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報告 ## 外顯態度與內隱態度的比較 ### 外顯態度 我們的11位研究對象中,有十位對同志族群的外顯態度抱持正向態度,只有一位受訪者清楚表明了反對的立場,以下將分為支持與不支持同志族群這兩類來進行分析。 在支持同志族群的受訪者之中,大多表達了覺得同志與一般異性戀沒有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可以看出「覺得正常」「覺得沒有不一樣」是現在大學之中普遍對同志的想法,受訪者D說道 *「覺得喜歡同性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所以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同志這個標籤或這個族群對我來說比較不像是一個標籤或是有特定意義,比較像是一種你可以選擇,一種你可能的生活方式」* 而另一位受訪者G則是說 *「對同性戀沒有甚麼特別的想法,就不覺得他們是不一樣的人」* 但這種「覺得正常」「覺得沒有不一樣」或是對同志族群沒有特別的想法的模式,似乎是建立在一種旁觀者的位置上,因為與自身無關,而覺得無所謂,不會特別去討厭或反感,就像受訪者J說道 *「我是支持他們,但對於我自己個人,我可能沒有辦法接受自己是同性戀這種感覺,支持別人,但是自己如果遇到的話,可能就會有點排斥。」* 還有受訪者B說 *「覺得愛沒有分別,不管是甚麼性向的人,你喜歡就好,覺得沒有甚麼好不能說或是應該要被排斥的,除非這件事情是影響到別人的意願,或是讓別人覺得被打擾或騷擾,不然喜歡誰都是可以的。」* 從這些回答中不難看出,受訪者都透露出「尊重」的訊息,尊重人的性向,人可以愛自己所愛,同性戀與異性戀互相尊重,不影響到他人就沒有關係。 在我們11位受訪者中,唯一一位表達反對立場的受訪者K其實也是對同性戀表示「尊重」,反對的是在法律上讓同志婚姻合法,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同志並不會有激烈的反應,也不是極端反對,都是以尊重的態度與人討論這方面的議題,像是受訪者K所說 *「我覺得我雖然是不支持,但是我在那個左右派的線,我稍微偏中間一點,不是走極端的那種。如果遇到極度保守的那種,我應該也不會去跟他溝通吧,極端就很討厭。」* 而這位受訪者提及他不支持同志婚姻的原因,包括了從生物構造方面的解釋,認為大自然設計人體原本就是一男一女,同性若發生性行為,其構造不合,無法生育還容易有傷口;從對社會的影響來解釋,這位受訪者認為,同志走上街頭爭取結婚的權利,可能會讓法律的界線無限後退,讓這個社會沒有所謂甚麼是可以甚麼是不可以的標準在,他說道 *「不是說你(同志族群)出來爭取權利就要給他權利,我覺得應該有一條客觀的界線畫在那邊,不然就是之後各種奇怪的群體要出來爭取,那個線會一直被往旁邊推。」* 這位受訪者站在為社會著想的角度,反對同性婚姻,對於同志他還是保有一定的開放程度,從他與同志友人的相處可以了解,受訪者K描述,他會聽同志友人分享其感情生活及與另一半的點點滴滴,而受訪者K並不會對其有歧視或明顯的貶低,由此了解,受訪者K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同志。 總結以上所述,了解現在的大學生對同志保持著一種開放的態度,不論是認同或是不認同同志族群,在分享自己對同志的看法時,大部分習慣在言語中保留空間,不太會斬釘截鐵或是非常激進地表示支持或反對,另外也能發現,大學生會有將性別氣質和性取向連結在一起的情況,講到同志很自然地會浮現某種性別氣質的同志,所以在外顯態度的部分,在這兩個概念上會有些差異。 #### 影響外顯態度的變因 從多數受訪者的回答中發現,社會運動對於現在這個年紀的大學生來說,是一個蠻大的影響因素,現在這個年紀的大學生,在國高中這個認知發展階段的時期,正好遇上大法官釋字第748號「同性二人婚姻自由案」被解釋為違憲,還有2018年的同婚公投,許多受訪者表示,這兩起事件讓他們對同志有更多的了解與認識,也有更多的討論,在這樣的情況下進一步的思考自己對此議題的態度。 而在上大學後,接觸同志、討論同志議題的機會增加,這影響到受訪者,讓他們對同志的外顯態度趨於正向,覺得同志在日常生活中是平凡且正常的。另外,討論此議題的對象轉換也是影響外顯態度的因素之一,小時候,比較多的資訊和討論來自老一輩的家人,觀念大多比較保守,對同志抱持較為負向的態度,後來有更多機會與同儕朋友討論此議題以及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也使受訪者能輕易獲取相關資訊,在這些資訊與討論相對正向的影響下,也使受訪者的態度趨於正向。 還有一點值得討論的因素是宗教方面的影響,在基督教的教義中提及同性戀是罪的相關論述(林元生,2020),有受訪者提到,因從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使得他對同志議題有矛盾心理,自己對同性戀者的態度是正向的,不理解為何教會無法接受,認為基督教重視「愛人」,與反對同性戀的立場自相矛盾。從受訪者E的訪談中了解到,在教會裡也有新舊世代的區別,舊世代保持保守態度,遵從認為同性戀是罪的教義,反對同性戀;新世代則是接受同性戀,能夠理性開放地討論同志議題,甚至對教義提出疑問。 綜合上述可以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成長在社會風氣相對開放的環境中,有許多機會接觸與同志相關的正向資訊,且跟著同婚公投的風潮,也顯著地對同志議題有更多地討論,這些都會影響到大學生對同志的態度。 ### 內隱態度 在進行外顯態度訪問前,有請受訪者們先做關於內隱態度的測試,並在得出結果後請受訪者們停留在結果畫面先不做解釋,避免影響後續訪問的態度。待訪問結束後會請受訪者們回頭去看內隱態度測試結果,解釋前會先詢問是否知道這個測驗的目的,接著再解釋結果。 下列根據受訪者測試結果大致分為三大類: #### 一、對同性戀較為偏好 在受訪者中代號C、D、E、H、K這五位對於同性戀較為偏好,其中又有程度的區分。受訪者D對於同性戀有強烈偏好,受訪者C、E則是對於同性戀有中度偏好,而受訪者H、K對於同性戀有輕微偏好。 #### 二、對異性戀較為偏好 受訪者中代號A、F、G、J這三位受訪者在內隱態度上對於異性戀較為偏好,其中受訪者F對於異性戀有強烈偏好,而受訪者A、G、J則是對於異性戀有中度偏好。 #### 三、沒有偏好 在總共十一名受訪者中,代號B及代號I的受訪者的結果對於異性戀及同性戀者皆沒有偏好。 上述大部分受訪者對於同性戀或異性戀都還是有不一定程度的偏好,兩者比例看起來差距不大,而沒有偏好的訪者則可能比較少數。 #### 影響內隱態度的變因 由於每位受訪者成長背景及接觸的人事物皆不同,因此在訪問完後我們根據受訪者的回答,試分析出兩種可能影響受訪者內隱態度之變因。 #### 一、近時效應的影響 從外顯態度訪問中可以得知,有一半左右的受訪者對於同性戀族群的印象一開始是較為負面的,另一半則是支持或是中立。然而這些多為受訪者們國小、國中時的初印象,距離現在也有不小的時間跨度,中間發生了許多例:大法官釋憲、同婚合法化或許多社會運動等的影響,可能便造成新出現的信息較先前的信息有更大的影響力,進而影響受訪者的內隱態度。 #### 二、受訪者是否與同性戀族群產生互動 接觸假說 大部分的受訪者都有實際接觸過同性戀族群,少數可能是知道身邊有但不熟悉。而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6)有提到說對於一個人的了解,有可能來自他人的評價,或是自身接受到的媒體資訊,又或是實際互動後而察覺,隨之形成整體印象。因此受訪者們是否有與同性戀族群實際互動,以及互動親密程度與否都可能影響受訪者們對於同性戀族群的整體印象,進而改變內隱態度。 ### 對比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 經過內隱連結測驗和口頭訪談,本研究試對比研究參與者之內隱連結測驗結果及自陳態度,有一致和不一致的差異,以下記述之。 有部分研究參與者口頭陳述之態度、和內隱連結測驗的結果顯示一致。其中有四位受訪者的態度是對於同性戀者有偏好,有兩位受訪者是對同性戀或異性戀者皆沒有特別偏好,而未有內隱態度偏好異性戀之受訪者內外態度顯示一致。 另一部份的研究參與者,在內隱連結的測驗結果和自陳態度上出現差異。其中有四位研究參與者的外顯態度表示中立或支持,內隱態度是對於異性戀有不同程度的偏好;有一位研究參與者在自陳態度上表示不支持同婚,內隱態度則是對同性戀有偏好。 #### 可能原因 根據上述結果,透過整理受訪者的想法與態度,對照文獻並整合研究者的觀點,本研究認為造成一致或不一致的可能原因如下: **一、受社會風氣影響,對於異性戀偏好的態度較難以明說** 我們觀察到,內隱態度顯示對異性戀有偏好的受訪者,在訪談中都表示自身對於同志議題是中立、開放,或者認同與接納的態度,沒有人持反對的意見。 *「應該說現在(社會風氣)帶給我的感覺就是普遍該支持,不支持就會被批評。」* 在問及影響個人態度的因素時,受訪者提到媒體會影響社會大眾的態度,進而影響社會風氣,而在他的觀察中,不支持的態度可能不為現今社會的多數人所接受。此可能形成從眾的現象,個體為了不造成他人的反感或避免自己受到拒斥,會選擇遵循大多數人的意見進行表態,是受到規範性的社會影響(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14) 此與本研究的假設相符,可能有部分人在面對此議題時難以言說其真實態度,而是追求和其觀察到的態度相同之說法,即是表達對同志的友善與尊重,但此現象反而隱匿了一部份的想法與立場,無法全然反映同志現況和處境。 **二、宗教信仰形塑態度的框架** *「因為老實講,那對於年輕的基督徒來說,是一個信仰上的挑戰,因為它是一個價值觀上的……算是一個衝突吧!就是我們不一定真的反同,可是我們的信仰卻不贊同這樣的行為,這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很困惑的事情,所以當初才會拿出來討論。」* 其中一位受訪者為基督徒,在問到他對於同志議題的態度時,他表示自己的想法和信仰的觀點可能相衝突,但他們仍會在信仰的群體中討論相關的議題。而他在訪談中表達自己面對信仰價值觀的矛盾,但在立場上未有明確的表示。此受訪者之內隱連結測驗顯示為對同性戀有自動化偏好,可見信仰的觀點也可能影響個體的外顯態度。 受訪者在得知自己內隱態度的結果為對同性戀有中度的自動化偏好時,反應是驚訝的,也提到他雖然對於同志是不反對,但可能沒有到偏好的程度。可能他覺得,我是基督徒,我應該對於異性戀有偏好吧 **三、受訪者本身沒有意識到其內隱態度** 有一位受訪者在訪談中明確表示自己對於同婚持反對意見,但其內隱連結測驗的結果是對同性戀者有自動化偏好。我們透過訪談內容推測,此受訪者的外顯及內隱態度可能是社會面和個人面的差異。 如前外顯態度的部分所述,就社會的政策和立法來說,受訪者認為在政策和法律下,需要更嚴謹的看待,而非在某時代底下主流的聲浪即可促成法律的修改。而在對待周遭認識的同志朋友,他在受訪過程中提及自己和身邊的同志是有交流的,因此研究者推測他對於同志並非完全感到排斥或者拒絕接觸。 本研究推論個體可能會在思考和態度上偶有矛盾,卻未能發覺其差異。受訪者的外顯態度在理性層面對於制度是反對的,但在與人交流上,對周遭朋友的性向和情感關係可能並未抱持反對的信念,因此在內隱連結的測驗中顯示受訪者對同性戀者有自動化偏好,是受個體未意識到的想法所影響。 ## 大學生對於同志族群的概念建構過程及其變因 本研究透過訪談的方式詢問大學生對於同志族群的態度之歷程,並從中歸納出四種不同的結果,以下試描述之,同時從受訪者的陳述中整理其轉變因素。 一、一直都中立,從不了解到了解 受訪者中,有一位受訪者表示自身在意識到同志這個族群的時候,有感覺到其與異性戀有所差異,但在態度上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保持中立,不過有隨時間對此族群更加了解。 二、中立轉為支持 在受訪者中,有二位受訪者的立場由中立轉變成支持同性戀。受訪者C提及自己起初面對此議題的方式是不給予任何的評價及批判;受訪者I則表示當時認為與自己無關,並沒有任何感覺,選擇中立。而詢問到現階段的態度時,兩位受訪者皆表示自己認為「愛不分性別」,想要支持身邊同志的朋友。 三、負面轉為正面 有三位受訪者提到自己對同志的態度由負面轉為正面。在初始態度中,受訪者表示自己對於同志是害怕的,對於同志的印象也較為負面。詢問到現在的態度時,有受訪者提到自己原先的負面想像隨著時間被澄清,對於同志的印象便轉為正面。 四、一直都不支持 在訪問者中僅有K是一直以來對同志保持不支持的立場。而剛開始對於同志僅有弱勢的想像,後則是對其爭取權利和立法過程的正當性有所質疑。 **家庭** 訪談中詢問到對於同志一詞的概念建構和初始的態度,有幾位受訪者提到其對同志一詞的印象是源自於家庭。 受訪者G表示其有一位親戚為同志身分,因此在幼年時即建構同志一詞的概念,剛開始僅感覺此親戚跟普遍大家在情感上的偏好不太一樣,但透過與親戚的相處感到親近和自在,因此沒有因為意識到同志的不一樣就產生負面的感受。同樣在初始態度上抱持中立的還有受訪者C,他提及自己有一位相差多歲的姐姐,因此他從小就有機會從姐姐的分享中更理解同志族群,而他父母的態度也是接受且開放的,致使他在初期對於同志的印象並非負面。 而也有受訪者提到自己接收到來自長輩口中的片面資訊,因此一開始對於同志族群可能有刻板的印象。 *「…大人會講同性戀會有愛滋病呀,就是會覺得很可怕。」* *「因為有親戚可能阿姨之類的,說學校有同性戀的學生,好像說把他描述的蠻可憐畏畏縮縮的,好像在社會的角落。」* 受訪者J和K皆提到最初在建構同志一詞的概念時,因為家人所傳遞的訊息而對於同志有害怕的感受或者弱勢的想像。 雖然部分受訪者有提到家人的態度,但大部分是在初期,也就是仍在建構對於同志一詞的概念時,家人的想法才會對自己有所影響,而幾乎沒有受訪者將家庭視作態度轉變的主要因素,也有受訪者表示家庭中的態度並未影響其立場。 研究者思考可能的原因,大部分受訪者口述的態度幾乎皆為正面、接受或支持,而約有一半的受訪者提及家庭的態度是難以接受,或者不太會談論此議題。可以看見學生和家庭之間對此議題態度的差異,這呼應相關文獻的研究結果,年輕世代對於同志議題的態度相較於老年世代更為開放(Yen-hsin Alice Cheng, Fen-Chieh Felice Wu, and Amy Adamczyk,2016)。而利基於此研究結果,我們進一步發現,現今大學生在此議題的態度轉變歷程,相較起其他變項,家庭對個人的影響相對較小。 **朋友** *「我的交友圈真的是上大學之後才真正有認識同志,在那個時候我的想法就已經是正面的了,如果是在之前的話,就是在認識這個族群之前,我也不會有什麼反同、恐同,因為那個時候就是生活圈也沒有同志在我的交友圈內,所以就沒有體會那種感覺。」* *「因為後來唸到高中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就是認識更多人嘛,同學或者是朋友就是有可能是同志,然後就會比較清楚他們的想法這樣。」* *「就是Gay有時候他們的反應都有點drama,就有時候他們都蠻浮誇的,就很好玩!但女生的話,我就比較感覺不出來,就是他們會明確表達他們是同志,但不會像男生同志有那種drama的表現。」* 受訪者提及自己隨年紀漸長,透過身邊的同儕更加理解同志族群相關的議題與困境,有時也會對相關的話題有好奇和疑惑,不過他認為自身對同志的態度從過去到現在沒有太大的轉變。 受訪者C及受訪者I皆提及,自高中開始注意到身邊有些好友為同志,透過彼此之間的分享及討論,理解到更多關於同志的資訊及想法,進而影響到他們對於同志的態度,其中受訪者C也在其與朋友交流的過程中,發現這個世代相較於上個世代,對於同志保有相對開明且開放的態度,而上個世代則是受到傳統觀念的一夫一妻制度的影響較多。 受訪者E及受訪者J都是在大學階段接觸更多的同志朋友,其中J由於在國中時期的好友也是同志,並且時常會和她分享自己在戀愛方面的問題及經驗,讓他在與同志接觸時能更加以同理的角度去看待。 受訪者K隨著年齡增加,在求學階段遇見了更多的同志同學,但其認為自己與同志族群的個性不合並無法成為比較好的朋友。 受訪者F及受訪者I在上大學之後,開始結交同志朋友,從生活中、言談中漸漸理解「同志」族群的生活及所遇到的困境,並且能夠同理其立場,因此,對同志的立場漸漸偏向正面並支持。 在訪談過程中,我們發現「同儕」對於受訪者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成長過程中或是各個求學階段結交到同志友人,透過與同志朋友的實際相處,了解到同志的生活與思想,也更理解同志現在之處境及遭遇之困難,進而對同志改觀,對於同志族群的態度也轉為正向並支持。 **媒體** 在訪談中我們發現,媒體對大學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論是傳統新聞媒體或是新興社群媒體,在對同志的概念建構上都會發揮作用,有幾位受訪者表示,在最一開始是從新聞報導或是報章雜誌上知道有同志這個概念,在概念建構的過程中,媒體也不斷提供資訊,當這些資訊隱含著某種立場,便會間接影響到閱聽人,像是受訪者I表示 *「我覺得媒體好像(對人的影響)比較重要,因為他是傳達訊息的人,如果他們今天站在不支持的角度上寫了,然後老人看了就覺得,對!他們就是該死。」* 他認為媒體扮演了傳遞訊息及散播資訊的角色,媒體所持的立場經過各式媒介的傳遞,便能迅速地影響大眾的想法。而令他最印象深刻即為媒體對於護家盟的報導及支持,強化了大眾對於這個團體的認知及看法,可能間接影響到個人對於同志的態度。 有一位非常關注社會議題的受訪者提到,相較於其他社會議題,同志在媒體上的曝光,讓他覺得同志是一個與自己比較接近的議題,在自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有許多同志現身說法,或是有人會分享參與同志遊行的情況和心得,以及遊行的訴求,讓人們可以了解同志生活的全貌和需求,進而能夠同理同志的處境,或是再有進一步的行動。 **教育** 在教育的影響上,高中階段大多是與老師們的討論和對話,沒有聽到有人分享在課本上有提到同志相關議題,受訪者C說,在高中時正處於民法同志婚姻的修法階段,高中公民老師站在中立的立場,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討論這個議題,過程中發現大部分的同學都表示支持。其他受訪者也說,老師在討論相關議題時都是用尊重的態度,不會帶入個人的立場,所以對受訪者本身的態度不會直接有正向或負向的影響 到了大學,就讀社工系的受訪者分享,時常會討論到同志族群的議題或是處境、修法,這樣的討論讓訪問者對於同志的理解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11位訪談對象中,只有受訪者J是因為參加同志議題相關講座,而改變了其態度和立場,他表示,從小家庭灌輸給他「男同志是傳染愛滋病的根源」這樣的概念,讓他對同志產生負面看法,直到在學校參加過一場關於愛滋病及同志的演講,他接收到關於愛滋病的正確資源,才消除了對男同志的偏見,漸漸開始接受並尊重同志這個族群。 2018年的其中一項公投內容為,您是否同意以「性別平等教育法」明定在國民教育個階段內實施性別平等教育,且內容應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這項公投結果有百分之六十的人不同意,也就是說目前正式教育中並未涵蓋同志教育,但從受訪者的回應中可以了解,在教育現場的部分教師已具備了包容尊重的態度,能與學生進行討論,引導學生做進一步的思考。 **社會運動/社會風氣/公投與法案的議題浮現** *「我覺得社會風氣也有稍微影響到我自己,社會風氣有點在…被動的在跟我們說,其實他們也是群體這樣子,他們是可以逐漸被接受的,就是我感覺到這樣的想法,因為越來越多人會去討論這個話題。」* 從訪談中可以看到,受訪者認為社會風氣的確是有在逐漸改善,讓越來越多人會討論且重視這個議題,但另一名受訪者B認為自己是比較有想法的人,社會風氣對於他可能沒有太大的影響,不過在問到周遭朋友時,受訪者B還是認同社會風氣確實會對身邊朋友造成影響。 大部分受訪者認為社會風氣的改變對於同志的處境是帶來益處的,像是有受訪者是因為同志遊行才更了解同志,因此轉變看法。或是因為社會風氣帶動同婚公投,進而影響媒體大肆報導,有受訪者就有提到可能就連不想看到這個資訊的人的也會看到,這樣被動或主動接收到相關資訊的情況下,有些受訪者就會主動去關注,然後逐漸由中立或負面印象的立場轉為正面並支持。 另外,也有一名受訪者比較特別,訪問者E自己本身的信仰是基督教,且所在的教會及父母對於同志的立場都是堅決的反對,使他曾經參加過反同志大遊行。但在事後他認為他反而無法理解自己參加遊行的意義何在,認為同志只是擇其所愛為什麼要去反對,因此這次遊行反而使他打消了對於同志的負面想法,甚至認為同志婚姻理當合法化。 雖然大部分受訪者都認為目前社會風氣對於同志族群非常友善且態度都偏正向,但也有一部分受訪者觀察到不一樣的現象。訪問者J就認為由於媒體的過度報導,導致目前的社會風氣塑造出一種就是大家都應該要為了這個族群爭取其權益的狀態,似乎只能選擇單方面的支持,不支持就得接受批評。而訪問者K則認為社會風氣對於同志仍處於保守階段,並不是一件可以隨口就談的話題,只有在對能夠接受此話題的人才能高談闊論,態度偏激的人仍不限少數。 由此可以得知,雖然很難去判斷社會風氣所帶來的改變究竟是好是壞,但無法否認的是,社會風氣的確讓更多人關注到同志族群,且或多或少都還是造成了人們對於同志族群看法上的轉變。 ## 結論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大學生對同志族群的內隱態度和外顯態度是否一致,並透過分析內隱及外顯態度的差異,理解目前大學生對於同志的看法是否是受到其他因素影響而改變其態度。 研究採取質性的線上訪談,並將訪談分為兩大部分「外隱態度的建構和改變」及「內隱態度測驗和探討」;在外顯態度的訪問中發現僅有三位受訪者對於同志的態度是從未改變的,由此可見在成長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變因影響受訪者改變其態度,透過分析我們理解到「家庭」是影響個人對於同志概念建構的主因,「身邊同志親友」則是在透過相處過程使態度轉變的一大變因,另外「媒體」、「公眾人物」、「社會風氣」及「教育」是外界影響個人理解同志團體處境的主要因素;然而在我們的研究中對於同志的態度上僅有一名受訪者是保有反對的立場,這讓我們開始思考是否是受到外界的影響才會導致受訪者幾乎都支持同志,但其實其內心並沒有想像中的支持,因此透過內隱態度測驗我們發現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的內隱態度與外顯的自陳態度是相反的,其中更有一位是呈現外顯反對、內隱支持的狀況,經過分析後我們列出三項原因:「受社會風氣影響,對於異性戀偏好的態度較難以明說」、「宗教信仰形塑態度的框架」、「受訪者本身沒有意識到其內隱態度」來解釋受訪者態度不一致的可能。 在現今的社會隨著同性婚姻的通過、同志大遊行、風氣的開放,使更多的支持者願意站出來為同志發聲,但我們是否也同時盲目地在追尋社會普遍的聲浪,並未思考過內心支持的原因所在,誠如受訪者J所言:「現在社會風氣帶給我的感覺就是普遍該支持,不支持就會被批評」,我們不想成為社會上的少數,而放棄理性的追逐世俗的浪潮;因此,我們需要透過更多的理解及求知,才能夠傾聽到自我內心的真實想法,就如受訪者的資料所示: 「與一開始的態度有異的訪談者們,都是因為原先不了解「同志」族群,經過與身邊同志親友相處以及因為新聞媒體大量出現有同志的報導,將同志相關資訊普及化,致使訪談者們更加了解該族群之處境」; 最後,我們希望透過和平且多元的同性議題討論來為社會進行更多思辯,而非一昧地追求單方面的盲從及反對。 ## 研究限制與建議 訪談結束及整理完內容後,我們在撰寫本研究報告書時有發現幾點我們當初未注意而忽略的細節,因此可能對於研究結果產生限制及誤差。 首先是我們沒有將關於同婚議題的態度及對於同志本身的觀點區分清楚,因為在整理逐字稿時發現受訪者K對於同婚議題是持反對態度的,然而他對於同志本身是支持的,只是不贊同關於立法的過程。而因為一開始在做訪談時並沒有將這兩點分開討論,因此對於結果可能會造成混淆。 另外,由於內隱連結測試是訪談途中才決定加測的,因此有部分受訪者是在訪談結束後才又另外約第二次訪談時間補測,與其餘受訪者們在訪談前先做內隱連結測試的流程不同,間隔時間也不同,測驗結果可能會因此產生誤差。而其餘受訪者們雖然是在進行外顯態度訪問前先實施了內隱態度連結測驗,但因為中間間隔時間太短,可能導致受訪者後續在進行訪問時有所察覺,進而影響外顯態度。 建議未來在進行類似研究時,可以預先留出更多時間分成兩個階段與受訪者訪談,以此確保間隔時間太短及各受訪者間隔時間不一所造成的誤差。 ## 參考文獻 * 黃軍義、鄭汶忠(2021)。對多元成家態度的影響。台灣性學學刊,第22卷,1-22 * 孫旻暐、林逸祥﹑張思毅﹑李響﹑林碧玉﹑ 蔡舜涵﹑許競﹑陳語箴(2014)。媒體訊息對男同志刻板印象與態度影響之探討—以某大學醫學院學生為例。台灣性學學刊,第二十卷第一期,1-25 * Gergoru M.Herek(2001)。汙名與性取向(江淑琳譯)。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8年) * 朱偉誠(1998)。台灣同志運動的後殖民思考:論"現身" 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0),32-62 * 李佩雯(2018)。當「他們」也是「我們」:已出櫃同志與原生家庭之跨群體溝通關係維繫研究。傳播研究與實踐.第8卷第1期.65-101 * 楊喬羽 沈瓊桃(2018)家庭接納對成年期同性戀及雙性戀者身心健康之影響 * 張德勝、王采薇(2009)。大學生對於同志態度之研究:以一所教育大學為例。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九卷二期,115-150。 * 游家盛(2013)。大學生對男同志和女同志人際關係態度之調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卷,「多元族群與特殊需求者的教學與輔導」專刊。411-432。 * 鄧筑媛、陳乃嘉(2020)。從公投元年到同婚元年—婚姻平權運動的民主實驗和實踐。台灣民主季刊,第十七卷,第二期。137-47。 * 陳學志、黃宏宇、邱發忠、楊立行、卓淑玲(2011)。態度的表象與真實:內隱測量典範的現況與發展。量化研究學刊,第三卷,第一期。54-77。 *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14)。社會心理學三版。雙葉書廊。 * 唐正儀 張仁和(2021)。宗教信仰對同性戀內隱與外顯態度在同性婚姻的影響:來自臺灣IAT資料庫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53卷,1期。151–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