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9月1日 近代物理(下) ###### tags: `高中物理` ## 第一階段:隨機抽問 1. (簡答題)請說明拉塞福散射實驗的內容、結果,以及拉塞福提出的原子模型,與模型的缺陷。 2. (簡答題)請說明波耳氫原子模型的兩大基本假設。 3. (證明題)承上題,請根據以上假設,證明氫原子的電子軌道半徑是 $$r=\dfrac{n^2h^2}{4\pi^2 mke^2},\quad n=1,2,3,\ldots$$ 4. (證明題)承上題,請證明氫原子能階是由下面公式所給出:$$E=-\dfrac{2\pi^2 mk^2e^4}{n^2h^2},\quad n=1,2,3,\ldots。$$ 5. (證明題)承上題,請證明氫原子的芮得柏常數 $R_H$ 可以表示成 $$R_H=\frac{2\pi^2mk^2e^4}{ch^3}$$ | 1 | 2 | 3 | 4 | 5 | |:---:|:---:|:---:|:---:|:---:| | +2 | +2 | +2 | +2 | +2 | ## 第二階段: ### 一、布朗運動(Brownian motion) - 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Robert Brown)利用一般的顯微鏡觀察「懸浮於水中、由花粉所迸裂出之微粒」時,發現微粒會呈現不規則狀的運動,因而稱它布朗運動。(摘自[維基百科](https://reurl.cc/j5gvEp))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2/Brownian_motion_large.gif) -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布朗運動的模型,並寫出擴散方程式。 - 布朗運動也能測量原子的大小,因為就是由水中的水分子對微粒的碰撞產生的,而不規則的碰撞越明顯,就是原子越大,因此根據布朗運動,定義原子的直徑為 $10^{-8}~\text{cm}$。知道原子的大小又可以推算亞佛加厥常數。(摘自[維基百科](https://reurl.cc/j5gvEp)) ### 二、拉塞福原子模型 - 主要科學家: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 - 實驗名稱:拉塞福散射實驗 - 時間:1911年 - 成果 - 發現: - 裝置 ![](https://i.imgur.com/FiVC2ty.png =250x) - 鉛座內 $\alpha$ 粒子放射源(鐳) - 金箔(厚度僅 1 μm) - 原理 - $\alpha$ 粒子與金原子內部的正、負電荷有靜電力作用,路徑產生偏移(此過程稱**散射**) - $\alpha$ 粒子產生散射角 $\phi$,撞擊在螢光幕,產生螢光 - 把撞擊次數對 $\phi$ 的關係畫出來 ![](https://i.imgur.com/KruHuf5.png =250x) - 問題 - 依照實驗結果,湯姆森的原子模型出了什麼問題? - 解釋:拉塞福原子模型(行星模型) - 原子核:1個,電荷量 $+Ze$ - 電子:$Z$ 個,電荷量 $-e$,像行星一樣繞轉原子核 ![](https://i.imgur.com/n2JQKxx.png =250x)![](https://i.imgur.com/G1LLkgL.png =300x) - 缺陷: - 原子的穩定性:電子會墜落到原子核並放出電磁波,但並沒有 - 光譜:放出的電磁波應呈現連續光譜,但實際測得不連續光譜 ### 三、波耳氫原子模型 #### 1. 光譜 - 17世紀,牛頓用三稜鏡觀察到色散。 - 19世紀 - 夫朗和斐(Joseph von Fraunhofer)設計光譜儀,可分析譜線的波長。 - 克希荷夫(Gustav Kirchhoff)發現每種元素的氣態都有特定光譜。 - 分類: - 連續光譜 - 發射光譜(線狀光譜、明線光譜) - 吸收光譜(暗線光譜):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Brendan_Mclaughlin/publication/230569765/figure/fig2/AS:393314911178775@1470784990797/Continuous-spectrum-and-two-types-of-line-spectra.png =400x) #### 2. [氫原子光譜](https://reurl.cc/0Ox1kA) ![](https://www.thoughtco.com/thmb/NVjmylJ-zJrzTQRdUcl4tZlK6ag=/768x0/filters:no_upscale():max_bytes(150000):strip_icc():format(webp)/GettyImages-1096547948-35b3799817ca4b2fa06888893ef4a348.jpg =400x) 上圖分別為連續光譜、氫的發射光譜、氫的吸收光譜在可見光範圍內的示意圖。 - 可見光區有 - H-α:6562.8 Å - H-β:4860.7 Å - H-γ:4340.1 Å - H-δ:4101.2 Å - 1885年,巴耳末(Johann Jakob Balmer)導出經驗公式$$\lambda=\dfrac{n^2}{n^2-2^2}\lambda_0,\quad n=3,4,5,\ldots,\tag{3.1}$$其中 $\lambda_0=364.56\text{ nm}$。$n=3$ 時,就是H-α,$n=4$ 時就是H-β,以此類推。後來氫原子可見光區的譜線系列稱為巴耳末系。 ![](https://i.imgur.com/Yt5JUp3.png =450x) - 1890年,芮得柏(Johannes Rydberg)改寫巴耳末公式為$$\dfrac{1}{\lambda}=R_H\left(\dfrac{1}{2^2}-\dfrac{1}{n^2}\right),\quad n=3,4,5,\ldots,\tag{3.2}$$其中 $R_H=1.908\times 10^{-7}~\text{m}^{-1}$,稱為氫原子的**芮得柏常數**。 - 1908年,瑞茲(Walther Ritz)推廣為$$\dfrac{1}{\lambda}=R_H\left(\dfrac{1}{m^2}-\dfrac{1}{n^2}\right),\quad m,n\in\mathbb{N}\ 且\ n>m,\tag{3.3}$$ 這就是[芮得柏-瑞茲組合原理](https://en.wikipedia.org/wiki/Rydberg%E2%80%93Ritz_combination_principle)(Rydberg–Ritz combination principle)。至此科學家已經能用一條經驗公式來描述所有原子的發射光譜。其他原子也能適用(3.3)式,但是芮得柏常數 $R$ 的值不同,都需要透過實驗測量。 #### 3. 波耳氫原子模型 - 主要科學家:波耳 - 時間:1913年 - 實驗名稱:無(但是基於拉塞福原子模型和氫原子光譜) - 假設 1. ==定態假設==:電子僅被允許在某些特定的軌道上做圓周運動,這些軌道稱為**定態**,能量為定值。且電子在穩定態的角動量等於 $h/2\pi$ 的整數倍,即$$L=rmv=n\hbar=\frac{nh}{2\pi},\quad n=1,2,3\ldots,\tag{3.4}$$其中 $r$ 為軌道半徑,$m$ 為電子質量,$v$ 為軌道速率,$h$ 為普朗克常數,$\hbar=h/2\pi$ 為約化普朗克常數(因為 $h/2\pi$ 這個常數在近代物理很常用,所以制定 $\hbar$ 這個符號),$n$ 稱為量子數。由於角動量的允許值(allowed values)被(3.4)式所限定而不呈連續分布,所以我們稱角動量是量子化的(quantized)。 2. ==躍遷假設==:電子可以從較高能量 $E_i$ 的軌道,轉移到低能量 $E_f$ 的軌道,釋放出一個光子,這個過程稱為**躍遷**(transition)。釋出光子之能量等於兩軌道的能量差,即$$h\nu=E_i-E_f,\tag{3.5}$$其中 $\nu$ 為光子的頻率。 3. 其他假設:原子核質量遠大於 $m$ - 推導(以下推導的對象是類氫原子,差別只在於原子核的電量是 $+Ze$。) ![](https://i.imgur.com/2d7Cphe.png =250x) 1. 電子的向心力由庫侖力提供$$m\dfrac{v^2}{r}=\dfrac{kZe^2}{r^2}。\tag{3.6}$$ 2. 由假設1,$rmv=nh/2\pi$,得到$$v=\dfrac{nh}{2\pi rm}。\tag{3.7}$$ 3. 將(3.7)式帶入(3.6)式,$$\require{cancel}\dfrac{\bcancel{m}}{r}\dfrac{n^2h^2}{4\pi ^2\cancel{r^2}m^\bcancel{2}}=\dfrac{kZe^2}{\cancel{r^2}},$$解 $r$ 得到$$\boxed{r=\dfrac{n^2h^2}{4\pi^2 mkZe^2}},\quad n=1,2,3,\ldots。\tag{3.8}$$ 4. 系統的力學能為$$E=-\dfrac{kZe^2}{2r},$$代入(3)式到上式,得到$$\boxed{E=-\dfrac{2\pi^2 mk^2Z^2e^4}{h^2}\left(\dfrac{1}{n^2}\right)},\quad n=1,2,3,\ldots。\tag{3.9}$$ 5. 將已知的常數代入(4)式 - $m=9.31\times 10^{-31}~\text{kg}$ - $e=1.602\times 10^{-19}~\text{C}$ - $k=8.99\times 10^{-9}~\text{N}\cdot\text{m}^2\cdot\text{m}^{-2}$ - $h=6.626\times 10^{-34}~\text{J}\cdot\text{s}$ 得到$$r_n=\dfrac{0.0529}{Z}n^2 \text{ (nm)},\tag{3.10}$$ 以及 $$E_n=-\dfrac{13.6Z^2}{n^2} \text{ (eV)}。\tag{3.11}$$ 6. 對於氫原子來說,$Z=0$,有兩個數值值得記憶: 1. $r_1=0.0529~\text{nm}=0.529~Å$ 這個值稱為[波耳半徑](https://reurl.cc/Z7jyQ3)(Bohr radius),常記作 $a_0$ 或 $r_\text{Bohr}$,用基本常數表示就是 $$a_0=\dfrac{h^2}{4\pi^2kme^2}=0.0529~\text{nm};\tag{3.12}$$ 2. $E_1=-13.6~\text{eV}=2.18\times10^{-18}~\text{J}=1312~\text{kJ/mol}$ 稱為氫原子的基態能量,用基本常數表示就是 $$E_1=-\dfrac{2\pi^2mk^2e^4}{h^2}=-13.6~\text{eV}。\tag{3.13}$$ 4. 波耳氫原子模型的驗證 1. [法蘭克-赫茲實驗](https://reurl.cc/9XZ3la)(Franck-Herz experiment)(補充) - 裝置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4/Franck_Hertz_experiment.png =400x) - 結果(橫軸:加速電壓;縱軸:抵達陽極的電流)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1/Franck-Hertz_en.svg =400x) - 意義:==證實汞原子的能階是離散的==。 2. [斯特恩-革拉赫實驗](https://reurl.cc/4m3XYY)(Stern–Gerlach experiment)(補充) 5. 修正: 1. 福勒(Alfred Fowler)用原子核和電子的約化質量。 2. 索末菲模型:1916年,索末菲(Arnold Sommerfeld)在波耳模型的基礎上將圓軌道推廣為橢圓形軌道。 ### 四、粒子物理與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s) #### 1. 基本力(fundamental interaction) #### 2. 基本粒子(elementary particles) ![](https://reurl.cc/14o0zp) ### 五、核物理 ### 六、凝態物理(condensed metter physics) http://www.phys.nthu.edu.tw/seminar/pre-phys/Intro_CMP.pdf ### 七、相對論 ## 第三階段:解答課前提問 ### p.440 試題精選6 > 答案是否應為ABE才對。 對。 ### p.441 試題精選7 > α粒子的速率是如何求出的? 如果你問的是「速率為何是 $1.6\times10^7~\text{m/s}$」,我查到一些資料: > Alpha particles are relatively slow and heavy compared with other forms of nuclear radiation. The particles travel at 5 to 7 % of the speed of light or 20,000,000 metres per second and has a mass approximately equivalent to 4 protons. (https://reurl.cc/VX5Rky) > Due to the mechanism of their production in standard alpha radioactive decay, alpha particles generally have a kinetic energy of about 5 MeV, and a velocity in the vicinity of 5% the speed of light. (See discussion below for the limits of these figures in alpha decay.)(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pha_particle) 因為我們已經有辦法用量子力學解釋放射性α衰變的機制,所以能計算出α粒子的速率。 ![](https://i.imgur.com/Tlsv8Gk.png) photo credit: [Lecture notes, Chapter 3, Nuclear Engineering](https://ocw.mit.edu/courses/nuclear-engineering/22-02-introduction-to-applied-nuclear-physics-spring-2012/lecture-notes/MIT22_02S12_lec_ch3.pdf) - MIT OpenCourseWare 如果你問的是「測量速率的方式」,因為α粒子的荷質比是已知的常數($=2e/4\text{u}$),可以用質譜儀(mass spectrometer)測量半徑以推算速率。 ### p.460 試題精選13(+14、18) > (E)選項:為何Kepler's laws在此適用? 克卜勒定律是觀察行星運動而歸納出的經驗定律,後來由牛頓力學獲得理論支持,基本上,==滿足特定假設的力學問題都可以叫做「[**克卜勒問題**](https://reurl.cc/v1gk6e)(Kepler problem)」,結果都會符合克卜勒定律==。克卜勒問題這個名稱是後世為了表彰他的貢獻所命名的。 從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可知,非相對論性的(non-relativistic)重力至少有這兩種性質: - A. 重力是連心力(central force)。 - B. 重力滿足平方反比定律(inverse-square law)。 克卜勒的三個定律都可經由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推導出來: 1. 第一定律「軌道律」可由A、B推得。 2. 第二定律「面積律」可由A推得。 3. 第三定律「週期律」可由A、B推得。 綜上所述,只要兩個質點之間力的形式符合性質A、B,亦即 $$\mathbf{F}=\frac{k}{r^2}\hat{\mathbf{r}},$$ 而且 $k$ 是常數,$\hat{\mathbf{r}}$ 是徑向單位向量,那麼就屬於克卜勒問題,其運動學也可用克卜勒定律描述。例如波耳氫原子模型中採用的庫侖靜電力,就是這種克卜勒問題。 ### p.504 試題精選8 > 解釋何謂蛻變機率。 1. 核物理中,**衰變機率**(decay rate),又稱**衰變常數**(decay constant),常用符號 $\lambda$ 表示,是指單位時間內放射性核種進行衰變的機率。用數學式表示就是 $$\frac{衰變機率}{單位時間}=\frac{\text{d}N/N}{\text{d}t}=-\lambda,\tag{1}$$ 或者可改寫成一階微分方程式 $$\frac{\text{d}N}{\text{d}t}=-\lambda N。\tag{2}$$ 因為核種數量會減少($\text{d}N<0$),但我們希望 $\lambda>0$,所以在 $\lambda$ 前面加上負號。衰變機率的單位是時間的倒數。 方程式(2)的解為(這相當於化學的一級反應,解法在化學有講過) $$N(t)=N_0e^{-\lambda t},\quad N_0\equiv N(0)。\tag{3}$$ 可看出 $\lambda$ 是標示核種數量如何隨著指數衰減的重要參數,$\lambda$ 越大,單位時間內衰變的機率越大,代表數量衰減得越快。 2. 衰變機率的倒數稱為**平均壽命**(mean lifetime,或簡稱 lifetime),常用符號 $\tau$ 表示。所以(3)式也寫成$$N(t)=N_0e^{-t/\tau},\quad N_0\equiv N(0)。\tag{4}$$ $\tau$ 越大,$\lambda$ 就越小,亦即單位時間內衰變的機率越小,代表核種平均而言「活得」比較久。 3. 另一個更直觀的概念是**半生期**或**半衰期**(half-life),就是讓核種數量減少為初始值一半所需的時間。張鎮麟講義說「半生期是蛻變機率為 $\frac{1}{2}$ 之經過時間」,這文字敘述值得商榷,畢竟衰變機率是常數,不是說等一段時間就會變成 $\frac{1}{2}$。為了求得半生期 $t_{1/2}$ 與衰變機率 $\lambda$ 或平均壽命 $\tau$ 的關係,我們按照定義可求解 $N(t_{1/2})=\frac{1}{2}N_0$,也就是(代入(3)式) $$\frac{1}{2}N_0=N_0e^{-\lambda t_{1/2}},$$ 得 $$t_{1/2}=\frac{\ln{2}}{\lambda}\cong \frac{0.693}{\lambda}\tag{5}$$ 或 $$t_{1/2}=\tau \ln{2}\cong0.693\tau\tag{6}$$ 一旦有了像(6)這種關係式,就可以得到張鎮麟講義上的公式 $$N(t)=N_0\left(\frac{1}{2}\right)^{t/t_{1/2}},\tag{7}$$ 請自行推導(提示:用對數的換底公式)。 ## 科普文章選讀 1. [Joseph D. Martin著,朱家誼譯(2019)。〈凝態物理變王道〉,《物理雙月刊》](https://pb.ps-taiwan.org/catalog/ins.php?index_m1_id=5&index_id=439) 2. [邁克生—莫利實驗](https://www.cup.com.hk/2016/12/19/michelson-morley-experiment/) 3. [勞倫茲變換](http://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0S222/100S222_CS04L0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