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BIF

@taibif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

Private team

Joined on Jan 2, 2020

  •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聯盟-資料應用及挑戰論壇QA TBIA Q:TBIA有資料空缺小組,其評析結果會與聯盟成員的資源投入間,預期有什麼樣的反饋? A: 小組成立的目的在於盤點出TBIA資料在時空間、物種以及特定議題,各種層面上的資料空缺,還有小組成員對於資料空缺盤點的技術交流。希望結果能讓聯盟各單位能夠精準的投注資源在補足和增加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 Q:想知道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有什麼建議要給之後想要加入TBIA聯盟的單位?應該有一些做生態調查公司也可以加入,想成為TBIA夥伴單位有什麼資料限制嗎? A: 最主要的就是資料整合的問題,由於各資料庫的資料欄位、格式不一致,需要花不少時間找出所有資料庫的共通欄位、清理資料或轉譯資料。其次是讓各單位都能認同共享資料的好處,尤其是TBIA聯盟與部門及首長間的溝通,讓各單位瞭解到聯盟的成立除了資料整合可以彌補各自的空缺外,還能是各方資源的共享,包括技術、人力、經費的,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讓自己單位的業務也能獲得幫助,並透過聯合宣傳提高能見度。
     Like  Bookmark
  • Syrmaticus mikado (Ogilvie-Grant, 1906) observed in Taiwan by 王朝威 (CC-BY 4.0) 培訓目的 生物多樣性資訊為台灣近年越趨興盛的跨領域學門,乃結合了生物多樣性及資訊學領域的知識,將資料加以分析並可應用於研究、政策等各個層面。然而,由於這個學門所需的知識門檻較高,許多想參與的人往往因知識或技術不足而望之卻步,在台灣目前也缺乏相關人才培訓的體制,所以 TaiBIF 團隊希望能透過培訓制度的建立,除了吸引更多人投入生物多樣性資訊領域,也能培育出更多專業人力,甚至創造出許多新興的職涯發展機會。 志工類型及內容 翻譯協作者任務內容: 協助翻譯文件,文件來源主要來自GBIF或其他國際組織的專業技術資源,將以英翻中為主。 條件門檻: 需有良好中英文讀寫能力,附上相關英文檢定證明或翻譯作品者佳。 報酬回饋: 按照原文字數計酬,依照TaiBIF 團隊評估試譯的結果訂定,每千字 1,610-2,800 元。
     Like  Bookmark
  • tags: technical articles 一份好的資料集,必須可以再利用(具互操作性),若能提供越多欄位資料,則資料的品質及價值也能相對地提高,在任何情況下,資料集至少要有下列所述的 Darwin Core 欄位 相關參考連結: DwC 資料欄位的各集合內容:Darwin Core Registered Extensions(按核心資料表 core 和延伸資料表 extension 分類) DwC 資料欄位標準英文定義快速查詢:Darwin core quick reference guide(按詞條的類別 Category 分類) 物種名錄 Checklist DwC 欄位名稱
     Like 2 Bookmark
  • 科學發展月刊 2020 9月號出爐!這次有我們的專題報導喔! 由於本月的主題是:看見台灣的生物多樣性,所以 TaiBIF 團隊很榮幸地受邀寫稿,介紹 TaiBIF 和 TaiCoL 在做的事情及重要性。 以下節錄兩篇報導的引言,有興趣的朋友歡迎翻閱電子版~ 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整合與開放 端木茂甯、鍾國芳、劉璟儀 你也許知道什麼是生物多樣性,也知道台灣有異常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但你知道生物多樣性的相關資訊能影響我們的生活福祉嗎?
     Like  Bookmark
  • 設計理念簡介 | 介面與操作說明 | 練習與實作 不論你是分類研究者,或是未來想從事分類研究的人,TaiCOL學名管理工具使用教學工作坊絕對是你的好幫手,在這次的工作坊中,我們將向您介紹「物種學名管理工具」的設計理念、介面與操作說明。 透過介面操作說明、練習與實作,讓您更深入了解如何使用這個網頁平台來協助您的分類研究工作。不僅能夠整合查詢檢視,更可以方便地管理學名名錄與文獻資訊,並產出發表文章的分類處理骨架等。 此外,我們也將提供專有名詞說明,讓您更容易理解分類學研究相關專有名詞,降低門檻,讓學習更加容易。 報名對象: 分類研究相關研究人員、研究生、大學生,對生物分類研究有興趣的大眾。如果有意願參與未來臺灣物種名錄的修訂,請務必參加!
     Like  Bookmark
  • 為維持 GBIF 所達成的成就及地位,國際科學與技術資料委員會 (CODATA) 提出全面性的建議。 這是過去十多年來對 GBIF 活動所進行最為全面性的ㄧ次評鑑,所提出一系列的建議,旨在協助 GBIF 從迄今為止所取得的成就基礎上,應對一系列的挑戰,以確保其網絡的未來發展。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其中一個工作小組於 1999 年建議成立一個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經過20年後,GBIF 理事會委託國際科學與技術資料委員會 (CODATA) 對 GBIF 進行了一次獨立評鑑。 經過一年的評鑑工作,包含訪談超過 100 位在 GBIF 全球網絡及相關生物多樣性資訊社群中的專家學者,CODATA 發布了評鑑報告《GBIF 20年回顧》。 在此份報告的總結中,將 GBIF 稱為是「最完整、最開放、應用最廣泛、最易於使用,且最具現代化的物種出現紀錄的數位資料來源」。
     Like  Bookmark
  • SYM12 Connecting biodiversity data with knowledge graphs https://whova.com/portal/webapp/tvac_202110/Agenda/1780315/ pensoft/OpenBiodiv: Open Biodiversity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zymandias: a biodiversity knowledge graph - [PeerJ] Bioschemas - Bioschemas SYM03 Specimen data provision and mobilisation: DiSSCo community e-services and standards https://whova.com/portal/webapp/tvac_202110/Agenda/1780324/
     Like  Bookmark
  • 關於本專題中心 About us 系統分類及生物多樣性資訊專題中心於 2004 年成立,亦由科技部委託運作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 (Taiwan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TaiBIF),並簽署 MOU 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 (GBIF) 在臺灣的國家節點,也是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與國際平台接軌之窗口。所有授權條件明確之公開生物多樣性資料,均於 GBIF.org 國際平台上提供全球科學研究、政策制定以及公共建設使用。2008 年 3 月,更進一步於中央研究院成立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中華民國委員會 (GBIF-ROC),促進跨部會在生物多樣性資訊議題上的對話,以推動資訊的流通與整合。 我們期望能夠將生物多樣性資訊的概念,透過與各組織及學者合作、大眾推廣等方式傳播出去,並提供相應的設施和服務,讓資料提供者、使用者乃至決策者都能依照需求利用開放資料,成為多面向的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集散平台(taibif.tw)。 System & Biodiversity Informatics Center was established in 2004. It was also commissioned by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operate Taiwan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TaiBIF) and signed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to become one of the nodes of the 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GBIF) in Taiwan. Biodiversity open data with clear authorization would be published to GBIF.org for global science research, policymaking, and public construction use. In March 2008, the Academia Sinica further established the GBIF-ROC to promote inter-ministerial meetings about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issues, and hope to form the mobi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We hope to disseminate the concept of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through cooperation with organizations and scholars, popular promotion, etc., and provide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so that data providers, users, and decision-makers can use open data through demands. To become a multi-faceted biodiversity open data platform (taibif.tw). 目標及任務 Purpose & Mission
     Like  Bookmark
  • Generated from Taiwan Amphibians Database ©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 © OpenMapTiles, GBIF. 文/ 劉璟儀 今年4-5月,有兩個大型的公民科學資料集透過TaiBIF IPT 發布/更新到 GBIF 上,這對於即將到來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說,無疑是很棒的生物多樣性賀禮!讓我們來看看是哪兩個資料集吧~ 臺灣兩棲類資源調查網 (Taiwan Amphibians Database) Zhangixalus moltrechti (Boulenger, 1908) 莫氏樹蛙. Liu JimFood. iNaturalist (2022). CC-BY-NC 4.0.
     Like  Bookmark
  • 文 / 何芷蔚、劉璟儀 圖/ OneZoom.org 2021 年底,一站式線上互動生命地圖OneZoom的發表,驚豔了生物多樣性領域的愛好者,也讓生物多樣性資訊的相關單位(當然少不了我們 TaiBIF)感到既興奮又好奇。揪竟開發者是怎麼將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串連起來的呢?就讓我們來瞭解一下吧! OneZoom: https://www.onezoom.org/life.html/ :mag: OneZoom 是什麼? OneZoom是一個透過瀏覽器查詢已知生物的平台,用演化樹的形式呈現
     Like  Bookmark
  • https://github.com/TaiBIF/portal20 build data Postgres dump file https://www.dropbox.com/s/k9e4k4abld7k34n/dump-210926.sql.gz?dl=0 pgdata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STYnzuhkZfOaG0AGZy_g9cfDoDZJXa0y/view?usp=sharing solr 資料檔案
     Like  Bookmark
  • 文 / 劉璟儀 圖 / GBIF.org 📢 大會報告大會報告,臺灣在GBIF上發布的資料量來到了950萬筆大關囉!這麼大筆的資料量在GBIF 的地圖上呈現出來,彷彿整個臺灣被照亮的感覺。 TaiBIF 自 2008 年以來,便持續地提倡將生物多樣性資料開放到GBIF上的概念,但是,這些數字究竟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呢?為什麼我們要一直增加開放資料量呢? 首先來看看開放的資料都是什麼類型、來自哪裡 資料包含的物種類別
     Like  Bookmark
  • 前次(12月)徵才已徵到,本次為擴編新聘職缺,希望徵得2年以上資歷之工程師 你是工程師,同時也對生物多樣性有興趣?或是生科背景,但是希望職涯發展往資訊方面邁進?我們需要跨領域的生物多樣性資訊 (Biodiversity Informatics) 人才,世界有 GBIF、歐洲有 DiSSCo、美國有 iDigBio、澳洲有 ALA、臺灣就是靠你了,趕快帶著滿腔的熱血來應徵。也歡迎不是相關科系但是對生物多樣性資訊技術有熱忱並且願意學習的伙伴一起加入。 團隊簡介 TaiBIF 為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BIF)的臺灣節點,目前設立於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我們積極配合 GBIF 的工作計畫 推動臺灣生物多樣性資料的公開分享,及研究單位資訊管理流程的研發與建設。生物多樣性資訊學為跨生物學及資訊學的新興領域,許多具創意性、整合生態調查資料與資訊化的國內合作案正在萌芽,也有許多與國際同儕協同開發的機會。此職缺包含與全球生物多樣性資料應用領域的交流機會,歡迎您加入探索! 工作地點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跨領域大樓 (捷運南港展覽館站 A5 出口對面公車站轉乘公車,大部分都可以到,最近的站牌為中研新村,行車時間大約 7 分鐘)
     Like  Bookmark
  • 一直還沒有機會好好介紹我們的團隊,在這之前,先來了解一下與 TaiBIF 密切相關的全球性組織 GBIF(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吧! 譯者:方品仁 / 原文 What is GBIF? 什麼是GBIF? 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簡稱 GBIF 是一個由全球政府資助而成立的跨國合作網絡及研究基礎建設,成立宗旨在於提供大眾無論何時、何地均能公開且自由存取的、各種地球上的生物資料。 位於哥本哈根的 GBIF 祕書處負責統整機構的運作,以參與國、合作組織作為節點(Node),各節點收集的資料以共同標準、開源格式提供給全球的資料中心,使得這些包含記錄地點、時間的生物資訊得以公開分享。這些生物資訊來源不一,有自18至19世紀時期博物館的標本典藏,到近年來業餘自然學家們發布附有地理標記的手機拍攝照片。
     Like  Bookmark
  • 新聞來源:https://www.earthobservations.org/geo_blog_obs.php?id=426 為維護地球永續的生物多樣性,並促進全球制定相關的保育決策,微軟打造了行星電腦(Planetary Computer),利用AI和機器學習技術分析從全球各個來源蒐集到的環境資料,來提供開放存取的全球重要的環境資料集,以及可分析這些資料集的運算平台。 作為這項計畫的一部份,微軟的AI for Earth 計畫與全球觀測群生物多樣性觀測網 GEO BON合作提供百萬美元獎金,來支持那些強化監測生物多樣性、產出關鍵生物多樣性因子(Essential Biodiversity Variables)及相關的生物多樣性變化指標,與利用雲端規模運算來增加現有監測計畫的時空分布資料的構想。 每個申請通過的計畫將可獲得: 長達一年最高10萬美元的財務資金 長達三年最高10萬美元的微軟 Azure credits
     Like  Bookmark
  •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 你對於臺灣的生物多樣性了解多少呢? 目前 TaiBIF 的資料平台共累計有 4,697,840 筆生物出現紀錄,涵蓋了 70,234 種物種,這些都是由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政府機關、民間團體等所發布、共享的生物多樣性資料,感謝有這些資料發布者將他們的資料開放,才讓大眾對於臺灣的生物分布狀況及物種相關資訊能夠一探究竟 🕵🏾‍♀️。 為什麼要改版官網呢? TaiBIF 自 2004 年成立以來,很謝謝大家對我們的支持與協助,常常有許多人提供官網使用上的回饋建議,我們也都盡力做改進。為了讓大家在使用上更為容易,我們將官網做了很大的修正,也幫 TaiBIF 換了新衣服,設計了全新的使用介面。 你應該會發現,我們的新官網: 👉 搜尋功能多元化(多項篩選條件及資料搜尋分類)
     Like  Bookmark
  • Calypso orchid (Calypso bulbosa) by J. Brew. Photo licensed under CC BY-SA 2.0. GBIF 的 Ebbe Nielsen Challenge 是每年開放申請的獎項,目的為啟發科學家、資訊學家、資料模型學家、地圖學家及其他專家對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的構想。此獎項名稱是紀念丹麥的一位致力於生物多樣性資訊並協助 GBIF成立的昆蟲學家 Ebbe Schmidt Nielsen。 申請主題可參考歷年得獎名單 今年的 Ebbe Nielsen Challenge 主軸將放在表揚利用 GBIF 網絡中的生物多樣性資料和工具推動開放科學的創新項目,專家評審團將根據開放性、可重複性、相關性和新穎性來評判參賽作品,並給予選定的獲獎者總額高達35,000歐元的獎金! 主要任務 參賽者可以準備能夠改善開放生物多樣性資料的存取、存取、效能和品質的工具和技術來參加此挑戰賽。
     Like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