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0 問答簡記
## 校友對話: [Dung-Ru Tsai](https://www.linkedin.com/in/dung-ru-tsai-240882a2/)
* 勵志故事: 成大數學系倒數第 X 名畢業 $\to$ 應屆考上成大電通所 $\to$ 研發替代役面試被慘電 $\to$ 一般替代役 $\to$ 服役期間請假到成大參加短期暑期課程 $\to$ 翻身
* 經歷: 聯發科技 (新竹) $\to$ Cisco $\to$ 新創公司 Clounix $\to$ 聯發科技 (美國灣區) $\to$ SpaceX

### WiFi: 2014~2017
- Porting freertos and LWIP on CM4
- WiFi firmware team
- 802111/b/g/n/ac
- Verify the WiFi hardware
- https://github.com/dungru/linux-network-performance-parameters
- 2017 年底離職不做,太操了
### Wired: 2018~2023
- Cisco:
- 12.8T datacenter switch
- 32x400G ports
- Switch board and ASIC bring up
- L1 PHY Serdes tuning
- [Cisco N9K team](https://www.cisco.com/site/us/en/products/networking/cloud-networking-switches/nexus-9000-switches/index.html)
- Clounix:
- Get a lot of STOCK
- L2/L3 Datacenter Network
- Tunnel: Vxlan/EVPN
- Resposible C++ Model simulation
- [vwifi](https://github.com/sysprog21/vwifi)
- Linux: Large Receive Offload (LRO)
- 8.7. Receive Packet Steering (RPS)
- Linux Tunnel offload to Hardware
推薦同學去挑戰 NV
- https://www.nvidia.com/en-us/networking/ethernet-switching/
- Nvidia cumulus mallox
### WiFi: 2023
- Filogic830: https://www.amazon.com/Banana-BPI-R3-MediaTek-Filogic-Support/dp/B0BFC9L99J
- Wifi6: 802.11ax
- openwrt
- Driver mt76 都不是我做的
- 快跟不上了 還有wifi7 802.11be
- 大家快來報名WiFi
- [MTK路由器超強 搭MTK830的共碩天選登榜首](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98317261.A.C29.html)
- [Starlink](https://www.starlink.com/)
- [Aviation WiFi](https://www.starlink.com/business/aviation)
- [United — The Inflight Wi-Fi Revolution is Coming](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pJ2HyTNxBE)
- [World's first Boeing 777 Starlink flight: a call with Elon Musk](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HpvKQeV3wQ)
- [Hawaiian Airlines Now Offering Fast and Free Starlink Wi-Fi Across Entire Airbus Fleet](https://newsroom.hawaiianairlines.com/releases/hawaiian-airlines-now-offering-fast-and-free-starlink-wi-fi-across-entire-airbus-fleet)
---
## Apple 的行動通訊技術佈局
> [Apple plans three-year modem rollout to compete with Qualcomm, Bloomberg News reports](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apple-plans-three-year-modem-rollout-compete-with-qualcomm-bloomberg-news-2024-12-06/)
Apple 自主研發數據機晶片,擺脫對 Qualcomm 的依賴,邁向更強掌控力與未來布局。據 Bloomberg 報導,Apple 計劃於 2025 年春季正式發表研發超過 5 年的首款行動通訊數據機晶片 (cellular modem),由 TSMC 代工生產。首批應用將鎖定明年更新的入門款 iPhone SE,取代長期供應夥伴 Qualcomm 的晶片。
雖然首款數據機晶片不會立即用於高階 iPhone,但預料將搭載於明年下半年推出的中階新款 iPhone,代號 "D23",該機型將具備更輕薄的外型。此外,低階 iPad 也可能從明年起陸續採用這款晶片。數據機晶片對行動裝置至關重要,關乎通話品質與訊息傳送等基本功能。然而,Apple 的這款晶片目前性能尚不及 Qualcomm 最新款,意味著 iPhone SE 與部分中階機型的通訊能力可能無法與頂級旗艦機種匹敵。
回顧歷史,Apple 早年使用 Infineon 的數據機晶片,因通訊品質不佳而遭批評,隨後改用 Qualcomm 產品。2016 年起嘗試過 Intel 晶片,但效能仍不理想。面對市場壓力,Apple 於 2018 年展開自研計劃,但由於技術難度高,進展緩慢,甚至曾被指落後 Qualcomm 三年之多。
> [Apple 收購大部分 Intel 智慧型手機數據機業務](https://www.apple.com/tw/newsroom/2019/07/apple-to-acquire-the-majority-of-intels-smartphone-modem-business/), 2019
Apple 硬體技術副總裁 Johny Srouji 坦言,數據機晶片的開發極為複雜。與處理器不同,數據機晶片需應對全球各地不同的電信標準與無線環境,這對設計與測試提出了巨大挑戰。儘管消費者可能不關心數據機晶片的品牌,但 Apple 對此投入巨資的背後,不僅為了擺脫專利費與晶片分潤,更是出於對產品掌控力與成本結構的長遠考量。
根據市場分析,Qualcomm 在 2022 財年的營收中,來自 Apple 的佔比高達 21%,相當於 93 億美元。過去,Apple 曾為專利費用與 Qualcomm 鬧上法庭,儘管最終和解並簽署為期 6 年的授權協議,但 Apple 始終積極推進自研進度,目標是在 2027 年完全擺脫對 Qualcomm 的依賴。
> [Qualcomm 與 Apple 同意放棄所有訴訟](https://www.apple.com/tw/newsroom/2019/04/qualcomm-and-apple-agree-to-drop-all-litigation/)
Apple 自研數據機晶片的真正價值,或許在於其未來的技術整合潛力。根據計劃,數據機晶片將逐步融入無線晶片,進一步提升設備效能與可靠性,並減少耗電量。最終,Apple 甚至可能將數據機直接整合至系統單晶片(SoC),改善內部結構,釋放空間用於更多創新功能與技術,例如折疊式手機和可彎曲的手錶或手機。
> [Motorola 展示可扣在手腕上的概念智慧型手機](https://www.ithome.com.tw/news/161527)
---
## 校友對話: [Rance Jen](https://www.linkedin.com/in/rancejen/)
> 2023 提問
* 怎麼衡量面試者對於系統設計的掌握?
* 詢問 domain knowledge,系統設計與專案經驗
* 通常問場景以及過去實際應用經驗來防止面試者是用背的
* 如何客製化履歷?
* 面試前把 JD 認真看過並查詢關鍵字與該公司相關資料的對應
* 如何決定要投哪些公司?
* 第一階段投純聊天
* 第二階段投會考筆試
* 第三階段投會 code interview
* 進公司前目標要訂好
* 在這些公司學到什麼?
* 認清自己的定位,主動去學習可以幫助這個定位且帶的走的東西
* 目前的職涯目標?
* 跨部門架構工程師
* 如何海投又客製化履歷?
* 對公司分期望值,期望值越高的公司做越高的履歷客製化
* 對你做過的一件事做不一樣的解讀,例如技術方面、管理方面...等等
> 2021 提問
* 技術開發是哪方面?
* 不直接開發 Linux 底層,但 thread pool/concurrency/io model 等基礎知識在很多應用上概念都是相同的。
* 請問新加坡BD的EP現在發得下來嗎?(因為MOM最近拒絕很嚴重QQ)
* 薪水夠高就發的下來,如果能進 Meta 拿到 10000/m 的 EP 跟 PR 都秒發
* 新加坡政府很勢利的,多招點高薪的人才能多收點稅
* 高薪知名的公司申請簽證尤其容易,江湖傳聞 Shopee 在 MOM 有貴賓專線可以加急處理。
* 臺灣人申請簽證有優勢,比中國大陸人容易拿。
* 請問在新加坡bytedance觀察公司新鮮人,新加坡或東南亞畢業生和台灣畢業生專業素質有差嗎?
* 專業素質依然看個人努力,但文化不同,新加坡提倡實習,留學的經驗,學士許多人都有 3+ 以上實習經驗。
* NTU 的教學方式類似 Jserv 的系統課程,給你一個 Topic 或一個專案,自由發揮,認真可以做到很深入,躺平可以隨便做,但努力終究是自己的。
* System Design的部分應該要如何去準備呢?
* 看領域,如果今天要投的是 HDFS,就去查 HDFS 的,如果今天要投的是 General backend,就去看 RESTful 或是上 AlgoExpert 之類的網站買一個 System design 的課程都行,要捨得投資自己。
* 學習之後多找人分享,分享跟教學是最好的複習方式,當初我每週上完 Jserv 的課,馬上就寫筆記,設計題目及詳解,然後在學校社團分享。
[Tech Offers Repo](https://app.techinterviewhandbook.org/offers) 的資訊準確度很高。
### 2024 課程相關分享補充
具體職涯
2018~2019 Trevi Technology (junior)
- gambling company, C++/Go
2019~2021 Trend Micro (mid)
- 全台最大純軟工程師訓練營, C++/Go/Python
2021~2022 ByteDance (mid - senior)
- Tiktok 發私信的功能我做的, Go
2022~2023 Bybit (senior)
- 合約/現貨網格 bot, Go
2023~2024 Decode Global (senior - staff)
- Everything, Go
### 2023 課程相關分享補充
#### ByteByteGo: 把複雜的系統設計,用很清楚圖示和白話的說明,是準備系統設計面試的良好素材
這是十月才出來的教材,這個課程馬上幫大家整理到共筆上非常棒
代表這堂課是有在與時俱進的課程,大家應該珍惜授課教授的用心
這個教材講的比較簡略,更多是當選型時的參考,大家可以看到一個系統之後看著做對比多思考下 Alternatives (Plan B/替用方案)
#### [程式設計師的履歷撰寫要點](https://blog.m157q.tw/posts/2016/01/22/how-to-write-a-resume-for-programming-jobs/)
履歷就是 Sell yourself
30 秒引起興趣或 Fail
> 我在字節的時候也只看 60 sec,被逼的,履歷太多了
不用跟那些太頂尖的人比,競爭的市場不同,只要比你同階層的對手優秀就行
所以要找出自己的特色,並且對之有自信
明確的給面試官給你 opportunity 的理由
> 像我是努力跟客製化
#### 2022 求職心得
點出了應屆生的其中一項優勢,有刷題就行,經驗是加分,System design 幾乎不考。
大量面試,熟能生巧
面試可能很煎熬,但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工
面試能表現的神色自若都是因為訓練自己克服了煎熬
即便在職的時候也定期面試,瞭解市場,規劃職涯
[Netflix 企業文化:追求卓越](https://jobs.netflix.com/culture?lang=%E7%B9%81%E9%AB%94%E4%B8%AD%E6%96%87)
我們不介意員工去其他公司面試,甚至鼓勵員工與主管分享過程中的見聞。畢竟能否獲得豐厚的報酬,全取決於個人能力和聲譽,而非年資。
#### [互相 Mock](https://hackmd.io/@sysprog/HkZz-qezj)
我看到這段好感動,我發現這是我 21 年分享時提過的意見。
然後 22 年開始就有類似課程的記錄了。
當然我的提議跟會有這部分的課程不一定有關啦,但這個部分的教學還是很棒
##### **我補充幾點我個人深有同感,並且身體力行**
1. 避免頻繁使用滑鼠移動
這是視訊開會時非常非常實用的技巧,不管是面對任何人都要注意
滑鼠頻繁的晃動 or 捲動頁面會讓人失焦,干擾思路
要促成合作,應該要讓保持一個舒適的過程。
如果要滑動頁面或是指向特定目標時,最好利用 Tag 之類的東西快速跳到定位,並且讓對方有心理準備,記住你是要傳達訊息,而不是傳遞急躁。
2. 寧可說得慢,但要精準
注重傳達訊息的精準度,減少雜訊,提升溝通效率
這是一個好的 Team player 該有的特質
3. 應該檢驗程式碼是否正確
Dry run, always dry run
即便你寫過 N 遍有 900% 的信心這絕對不會錯
這是一個 Double confirm 的過程,也展示你對所寫程式的謹慎程度
### 關於有檢討兩點補充
檢討是個很重要的概念
1. 檢討面試
能的話自己的前幾次面試最好錄影,拿回去認真回放看兩遍,第一次專注思考自己的回答,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的,「把更好的版本寫下來」,可以只錄自己的聲音,OBS 只錄輸入不錄輸出就行。
英文的部分相同
2. 檢討理解
把問題跟自己的「理解」都寫下來,能夠清晰的表達的知識才是真懂,不用每個細節都能背出來,而是能敘述 why and how 即可
像是我面試字節跳動之前做了這些準備,我在各大平台找字節面試的題目,找下來之後通通寫上我自己的理解。
[bytedance 面試準備](https://hackmd.io/@Rance/Hya3yhTaD)
也盡量筆記下面試過程中的環節跟重點
這也方便你回顧整個面試流程
> 寫之前永遠先問一下,表達尊重以及你秀出你對面試的重視程度
### 如果回去找大學的我,我會想說些啥
1. 畢業前提早面試非常實用
* 瞭解自己的市場定位,減少焦慮,培養自信
* 更多的籌碼談 Offer
* 好的起點大幅影響職涯
2. 找一個優秀的 Leader 或優秀的公司,Leader 提供思路,眼界,公司提供資源,兩者都很重要。
> 真要說的話公司 > Leader,Leader 有可取代性,但公司沒有。
3. 善用 GPT 幫忙 Review Resume 跟 Success story(這是現在的你們才能幹的事情)
### 善用 STAR
模組化你的個人敘述,靈活的重組,按需取用
大多情況用來敘述你個人的 success story
* S
Kafka 瓶頸,一些數字
* T
提升效能,不亂序,不丟包
* A
數個實現細節
* R
超越當前瓶頸數百倍的效益,能應付接下來百倍的用戶增長
可以適用於多個場景,如 技術挑戰/最大成就 同時也可以藉由替換 action 及 result 來適用其他場景
* A:
研究類似競品的解決方案,寫技術文檔,內外評審,分工
* R:
數週內交付,早於瓶頸到達前數月解決問題
這可以適用於 設計解決方案/工作流程案例 等不同面向
1. 找出你最自豪要素(管理/執行/研究/溝通/...)最多的 success story
2. 分析每個要素在這個 success story 代表的行為
3. 把要素抽出來,選定對應區塊(S/T/A/R)並寫好一段敘述
4. 按需組合這段 STAR 的故事
同時這樣的 STAR 樣版要準備多個,我個人是「每個待過的公司三個」左右,假設學生時期算一段的話也可以準備兩到三個即可。
QA
1. 想問當你在審查履歷(招人)的時候,怎麼樣的履歷會讓你多留意一下
> 不要使用招募平台的模板,不必要的資訊不要有(花花綠綠的邊線之類的)也不要有奇怪的大頭照,快速標示技能,快速總結
1. 想請問 ByteDance 使用 Open Source 的比例,還是以這種規模的流量需要刻自己的 component
> 會針對 OSS 去客製化
> e.g. Apache HBase ( Single Node -> New Services, quick response ; Cluster -> Stable service )
> e.g. 改 persistant, TX
1. 想請問如果想往金融科技的領域發展,有特別推薦關注那些技術,或是做甚麼專案嗎?
6. 想請問 ByteDance 有對 consistency 非常要求的服務嗎? 蠻常聽到跟 social media 有關的服務都不需要在意 consistency 只需要維護 availability
> 每個服務要求都不同,直播聊天在意即時性不在意 consistency,但私信聊天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一樣是直播打賞之類的 consistency 又會變重要,因為涉及到前,所以沒辦法一概而論
7. 請問貴公司部門兩年內有缺人嗎? ( Backend or Data Engineering )
> 0, 還有新加坡身份問題
> 有經驗至少是 mid level 之後來新加坡會比較容易,Free grad 公司會傾向找當地畢業生
8. 準備Bytedance面試除了刷題,哪些技術是bytedance看到會很加分的
> 主觀能動性 aka 積極度
7. 對於new graduate 沒有工作經驗的履歷,最關注它的哪點,有哪些點可以吸引到你並願意讓它來面試?
> 履歷寫得好 and 積極度 (你能寫出一個不差的履歷,再去找在職員工虛心內推看看的話誠意有時候真能感動天)
8. 我個學歷是不純正的同學,目前丟104大公司都沒有面試機會,那是應該是先找小公司練功,之後有工作經歷後再跳大公司嗎?
> 一邊面試一邊努力改履歷,甚至可以 Linkedin 去發訊息給在職員工禮貌地請對方給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