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逃避自由》第一章 tags: 讀書會, 逃避自由 date: 2021-01-16 author: Tree Zi description: 圖片來源:木棉花《進擊的巨人》59 集〈城牆的另一端〉。 image: https://i.imgur.com/UebGMHl.jpg --- # 第一章:自由是心理學的問題? ```graphviz graph escapeoffreedom_ch01 { label="第一章:自由是心理學問題?" fontsize="10" #rankdir=LR node [shape="cube" color="pink" fontname="bold"] edge [dir="forward" style="dashed" color="blue"] subgraph cluster_寫作動機{ label="寫作動機" fontname="bold" writing [label="困境\n(寫作動機)"] era [label="時代背景"] crisis [label="民主的危機"] writing -- {era, crisis} freedom [label="意涵\n(自由的意涵)"] psycho [label="心理因素與社會現象"] rational [label="理性與非理性"] freedom -- {psycho, rational} } subgraph cluster_Freud { label="Freud的心理學" unwill [label="無意識"] antisocial [label="人是反社會的"] demosti [label="社會馴化人"] pressure [label="個人被壓抑"] sublimation [label="昇華成文明"] tool [label="關係是達成目的的工具"] {unwill, antisocial} -- demosti -- {pressure, sublimation} -- tool } subgraph cluster_Fromm { label="Fromm的心理學" dynamic [label="動態互動"] adaptation [label="適應機制"] change [label="順從環境,創造驅力-焦慮"] elastic [label="有彈性的欲求:\n與人的關係"] inelastic [label="沒有彈性的欲求:\n飲食、睡眠"] connect [label="與他人互動,並藉由工作,\n來滿足欲求"] lonely [label="免除孤獨的欲求"] shelter [label="尋找庇護、歸屬感 \n免除孤獨,獲得安全感"] {dynamic, adaptation} -- change -- {elastic, inelastic, lonely} -- connect {lonely, connect} -- shelter } } ``` [TOC] ### 當代自由的困境與意涵 - 自由的矛盾之處:自由與反自由、欲求自由與逃避自由 - ……在漫長且持續的自由戰役中,奮力對抗壓抑和宰制的那群人,往往在某階段便轉為投入捍衛自由的敵對陣營,……一旦原本的抗爭獲得勝利,就會出現 **新的特權階級** 來維護自身的權力。(頁25) - 本書的歷史背景:一戰的「自由之戰」到二戰間「法西斯的崛起」 - 許多人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為爭取自由兒進行的最終戰鬥,其最後的結果就是自由的絕對勝利。戰後,既存的民主政體益發強大,舊的君主政體也被新的民主政權取代。但僅僅數年間,……這些 **新的社會體系有效掌控了所有人的社會與生活,更使得絕大多數的人屈服在他們所無法掌控的權威之下** 。(頁26) - (許多人認為專制獨裁政權是因為某些人的瘋狂性格、或者某些民族缺乏民主訓練、或者某些惡人利用了欺騙的手段,透過暴力獲取政權,其中被統治的人只是受害者)……數年後,這些論點的謬誤已變得十分明朗,……數以百萬計的德國人迫不及待地想要交出自由……也就是說, **這些人不想要自由,反而想要逃避自由** 。另外更有數百萬計的德國人對此問題漠不關心,他們 **不認為自由是值得努力奮鬥、甚至付出生命來捍衛的東西** 。(頁26-7) - 民主的危機: - ……這類民主危機,……是所有現代國家都會遭遇到的困境。人類自由的敵對陣營究竟打著什麼旗幟並不重要……約翰.杜威[^1]曾大力陳述這項事實:「對我們的民主政體造成最嚴重威脅的,並非其他極權國家的存在,而是 **存於我們自身的態度,內建於我們的組織和制度,使外在權威、紀律、規範和對外國領袖的依賴佔了上風** 。真正的戰場……內在於我們內心與我們的體系之中。」(頁27) - 自由的意涵: - ……人類 **經驗到的自由** 究竟是什麼?對自由的渴望是否內建於人性中?是無論什麼文化的人都具備相同的自由渴望,還是會因不同社會中自由主義的發展程度而有所差異?所謂自由是否 **僅僅意謂著剝除外在壓力** ,或者還有其他要素來支持?如果有,那會是什麼?在一個社會裡, **什麼樣的經濟或社會問題會導致人們想要爭取自由** ?自由會不會成為某種沉重到叫人難以承受的負擔,甚至會 **讓人想要逃避** ?為什麼自由對某些人來說是珍貴的願望,對某些人而言卻是一項威脅?(頁27-8) - 心理因素在社會現象中的角色 - 藉由分析自由與權威主義的人性面,使我們不得不考慮一個普遍性問題,也就是 **心理因素在社會演進過程中所扮演的積極角色** ……(並且)指向探討社會演進的過程中,心理、經濟、與意識型態之間的互動關係。(頁29) - 理性人與非理性人 - ……法西斯主義的政治體制在本質上……是在 **驅動並且動員人心中那股非理性的力量** (頁29) - 近幾個世紀以來,我們所熟悉的「人類」形象是一種理性生物,其行為 **取決於自我利益及追求利益的能力** 。(ibid.) - ……(隨著中產階級打破宗教與王權的統治)人們開始相信一個「理性的世界」,認定自己是「理性的生物」。人們逐漸將人性中的黑暗力量──迷信、非理性、反智等等──歸屬於僅存於中世紀或更早期的歷史產物,並認定這些力量來自 **缺乏知識,或肇始於偽善的王權或教宗所領導的狡黠體制** 。(ibid.) ### 社會的心裡機制:Freud的靜態文化-心理學分析與Fromm的動態/互動心理學分析 - Freud的現代心理學: - Freud……致力於觀察與分析 **個人心中非理性與無意識的力量** ,因為這些力量決定了個人的行為。在現代心理學中,Freud與其追隨者不僅發現了人類性格中非理性與無意識的面向,也證明這些非理性現象實際上 **遵循著某些法則,因此可以理性地加以分析並解釋** 。他教我們理解夢的語言、認識身體的徵候及非理性行為,他認為這些東西跟個人的主要性格特質一樣,都會受外在世界影響, **並對刺激作出回應** 。(頁31) - Freud接受了傳統上對個人與社會的二分法,以及關於人類性格中邪惡部分的觀點。對他而言, **人類基本上是反社會的** 。社會必須馴化個人,同時允許個人享有某些生物本能的滿足。但在大部分的情況下, **社會必須改善並檢視個人的基本衝動**。(ibid.) - …在大部分的情況下,社會必須改善並檢視個人的基本衝動,如果社會壓抑了個人本能的衝動,將導致下列情況:那些受到社會壓抑的 **內在慾望** 將轉化為對社會文化有價值的努力合奮鬥, **因而造就文明的基礎** 。(頁31-2) - Freud以 **「昇華」(sublimation)** 一詞來指涉這種 **由壓抑轉為文明的特殊轉變** 。但是,如果壓抑的力量大於昇華的能力, **人就會出現神經官能方面的問題** ……人類的原始慾望的滿足與社會發展的程度呈反比,……壓抑得越多,文明就越往高處發展(以及增加罹患神經官能症的風險)。(頁32) - 在Freud的理論中,個人對社會的關係基本上是**靜態**的,個人性格的本質幾乎不曾改變,除非社會對人性本然的衝動施加較多壓力(因而造就更多昇華),或允許個人享有更多的滿足(因而犧牲了社會文明)。(ibid.) - ……對Freud來說,他所處社會文化裡的人就代表了他所謂的「人類」,現代人身上獨特的激情與焦慮,都被Freud視為根植於 **人類生物性結構中的驅動力** 。(ibid.) - Freud認為的群我互動,也就是社會「馴化個人」: - ……(其中一個案例,可以說明個人作為 **社會性存在的整體概念** )Freud總是透過個人與他人的互動來檢視個體,他認為,這些關係正如同資本主義社會中個人特有的人際經濟關係。 **每個人為自己工作,承擔自己的風險,基本上並不與他人合作** 。但是,個體並不是魯賓遜,而需要 **周遭的人** 成為他的顧客、雇主或雇員,他必須進行買賣,付出與收穫。而市場無論是商品市場或勞動市場,都制約了這些關係。於是,基本上獨立自主的個體進入與他人的經濟關係,以達到「買與賣」的目的。(頁32-3) - Freud對人際關係的概念基本上與此相同: 個人完整具備了生物性驅力 , **為了滿足這些驅力** ,個體遂與其他「客體」產生關係。因此,其他的個體永遠是達成目標的媒介。(頁33) - Freud所理解的人際互動就如同市場關係,是 **生物性既有需求的交易和滿足** ,在這當中,個人與他人的關係永遠只是 **為達目的的工具,而非目的本身** 。(ibid.) - Fromm的心理學分析: - ……(本書的分析)預設了心理學的關鍵課題乃 **個人與世界之間獨特的連結** ,而非個人的本能需求獲得滿足或遭受阻礙。再者,…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並非 **靜態的** 。我並不認為個人天生 **即具備某些特定的原始驅力,也不認同社會作為相異於個人的存在,因此滿足或阻礙了個體的內在潛能** ……諸如愛與恨、權力欲與順從的渴望、對於感官歡愉的享受與恐懼等助長人格差異的驅力,都是 **社會過程的產物** 。……換言之,社會不只有壓抑性的功能, **同時也具有創造性的功能** 。(頁33-4) - 社會心理學的任務,就是要 **理解上述人類在歷史中的創造過程** 。為什麼從一個歷史世代演進另一個世代, **人類性格會出現某些明確的變化** ?……社會心理學必須去解釋 **為何會出現新的能力與新的激情** 。(頁34) - 社會心理學的任務,以及心理學在社會和行為研究中的位置。 - ……社會心理學就在解決這種看似矛盾的課題。這門學科的任務不只在指出個人的熱情、慾望與焦慮將如何因社會過程改變和發展,也指出人類因此被形塑的內在樣貌如何轉變成創造性力量,回過頭來改造外在社會的過程。(頁34-5) - ……我反對Freud將歷史視為 **那些未受社會制約的心理驅力的結果** ,也反對那些忽略人類作為社會過程中動態角色的理論。此批評不只針對意欲將心理學問題 **從社會學論述中抽離的理論[^2]**……也針對那些或多或少染上行為主義心理學色彩的論調。這些論點普遍預設 **人類性格是不會變動的,而且人們的心理變化都只是為了因應新的文化模式而發展出來的新「習慣」** 。這些理論雖然論及心理要素,卻將之貶為文化模式的影子。(頁35) ### 適應(adaptation)的心理機制 - 靜態適應: - 是個人在整體性格結構未變動的情況下去適應某些模式, **也就是採用某種新習慣** 。例如,從中式飲食習慣轉變為使用刀叉的西式飲食習慣。……但這種適應對本人 **人格** 並無影響,不會在他心裡引發新的驅力,或形成新的性格特質。(頁36) - 動態適應: - 所謂的動態適應,……當一個小男孩屈從於父親嚴厲威嚇的命令時,因為太過害怕而不敢忤逆,遂成為一個「乖兒子」。當這個男孩順應環境需要的同時, **內心也發生了某種轉變** 。他可能對父親產生強烈的敵意,但他卻將這份敵意壓抑下來,因為意識到這份敵意,或將之表現出來,將對自身造成危險。然而,這份被壓抑的敵意雖然不明顯,卻成為他性格結構中的一項動態因素。他可能產生新的焦慮,導致更加服從,也可能形成一種模糊的違抗意識。……(在這種情況下)**個人順從了某些外在環境**,但這樣的適應行為卻在他身上 **創造出新的東西,引發新的驅力和新的焦慮**。(ibid.) - 每一則神經官能症的案例都可視為這類動態適應的例證,它必然是為了適應某種不合理的外在環境(尤其是幼年時期的遭遇),……這些情境都會對幼童成長與發展造成負面影響。(ibid.) - **這些類似神經官能現象的** 社會心理現象,諸如存在於社群裡的毀滅性或施虐衝動, **正是動態適應非理性且有害人類在社會上發展的例子** 。(頁36-7) - 人與人之間的慾望和性格特質:它的彈性之處在於「不是必要,非得滿足」,但一旦形成便很難消失或調整。 - 人類天性中……最具有彈性與可塑性的部份,是 **人與人之間不同的慾望與性格特質** ,如愛、毀滅性、施虐、服從傾向、權力欲、疏離、自我擴張的渴望、節儉癖、感官享受,以及對縱欲的恐懼等。這些關於人的欲求與恐懼,是為了回應特定生命情境而發展出來的特質,它們並非特別有彈性,因為它們 **一旦變成某人個性的一環,就不容易消失或轉變為其他驅力** 。然而,它們在某種情況下很有彈性,由於個人(特別在幼童時期)是根據生活方式而發展出這種或那種需求,因此這些需求並非固定和僵化到 **有如與生俱來的人性本質那樣,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非得到滿足不可** 。(頁37) - 個人生理結構的需求:它是不彈性的,每個人都需要滿足。 - ……(迫切需要得到滿足的)是根植於個人生理結構中的需求,如飢餓、口渴、睡眠等。這類需求都具備 **特定的基本值** ,每個人都無法承受滿足的程度低於這個門檻,而當超過該基本值時, **滿足欲求的意向就帶有威力極強的欲求特質** 。所有的生理需求都可被化約為 **自我保護的概念** ,這種自保的需求便是在 **所有情況下都必須獲得滿足的人類本性** (頁38) - 人需要滿足欲求,因此需要與他人產生關連──尤其需要透過工作來滿足需求。 - 簡單來說,我們需必須吃喝、睡覺、保護自身以免受到敵人侵害等,為了達成這些目的,而必須工作與生產。……不同的工作需要相異的人格特質,也使個人與他人產生不同的關係。一個人出生後, **他的生命舞台就已展現在面前** ──他必須為了生存而工作。這代表他必須在某種特殊情況下,以他所處的社會 **為他所決定的方式工作**。 **個人的生存需求及其身處的社會體系,這兩個要素原則上都是個體本身無法改變的** ,因此也成為發展其他較具可塑性的特質發展的因素[^3]。(ibid.) - 由此可見,個人的生活方式已經被特定的經濟體系所決定了,遂也變成 **整個性格結構的基本因素** ,因為自保的重要需求迫使他接受自己必須生活的情況。(頁38-9) ### 小結:個人的「孤獨」課題 - 除了生理需求以外,人類性格中還有「避免孤獨」的需求: - 人性中還存在著另一種具有強制力的需求……這奠基於人類生活方上與生命實踐的特有本質: **與外界建立連結的需求** ,亦即「避免孤獨」的需求。(頁39) - 所謂孤獨,並非是「身體上的孤獨」,還包含了「精神上的孤獨」: - 這種與他人的關係並不等同 **肉體接觸** ,個人在身體上也許能獨處許多年,但 **仍然可與許多理念、價值觀或至少是社會模式產生連結** ,使得他 **感受到一種交流與歸屬的感覺** 。……(反之)他也可能身處在眾人之間,卻依然被徹底的孤獨感襲擊,這種情況若超越了某個臨界點,就會使人呈現精神分裂的瘋癲狀態。(ibid.) - 對於個人這種缺乏與價值觀、象徵、模式連結的狀態,我們不妨稱之為「心理/道德上的孤獨」, **心理孤獨與生理孤獨一樣令人無法忍受**。(ibid.) - 與外界連結的形式可以是高尚也可以是低俗的。……宗教、民族主義或任何荒謬或低俗的風俗與信念, **只要能夠與他人產生連結,都為個人提供了遠離人類最恐懼的──孤獨──的避難所** 。(頁40) - 一項重要的事實是, **個人無法脫離與他人的合作而獨自生存** 。在任何可以想像的文化情境中,個體若想生存, **便必須與他人合作** 。……每個人都會深刻體認到 **需要他人的協助,就如同幼兒一般**……若不幸遭到拋棄,將面臨最嚴重的生存威脅。(頁41) - 歸屬感與自我意識 - ……(自我意識的存在是另一個使得歸屬感成為人們迫切需求的原因)藉由這種自覺思考的能力,我們意識到 **我們是單獨存在的,而且有別於大自然與他人** ……這種自覺使人們面臨到只有人類才會面臨的問題:**藉由意識到自身不同於大自然及他人,藉由意識到死亡、生病與衰老,相較於整個世界以及那些跟我不同的人們,而必然性地感覺到自身極其渺小且微不足道**。(頁41) - (這種渺小感)除非他 **屬於某個地方,除非他的人生具有某種意義或方向,否則他將覺得自己一文不值** ,最終被這種 **自我價值的否定感所擊潰** 。……這份否定感使他內心充滿疑惑,而這份疑惑將 **癱瘓他的行為能力──也就是活下去的能力** 。 (頁41-2) - ……(在此之上)本書所有的討論都圍繞著一個主題:個人,若從原本與自然合而為一的初始情況中得到更多自由,若再更大的程度上成為一個「個體」,將 **毫無選擇地必須透過自發性的愛與生產性的工作** ,與外在世界產生連結 ,否則就只能藉由 **犧牲自由與自我完整的方式** 與外在世界產生聯繫,以尋求安全感。(頁42-3) [^1]: John Dewwy 美國的哲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被認為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現代教育學的創始人之一。詳參考[Wiki的介紹](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BA%A6%E7%BF%B0%C2%B7%E6%9D%9C%E5%A8%81)。引文出自John Dewey 1939年的作品《*Freedom and Culture*》。 [^2]: 這邊指Durkheim的論述,其在《社會學方法論》中有提及。 [^3]: 這邊所謂的「較具可塑性的特質」是指前面提到的「 **人與人之間不同的慾望與性格特質** 」。換言之,人的生存需求(賺錢、賺吃)與他所身處的社會,成為他「可塑特質」的社會條件(因為個人無法改變),從而成為他發展人格特質的條件。而這因人而異。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