - 同學都要考會考所以我也跟著考 - 老師說不能講髒話所以我就不罵幹 - 父母想要我當醫生所以我去考醫學系 ---- ### 思想自由 知道行為的動機、目的 ---- ### 獨立性和重要性 三種自由不一定互相獨立 - 缺乏行動自由導致思想不自由 - 待在國內永遠不知道外國的月亮有多圓 ---- 三種自由無分輕重,但有個人偏好 - 鏈鋸人的淀治只想當瑪奇瑪的狗 ![](https://i.imgur.com/JiUi4fM.png) --- ## 資訊 ---- 通常大部分的人擁有獲得所有自由的權力。 有了自由,然後呢? - 手機要買iPhone還是Samsung - 晚餐的餐廳要吃什麼 - 高中、大學要讀什麼 <span class="pink">如何知道自己有什麼選擇可選</span> - 需要<span class="pink">資訊</span> ---- ### 資訊獲取方式 - Google - 手機評價、餐廳菜單、校系簡介 - 同儕 - 長輩 - 有經驗的人 - 展覽、演講、台大杜鵑花節校系博覽會 ---- ### 資訊會影響行為,行為會影響決策 --- ## 決策 (Decision) 有了做決定的自由和資訊,知道有什麼選項可選 - 如何作決定?<span class="pink">最大化自身效益</span> - 永遠可以往更好的方向走,直到不能再好 ---- ### 現實情況 - 資源有限,慾望無窮 - 永遠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 - 時間、智商、金錢 如何在限制條件下找到最好的辦法 - <span class="pink">最佳化問題 Optimization Problem</span> - 不管抽到什麼牌,想辦法把手牌打得最好 ---- ### 一個例子 快段考了,所以你打算在週末花最多14小時讀書。這次要考國、英、數、生物跟社會。生物跟社會要記的東西比較多,加起來至少得讀6小時;但不能有科目不及格,每科都還是得讀至少2小時。 問題:想要趕快讀完去打傳說對決,每科該讀多久? ---- 假設讀國英數生社的時間分別為 $a,b,c,d,e$ ,我們的問題可以用數學寫成: $$ \begin{array}{rl} \text{min} & a+b+c+d+e \\ \text{s.t.} & a+b+c+d+e \leq 14 \\ & d+e\geq6 \\ & a,b,c,d,e\geq2 \end{array} $$ ---- 假設讀國英數生社的時間分別為 $a,b,c,d,e$ ,我們的問題可以用數學寫成: $$ \begin{array}{rll} \text{min} & a+b+c+d+e & \color{pink}{你的目標} \\ \text{s.t.} & a+b+c+d+e \leq 14 & \color{pink}{你的限制們} \\ & d+e\geq6 \\ & a,b,c,d,e\geq2 \end{array} $$ ---- 現實的問題通常都比剛剛的例子複雜許多,但思考方向一樣: **<span class="pink">在條件限制下,做出最大化自己效益的決策</span>** - 每個人的偏好和效益函數都不同 - 思考<span class="pink">自己要的</span>到底是什麼 ---- ### 解的存在性 一樣假設讀國英數生社的時間分別為 $a,b,c,d,e$ ,但發現這次數學超難要讀至少6小時: $$ \begin{array}{rl} \text{min} & a+b+c+d+e \\ \text{s.t.} & a+b+c+d+e \leq 14 \\ & d+e\geq6 \\ & \color{pink}{c\geq6} \\ & a,b,c,d,e\geq2 \end{array} $$ 發現無解,怎麼辦? ---- - 搜集更多資訊 - 老師上課有說生物哪些單元不會考,生物可以少讀一點 - 提升自己的實力 - 上課更認真、找到更有效率的方式 --- ## 讀書無用論 所以讀書到底有沒有用?<span class="pink">有</span> - 幫助你獲得更多資訊、擁有更多的選擇,做出更好的決定 ---- ### 數學 - 邏輯推理的能力 - 太陽只有早上會在東邊,現在太陽在西邊,所以現在不可能是早上 - 量化分析的能力 - 數學不會騙你,因為不會就是不會 ---- ### 國文 - 培養理解他人與知識的能力 - 朋友發了黑底小字的摯友限動、看得懂反串文、新聞資訊的理解 - 養成觀察生活的能力 - *「參參」不息—潮間帶蕩皮參(Holothuria leucospilota)與紫輪參(Polycheira fusca)生物生態、活動週期及躲藏行為之研究*,<span class="pink">張詠鈞、蔡明哲、陳玉欣、鄭志龍、廖畬柔</span> ---- ### 國文 - 學習跟他人溝通的能力 ``` 老師你好我是710的學生,我明天要教一封推薦信可以請你幫我寫嗎謝謝老師 我明天10點去辦公室跟你拿! ``` 你會覺得國文沒用是制度的問題 --- ## 資優 ---- 資優是什麼? - 成績好的人只能算績優,叫做資優生一定是有更大的期許 - 雖然現行的挑選方法不一定能夠完全區分資優生跟績優生,但已經足夠好了 - <span class="pink">有思想上的自由(不會人云亦云)、有足夠多的工具(知識)能夠搜集需要的資訊、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span> ---- ### 例子 假設你想當Youtuber - 原因:很賺錢、工作自由、喜歡曝光 - 資訊:行業的現況、題材怎麼選、怎麼經營品牌、粉絲忠誠度怎麼養 - 目標:最大化曝光量 - 限制:口才不夠好、影片選題無聊、不懂品牌定位設計 - 解法:多看行銷相關的書、多練習、買線上課程、當戀愛家教、私訊問Youtuber --- ## Outline - 自由是什麼 - 資訊的用途 - 決策怎麼做 - 讀書有用嗎 - 資優的意義 --- ### 自我介紹 - 23屆唯一一組科展市賽沒有拿獎,其中一個隊友今天也有來 - 學測成績全班第三爛,高三下生物美術體育三科期末成績加起來不到100分 - 申請 Harvard, MIT, Yale 都在第一關被刷掉 - 面試 Stanford University 的時候教授全程用「我在浪費他的時間」的眼光看我 ---- - 自我介紹講這些的目的是要告訴你們<span class="pink">不要盲目相信標籤</span> - 建中台大,我那屆建中台大的就快500個 - 不是每個人講的東西都是對的、對你有幫助的,要<span class="pink">自己思考消化</span> ---- ### 正向的標籤 - 相信教育、對教育充滿熱忱:家教近五年帶了超過30個學生,不含無償幫忙與輔導 - 讓家長喜歡我到給我<span class="pink">BLACKPINK</span>演唱會的VIP票 - 領域跨很大書讀很深:大學前兩年半都在修電機系和中文系的課,後兩年都在修資管系和經濟系的課,大部分是博班等級的課 - 在意母校:國中跟高中畢業後每學期都會找時間回學校拜訪老師,約同學會聚餐 - 不死讀書:辦過攝影展,在網路媒體工作過 ---- 台大杜鵑花節校系博覽會 - 3/11(六)~3/12(日) - 實體舉辦,會場在台大(捷運公館站) - 認識各個科系到底在做什麼的好機會 --- Thank you.
{"metaMigratedAt":"2023-06-17T20:03:10.862Z","metaMigratedFrom":"YAML","title":"決策的過程","breaks":true,"contributors":"[{\"id\":\"5d02953d-0618-4169-996d-0451d455b592\",\"add\":4959,\"del\":384}]"}
    18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