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0元研究報告內容 ## 摘要 調查顯示,世界上許多國家對同志族群的接受度皆越來越高,而台灣也在這一股潮流中在2018年通過了同婚專法,朝著多元開放邁進了一大步,然而在專法成功的背後,揭示了年輕與年長世代對此議題的相異立場與隔閡。年輕世代對同志議題普遍支持立場與研究者自身經驗相符,卻與張德勝、游家盛、王采薇(2013)的研究有所衝突,引發研究者的好奇。故本研究透過質性訪談及內隱連結態度的測量,探討大學生對於同志族群的外顯及內隱之態度,透過比對兩者間的一致性,並以質性研究方法分析其態度差異的原因及隱含之議題。據研究結果,三位受訪者之內隱與外顯態度並不一致,且從訪談分析可以發現他們在語言的使用中,無意間放大了異性戀與同性戀之間的差異,顯示社會期望確實作用在部分大學生對於同志的外顯態度,卻未被覺察與辨識。據此,我們希望透過和平且多元的同性議題討論來為社會進行更多思辯,以創造更加和諧與共融的世代。 ## 一、緒論 ### 世界對同志態度的現狀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9的調查顯示,許多國家對於同志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以美國為例,在2007年,只有49%的人認為應該接受同志,到了2019年則上升至72%,支持程度有顯著上升。此調查點出,年齡、教育、收入、宗教、政治意識形態等差異,可能致使群體間態度的分歧,但我們仍可以透過數據看見,在過去20年中,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們對同志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同志相關議題也開始被廣泛地討論和重視。而近幾年促進社會態度轉變的動力,是來自於文化載體的接觸和傳播,全球文化信息對各國在同志態度上都產生影響,使全球對於同志族群的平均接受程度皆有所提高(Louisa L.Roberts,2018)。因此,台灣近年來的同志運動和倡議行動,公民投票等司法改革,除了社會事件的推動,也可能反映全球文化信息的傳播。 ### 聚焦到台灣同志態度的現狀 鄭宇茹(2010)將近代同志發展脈絡區分為四個時期,分別為:一、綜合期,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教會傳入的交錯與衝擊,使此議題逐漸隱身地下;二、黑暗期,外來文化的傳遞、同性戀與愛滋病連結的汙名,社會逐漸產生所謂的恐同意識;三、發展期,西方國家同志團體運動及文化推動,連帶影響台灣同志文化意識的抬頭;四、融入期,台灣社會運動蓬勃發展,同志團體也隨之發起運動挑戰傳統觀念的性別框架,推動社會大眾對於同志觀點有所翻轉。臺灣因世代交替和部分的代內變遷,加上教育程度和經濟地位的提升,對同志的態度日益開放,而社會對於同志接受度的提高,也帶動某部分年長者對社會多元價值之反思,在此議題上產生態度的轉變(Cheng,Wu,and Adamczyk,2016)。 ### 民調發現台灣社會對同志的態度有世代差異,且年齡區分斷裂 臺灣於2017年5月24日,大法官針對「同性二人婚姻自由」案作出第748號解釋,認定現行民法違憲,並於2018年實施公投,最終結果為同性婚姻朝專法保障方向立法。婚姻平權的聲浪看似越發高漲,但與此同時,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不同世代對於同性婚姻的態度呈現兩極化。根據民國111年性別平等觀念電話民意調查,20~29歲的年齡區間,有94.5%同意同性伴侶應該享有合法結婚權利,而60歲以上同意的比率只有33.3%,可明顯看出年輕世代對於同性婚姻的高度支持,而與較高的年齡層形成落差。 ### 這樣的結果與研究者自身的觀察相似,因此有所懷疑,是否真的那麼絕對(研究目的&問題) 上述民調結果在年齡上的調查研究,與研究者本身在日常生活中之觀察相符,研究者身邊之大學同儕朋友大多採支持及接受同志族群之立場,而平常所能接觸到的長輩多為反對同志,Yen-hsin Alice Cheng et al.(2016)的研究發現,年輕世代因為較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接收各種資訊,對同志的接受度較年長世代還要高,楊光、鄭琹尹(2019)同樣發現年輕族群對同志的接受度較高,而張德勝、王采薇(2009)對大學生的研究中有九成五學生認為人的基本權利不該因為性取向而受到影響。多數台灣年輕世代對同性戀態度的研究皆指出,年輕人較為接受及支持同志,相關研究與研究者之實際經驗相互應證,然而,張德勝等(2016)發現,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可以接受身邊的朋友是同志,但當同志與他們在生活上有密切交集時,依舊將同志排除在外,無法像與異性戀朋友相處那樣自然,這讓研究者對此結果有所好奇,是否異性戀大學生對同志族群其實不是全然支持,而是有不同面向的考量。 因此我們的研究問題為:異性戀大學生對同志族群的內隱態度與外顯態度是否一致?接續思考當中可能的變因以及未被覺察的態度。此研究是為探討異性戀大學生對同志之真實態度,期待從研究中抽絲剝繭,探究隱含在異性戀大學生對同志族群的態度中,不常被關注到的其它想法。 ### 假設是外在壓力造成的結果,這樣的壓力也同時作用在其他世代之上,不論是反對同志還是支持同志 社會規範界定出一個社會中,人們可接受與不可接受的行為表現和價值判斷,其會與個人價值觀相互影響(鄭曉明、方例洛、凌文全,1997),Paulhus(2001)提到個體往往受到「社會期望反應」的影響,在某些情況下,個體傾向回答社會所認可或政治正確的答案,尤其越私人或敏感的問題越可能出現「社會期望反應」,同樣的,社會心理學中的「印象整飾」也可被用來說明此現象,個體為了不使自己與眾不同或被人討厭,會有意或無意地或說出預期中社會可接受的回答,這樣的回答可能並非自己真正的想法(DePaulo, 1992)。研究者假設,個體受到外在社會道德規範的影響,隱藏自己的真實態度或是難以知覺到自身偏見,在表示態度時,個體表現出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現在的年輕世代才會呈現出多為支持同志族群的樣貌。而在全球對同志態度轉變的研究調查中顯示,近幾年在對同志接受度高的國家,其接受度持續上升;相反地,對同志接受程度最低的國家,其接受度則持續下降(Flores, A. R.,2019),顯示出,社會規範可能不僅影響正向態度,也會影響到負向態度,如同Chaïm la Roi et al.(2020)所說,社會影響力會影響人們的恐同態度,年長世代中的部分個體可能因此不敢吐露出支持同志的聲音,而形塑出整個世代皆反對同志的樣貌。 ### 試從內隱與外顯態度來解釋(介紹內隱與外顯態度) 研究者試從態度的相關理論來解釋,人的態度可分為外顯態度與內隱態度兩種,Wilson, Lindsey, and Schooler(2000)提出了「雙重態度模式」,外顯態度是在意識層面,個體可察覺並陳述的態度,需要經過深思熟慮才能將其提取出來;內隱態度則是會被自動化激發的態度,個體無法覺察與控制,當個體有心力提取外顯態度時,外顯態度會蓋過內隱態度,但當沒有心力提取時,內隱態度會直接顯現出來,許多改變態度的技術,改變的都是外顯態度,而內隱態度相對穩固,不易改變。而若提到兩個態度之間關係,它們有可能是一致的,也有可能是互相衝突的,亦即所謂的雙重態度及矛盾心理。 另外,提到同志族群免不了談論到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被內隱態度所控制且會被自動化激發(Banaji & Greenwald, 1995),當用自陳方式進行研究,得到的將會是個體的外顯態度,無法排除個體在意識層面上的控制歷程(陳學致等,2011)。同志議題在現代社會仍屬於敏感議題,因此個體在面對以自陳方式進行的研究時會啟動控制歷程,使自己的態度與社會風氣盡可能一致。 ### 研究價值 人的態度應是複雜且多面的,在對同志態度的研究上,國外已越來越重視內隱態度的測量,但國內多數研究仍以自陳式量表為主,如張德勝等(2013)、張德勝、王采薇(2009)、孫旻暐等(2014)。而對於同志議題的研究,同時測量內隱態度與外顯態度,並比對兩者之間的關係,對於取得真實態度是比較有利的方式(Weinstein et al.,2012),因此我們的研究方式為,先以內隱連結測驗取得異性戀大學生對同志族群之內隱態度,再以質性訪談了解異性戀大學生對同志的自陳外顯態度,將兩者相互比對,以更加了解異性戀大學生對同志族群的真實想法。透過訪談與內隱態度的相互驗證,期待看見個人多面向的表達,而非數據上看似一致,卻十分扁平單一的統計態度,促使不同立場的人在未來展開更多對話,補充國內同性戀議題研究較為缺乏的那一部分。 ## 二、研究方法 ### 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取混合式研究設計,亦即以質性和量化並行的方式進行研究。 所謂質性研究是以開放彈性且去結構的方式調查問題,以追求現象的多樣性為目標(Ranjit Kumar,2020),不注重「量的累積」,而將重點放在社會事實的建構過程,以及在特有文化脈絡下的經驗和解釋,我們以質性研究中的半結構式訪談,了解研究對象對同志族群的外顯態度;而內隱態度方面則進行內隱連結測驗,根據研究對象對正負向概念與異性戀/同性戀圖片配對的反應時間,計算出研究對象對異性戀/同性戀的自動化偏好,以了解其對同志族群的內隱態度。 ###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異性戀大學生,採取方便性抽樣為篩選依據,對10名受訪者進行研究。 | 代碼 | 年齡 | 科系 | | ---- | ---- | ------ | | A | 21 | 社工系 | | B | 20 | 英文系 | | C | 22 | 英文系 | | D | 19 | 社會系 | | E | 22 | 法律系 | | F | 21 | 日文系 | | G | 20 | 社工系 | | H | 20 | 社工系| | I | 20 | 社工系 | | J | 20 | 觀光系 | ### 研究工具 #### 內隱態度 在內隱態度的部分,採用國際非營利學術組織Project Implicit所設計之內隱連結測驗網站的中文版,Project Implicit是一個研究者合作網絡,專門研究隱性的社會認知和潛意識控制範圍的思想和感受,因此他們設計的網站有一定的可信度。同時,為確保中文版的效果與原版一樣,在使用此測驗前,我們比對過中文版和英文版的網站,確認兩者完全相同。 **測驗過程** 受測者全數使用電腦進行測驗,在測驗時,若中間出現的詞語或圖片屬於左邊類別按「E」鍵,屬於右邊類別按「I」鍵。 測驗主要分為五個部分 1. 第一部分是將概念同性戀和異性戀分類,例如同性戀在左側,出現同性戀的圖片時就按下「E」鍵。 2. 第二部分,對有正面和負面之分的形容詞做分類,例如好在左邊,出現「愉快」時就按下「E」鍵。 3. 第三部分,將前兩個部分合起來,所以左側的類別是同性戀+好,右邊是異性戀+壞。 4. 第四部份,同性戀和異性戀的位置左右交換。 5. 最後一個部分,類別分為左側的類別分為異性戀+好,右邊是同性戀+壞。 **結果** 內隱連結測驗是在測量概念和評價或刻板印象之間的關聯強度,主要的假設是,當密切相關的項目用同一個按鍵做反應時,受測者的反應速度會比較快,也比較容易做出反應,舉例來說,當「異性戀+好/同性戀+壞」配對在一起,與「同性戀+好/異性戀+壞」相比起來,反應起來較容易且快速,就會被解釋為對異性戀者有一種自動化偏好 #### 外顯態度 以MS Teams程式進行線上的質性訪談,全程錄音及錄影,過程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內隱連結測驗,完成測驗後進行外顯態度的訪談,訪談內容包括對同志態度建構的過程,以及現在對於同志族群的外顯態度,訪談大致以訪談大綱進行,程序為:一、執行內隱態度測驗。二、進行口頭訪談。三、解釋研究內容和測驗結果。四、詢問對測驗結果之看法。 **訪談大綱** 1. 何時開始知道有同志這個族群 - 怎麼知道的? - 一開始知道、但不了解時的想像 2. 起初對同志的想法、感受 - 為何會有此感受的出現? - 有因應此想法產生實際的行動嗎? 3. 現在對於同志的想法 - 對比一開始的想法是否有改變 - 具體描述不同之處(哪裡不一樣?) 4. 什麼原因影響你的想法 - 具體事件描述 - 該因素是否也同時影響周遭他人 - 家庭、宗教、身邊同志親友、媒體、公眾人物、社會運動、社會風氣及教育,分別如何影響你? 5. 是否有與同志相處過的經驗 - 與他們的關係是同學、一般朋友、摯友、家人或……? - 印象深刻的經驗 - 是否影響對同志族群的看法 6. 是否會和其他人談論同志相關議題 - 主動/被動開啟此話題 - 通常有可能是什麼情況下開啟討論 7. 解釋此測驗、內隱態度之定義 - 對自己的測驗結果有什麼想法 - 你覺得是什麼造成這個結果 ### 資料分析 本研究採用之資料分析的方式為主題性分析法,主題性分析法根據高淑清(2001:242-243)之定義為,從一堆雜亂無章之資料中,對資料或文本進行系統性分析,對眾多資料抽絲剝繭,並歸納與研究問題有關的意義本質,最後以主題的方式呈現,分析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整體閱讀與反思、部分分析與歸納以及整體理解與詮釋。 第一階段,我們在訪談結束後,將訪談內容撰寫為逐字稿,並反覆閱讀逐字稿內容,對訪談內容有初步的理解與想法。 第二階段為部分分析與歸納,將逐字稿檔案編碼後匯整至excel,幫助編碼工作之進行,這個階段類似扎根理論之開放編碼,在閱讀逐字稿之過程中,逐字或是逐句給予標籤並編碼,形成眾多概念,反覆檢視編碼之準確性,進行刪減、合併、修改等動作,直到所有資料都被分配到最合適之編碼。完成後再比較相關的編碼,歸納成為次主題,最後再比較分析各個次主題,歸納形成主題。而代碼的意義依序為受訪者代碼、概念號碼以及在此概念之回答順序,例如「A0101」之意義為受訪者A,在第一個概念下的第一個回答。 最後階段為整理、理解與詮釋,再次閱讀各個歸屬於各個主題下之逐字稿內容,安排段落引句,確認整體架構合乎研究主題,並能回答研究問題,再以夾論夾敘之上詮釋研究結果。 ## 三、研究發現 經過內隱連結測驗和口頭訪談,本研究試對比研究參與者之內隱連結測驗結果及自陳態度,有一致和不一致的差異,以下記述之。 有部分研究參與者口頭陳述之態度和內隱連結測驗的結果顯示一致。其中有四位受訪者的態度是對於同性戀者有偏好,有兩位受訪者是對同性戀或異性戀者皆沒有特別偏好,而未有內隱態度偏好異性戀之受訪者內外態度顯示一致。 另一部份的研究參與者,在內隱連結的測驗結果和自陳態度上出現差異。其中有四位研究參與者的外顯態度表示中立或支持,內隱態度是對於異性戀有不同程度的偏好;有一位研究參與者在自陳態度上表示不支持同婚,內隱態度則是對同性戀有偏好。 (可做成表格) **對受訪者想法與態度的詮釋** ### 對於男同志與女同志各自有刻板的想像 在訪談過程中發現,受訪者對於男同志與女同志有不同的刻板印象,對男同志的印象大多為外放;對女同志的印象則是較為內斂。 「嗯,好問題。特別的想法嘛,我覺得沒有差很多欸,我想到的都是一些很白癡的畫面。我現在想到的都是男生耶,就是Gay有時候他們的反應都有點drama,就有時候他們都蠻浮誇的,就很好玩!但女生的話,我就比較感覺不出來,就是他們會明確表達他們是同志,但不會像男生同志有那種drama的表現,不知道欸,我目前想到的人就是這兩類。」(H0601) 除此之外,受訪者I說道,他小時候對同志族群的印象偏向負面,而其內隱態度為對異性戀有中度自動化偏好,這與態度相關理論中,內隱態度源自童年經驗()相符。 「我覺得我對於女同性戀反而一直都沒有太大的感覺,但是對於男同性戀就是改觀,就是應該說小時候那很可怕、很害怕那種,因為大人一直講,你就會覺得說好像真的很可怕欸。」(I0801) 而在問到對同志的了解時,有受訪者習慣從傳統的性別氣質面向來描述同志族群,隱約顯露出二元性別論的概念。 「噢,因為我覺得我遇到的同性戀,就是你剛剛說生理取向跟他的性取向是一樣的這種人,他們的散發出來的氣質是,比如說,他是生理女,但是他散發出來的氣質是比較陽剛的,也比較…男生,就比如說短頭髮,或者是身材就看起來比較壯這樣子。所以我就覺得他是一個,不是我以前認知到的女生跟我以前認知到的男生,他是在一個中間的模糊地帶。」(J0302) 「可能就是從他講話,談吐方面可以聽得出來,他聲音可能就是比較偏女生一點,然後他可能會喜歡一些女生會喜歡玩得遊戲啊,像畫畫得時候可能會畫一些比較,像是畫一些女生阿,畫公主阿,畫漂亮衣服阿,之類的。」(F0303) - 上述受訪者對男女同志的刻板印象,某種程度反映出他們覺得同志是特別且有所不同的,而受訪者的言語中隱約表露出劃分異性戀和同性戀的意識,像是受訪者B曾經覺得同志是不一樣的人, *「我一開始,其實我覺得一開始是只有不能知道他們在想甚麼,但是沒有特別覺得不喜歡他們,就是只是知道是不一樣的人」*(B0302) 問及受訪者現在對於同志的態度和想法,B、F表示,後來透過與同志的接觸和認識而有想法上的轉變,並使用「不覺得不一樣」來描述對同志族群的看法,而這樣的「雙重否定」雖與肯定句一樣,表達的是肯定正向的態度,但隱約隱藏了「削弱肯定」想法和不確定性(Fushan Sun,2011)。後進行內隱態度測驗時,兩位的內隱態度皆為對異性戀有偏好。 *「沒有甚麼特別的想法耶,就不覺得他們是不一樣的人這樣子。」* (F0701) *「就是會有這件事情,但是比較能理解,然後跟完全不覺得有甚麼不一樣吧,不管是男生跟男生或是女生跟女生。」*(B0801) 部分受訪者則是提到「接受同志」,這似乎隱含了同性戀與異性戀是不同且不對等的想法,可能也反映出現在的社會仍是一個不夠平等的社會。 *「認為同志有自己的想法且值得被更多人接受。」*(G0801) *「我覺得社會風氣也有稍微影響到我自己,社會風氣有點在…被動的在跟我們說,其實他們也是群體這樣子,他們是可以逐漸被接受的,就是我感覺到這樣的想法,因為越來越多人會去討論這個話題。」*(J1401) ### 使用「正常」一詞表示其態度 另外許多受訪者習慣用「正常」來形容同志族群,這或許與在上一代,同性戀被視為是一種精神疾病(Wong & Tang, 2003),且被歸類為不正常的有關(駱俊宏等,2005),年長世代的觀念傳遞到年輕世代,年輕世代又從多元的管道接收到新的價值觀,對年長世代的觀念有所質疑,而在言詞間有意無意地強調同志族群在現代社會的「正常」。 像是在問及受訪者從以前到現在對同志族群之想法是否有所改變,部分受訪者描述了一個從覺得不正常到正常的轉變歷程。 *「現在我會覺得,就,就很正常,可是一開始知道的時候我會覺得,原來還有這種事情,這樣子。」*(C0801) *「就是以前會覺得…很久以前會覺得說,他是同性戀喔!就是很驚訝啊之類的,可是現在就是到了高中大學,就覺得好像很正常,不會覺得他們怎麼樣。」*(D0802) *「漸漸覺得可以接受,可能之前會覺得不正常,但慢慢地就覺得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這樣。」*(I0803) *「這件事情就變得因為他們(朋友)會分享、也不害羞的分享,然後這件事就慢慢就是在我心裡變成一個正常的事情。」*(D0901) 從受訪者D的描述中看出,同儕是影響想法態度的重要媒介,因此在問及受訪者與同志相處的情形時,他們認為,因為身邊有愈來愈多同志朋友現身而感到習以為常,同時強調對同志朋友沒有特別的感受。 *「社工系真的蠻多同志,就是也不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就是原來這麼多的族群存在且他們都支持,雖然說他們本身就是那個族群,然後我也會更以同理的角度去看他們,因為他們是很正常之類的。」*(I0903) *「反正就是他們都是正常的朋友,然後行為舉止就是大家都一般般,所以沒有特別覺得怎麼樣。」*(D0601) *「我高中是讀女校,所以我們非常多(同志),就是就是很正常啊,我現在遇到朋友們或同學們我也不會特意去問,就是你大概比較喜歡哪個性別嘛,就是,跟他們的相處經歷,就是,就身邊的人他們,有可能不同段感情選擇的性別就不一樣,所以,可是我也不會特地就是把他們匡列在這是我同志朋友所以比較特別,對我來說他們就是很一般的朋友,我身邊也有很多朋友是,他們會在不同段的情感選擇中選擇不同性別。」*(A0602) 受訪者A對性取向抱持開放的態度,認為那是一種生活態度,而其他受訪者在描述同志的性取向方面,以異性戀作為對比,強調同志的性取向是正常的,可能反映出社會根深蒂固的「以異性戀為中心」仍作用於年輕世代。 *「我覺得…就是很好,他是很正常的一個,就是一個可以,應該說可以像男生喜歡女生、女生喜歡男生一樣,就是很自然被接受這樣子。」*(J0703) *「不會(強迫家人認同),但是就是我前面不是有提到我最好的朋友是同志,那譬如說她感情上有問題的話,就是會要他要加油這樣,就是反而提到感情跟關係的話,反而會比較不排斥,就是會以正常的感情來看待這樣。」*(I1301) ### 同志為特定群體,與自己無關 張德勝等(2013)發現大學生對同志友情的接受度很低,亦即當同性戀與異性戀密切接觸時,異性戀大學生會有所排斥,如同受訪者C,以開放的態度尊重同志的性取向,同時又保持著一定的安全距離。 *「…別人覺得ok就ok,我也不會去多想什麼。但是那時候應該說,只要不要跑來喜歡我,應該都可以。」*(C0302) 受訪者C的話語或多或少顯露出自己不欲與同性戀有所牽連的感覺,與張德勝等(2013)的研究結果相似。 *「我現在就覺得就是,就像可能大部分人都知道,就是愛沒有分別啊,就是如果你,呃,你喜歡,不管你是什麼性向的人,你喜歡就好。」*(C0701) C提到的「愛沒有分別」,受訪者G也有說到,說明著對性取向的開放態度,是年輕世代的普遍價值觀。 *「我就覺得沒有什麼好不能說或者是應該要被排斥的這樣。除非這件事情是影響到別人的意願或是讓別人覺得被打擾,就是有點像是被騷擾的感覺啦,不然喜歡誰都是可以的。」*(C0702) 受訪者C的內隱態度是對同性戀和異性戀有一點或沒有自動化偏好,與其中立開放的外顯態度相符合;而內隱態度為對異性戀有偏好的I則表達了較明確的立場。 「對於我自己個人,我可能沒有辦法接受自己是同性戀這種感覺,支持別人,但是自己如果遇到的話,可能就會有點排斥。」(I0701) 受訪者I的描述顯露出他對異性戀的偏好,與其內隱的自動化偏好相似。 *「例如說:某個人是同性戀,我可以支持那個人去追求他自己喜歡的人,但如果說那個人是我的話,我對於如果是女生喜歡我的話,我可能會覺得有點排斥」*(I0702) *「應該說我想像起來會覺得沒有辦法接受,但是是別人的話,我就沒有關係這樣子。」*(I0703) 而從這段描述中我們推測,I沒辦法接受自己是同性戀,某部分原因可能來自社會仍對同志存有異樣眼光,所以在想像自己如果是同性戀的話,會因為想要避免異樣眼光,而產生排斥的心理。 *「(對國中的同志朋友)好像就只跟他說:喔!你喜歡就好呀」*(I0402) 在2018年同婚公投結束後,大眾對於同志議題的討論度顯著降低,研究者在彩虹平權大平台實習的同學也曾說道,現在大眾及縣市議員很少關注同志議題,影響後續法案的推動。而受訪者C和I的陳述則反映,社會上絕大多數人認為同志議題並不是一個與自己切身相關的議題,而保持著一種井水不犯河水的遠觀態度。 ### 相異想法造成年輕與年長世代的分化,近一步影響個體外顯態度之表述(受訪者與社會的交互作用) 所有受訪者在訪問中陳述自身態度時,皆提及2018年的同性婚姻公投,促進了家人、同儕間,或者校園、媒體討論。而對於同志議題的關注,包括相關團體之倡議行動及媒體資訊傳遞,也促使受訪者對同志族群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就是在之前在投公投的時候是比較熱烈的,那時候常常(跟家人)討論。」* (E1003) *「…到了好像高中開始比較多遊行,跟有那個什麼公投啊,什麼護家盟出來,讓這件事情浮上台面更多。」* (D0501) D說的 *「浮上台面更多」* 所指應是對同性婚姻支持和反對立場的關注和理解,且反映過去大眾對於此議題沉默的態度和模糊的認知。受訪者A也提到類似的經驗,A在訪談中說到,同婚公投議題出來以後,隨討論度升高,得到的資訊也更加全面,使她有機會跟家人針對此議題有所對話,讓家人不只仰賴過去傳統觀念中的片面認知就做出價值觀的判斷。由此可知,公投議題不僅是同志族群在法律權益上的爭取,同時達到對社會大眾倡議的效果,B在受訪中的回應即印證了此現象。 *「我記得之前好像是公投案嗎?那個也算是讓我知道更多他們需要的訴求跟他們想要被看見的地方。」* (B0906) 上述B提出,自己透過公投案知道更多關於同志族群的訴求,而不同聲音的接觸和碰撞,是開啟多方面思考的最佳途徑。但另一方面,在討論逐漸展開的同時,不同的想法和態度也會隨之浮現,受訪者I開始意識到父母與自身立場的落差。 *「講到這個,之前不是有同志公投,就會我爸媽聊,但我爸媽就是很排斥,可是我會一直說這她們就是很正常,你們為什麼不支持這樣,就會發現現在好像一定要支持,不過這樣好像也沒有辦法讓他們接受我的想法這樣,所以後面就比較少提到這個話題」*(I1004) 受訪者I說道 *「現在好像一定要支持」* ,且踩定此立場,又看見父母對於同性婚姻之態度似乎與一種「主流」的想法背道而馳,於是在相異的立場中,選擇減少此話題的談論。當研究者詢問在家庭中是否會談論同志相關話題時,受訪者F、H、I皆表示,自己會因為覺察到家人的反對態度而在家庭中避免相關議題出現。 *「不太會(與家人談論同志話題),因為我的家人,就我爸媽,和我哥哥之類的,他們好像不太能接受這個話題。」* (F1002) F所言之 *「好像不太能接受」*,是一種隱晦的感覺與推測,在華人文化的共同脈絡之下,包括對父母權威的不容置疑,以及相異立場的害怕,使F在溝通發生以前,即逃避了對話的機會。 *「家人的話,我不太會去討論這個話題,因為他們的立場踩得很死,所以我就覺得也沒有必要去跟他們討論太多這方面的事情。」* (H1001) 受訪者H的陳述中,一方面反映其對於年長世代的立場無法鬆動的預設,另一方面,H可能假設了立場不同就不能進行對話。為避免爭執,當父母跟受訪者的想法相牴觸時,家庭內大多就不會再討論相關議題。我們可以從受訪者的訪談中看出,在絕對又扁平的立場劃分之下,受訪者可能下意識逃避張力的出現。 *「就是我覺得這個人的想法可能會是跟我一樣,就是比較相像的,我才會去跟他聊這件事情。因為有時候這種事情好像對其他人來說是比較敏感的。」* (J1006) 遇到想法相近的人才會聊,且J使用 *「其他人」* 一詞區隔立場不同的群體,也對應到前段所述劃分之意味,與態度漸趨向兩極的現況,對於同志議題可能 *「比較敏感」* 的想像,更加深了雙方的隔閡。而在此情形下同儕可能形成一個同溫層,如受訪者A說道: *「…同溫層比較厚,那時候會覺得,原來我們年輕族群或是身邊接觸到的同儕,大家都是比較正向樂觀,然後希望可以呼籲跟推動婚姻平權,或者是性別平等教育的世界這這樣。但是其實當初的公投結果,也是讓對這個議題有關心,有正向情感的人會有點失望,會發現大眾有很多人是還不能接受,或者是這個議題在台灣社會所引發討論是比較矛盾衝突的。」* (A0501) 同溫層的出現,可能使態度相近的個體難以覺察特定議題中多元的聲音,也容易產生立場一致的錯覺。另外,在A的認知中,似乎已將年輕族群和推動婚姻平權劃上等號,綜合上述的訪談內容,可看見個體對同志族群支持與不支持的態度,似乎逐漸分化成兩個極端的立場,並且作用在世代之間。 *「只是可能這件事情就變得比較敏感一點,你可能就不會像一般在講話的時候隨便愛講什麼就講什麼,可能就會稍微保留一點,然後確認說這個人是跟你可以溝通之類的,你才會去講你真實的想法,就不會像一般那樣子愛講就講。」*(E1004) 受訪者E是唯一一位在自陳態度上表達不支持同性婚姻的受訪者,他在訪談中提及,自己抱持此態度在同儕間談論同志議題時,會有所保留,不會直接提出反對意見。 ## 四、討論與建議 #### 重申研究目的(為甚麼要做研究) 同志議題在現代社會中是一個關乎人權、政治、立法、教育等多面向的議題,2018年同婚公投前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現出年輕世代對同志議題的高度支持,而在研究者與同儕相處的經驗中也幾乎聽不到反對的聲音,這樣的結果與現象引發我們的好奇,因此透過此研究,我們探討大學生對同志族群的內隱態度和外顯態度是否一致,並透過分析內隱及外顯態度的差異,理解目前大學生對於同志真實的看法與態度。 #### 比較研究結果(比較研究,別人的研究怎麼說?) 台灣針對異性戀大學生對同志態度的研究皆顯示,台灣大學生對同志族群的接受度和支持度頗高,如楊光、鄭琹尹(2019)、Yen-hsin Alice Cheng et al.(2016),這與我們的研究結果:10位受訪者中僅有一位對同性婚姻表示反對,其餘皆持支持態度相同,也與2016年的民調結果:20-29歲僅有不到10%的人反對同性婚姻是一樣的。另外從民調中可看出,50-59歲有51.7%同意同性婚姻,60歲以上則是33.3%同意,與年輕世代有一定的落差,我們的研究結果印證此現象,許多受訪者認為,長輩對同志的態度是僵化且無法輕易鬆動的,為避免衝突的發生而不會與長輩談論同志議題,我們也發現,避免談論可能是使不同世代對同志態度趨向兩極的原因。 然而,進一步探究年輕世代的支持態度下所隱藏的想法,發現部分受訪者以一種隔岸觀火的態度在看待同志議題,若同志族群越過他們所設定的界線,就會對其產生反感或反彈,這與張德勝(2016)提到,大學生對同志的友情接受度低的結果相符。 #### 回應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從內隱和外顯態度來了解受訪者的真實態度,十位受訪者中,有六位受訪者其內隱與外顯態度是一致的,皆為對同性戀有正向態度;而另外四位內隱與外顯態度不一致的受訪者中,有三位對同志族群之外顯態度呈現支持,內隱態度則對異性戀有偏好。透過研究,能夠看見受訪者可能在語言的使用中,無意間放大了同性戀與異性戀之間的差異,例如使用「不覺得不一樣」的雙重否定(Fushan Sun,2011)句法、或者以「正常」一詞強調其對於同志的看法,也有受訪者明確表達出自己的支持態度建立於附帶條件之上。 更有受訪者在訪談中說道: *「現在社會風氣帶給我的感覺就是普遍該支持,不支持就會被批評」* ,表示其知覺並受到社會期望反應(Paulhus,2001)的影響,形塑出受訪者自陳態度中的支持立場。 研究結果符合我們最初的研究假設,即大學生對同志族群的外顯態度會受到社會期望所影響,而傾向在此議題上表示認同,實際上有部分大學生的內隱態度可能並非如此,他們的部分態度在社會期待和外在干擾下而被隱藏或未被覺察,難以言說,致使調查中年輕世代的支持態度近趨一致。 #### 研究價值(這樣的發現可以應用在那?) 透過此研究看見同志婚姻平權的進程中,面對社會大眾多元的態度與看法,仍需要從不同的面向去探討並提出質疑,以促進更全面的對話。另外,研究過程中也發現有部分受訪者仍會使用性別刻板印象的框架定義同志族群,或無意間使用二元性別論的思考模式,也有受訪者提及國小曾在班級內有共同嘲笑性別氣質陰柔的男同學之現象,顯示校園內多元性別的教育仍有進步的空間。 研究者認為,在同志議題逐漸被廣泛和積極討論的同時,群眾表態支持認同固然很好,但當同志在法制上終於享有平等之權利保障,大眾根深蒂固、卻被隱藏的態度也需要有所翻轉。我們希望透過和平且多元的同性議題討論來為社會進行更多思辯,以創造更加和諧與共融的世代。 #### 研究限制與建議未來研究 許多文獻皆指出,在對同志的態度上,異性戀女性比異性戀男性友善(Gary R. Hicks&Tien-Tsung Lee,2006、E. Glenn Schellenberg et al.,1999、aurel Holland PhD et al. 2013),且其預測力是顯著的,而在我們的研究中,十位受訪者之男女比為2:8,女性明顯多於男性,這可能會使研究結果有些許誤差,建議未來從事同志議題研究的取樣時,要將性別列入應被考量之外在變因。 本研究透過質性訪談搭配量化內隱態度測量,在年輕族群普遍支持的聲浪中,發現了隱藏在表象之下,不曾被輕易揭露的想法與態度,從而能夠促進不同立場的對話與理解,因此我們認為,往後對同志議題的研究能夠多採取混合式研究方法,以了解各個群體的真實態度,並進一步促進不同聲音的交流,創造出更為包容友善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