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錄 D:相關技術術語中英對照 回到白皮書首頁:[MCP 全方位技術白皮書](/@thc1006/mcp-whitepaper-home) --- ## MCP 核心術語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模型上下文協議 |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 為 AI 應用程式與外部數據源和工具之間提供標準化連接的開放協議 | | 主機 | Host | 啟動連接的 LLM 應用程式,如 Claude Desktop 或 IDE | | 客戶端 | Client | 嵌入在主機應用程式中的輕量級協議客戶端 | | 伺服器 | Server | 暴露工具、資源或提示等功能的獨立服務 | ## MCP 三大核心原語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工具 | Tools | 可由客戶端調用並被 LLM 用來執行動作的可執行函數 | | 資源 | Resources | 伺服器暴露的數據實體,可以是靜態或動態的 | | 提示 | Prompts | 指導 AI 互動的可重用模板,可接受參數並生成動態消息 | ## 協議與通訊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JSON-RPC | JSON-RPC | MCP 使用的遠程過程調用協議 | | 標準輸入輸出 | Standard Input/Output (stdio) | 本地 MCP 連接的傳輸方法 | | 伺服器發送事件 | Server-Sent Events (SSE) | 遠程 MCP 連接使用的實時通訊技術 | | 雙向通訊 |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 客戶端和伺服器之間的雙向數據交換 | ## 身份驗證與安全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OAuth 2.1 | OAuth 2.1 | 現代的授權框架,用於安全的 API 存取 | | 雙向 TLS | Mutual TLS (mTLS) | 客戶端和伺服器都進行身份驗證的 TLS 協議 | | 範圍權限 | Scoped Permissions | 限制特定功能或資源存取的權限模型 | | 令牌 | Token | 用於身份驗證和授權的數位憑證 | ## 工具相關術語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工具調用 | Tool Call | 客戶端對伺服器工具的執行請求 | | 輸入模式 | Input Schema | 定義工具預期參數的 JSON Schema | | 輸出模式 | Output Schema | 定義工具預期輸出結構的 JSON Schema | | 工具發現 | Tool Discovery | 客戶端列出可用工具的過程 | | 函數調用 | Function Calling | 更通用的 LLM 調用外部函數的概念 | ## 資源相關術語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統一資源標識符 |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URI) | 唯一標識資源的字符串 | | 資源讀取 | Resource Reading | 客戶端從伺服器獲取資源內容的操作 | | 資源列表 | Resource Listing | 列出伺服器可用資源的操作 | | 動態資源 | Dynamic Resources | 基於輸入參數或伺服器狀態變化的資源 | | 靜態資源 | Static Resources | 不變的資源內容 | ## 提示相關術語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提示模板 | Prompt Template | 用於生成動態消息的可重用指令模板 | | 提示參數 | Prompt Arguments | 傳遞給提示以自定義輸出的參數 | | 提示生成 | Prompt Generation | 基於模板和參數生成最終提示的過程 | | 上下文注入 | Context Injection | 將外部數據注入到提示中的過程 | ## 高級功能術語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採樣 | Sampling | 伺服器發起的代理行為和遞歸 LLM 交互 | | 根目錄 | Roots | 伺服器對 URI 或文件系統邊界的查詢 | | 徵求 | Elicitation | 伺服器向用戶請求額外資訊的機制 | | 結構化輸出 | Structured Output | 具有明確定義格式的工具輸出 | ## 架構與系統設計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客戶端-伺服器架構 |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 MCP 的基本架構模式 | | 協議層 | Protocol Layer | 處理消息格式和通訊的底層 | | 傳輸層 | Transport Layer | 負責實際數據傳輸的層級 | | 功能協商 | Capability Negotiation | 客戶端和伺服器協商支持功能的過程 | ## 開發與部署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軟體開發套件 |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SDK) | 用於開發 MCP 應用的工具和庫 | | 應用程式介面 |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 軟體組件之間的接口規範 | | 框架 | Framework | 提供基礎結構的軟體平台 | | 中介軟體 | Middleware | 在不同軟體組件之間提供服務的軟體 | | 容器化 | Containerization | 使用容器技術部署應用的方法 | | 微服務 | Microservices | 小型、獨立的服務架構模式 | ## 效能與監控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延遲 | Latency | 請求和響應之間的時間延遲 | | 吞吐量 | Throughput | 系統在單位時間內處理的請求數量 | | 負載平衡 | Load Balancing | 在多個伺服器間分配工作負載 | | 快取 | Caching | 儲存頻繁存取數據以提高效能 | | 監控 | Monitoring | 追蹤系統效能和健康狀態 | | 指標 | Metrics | 量化系統效能的數據點 | ## 數據格式與協議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JSON 模式 | JSON Schema | 定義 JSON 數據結構的規範 | | 內容類型 | Content Type | 指定數據格式的 MIME 類型 | | 分頁 | Pagination | 將大量數據分成較小頁面的技術 | | 序列化 | Serialization | 將數據結構轉換為傳輸格式的過程 | | 反序列化 | Deserialization | 將傳輸格式轉換回數據結構的過程 | ## 錯誤處理與驗證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錯誤處理 | Error Handling | 處理系統錯誤和異常的機制 | | 輸入驗證 | Input Validation | 檢查輸入數據有效性的過程 | | 類型檢查 | Type Checking | 驗證數據類型正確性的過程 | | 例外處理 | Exception Handling | 處理程式執行期間錯誤的機制 | | 重試機制 | Retry Mechanism | 失敗後重新嘗試操作的邏輯 | ## AI 與機器學習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大語言模型 | Large Language Model (LLM) | 基於大量文本訓練的 AI 模型 | | 人工通用智慧 |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 | 具有人類級別認知能力的 AI | | 多代理系統 | Multi-Agent System | 多個 AI 代理協作的系統 | | 上下文窗口 | Context Window | LLM 能處理的最大輸入長度 | | 提示工程 | Prompt Engineering | 設計有效提示的技術和方法 | ## 企業應用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企業整合 | Enterprise Integration | 連接企業內部不同系統的過程 | | 數位轉型 | Digital Transformation | 利用數位技術改變業務模式 | | 業務流程自動化 | Business Process Automation (BPA) | 自動化企業業務流程 | | 系統整合 | System Integration | 連接不同資訊系統的過程 | | 工作流程編排 | Workflow Orchestration | 協調和管理複雜工作流程 | ## 雲端與基礎設施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雲端運算 | Cloud Computing | 透過網路提供運算服務 | | 邊緣運算 | Edge Computing | 在數據源附近進行運算處理 | | 無伺服器 | Serverless | 無需管理伺服器的雲端運算模式 | | Kubernetes | Kubernetes | 容器編排平台 | | 持續整合/持續部署 | Continuous Integration/Continuous Deployment (CI/CD) | 自動化軟體開發流程 | ## 安全與合規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零信任架構 | Zero Trust Architecture | 不信任任何實體的安全模型 | | 端到端加密 | End-to-End Encryption | 數據在整個傳輸過程中的加密 | | 身份和存取管理 | 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 (IAM) | 管理數位身份和存取權限 | | 合規性 | Compliance | 符合法規和標準要求 | | 稽核日誌 | Audit Log | 記錄系統活動的日誌 | ## 標準與規範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開放標準 | Open Standard | 公開可用的技術標準 | | 互操作性 | Interoperability | 不同系統間協作的能力 | | 向後相容 | Backward Compatibility | 新版本支援舊版本功能 | | 語義版本控制 | Semantic Versioning | 版本號的標準化命名方式 | | 規範 | Specification | 技術標準的詳細定義文檔 | ## 使用者體驗 |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定義 | |---------|---------|------| | 使用者介面 | User Interface (UI) | 使用者與系統互動的介面 | | 使用者體驗 | User Experience (UX) | 使用者與產品互動的整體體驗 | | 人機互動 |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CI) | 人類與電腦系統的互動 | | 無縫整合 | Seamless Integration | 流暢無感的系統整合 | | 自助服務 | Self-Service | 使用者自主完成任務的能力 | --- 此術語對照表涵蓋了 MCP 技術領域的主要概念,為中文使用者提供了準確的術語對應,有助於理解和討論 MCP 相關技術。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