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RAN O-Cloud 未來研究目標與技術展望 (For Future Study) ### 1. O-RU AAL (Acceleration Abstraction Layer) 解耦技術 在 O-RAN O-Cloud 的架構設計中,硬體與軟體解耦始終是推動架構靈活性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其中,針對 O-RU(O-RAN Radio Unit)之硬體加速層的抽象(AAL)技術,更成為未來研究的重要焦點。具體而言,O-RU AAL 旨在建立一種通用的抽象層,使 O-RU 軟體能夠獨立於 FPGA、GPU 等各類硬體加速器之外自由運作。目前,如何實現不同廠商間加速器硬體的抽象層標準化仍是待突破的關鍵挑戰。 ### 2. 時間同步架構 (Sync Architecture) 配置研究 時間同步技術為 O-RAN O-Cloud 之分散式網路功能(NF)協同運作的必要條件。當前已有之同步架構包括: - **LLS-C3 拓撲**:O-DU 與 O-RU 從共同的時間源透過前傳網路 (Fronthaul Network) 獲得 SyncE 和 PTP 訊號分發。 - **LLS-C1 拓撲**:O-Cloud 上的 vO-DU 作為同步主節點,透過前傳介面向 O-RU 提供同步服務,時間來源為本地之 PRTC(例如 GNSS 接收器)。 未來尚須研究的同步拓撲(如 LLS-C2 和 LLS-C4)目前仍未有具體的標準規範,亟待進一步探索以滿足更多應用場景的精確同步需求。 ### 3. 以雲原生運行的 O-RU(Cloudification)及其 AAL 技術實踐 將 O-RU 軟體功能由專用硬體設備解耦,以雲原生的形式在 O-Cloud 上運行的 O-RU,也是未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雖然此技術具有提升資源使用彈性與跨供應商整合性的潛力,但目前相關的技術實踐和標準化工作仍處於探索階段。尤其是在如何有效整合 AAL 技術以實現高效能運行的部分,尚存在不少技術難題與挑戰。 ### 4. O-Cloud Network Fabric 同步需求探討 O-Cloud Network Fabric(如 Edge O-Cloud)之時鐘同步、延遲及抖動控制等需求,將在後續的技術版本中進一步深入研究並制定明確規範。目前這方面尚缺乏完整的技術規範,尤其是在區域雲(Regional Cloud)與邊緣雲(Edge Cloud)環境中的差異化需求,未來將是研究與技術規範制定的重點。 ### 總結 綜合以上議題可見,O-RAN O-Cloud 未來的研究方向著重在高度解耦化及更深入的雲原生化技術探索,尤其是在 O-RU 硬體加速抽象層(AAL)及精密同步架構的實現仍存在許多挑戰與機會。O-RAN 聯盟將持續推動相關研究與技術標準化工作,期望在未來版本推出更具靈活性與競爭力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