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虛擬貨幣談區塊鏈 什麼是虛擬貨幣?為什麼它會存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用過虛擬貨幣購物過,在現實大家只把它來當作投資的標的,成千上萬的人都看的到這些數字卻摸不到的虛擬貨幣,都抱持著好奇和懷疑。 ## 何謂虛擬貨幣(加密電子貨幣)? 在2010年5月22日,美國有一位工程師花了10000顆比特幣(BTC)購買了2個大Pizza,也是第一次公開交易的案例;世面上有需多種虛擬貨幣,最有名的幾個就比特幣(Bitcoin)、以太幣(Ether)和狗狗幣(Dogecoin)等,其實這些貨幣都有一個共通名稱為加密電子貨幣,在還沒有這些加密電子貨幣以後,其實我們也並過虛擬貨幣,由公司發行的一些點數當作遊戲中交易虛擬寶物或者購買公司的一些產品等。 ![](https://i.imgur.com/skZbrDl.png) 這兩種類型的貨幣最大的不同就是去中心化,兩種金融模式差異如下圖: ![](https://i.imgur.com/sQNlr2x.png) 每個用戶可以多個錢包來存放虛擬錢包,每個錢包都是由英(大小寫)數字組合,分公鑰與私鑰,公鑰就等於存摺帳號,可以給其它人交易,私鑰請嚴加自行保存;現今大部分用戶交易都是使用DApp(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會被儲存在可分佈式的網絡上,由於區塊鏈上的規則公開透明,而且資產的所有權皆屬於用戶,因此開發商無法篡改任何內容,進一步確保應用程式的公平性及安全性。 以前法定貨幣的價值是跟黃金掛鉤,來決定貨幣的價值,雖然現在的貨幣都是用美元來掛鉤,那在加密電子貨幣的價值怎麼定,為什麼加密電子貨幣會有價值呢?加密電子貨幣之所以有價值,來自於使用社群中全員的互信機制,例如加密電子貨幣不能偽造、不能修改交易紀錄,另外還有有總量的限制,如比特幣(Bitcoin)、因此比特幣(Bitcoin)的稀有性便可以保障有一定的價值。 ## 加密電子貨幣與區塊鏈的關係 ![](https://i.imgur.com/HOG2YtH.png) 講到區塊鏈(Blockchain)就會想到加密電子貨幣,講到加密電子貨幣就會想到區塊鏈,區塊鏈與加密電子貨幣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關係很簡單,區塊鏈是網路平台,加密電子貨幣是通過它進行交易和生成;區塊鏈除了加密電子貨幣交易以外,還有許多應用,例如:聯邦貨幣、醫療保建行業,供應鏈及投票選舉等,這些可以利用區塊鏈所提供的技術實作。 區塊鏈是什麼?剛才有提過是一個網路平台,是所有用戶參與紀錄電子帳本,更精確來說就是「去中心化分散式資料庫」,藉由密碼學與複製資料的技術,讓資料難以竄改的特性,簡單來說,將資料分散儲存各個用戶的節點,並不是將資料儲存單獨的伺服器,來達到去中心化的特性,而且各個用戶節點不斷地互相驗證,來提高資料的安全性。 區塊鏈除了點對點交易外,也可以撰寫Solidity(合約導向式語言)來部署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智能合約是依據每個開發者的程式邏輯在區塊鏈上做一些應用,在執行交易、部署智能合約或者執行智能合約裡面Write contract的方法是需要Gas消耗、,用戶在區塊鏈裡面執行智能合約流程如下圖: ![](https://i.imgur.com/6HvSXqV.png) ## 加密電子貨幣的區分 其實加密電子貨幣裡面還是有區分的除了比特幣(Bitcoin)、以太幣(Ether),這些貨幣是區塊鏈自己原生的貨幣,拿以太幣(Ether)來說,它是以太坊(區塊鏈名稱)裡的原生貨幣,用戶是可以透過Mining獲得以太幣,除了原生貨幣外,像USDT(泰達幣)、USDC、狗狗幣等等,這些貨幣都是用ERC20智能合約產生出來的,用戶也可以自行在以太坊撰寫ERC20智能合約並部署,也可以產生自己的貨幣;什麼是ERC20?其實OpenZeppelin有提供這類的ERC20智能合約。 我們目前最常見到的智能合約有ERC20、ERC777、ERC721、ERC1155等,ERC20、ERC777是貨幣類型的智能合約(同質化通證標準),ERC721、ERC1155是NFT的智能合約(非同質化通證標準),簡單來說,同質化是你拿100元可以換同價值100元的鈔票,但這張100元鈔票上面被大明星簽過名,這張鈔票的價值不只100元,這個就是非同質化;ERC20、ERC777差異是ERC777強化ERC20的程式碼,ERC1155跟ERC721最大的差異是ERC1155是可分裂的NFT,就像用拼圖拼起來的一張畫。 ERC系列的智能合約不只是上面四種,依每個開發需求不一樣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用到的智能合約,除了貨幣跟NFT外,還有債卷型等,未來還會有更多符合現在金融上的智能合約;在投資區塊鏈金融商品前,麻煩了解相關的風險或者入場與出場的時機,因區塊鏈上幾乎沒有什麼法律保障,所以投資用戶自我要審慎評估。 ## 何謂貨幣掛鉤? 早期美元是用金本位制,讓美元是可被信任及有價值的一種貨幣,以前每個國家貨幣要有價值也是在於這個國家黃金有多少,有多少錢換多少黃金,但如今美元停止兌換黃金,美元成為唯一的最終國際結算。 現今法定貨幣都是與美元掛鉤來決定,加密電子貨幣呢?在以太坊裡也有跟美元等值的穩定幣,最有名的就是USDT、USDC,USDT在2014年由Tether Limited發行,那時發行很有爭議,那時發行還有人質疑怎麼保證他永遠跟美元是1:1,USDC在2018年由Circle發行,但跟USDT不一樣的是USDC是受美國政府監管,在風險上USDC比USDT小很多;許多加密電子貨幣的價值是跟USDT或USDC這類的穩定幣掛鉤。 ## LUNA & UST 為何崩盤 LUNA跟UST是在Terra公鏈的密電子貨幣,UST在崩盤前也是穩定幣的一種,但跟USDT/USDC不一樣的是算法穩定幣,USDT/USDC最主要的價值來自於美元的資產。 Terra體系規定了,當UST高於1美元,就會銷毀LUNA而製造UST,藉此速加供應UST以減低幣價,而當UST低於1美元,就會銷毀UST而產生LUNA,藉此減少UST的流動量以穩定幣價,關係如下圖: ![](https://i.imgur.com/jhQPAHl.png) LUNA跟UST最主要崩盤原因是區塊鏈上有一個新帳號突然賣出8400萬美元的UST,因為市場上大量出現了UST導致貶值,所以會大量銷毀UST,製造大量的LUNA,導致LUNA也跟著貶值,當UST沒辦法換到等值的LUNA時,UST就會跟美元嚴重脫鉤, 這時因為恐慌效應,不管大小戶就開始賣出手上的LUNA跟UST,加速這兩種貨幣的貶值,這兩種貨幣因為這種模式導致了死亡螺旋,雖然這之間創辦人Do Kwon也有嘗試著將手上的7億美元的比特幣賣掉,大量購買UST,但投資人對UST跟LUNA沒有信心,也一直在拋售,最後整個幣圈都在大跌,USDT也一度跟美元脫鉤,這個事件也被稱為幣圈雷曼兄弟事件。 當時其實也有幾個原因導致這一類的事情: 1. 幣圈熊市 - 遇到比特幣、以太幣近期低點,又加上聯準會升息。 2. 資金被調用 - 剛好那時LFG(Luna Foundation Guard)撤走1億美元的UST,在建置新的流動池,導致UST流動性不足,用較小的資金就會影響。 3. 佈局攻擊 - 在2022年5月7日早上有一筆8400萬美元的UST賣出,後續大小用戶就一直賣導致了死亡螺旋。 ## 結語 對於區塊鏈與加密電子貨幣入門門檻比銀行金融商品還要高,因加密電子貨幣沒有受到政府監管,投資這類的商品相對風險較高,對於投資不管是銀行還是區塊鏈;在區塊鏈裡充滿著龐式騙局的經濟模式,網路上流傳一句話「賣得掉的叫 NFT,賣不掉的叫 JPG!」,概念跟股票一樣是不是壁紙,但在區塊鏈所發生的金融糾紛,往往法律是沒有辦法幫助到投資用戶,很多投資項目都在國外;在投資前,自己還是要做足功課看適不適合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