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o Delirium === &emsp;&emsp;若追溯至古代,教會的意象多是寧靜且不可侵擾的。即使文學常見擔綱反派巍然屹立在反抗命運的主角面前,讀者一旦離開詩意世界,猶然將日常寄寓於信仰。不同的是,眼下生息的此世不得有違抗神的意圖。多少令人憶及那部滿載野蠻手段排除異己的中世紀著作。但「小鎮」的驕傲是使人類文明一息尚存。他們不會僅憑一念就將魔女送上刑場。一切都遵照可靠的數據計量。菲莉西亞心甘情願地浸在溫度適宜的日常池子裡,故得以緊握「永恆之神」的權柄。她抬起純白步伐,延往正值安魂周的聖堂。 &emsp;&emsp;白晝時還未踏進前院就能聽見讚美詩。民眾的話聲、神父的講道都填補盎然活氣。惟以追念逝者為名的七日間,不管日出日落都一樣寧謐莊重,彷彿側耳傾聽亡靈的低吟。白衣面帶微笑地遞送象徵生機的枝條。在神職人員溫柔的勸慰下,陰慘皆被淡化成帶有晚霞色彩的愁傷。 &emsp;&emsp;鄰近黃昏時點起一籠火光。儀式開始前,菲莉西亞亦要了一枝鑲上酢醬草的樹椏。幾個名字宛若吹皺池水的春風掠過心版時,年輕的神父在女人肩後駐足。 &emsp;&emsp;「沒想到您這麼浪漫。」不仔細看就無法判讀眉宇間的情緒。身繫永恆教會意象的人都擅長隱藏自己。有時菲莉西亞認為這毋寧在為自己找麻煩。因此她只是莞爾並起身。 &emsp;&emsp;「總比沒有好,不是嗎?」 &emsp;&emsp;披上白衣等於窺視世界的暗面。祭禮、節慶、儀式均是昧己瞞心的謊言。知情的有些暗自嘲笑無知者,有些妒羨能無憂度過一生的普通人。另有一些揣著罪惡感行自認罪惡之事。菲莉西亞大概是妒羨的那一派。 &emsp;&emsp;聖台業已堆滿葉片。自古以來世人皆難否定靈魂。與失去生存意義相較,相信天堂更安全。古代齊放的信仰皆以此為地基。永恆教會亦如是。菲莉西亞遵照習俗將葉片擱在眾多願望之間。 &emsp;&emsp;接著燃火。願望焚燒。深信安寧的念想會上達天聽。然而天外是無盡枯燥的笛音。音節墜入聽覺便會耳聾。稍作一瞥即會目盲。在支柱外開口懇求將失去語言。他們在最接近祂的地方,卻最清楚祂不在那裡,亦不在任何一處。 &emsp;&emsp;無比真誠,亦無比滑稽。猶如裝聾作啞的舞會。 {%hackmd @mintcho/moss %} </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