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榔與心臟病 心血管疾病研究 長期吃檳榔,由於檳榔鹼等在肝臟代謝,產生檳榔次鹼,吃檳榔會導致肥胖,中廣身材,進而引起心臟問題,高血壓,心臟疾病. 檳榔與肝硬化的關係? 戒掉 然後運動!!!一天過一天~~ 肝不好 心臟就會提高輸出 高血壓 久了 就心臟不好 然後降血壓(吃藥) 因為肝臟需要新鮮的血液來做更多的代謝!! 連續兩次都是快要心衰竭,長期高血壓,血壓高了 是心臟要重新修補身體那個共振系統,心臟與重要器官的共振出了問題,菸戒了,是對肺臟有幫助.但這個吃檳榔,我原本以為是跟高血壓有關係,其實要搜尋的是它會影響肝臟.我覺得它就像是長期的微毒性,一直影響著肝臟.秉著這樣的推斷,開始尋找論文與觀點 逐漸地找出 關鍵字 檳榔鹼arecaidine # 檳榔鹼arecaidine 檳榔塊主要成分的化學組成及其藥理作用已有許多學者研究。荖葉含有揮發性油,而檳榔含有phenol、chaviso(一種eugenol的異物)、單寧、多醣類、維它命C、澱粉及diastase等。檳榔phenol具有降低中樞神經剌激性,促進唾液的分泌(sialogogue)及局部麻醉作用。檳榔子則還有多種檳榔植物鹼,如檳榔鹼(Arecoline)、檳榔定(Arecaidine)、四氫菸酸(Guvacine)、四氫菸酸甲酯(Guvacoline)、檳榔酮(Arecolone)、檳榔因(Arcaine)、檳榔素(Arecin)等,這些植物鹼約佔0.2-0.4%,它們具有膽素激導性(cholinergic)的作用、驅蟲及抑制GABA(gamma amimo butyric acid)活性之效果,其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之GABA作用是使得嚼食檳榔習慣有加成性之可能原因。大英帝國十八、九世紀時代,牙科保健用品中,流行使用含有檳榔成分的牙膏,使用含有檳榔的牙膏使牙齒變黑,可以防止蛀牙發生,強化齒齦組織及去除菸垢為廣告噱頭促銷,事實上之所以能防止蛀牙發生乃是由於機械性清潔、增加唾液分泌量、中和酸性的生成、鈣離子效應防止琺瑯質溶解、琺瑯質外產生含檳榔的保護膜、檳榔中存有較高的氟含量等因素,其它主要成分有poly-phenols,大約含有15%。檳榔phenol可用以穩定膠原蛋白、抑制細菌生長及抑制細菌活性,此即為造成口腔粘膜下纖維化的主要原因,熟石灰含有十分強的鹼-Ca(OH)2,可以從醋類中釋放出鹼基,形成主要檳榔鹼(Arecoline),再水解的成為檳榔定。其它有關檳榔成分的報告,由於其它成分與口腔癌化過程不具明顯的關係。因此有關檳榔塊所含其它成分的研究報告仍舊十分缺乏。 # **吃檳榔只有習慣,沒有成癮性!** 基隆市七堵區衛生所主任范成鎧呼籲檳榔不像菸,因含有尼古丁物質會有成癮性,它只有習慣性,若一天花100元買檳榔,一年就可省下36000元,戒除不好的習慣您一定可以,幫幫自己就是為了家人,也可以替自己省下荷包。 ====== # 檳榔子生物鹼之血液濃度分佈與個體即時臨床生化濃度之關係 背景:檳榔嚼塊的組成因地區與群體而有差異,但檳榔子是主要的共同成分。檳榔素 (arecoline) 為檳榔子中含量最高的生物鹼,其次為檳榔次鹼 (arecaidine)。雖已有研究分析檳榔鹼在唾液及尿液中的濃度分佈,但檳榔嚼食後生物鹼在血中的代謝分佈未知。**流行病學研究指出長期嚼食檳榔可能與肥胖、代謝症候群、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腎疾病有關。** 研究目的:分析檳榔嚼食後不同時間點arecoline及arecaidine在血液中的分佈情形,並探討兩者與個體即時臨床生化指標濃度之相關性。 研究方法:本研究招募了31位沒有嚼食檳榔習慣且自願參與試驗的民眾,收集檳榔嚼食前及嚼食5顆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果實後30分鐘、1、2、4及6小時的血液檢體,利用LC-MS/MS分析血中的arecoline及arecaidine之濃度,並檢測檳榔嚼食前與嚼食後30分鐘、1、2及4小時的血液臨床生化值 (包括HDL、LDL、total cholesterol、triglyceride、GOT、GPT、uric acid及creatinine)。使用盒鬚圖描述arecoline與arecaidine濃度的分佈,並利用複迴歸模型分析血中arecoline與arecaidine濃度與臨床生化指標的相關性。 結果: Arecoline 與 arecaidine 於血液中的半衰期 (t1/2) 分別為1.31與1.86小時, 兩者的最高濃度皆出現於嚼食檳榔子後的第一小時, 且攝取後的30分鐘、1小時及2小時分別有56.3%、62.5%、46.9 % 的個體血中arecoline濃度達到會刺激細胞的生物閾值 (100 ng/ml)。 本研究亦發現嚼食檳榔子後血液高arecoline濃度與較低的HDL及較高的LDL、total cholesterol、GOT及uric acid濃度有關;arecoline每增加十倍,HDL降低6.1 mg/dL、LDL上升20.5 mg/dL、total cholesterol上升18.8 mg/dL、GOT上升7.2 IU/L、uric acid上升 0.7 mg/dL。此外,arecoline與arecaidine的比值與肝功能指標GPT具有正相關,比值上升10倍,GPT增加5.1 IU/L。 結論:本研究指出,個體嚼食檳榔後30分鐘至2小時之間具有高比例的血中arecoline濃度超過刺激細胞的生物閾值。 檳榔子中之arecoline可能與檳榔攝取後血脂與肝腎功能指標的即時效應有關。此外,arecoline的殘留率與GPT之濃度具有正相關。 毒性成份 檳榔鹼(Arecoline)及檳榔次鹼(Arecaidine) 檳榔鹼(Arecoline)為副交感神經興奮劑,能興奮M膽鹼受體,因此嚼食檳榔會產生催涎(口水增多)、增高胃腸平滑肌張力及腸蠕動,造成腹痛腹瀉及發汗等作用[3]。檳榔鹼在肝臟中會轉變成檳榔次鹼(Arecaidine),檳榔次鹼則會造成副交感神經阻斷[4],且抑制γ-aminobutyric acid (GABA)吸收導致交感神經興奮,產生心跳呼吸加快、血壓升高、血糖升高、周圍血管收縮障礙、多汗、瞳孔擴大、眼裂增寬、眼球突出、眩暈、灼性神經痛等症狀[5]。 檳榔對懷孕的母小鼠胚胎有明顯毒性。研究指出給懷孕6-15天大鼠以1、3和5 mg/d/隻的劑量服用生檳榔或制檳榔的總水溶性提取物,結果發現檳榔對大鼠胚胎具有一定毒性作用,可使活胎兒體重減輕,骨骼成熟延遲,甚至造成死胎或胎兒被吸收。 檳榔有促癌變作用。研究指出給大鼠飲服含5 ppm誘癌物質4-硝基喹啉1-氧化物的水16週後,加服含20%檳榔的飼料40週,結果發現加服檳榔的大鼠舌上腫瘤的發生率明顯高於只飲誘癌物質4-硝基喹啉 1-氧化物的大鼠;另給大鼠灌服含200 ppm的另一種誘癌物質N-2-芴基乙醯胺(FAA)飼料8週後,加服含檳榔的飼料16週,結果發現加服檳榔的大鼠肝細胞發生癌變的數目顯著高於只服FAA的大鼠。這一結果表明,飲食檳榔對4-硝基喹啉1-氧化物誘發的口腔癌及由N-2-芴基乙醯胺誘發的肝癌具有促癌變作用。 臨床中毒症狀為心室纖維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心律不整(Arrhythmia)、部分鈣離子阻斷、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raction)等等[6, 7]。 注意事項 心臟病患者不宜嚼食檳榔。2011年臨床研究統計指出,嚼檳榔者易增加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8]。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975070/ 這項研究的發現清楚地表明,沒有既往心臟病史的T2DM患者亞臨床IHD風險較高。 這種關聯獨立於傳統的危險因素,可以在年齡較小或年齡較大的患者中得到證實。 據我們所知, 這是第一項證明檳榔咀嚼與亞臨床IHD之間存在聯繫的研究。關聯是一致的,比值比的大小很大。 儘管尚不清楚真正的致病機理, 但是與檳榔成分或咀嚼過程中形成的化合物相關的某些生物學效應可能解釋了一些可能性。 台灣檳榔替代品的常用製劑包括三個主要成分: 檳榔,生石灰和吹笛者的葉子或花。 檳榔含有檳榔鹼,對毒蕈鹼和菸鹼樣受體具有膽鹼能作用。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這種膽鹼能作用可能產生皮質喚醒和機敏性, 這一直被認為是檳榔咀嚼動物所經歷的優點之一。 另一方面, 檳榔鹼可能通過中樞介導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依賴性機制刺激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 在石灰存在下,檳榔鹼被水解為檳榔鹼,這缺乏檳榔鹼的擬副交感神經作用, 並通過抑制γ-氨基丁酸(GABA)的吸收發揮交感神經作用。 然而, 後來的研究表明,檳榔鹼可能不會穿過血腦屏障, 並且其中心作用可能涉及GABA以外的其他遞質。 Piper甲殼蟲的花或葉中的芳香物質(例如丁子香酚,異丁香酚和羥基chavicol)可以刺激體外嗜鉻細胞釋放兒茶酚胺, 檳榔子咀嚼後循環的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水平升高。 然而, 檳榔鹼的這些擬交感神經作用可能是由中樞膽鹼能機制介導的。 因此,檳榔和Piper betle花可能發揮擬交感神經作用。 這些擬交感神經作用是否可能導致本研究中觀察到的亞臨床IHD尚待進一步研究。 活性氧和Ñ也可在口腔檳榔[咀嚼過程中形成亞硝基化合物]。 體外研究還表明,檳榔成分增多炎性介質如前列腺素的釋放,白細胞介素6和腫瘤壞死因子α 。 這些化學試劑的生產一直被視為與檳榔咀嚼有關的致癌性和致糖尿病性的介質。 他們是否還負責導致亞臨床IHD的冠狀血管系統的血液動力學或結構變化,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一些限制值得一提。這項研究是在糖尿病患者中進行的,尚不清楚是否可以將類似作用擴展到沒有糖尿病的普通人群。未來的研究應針對劑量反應關係,並考慮檳榔咀嚼的持續時間。需要進行縱向前瞻性研究來闡明檳榔咀嚼與亞臨床IHD之間的因果關係。 總之,台灣T2DM患者的檳榔咀嚼與亞臨床IHD相關。在某些國家(例如泰國),檳榔的咀嚼度正在降低],但台灣的患病率仍在上升,尤其是在年輕一代中。決策者迫切需要對年輕一代實施健康教育計劃,以遏制檳榔咀嚼及其相關的健康問題日益普遍的情況。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hr200856.pdf # 檳榔的咀嚼與口腔癌和糖尿病有關。 這項研究調查了檳榔是否台灣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咀嚼可能與高血壓有關。 分析了從台灣全國糖尿病患者樣本中進行的橫斷面電話調查獲得的總共81,226名(37,226名男性和44,000名女性)T2DM患者的數據。 高血壓原為由陽性史或報告的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定義。 考慮到年齡,糖尿病病程,體重指數和吸煙的潛在混雜影響,對不同性別的婦女進行了分析。 檳榔盛行男性和女性的咀嚼率分別為20.4%和1.1%。 檳榔的咀嚼在男性年齡較小的年齡段。 咀嚼者中高血壓的多元調整比值比男性與女性相比, 非咀嚼者與非咀嚼者分別為1.067(1.007-1.131)和1.897(1.534-2.346)。 在多元線性回歸中,儘管未對降壓藥的使用進行調整, 但檳榔咀嚼與血壓顯著相關,回歸係數為0.958±0.163(SEM) 男性收縮壓為0.441±0.108;舒張壓為0.441±0.108;婦女的價值分別是 1.805±0.618和1.198±0.393。 總之,台灣T2DM患者的檳榔咀嚼與高血壓顯著相關,女性的這種關聯更明顯。 ====== # 肝臟功能測試是衡量檳榔咀嚼動物的肝毒性的指標 (印度) 檳榔已被列為人類致癌物質,與口腔癌,胃腸道癌和肝膽系統癌症有關。肝功能測試(LFT)是對肝系統特異的酶的評估,可評估其細胞完整性和功能。目的和目的:本研究旨在評估一段時間內食用檳榔及其產品的患者的肝臟狀況。材料和方法:LFTs是在10個無檳榔的咀嚼器上進行的,對30名有檳榔,魷魚或菸葉和檳榔結合咀嚼病史的患者進行了檢查,從6個月延長至30年。LFT包括天冬氨酸轉氨酶(AST),丙氨酸轉氨酶,鹼性磷酸酶(ALP),直接膽紅素,白蛋白和總蛋白含量的估算。對每種生化標記物進行了比較分析,包括持續時間,形式​​(檳榔,魷魚和含煙草的檳榔)以及檳榔的咀嚼頻率。結果: 33.3%的患者出現AST輕度升高。具有統計意義的關聯(P在對照組和AST,ALP和總蛋白含量病例之間觀察到<0.05)。對於檳榔咀嚼(檳榔和煙草)和AST形式,獲得了顯著的Pearson正相關(+0.417)。在總蛋白質含量和咀嚼形式(檳榔和煙草)之間觀察到顯著的皮爾遜負相關(-0.05)。結論:研究結果似乎表明,即使長期咀嚼檳榔也不具有肝毒性。LFT的微小變化完全在限制之內。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ecoline # 它是無味的油狀液體。它可以帶來愉悅和放鬆的感覺。 檳榔鹼是負責檳榔中樞神經系統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將檳榔鹼與尼古丁進行了比較; 但是,尼古丁主要作用於菸鹼型乙酰膽鹼受體。檳榔鹼是已知的部分激動劑毒蕈鹼乙酰膽鹼中M1中,M 2中,M 3受體和M 4(uscarinic acetylcholine M1, M2, M3 receptors and M4) ,其被認為是其主要原因副交感神經效應(如瞳孔收縮,支氣管狹窄等)。檳榔鹼還作用於菸鹼受體 # M1受體激活是檳榔鹼鎮痛的必要條件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4827X01010916 M1 receptor activation is a requirement for arecoline analgesia 檳榔鹼是從檳榔(Areca Catechu L.)獲得的藥物, 可誘導劑量依賴性抗傷害感受(0.3–1 mg kg -1 ip), 可通過毒蕈鹼拮抗劑哌崙西平(每隻小鼠icv 0.1μg)和S -(-)-來預防。 ET-126(0.01μg/小鼠icv)。 在反義寡脫氧核糖核苷酸(aODN)使M1基因失活後, 觀察到檳榔鹼誘導的抗傷害感受的劑量依賴性抑制。 在最後一次icv注射aODN後24小時檢測到這種效果。 這些結果表明檳榔鹼抗傷害感受是由中央M 1毒蕈鹼受體的激活介導的。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0857465/ # 檳榔鹼通過激活M2-毒蕈鹼受體激發大鼠軌跡藍藻神經元。 Arecoline Excites Rat Locus Coeruleus Neurons by Activating the M2-muscarinic Receptor 通過體外腦切片製備的細胞內記錄,研究了檳榔鹼對大鼠軌跡藍斑神經元的作用。檳榔鹼的超融合(0.1-100 microM)引起兩種劑量相關的作用,即射速增加,並且在先前通過在膜上通過穩定的超極化電流而超極化至恆定電位的神經元中,出現了去極化。兩種作用都與膜輸入電阻的降低有關。此外,檳榔鹼誘導的興奮作用被毒蕈鹼受體拮抗劑阿托品所拮抗,而菸鹼受體拮抗劑六甲銨則沒有。甲硫辛胺(一種選擇性的M2毒蕈鹼受體拮抗劑)在逆轉檳榔鹼誘導的作用方面也很有效,其解離平衡常數為14.2 +/- 1.2 nM(n = 6)。 # 檳榔鹼通過M3受體激發家兔結腸平滑肌運動 檳榔鹼是檳榔的一種有效成分(檳榔,檳榔或賓瑯)。這項研究的目的是調查檳榔鹼對家兔遠端結腸運動的影響及其機制。將結腸平滑肌條懸於含有克雷布斯溶液的器官浴中,並檢查其等軸測收縮率。記錄結腸條中平滑肌對檳榔鹼的反應。還觀察到了阿托品,沒食子胺和1,1-二甲基-4-二苯基乙酰氧基哌啶子氨基碘化物(4-DAMP)對檳榔鹼誘導的收縮的影響。檳榔鹼(1 nM-1 microM)在兔結腸的縱向和圓形平滑肌中均產生濃度依賴性的收縮。阿托品(10 microM)消除了檳榔鹼(80 nM)引起的收縮。M3受體拮抗劑4-DAMP(0.4 microM)消除了檳榔鹼(80 nM)的相關反應,而M2受體拮抗劑沒食子鹼(0.4 microM)則不影響檳榔鹼的作用。這些結果表明檳榔鹼通過家兔中的M3受體激發結腸運動。 檳榔鹼的精神活性成分檳榔鹼的菸鹼活性表明其習慣使用和抗炎活性的基礎 習慣咀嚼“檳榔”製劑是人類繼酒精, 咖啡因和尼古丁之後最常見的一種精神活性物質的自我管理。 這些製劑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檳榔鹼, 其來自檳榔, 而檳榔是所有此類製劑的關鍵成分。 眾所周知, 檳榔鹼是相對非選擇性的毒蕈鹼部分激動劑, 可解釋許多明顯的外周和中樞神經系統作用,但不太可能解釋該藥的成癮性。 我們報告檳榔鹼對選定的菸鹼型乙酰膽鹼受體(nAChR)亞型具有活性, 包括與菸鹼成癮性最相關的兩類nAChR:包含α4和β2亞基的受體以及也包含α6和β3亞基的受體。 爪蟾卵母細胞。 另外,檳榔鹼是α7nAChR的沉默激動劑。 當單獨使用時它不會激活α7受體,但與陽性變構調節劑PNU-120696一起使用時,它會產生大量激活。一些α7沉默激動劑是炎症的有效抑製劑,這可能是檳榔鹼的抗炎作用。 檳榔鹼對成癮相關的nAChR的活性可能解釋了檳榔製劑的常規使用, 儘管有充分文獻證明與口腔疾病和癌症有關的個人健康風險。 檳榔與煙草之間的共同聯繫表明,使用半胱氨酸或相關化合物伐尼克蘭的部分激動劑治療也可用於協助戒除檳榔。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pharmacology-toxicology-and-pharmaceutical-science/arecaidine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488788/ # 質子偶聯氨基酸轉運蛋白1(hPAT1)的檳榔生物鹼檳榔鹼的運輸。 目的: 吡啶生物鹼檳榔鹼是檳榔製劑的一種成分。 它負責檳榔咀嚼過程中觀察到的許多生理效應。 然而,尚未對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機制進行研究。 我們研究了在腸上皮中表達的H +偶聯的氨基酸轉運蛋白1(PAT1,SLC36A1)是否接受檳榔鹼, 檳榔鹼,異古瓦汀和其他衍生物作為底物。 方法: 在組成型表達hPAT1的Caco-2細胞和瞬時轉染了hPAT1-cDNA的HeLa細胞中,測定了檳榔鹼及其衍生物對L- [3 H]脯氨酸的抑製作用。在非洲爪蟾卵母細胞中通過電生理學方法測定了檳榔鹼及其衍生物的跨膜轉運。 主要發現: 檳榔鹼,番石榴鹼和異番石榴鹼,但檳榔鹼沒有強烈抑制L- [3H]脯氨酸進入Caco-2細胞的攝取。動力學分析揭示了檳榔鹼抑制L-脯氨酸攝取的競爭方式。在用hPAT1-cDNA轉染的HeLa細胞中,檳榔鹼的親和常數為3.8 mm。在表達hPAT1的X. laevis卵母細胞中的電生理學測量表明,檳榔鹼,番石榴鹼和異番石榴鹼是通過hPAT1以電原性方式轉運的。 結論: 我們得出的結論是,hPAT1通過腸上皮細胞的頂膜轉運檳榔鹼,番石榴鹼和異番石榴鹼,而hPAT1可能是這些藥物候選物在腸道的吸收。 === # 咀嚼檳榔(Areca catechu)對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影響: 一項基於人群的研究,來自乙肝和丙肝感染率高的地區 Impact of chewing betel-nut (Areca catechu) on liver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from an area with a high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B and C infections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5441387_Impact_of_chewing_betel-nut_Areca_catechu_on_liver_cirrhosis_and_hepatocellular_carcinoma_A_population-based_study_from_an_area_with_a_high_prevalence_of_hepatitis_B_and_C_infections 咀嚼檳榔(Areca catechu)具有致癌性, 但很少考慮患肝細胞癌(HCC)和肝硬化(LC)的風險。 全世界有6億人咀嚼檳榔, 其中包括來自棕櫚種植國的移民。 我們的目的是評估檳榔咀嚼與LC和HCC風險之間的關係和劑量反應效應, 因為戒除習慣可以減少此類社區中發現的HCC和LC的風險增加。 在台灣進行的一項基於人群的研究中, 對60 326名30-79歲的受試者進行了篩查, 確定588名LC和131名HCC。 注意到人口統計學特徵,乙型/丙型肝炎感染,其他危險因素和檳榔的咀嚼。 多個Cox回歸模型用於評估年齡,檳榔咀嚼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之間的獨立關係,相互作用和協同作用。檳榔咀嚼會增加LC和HCC風險4。 當前咀嚼物的25倍(95%CI 2.9,6.2)和前咀嚼物與永不咀嚼者的1.89倍(95%CI 1.13,3.16), 對咀嚼物的數量,持續時間和累積暴露具有劑量影響。沒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感染的受試者發生LC / HCC的“不咀嚼”風險增加了5.0倍(95%CI 2.87,9.03), 檳榔咀嚼對與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相關的風險具有累加的協同作用。 停止食用檳榔會降低風險,可能會超過針對乙型和丙型肝炎免疫接種計劃的預期。在沒有乙型/丙型肝炎感染的檳榔中發現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風險增加,並且這些風險與乙型肝炎具有協同作用/ C感染。有效的反檳榔咀嚼計劃帶來的估計風險降低將是可觀的。 前咀嚼者訴未咀嚼者的89倍(95%CI 1.13,3.16),對咀嚼劑的數量,持續時間和累積暴露具有劑量效應。沒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感染的受試者發生LC / HCC的“不咀嚼”風險增加了5.0倍(95%CI 2.87,9.03),檳榔咀嚼對與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相關的風險具有累加的協同作用。 停止食用檳榔會降低風險,可能會超過針對乙型和丙型肝炎免疫接種計劃的預期。在沒有乙型/丙型肝炎感染的檳榔中發現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風險增加,並且這些風險與乙型肝炎具有協同作用/ C感染。有效的反檳榔咀嚼計劃帶來的估計風險降低將是可觀的。前咀嚼者訴未咀嚼者的89倍(95%CI 1.13,3.16),對咀嚼劑的數量,持續時間和累積暴露具有劑量效應。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8410705/ 咀嚼檳榔(Areca Catechu)對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影響:基於人群的研究,來自乙肝和丙肝感染率高的地區 抽象 背景: 嚼檳榔(Areca catechu)具有致癌性,但很少考慮患肝細胞癌(HCC)和肝硬化(LC)的風險。全世界有6億人咀嚼檳榔,其中包括來自棕櫚種植國的移民。 目的: 我們旨在評估檳榔咀嚼與LC和HCC風險之間的關係和劑量反應效應,因為戒除習慣可以減少此類社區中發現的HCC和LC的風險增加。 受試者: 在台灣進行的一項基於人群的研究中,篩選了60 326名30-79歲的受試者,確定588名LC和131名HCC。注意到人口統計學特徵,乙型/丙型肝炎感染,其他危險因素和檳榔的咀嚼。多個Cox回歸模型用於評估年齡,檳榔咀嚼和乙型/丙型肝炎之間的獨立關係,相互作用和協同作用。 結果: 咀嚼檳榔會使當前 咀嚼物的LC和HCC風險增加4.25倍(95%CI 2.9,6.2),而前咀嚼物與永不咀嚼者增加1.89倍(95%CI 1.13,3.16),且劑量影響數量,持續時間和累積攝入量。沒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感染的受試者發生LC / HCC的“不咀嚼”風險增加了5.0倍(95%CI 2.87,9.03),檳榔咀嚼對與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相關的風險具有累加的協同作用。停止食用檳榔會降低風險,可能會超過針對乙型和丙型肝炎的免疫計劃所預期的風險。 結論: 在沒有乙型/丙型肝炎感染的檳榔中發現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風險增加,並且這些風險與乙型/丙型肝炎感染具有協同增效作用。有效的反檳榔咀嚼計劃帶來的估計風險降低將是可觀的。 ==== # 檳榔咀嚼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128601/ 檳榔咀嚼是世界上許多地區的普遍社會習俗, 尤其是在東南亞以及西方的亞洲移民人口中。 幾項研究表明, 咀嚼檳榔與各種健康並發症(包括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風險增加有關。 檳榔引起肝損傷的確切機制尚未闡明。 我們目前在美國(USA)擁有一名31歲的亞洲移民, 沒有肝臟疾病的家族史和非吸煙者, 被發現患有無法解釋的持續性輕度肝轉氨酶升高。 她報告說, 在八年的時間裡, 體重增加了16公斤, 體重增加了檳榔的咀嚼。 儘管飲食和運動,她仍然無法減肥。 除了,她發展為血脂異常和葡萄糖耐量逐漸惡化。 肝活檢顯示嚴重脂肪變性,並伴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代謝綜合症的逐漸發展和惡化以及與檳榔同時使用的NASH非常表明由檳榔引起的肝脂肪變性。 檳榔咀嚼是世界上許多地區(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的常見社會習俗。 超過6億人咀嚼檳榔產品。 這是一種古老的習俗, 起源於印度次大陸,隨著數百萬人的遷徙而逐漸轉移到西方社會。 檳榔(也稱為Paan或Gutka)是繼咖啡因,尼古丁和酒精之後的第四種最常用的精神活性物質。 檳榔除具有精神活性外,還廣泛用於民間醫學。 檳榔的使用涉及將檳榔碎片用熟石灰包裹在檳榔葉中的口腔放置。 該混合物的添加劑包括香料,甜味劑或煙草。有效成分溶解,打通頰黏膜吸收緩慢。 來自美國(美國)和英國(英國)的研究表明, 檳榔產品易於獲得,並常用於少數民族聚居地。 在美國,而其使用的是其他種族群體[中非常少見這款產品是合法的,廉價的亞裔美國人使用檳榔因此20%〜60%]。 幾項研究表明,檳榔的咀嚼與多種醫學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 這些疾病包括口腔癌,II型糖尿病(DM), 高血壓,高脂血症, 冠狀動脈疾病, 肝硬化(LC)和肝細胞癌(HCC)。 通過該檳榔引起肝損傷的確切機制尚未闡明。 我們報導了一例嚴重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該病例發生於一名亞裔美國人,習慣性地咀嚼檳榔和檳榔。 一名31歲的亞裔美國人女性,以前有嚼檳榔和不吸煙的檳榔葉的病史, 四年前從緬甸移民到美國, 被轉診至弗吉尼亞大學的消化健康中心。 常規測試發現轉氨酶升高的評估。 她沒有報導過肝臟檢查異常或肝臟疾病的病史。 她沒有使用任何肝毒性處方藥或非處方藥或補品, 並且報告很少飲酒。 此外,她沒有肝病,肝細胞癌,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糖尿病的家族史。 體格檢查對體重66公斤,身高146厘米,體重指數(BMI)31, 肝腫大, 脾臟不可觸及且沒有慢性肝病的柱頭症的肥胖症具有重要意義。 廣泛的實驗室檢查顯示正常的全血細胞計數,腎功能,血清電解質,鐵研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和銅藍蛋白。此外,乙型和丙型肝炎血清學檢查和自身免疫標記均為陰性。 空腹血脂譜顯示血脂異常(總膽固醇260 mg / dL,甘油三酸酯267 mg / dL,高密度脂蛋白45 mg / dL和低密度脂蛋白170 mg / dL)。空腹血糖為165 mg / dL, 同時空腹胰島素水平為4.8 mill國際單位/升,穩態模型評估的胰島素抵抗評分為2.9,因此具有胰島素抵抗。 腹部超聲檢查顯示肝腫大,高迴聲性肝提示嚴重肝脂肪變性, 肝臟質量不清和標準脾臟大小。 磁共振檢查將肝臟腫塊定義為除肝腫大和嚴重肝脂肪變性以外的血管瘤。 超聲引導下的肝活檢(樣本大小為3.5厘米)顯示出嚴重的大脂肪變性,伴有局灶性肝細胞損傷的輕度小葉和門靜脈炎症(圖​(圖1,1個,面板A)。 三色染色顯示局灶性門脈,門靜脈和竇竇周圍的纖維化與II期一致(圖​(圖1,1個,B組)的NASH活動得分(NAS)為7。指導患者進行常規鍛煉並遵循健康飲食。隨訪中發現她三個月,體重保持不變。體格檢查發現牙齒,舌頭和口腔粘膜上有深棕紅色色素。 在詢問患者這一發現後,她承認在過去八年中平均每天嚼檳榔10次。該患者報告稱,與其多年保持50 kg的基線體重相比,體重增加了約16 kg(BMI 23.5)。 儘管每天的體力勞動和接受初級保健醫生推薦的健康飲食,但體重的顯著增加無法逆轉。 ![](https://i.imgur.com/zmjZLeQ.jpg) 組織病理學發現。 圖A是蘇木精和曙紅染色的高倍(40x)視圖,顯示肝脂肪變性(黑色箭頭)伴淋巴細胞(黃色圓圈)和罕見的嗜中性白血球(綠色圓圈)炎症。B圖是三色染色的低倍(4x)視圖,顯示了門靜脈周圍(黑色箭頭)和鼻竇周圍纖維化(黑色圓圈)。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弗吉尼亞大學病理學系William A. Kanner博士提供。 討論區 檳榔咀嚼是一種古老的社交習慣, 用這種精神活性劑, 佔世界人口的10%至25%。 雖然檳榔用戶最集中的是東南亞, 來自西方國家的報告顯示, 這種習慣是在美國和英國的[特定的亞洲移民人口的比例顯著練]。 多項研究表明, 長期使用檳榔會導致多種健康問題。 另外還有許多肝外並發症, 咀嚼檳榔已升高的肝功能檢查相關, 並增加了LC和肝癌的風險但機制尚未闡明。 Wu等。與從未食用的檳榔相比, 目前的檳榔中含有LC和HCC的風險增加了4.25倍, 而前食用的檳榔增加了1.89倍。該研究顯示咀嚼量, 持續時間和累積暴露量呈劑量依賴性。 同樣,檳榔的咀嚼對LC和HCC的乙型和丙型肝炎相關風險具有累加的協同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在代謝綜合徵(MS)的患病率增加顯著並鍵入檳榔嚼中II型糖尿病(DM) 在亞和亞移民社區。 在台灣的一項研究中,Yen等人 結果表明, 即使對其他顯著相關因素(如高血壓家族史和DM)進行調整後, 前咀嚼和當前咀嚼的MS的比值比也分別為1.38和1.78。另外,Chung等。 事實證明,與非咀嚼動物相比, 檳榔咀嚼動物的年齡調整後的高血糖患病率更高(分別為11.4%和8.7%)和II型糖尿病(10.3%和7.8%)。 檳榔的降糖和降糖作用與劑量和持續時間有關[ 17 ]。 MS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及其NASH亞型密切相關。 NAFLD的患病率急劇增加, 目前被認為是最常見的非病毒性肝病, 影響了多達40%的西方人和約30%的亞太人口。 儘管尚未完全闡明由NASH引起的肝損害的確切機制, 但已知這種情況會導致肝硬化和肝細胞癌。 最廣泛接受的理論認為胰島素抵抗是導致肝臟慢性炎症並導致纖維化和最終肝硬化的主要機制。 MS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and its subtype NASH. The prevalence of NAFLD ha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and it is currently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common nonviral liver disease affecting up to 40% of the Western and around 30% of the Asian-Pacific populations [18]. Although the exact mechanism of liver damage caused by NASH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this condition is known to cause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e most widely accepted theory implicates insulin resistance as the principal mechanism leading to chronic inflammation in the liver with resultant fibrosis and eventual cirrhosis [19]. 檳榔導致代謝綜合徵和其他健康並發症發展的確切機制也並不十分清楚。 檳榔生物鹼的亞硝化衍生物已顯示出增強食慾並引起炎症和心血管損害的循環標記物增加, 包括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活性氧和活性核因子-的表達。 κB[ 20 ]。 我們的患者伴隨著轉氨酶升高和脂肪浸潤的超聲檢查提示發展了代謝綜合徵的逐漸和逐步表現。 在八年的時間裡, 與大量使用檳榔有關, **她逐漸體重增加,發展為高血壓,血脂異常,糖耐量減低並最終成為糖尿病。** 缺乏代謝綜合徵的家族病史以及其他可能導致代謝異常的疾病或藥物, 這表明檳榔是其MS和潛在NASH的致病因素。 有趣的是,儘管在過去的3.5年中體重增加的幅度較輕(總共為3歲), 但大部分體重增加發生在使用檳榔的頭四年中。Hgb A1C從4.8到6.8%逐漸升高,表明她的葡萄糖耐量急劇下降(5公斤)。此外,儘管空腹血糖水平和Hgb A1C較高,**但她的空腹胰島素水平仍正常,其動態平衡評估模型(HOMA)得分為1.96。 這可能表明檳榔在某種程度上具有胰島素增敏作用。** 我們的病例表明與檳榔咀嚼有關的肝臟疾病可能是由NASH引起的。亞洲的許多研究報告了檳榔咀嚼的代謝綜合徵,肝功能檢查異常,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患病率增加,這證明了這一點。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j.1440-1746.2007.05001.x 似乎影響了胰島素的阻抗,這會影響代謝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rWHQJ9qxZQUC&lpg=PA166&ots=9DBQ3I36TT&dq=arecaidine%20liver&hl=zh-TW&pg=PA166#v=onepage&q&f=false in rats, arecoline is de-esterified in the liver to arecaidine, and both arecoline and arecaidine are excreted as the mercapturic acid, N-acetyl-S-(3-cxarboxy-l-methylpiperid-4-yl)-L-cysteine and an unidentified product. Arecoline is rapidly metabolized in both liver and kidney (essentially 100% and approximately 87%, respectively). Arecoline was not metabolized by either blood or brain homogenates to any significant degree. Using various enzymatic inhibitors, any significant involvement of monoamine oxidase or hepatic microsomal oxidative enzymes in the metabolism of arecoline was ruled out. however, the specific carboxylesterase inhibitors tri-ortho-tolylphosphate and tetraisopropyl pyrophosphoramide completely blocked arecoline metabolism in the liver homogenate. # 在大鼠中 檳榔鹼在肝臟中被去酯化為檳榔鹼, 檳榔鹼和檳榔鹼都作為巰基乙酸排泄, N-乙酰基-S-(3-cboxboxy-1-甲基哌啶-4-基)-L-半胱氨酸和不明產品。 檳榔鹼在肝臟和腎臟中均迅速代謝(分別為100%和約87%)。 檳榔鹼沒有被血液或腦勻漿代謝到任何顯著程度。 使用各種酶抑製劑 排除了單胺氧化酶或肝微粒體氧化酶在檳榔鹼代謝中的任何重要參與。 但是,特定的羧酸酯酶抑製劑三正甲苯基磷酸酯和四異丙基焦磷酸酰胺完全阻斷了肝臟勻漿中的檳榔鹼代謝。 ========== # 檳榔素 (arecoline) 為檳榔子中含量最高的生物鹼,其次為檳榔次鹼 (arecaidine)。雖已有研究分析檳榔鹼在唾液及尿液中的濃度分佈,但檳榔嚼食後生物鹼在血中的代謝分佈未知。流行病學研究指出長期嚼食檳榔可能與肥胖、代謝症候群、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腎疾病有關。 ====== # 檳榔之上癮作用:以動物模型探討 世界上嚼食檳榔的人口約有六億,雖然較集中在東南亞一帶, 但隨著人口的遷移已大量傳入美洲歐洲等地區。嚼食檳榔引起的口腔癌已經名列台灣十大死因之一。國內外研究已證實嚼食檳榔會引發各種生理病變,但嚼食人口卻逐年攀升,可見檳榔嚼食可視為一種失控行為,具有使個體上癮之效力。一般認為藥物的正增強特性是物質上癮行為的必需條件,正增強特性可表現於原始動機效應 (primary motivational effects)及次級動機效應 (secondary motivational effects)效果。本研究以舔測儀測量檳榔的原始動機效應;以制約性場地偏好測探討檳榔與檳榔素之次級動機效應。結果顯示(一)檳榔萃取液具有正增強效應 (二) 檳榔素具有正增強效應 (三) 檳榔素之正增強效應可被乙醯膽鹼毒蕈膽鹼素及鴉片受器的頡抗劑阻斷,但不被多巴胺受器頡抗劑阻斷。 (四) 檳榔萃取液的正增強效應,同樣受到乙醯膽鹼毒蕈膽鹼素及鴉片受器的頡抗劑阻斷,但不被多巴胺受器頡抗劑阻斷。 由本研究的大白鼠動物行為模式推論,嚼食檳榔可引發正增強效果,而此效果可與情境形成制約, 引發渴求檳榔行為。 此行為的產生是經由檳榔中的檳榔素, 透過乙醯膽鹼毒蕈膽鹼素與鴉片神經傳導素系統引發大腦正增強神經機制。 ==== # 檳榔及其添加物致癌性與致腫瘤性相關之研究 東南亞地區口腔癌症有較高的罹患率,而與嗜嚼食檳榔的普遍習性有著密切的關系。 臺灣地區民眾嚼食檳榔的風氣已日趨嚴重,勢將威脅國民健康。對於檳榔致癌性問題 的探討,相關研究報告結論并不一致;且檳榔的致癌機轉也尚未有一定論。因此本研 究分別以三部份實驗探討檳榔及其添加物之致癌性與致腫瘤性相關問題。 實驗結果顯示,經SOS 呈色測驗法測試,檳榔成份中之檳榔案(Arecoline) 和檳榔澗 (Arecaidine)有致突變性サ力;而市售檳榔及其添加物產品萃取物中,以檳榔塊(Be- tel nut)的致突變性サ力也明顯升高。此外,在誘癌劑(DMBA)癌化倉鼠頰粘膜過程中 , 檳榔澗(Arecaidine)則有顯著的促癌作用; 且濃度愈高, 促癌サ力有相對增加的趨 勢。另一方面,在“檳榔萃取液對誘癌劑(DMBA)誘發倉鼠頰粘膜鱗狀上皮細胞癌”的 實驗中, 以DMBA+ 檳榔萃取液涂抹者的肥胖細胞反應(Mast cell response)較明顯, 暗色上皮細胞(Dark epithelial cells) 出現的百分率也較高;而后者有逐周增加的 傾向。 綜合以上結果,檳榔成份和其萃取物有致突變サ力之傾向;而檳榔澗在癌化過程中可 能扮演促癌劑的角色。由此,我們也進一步對嗜嚼食檳榔習慣與口腔癌發生率之關系 提供了參考資料。 ====== # 苗栗縣泰安鄉成年人嚼食檳榔.抽菸.喝酒與其肝功能相關性探討 為瞭解泰安鄉成年人檳榔嚼食、抽菸、喝酒、B、C型肝炎帶原之盛行率及檳榔、菸、酒、B、C型肝炎帶原情形與肝功能異常之相關性。本研究於民國九十年針對泰安鄉居民進行家庭訪視,及採血檢查肝功能等方式收集資料以完成調查。研究設計以抽樣方式,採分層多步驟集束抽樣調查法(stratified multi-stage cluster sampling),抽樣機率以等比隨機抽樣(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 PPS design),針對泰安鄉18歲以上成年人,依村里別、性別、年齡分層,抽取208位樣本後,以該鄉實際性別年齡人口數加權。其項目包括:嚼食檳榔、抽菸、喝酒生活狀態、健康狀況、肝功能檢查。同時以GOT大於40U/L、GPT大於40U/L,為本研究肝功能異常之指標。研究結果共回收問卷252份(血液資料208筆)。問卷輸入藉MS Access設計資料鍵入螢幕完成資料建當,以SAS統計軟體進行資料整理及JMP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發現:泰安鄉檳榔嚼食、抽菸、喝酒盛行率為26.60﹪、51.22﹪、24.14﹪。與居民性別、年齡、教育、職業有統計上顯著相關。以男性、35-49歲、國(初)中、技術人員為最高。B、C型肝炎帶原率為21.6﹪、20.9﹪與居民年齡、有抽菸者、喝酒年數達統計上顯著相關。 肝功能方面:GOT大於40U/L、GPT大於40U/L、GOT大於40U/L或GPT大於40U/L任一項之盛行率分別為49.8﹪、49.1﹪、54.9﹪;有無嚼食檳榔、檳榔嚼食顆數、年數均與肝功能異常無統計上顯著相關。居民性別、抽菸量、喝酒與GOT大於40U/L或GPT大於40U/L任一項有統計上顯著相關。探討肝功能異常在檳榔嚼食、抽菸、喝酒各項行為組合與、B、C型肝炎帶原相關性,結果發現:男性 GOT或GPT任一項異常相對危險性為女性2.10倍機率,B型肝炎帶原者肝功能異常相對危險性是沒有帶原者7.69倍機率,C型肝炎帶原者肝功能異常相對危險性是沒有帶原者16.16倍機率,同時有抽菸及喝酒者肝功能異常相對危險性為沒有嚼食檳榔、抽菸、喝酒者的2.94倍機率;其他各行為組合均無顯著相關。 關鍵字:嚼食檳榔(areca/betel quid chewing)、抽菸(cigarette smoking )、喝酒(alcohol drinking )、 肝功能( liver function) ==== # 檳榔素及其氧化物對肝細胞之細胞毒性、遺傳毒性及致突變性之探討 在亞洲,檳榔經常被人們拿來食用, 主要是為了放鬆緊張 壓力、提神、分泌唾液與體溫升高等效果。 檳榔中含有許多的生物鹼, 研究證實在嚼食檳榔者的唾液中以檳榔素 (arecoline, AR )的含量最多。 從國內醫療院所數年來的研究顯示,唾液中含大量檳榔素會使口腔黏膜細胞發生變異,進而導致口腔癌的發生。 檳榔素不只導致口腔癌, 有研究指出它也具有遺傳及細胞毒性,且與肝硬化的形成有關。 而肝臟是人體重要代謝器官,檳榔素進入人體經氧化作用後,產物為檳榔素氧化物 (arecoline oxides, AROs)。 目的:本研究想了解當檳榔素轉變成檳榔素氧化物後,對正常大鼠肝臟細胞 (clone 9 cell) 的細胞毒性、遺傳毒性、致突變效果及細胞內氧化壓力的變化與造成肝臟損傷的關連性,並以斑馬魚來 確定在細胞模式下之發現。 方法:檳榔素及檳榔素氧化物對細胞毒殺能力、DNA 損傷、致突變及細胞內氧化壓力等之影響,分別 以結晶紫染色法、慧星分析法、體外細菌回復突變分析法 (Ames test) 及 DCHF-DA 染色法進行測量。 結果:正常大鼠肝細胞經過A檳榔素氧化物及檳榔素處理後,檳榔素氧化物的細胞毒性IC50 為 100 μM,而檳榔素的細胞毒性IC50 為500 μM,其間差異達5 倍, 可知在細胞毒性方面檳榔素氧化物的毒性遠大於檳榔素的毒性。 彗星分析測量結果顯示, 檳榔素氧化物對DNA 造成的股斷裂傷害也明顯大於檳榔素造成之DNA 股斷裂傷害。 另外以250-500 μM檳榔素氧化物處理也造成DNA crosslinks (DCs) 形成的情況, 細胞處理檳榔素則不會有明顯DCs 的形成。 在致突變效果方面, 以體外細菌回復突變分析法分析結果發現隨著加入檳榔素氧化物的劑量越高, 使沙門氏突變菌TA100 產生回復突變的菌落數也越多, 而處理檳榔素則無明顯致突變效果。在細胞內氧化壓力方面, 檳榔素氧化物可明顯誘導細胞內活性氧物種(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量增加, 檳榔素的效果較不明顯。 以0-500 μM 檳榔素或檳榔素氧化物處理斑馬魚胚胎及以31.25-62.5 μM 檳榔素氧化物處 理幼蟲, 發現檳榔素氧化物對胚胎具有明顯毒殺性, 對幼蟲可明顯誘發體內活性氧物種的生成; 而處理檳榔素後,胚胎的存活率無明顯改變, 且輕微誘發幼蟲體內活性氧物種生成。 結論: **綜合上述結果,檳榔素氧化物對正常大鼠肝細胞的毒殺性、遺傳毒性、致突變性及誘導細胞內氧化壓力提高的能力皆強過於檳榔素。 檳榔素氧化物有可能是一種對肝臟造成病變,導致肝癌發生的重要致癌因子。** ====== https://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article.html?newId=43660 嚼食檳榔的族群有高比例的精神病患與慢性腎病患 檳榔子(俗稱菁仔)含有高量檳榔生物鹼,其成分複雜,包括檳榔素、檳榔鹼、多酚化合物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檳榔素(Arecoline),是一種副交感神經作用劑,在一般劑量下能促進消化道的蠕動、使瞳孔縮小、心跳減低、刺激唾液分泌且有興奮、保暖效果,不少人喜歡工作時或天氣寒冷時嚼食檳榔提神,然而,在高劑量下則會作用在肌肉及中樞神經,使大腦活動受抑制,而表現出動作遲緩的現象。檳榔素在肝臟中代謝會轉變成檳榔鹼(Arecaidine),檳榔鹼沒有副交感神經作用劑的效果,一般劑量對動物的行動無影響,但高劑量則有鎮靜的效果。 從去年(2018)一篇台灣學者發表的大規模跨國研究結果1已經證實,嚼食檳榔是會成癮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民眾在無需提神的情況下,仍然想嚼食檳榔。同年,有整合多篇文獻的統合分析2顯示,嚼食檳榔與非嚼食的族群相比,竟有高達1.44倍的機會容易罹患慢性腎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另一篇世代追蹤研究3結果也顯示,有嚼食檳榔的人竟有約1.8倍的機會容易罹患相關精神疾患(common mental disorders),也許與攝入過多檳榔素/鹼有相關,而且嚼食檳榔的族群也有比較高比例的高三酸甘油酯症、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這樣的結果再再顯示,檳榔裡的多項檳榔生物鹼除了已知是一級致癌物之外,還包含更多傷害人體的附加作用,爾後引起的精神或器質性疾病也是可以理解的。 根據2017年衛生福利部公布的十大死因中,癌症位居死因之首,而口腔癌與食道癌分別位居第五與第九名,這個統計結果與國人嚼食檳榔、飲酒與抽菸的習慣密不可分,唯有不嚼食檳榔、戒除菸癮與減少飲酒,遠離致癌物才是預防癌症最重要的關鍵步驟,同時保持的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定期篩檢,戒菸可以有相關衛教與藥物輔助來減少菸癮,戒檳榔有熱心的衛教師教導如何戒治,同時定期接受國健署提供的兩年一次的口腔黏膜篩檢,絕對不要逞一時之慾,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參考資料: 1. Association of DSM-5 Betel-Quid Use Disorder With 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 in 6 Betel-Quid Endemic Asian Populations, Lee CH, Ko AM, Yang FM, Hung CC, Warnakulasuriya S, Ibrahim SO, Zain RB, Ko YC, JAMA Psychiatry. 2018 Mar 1;75(3):261-269.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17.4307 2. Betel nut chewing and the risk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vidence from a meta-analysis, Wang M, Yu SY, Lv ZT, Yao Y. Int Urol Nephrol. 2018 Jun;50(6):1097-110 3. Areca nut chewing is associated with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Lin TY, Chang HC, Hsu KH, 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 2018 Apr;53(4):393-401. doi: 10.1007/s00127-017-1460-3. Epub 2017 Nov 15. ===== 吃檳榔只是危害自己?! 日期:2018-07-17  作者:腫瘤醫學中心  點閱數:6 1. 很多人認為嚼食檳榔屬個人行為,並不像抽菸會散布二手菸影響他人,但其實檳榔中的致癌物亞硝胺(nitrosamines),會透過男性的Y染色體而影響下一代,導致小孩易提早得到代謝症候群;若孕婦有嚼檳榔習慣,也易出現流產、早產、寶寶出生體重過輕等問題。 2. 其實『檳榔』早於2003年被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證實為第一級人類致癌物,即便不加任何添加物,檳榔子中即含有的檳榔素(arecoline)和檳榔鹼(arecaidine),會在嚼檳者的口腔中產生致癌物質,導致嚼檳者罹癌,且食用過多的亞硝胺亦會導致罹患糖尿病;在臨床上,每10個口腔癌患者中,就有9個患者與嚼檳榔有關。 3. 有鑑於此,及早戒檳對於自身及子女健康有很大益處。國民健康署為讓民眾預防及早期發現口腔癌,提供30歲(含)以上嚼檳榔或吸菸民眾、及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目前台灣每年發現逾5千名癌前病變及癌症個案,透過治療有效阻斷轉變惡化,早期存活率高達8成,民眾千萬別錯失早期治療良機。 ==== 與「榔」共舞得口腔癌,發音不易吞嚥難 檳榔,一小顆一小顆看似平凡無奇,為何讓許多人甘願做烈火紅唇的鐵粉?由於檳榔子果實中主要成份為多酚類化合物、檳榔素、檳榔鹼,食用會讓人有興奮感、精神感覺較為振奮,但同時,檳榔鹼也是檳榔致癌因子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檳榔是東南亞受歡迎的精神活性物質之一,僅次於尼古丁,酒精和咖啡因,雖然檳榔也是許多國家重要的文化和社會傳統,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經常使用檳榔對健康會產生嚴重影響,且檳榔、菸、酒三項均有者,得口腔癌之機率更是三項均沒有者的123倍。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陳建晟表示,一位40多歲患者從事建築業,平時身體健壯無其他疾病,因工作關係而食用檳榔,半年前發現口中傷口不易癒合,以為會慢慢好,故未留意疾病狀況,等到下嘴唇麻木就醫時,已經是口腔癌第四期,雖已進行手術及化療電療,但後續吞嚥、發音及外觀均已受到影響。患者壓根沒想到,只是工作關係吃個檳榔,竟然會造成這麼大的嚴重後果。   陳建晟指出,口腔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從口腔黏膜的一個正常細胞要演化成奪命的細胞往往會經歷過度或潛伏的演變。一些癌前病變徵兆是可以被辨識出來,像是口腔白、紅斑症、口黏膜下纖維化症等,均是口腔癌前的警訊,此時如能戒除嚼食檳榔的習慣還可能來得及。而口腔也是一個很容易檢視的器官,在清洗牙齒時不難做細部的檢查,同時牙醫師或耳鼻喉醫師在看病治療時也很容易觀察是否有病變,因此口腔癌的癌前病變篩檢與治療乃是口腔癌防治的重要途徑。   世界衛生組織也將檳榔分類為致癌物質,『美國牙醫協會雜誌』的一項研究報告中指出,嚼食檳榔者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風險較高,這種無法治癒的狀況會造成口腔僵硬並最終導致下顎運動的喪失,且檳榔與心血管疾病,代謝綜合症和肥胖風險增加之間亦存在密切關係。由於口腔癌的復發大都在二年內,有大部份會出現在原本患處或頸部,其他則可能轉移到遠處部位,因此呼籲定期追蹤檢查才能有效控制,而戒除檳榔才是最終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