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o

@kmo

Joined on Feb 22, 2019

  • iPhone 透過 USB 傳輸線分享網路 2014 年開始用 Android 手機,當需要手機分享網路給電腦,這 10 年來不曾有問題,USB 傳輸線插上就可使用。2024 年底,手機摔壞後換 iPhone 試試,沒想到用 USB 傳輸線分享網路給電腦,動用到我的工程師魂,才能完成... :innocent: 本文URL: https://hackmd.io/@kmo/iphone_hotspot_usb ::: info :clapper: 在開始之前 本文特色為不需要完整安裝 iTunes,也能用 iPhone 透過 USB 傳輸線分享網路 若完整安裝 iTunes 已經解決問題,且符合期待,也不一定要往下閱讀 :laughing:
     Like  Bookmark
  • Shell Script Compiler (shc) 無法保護你的腳本 時至今日,仍有人誤會,使用 shc 將 Shell script 「編譯」成 binary 執行檔,就能保護腳本內容不被讀取。然而 shc 並不是真正的 compiler,它只是將腳本進行編碼和加密(encode and encrypt),並在執行時解密,將原始內容傳遞給 sh 或 bash 執行。換句話說 shc 僅是增加解析腳本的難度,卻無法真正防止腳本內容被解密。 本文URL: https://hackmd.io/@kmo/shc_not_safe ::: info :memo: 測試環境 作業系統: Rocky Linux 8 / Ubuntu 22.04 shc 版本: 4.0.3(本文應適用所有預設 bash 的 Linux 環境)
     Like 1 Bookmark
  • 本文URL: https://hackmd.io/@kmo/teams_2603 問題描述 Microsoft Teams 是許多公司用於開會和內部聯繫的工具 然而更改密碼、登出再登入,或是不明原因,可能會遇到 2603 錯誤錯誤訊息出現:沒有網路連線。請檢察您的網路設定, 然後再試一次. [2603],如下圖所示: 2603 錯誤 解決方法 當遇到此錯誤時,且確定網路沒有問題,可以試著以下步驟
     Like  Bookmark
  • Seismic Analysis Code (SAC)安裝環境 : Linux 作業系統安裝檔案 : sac-101.6a-linux_x86_64.tar.gz本文連結 : https://hackmd.io/@kmo/notes_sac_install 安裝指令 本文安裝 sac 所使用的指令。依序執行指令,即可安裝完成。 # create directory mkdir -p ~/sac-101.6a # untar sac tar -xzvf sac-101.6a-linux_x86_64.tar.gz -C ~/sac-101.6a
     Like 1 Bookmark
  • 最近接手舊的專案,用到Java Web Start 應用程式(.jnlp)。而當在外地出差,連線到遠端電腦,執行遠端 win10 底下的 Java 應用程式(.jnlp),卻呈現全白。而實際坐在該電腦前操作,可以正常執行和顯示畫面。此問題苦惱許久,最近終於解決了本文連結: https://hackmd.io/@kmo/java_blank_issue ::: info Java Web Start 是已經過時的技術,通常舊專案才有可能碰到 本文為紀錄遇到問題和解法,但不一定開啟 .jnlp 應用程式都有一樣問題 ::: 問題簡述 情境
     Like  Bookmark
  • 現代伺服器,大多會搭載獨立的 BMC 系統。BMC 除了可遠端管理伺服器,也提供記憶體錯誤修正功能 (EDAC,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該功能來自 Linux kernel module,此時若維運的作業系統,也是 Linux 系統,那相似的功能,可能會產生競爭。本文連結: https://hackmd.io/@kmo/edac_race ::: warning :warning: EDAC 競爭 EDAC 會輪巡(poll)暫存器(register),當讀到記憶體錯誤,會嘗試修正並"清除"紀錄 伺服器記憶體出現 CE(correctable errors) 紀錄,是非常常見的現象,且大部分不需要擔心。但如果相同的記憶體,不斷出現 CE 紀錄,通常也代表快要壞掉的徵兆。比如 Intel 認為 24 小時內,出現超過 10 筆 CE,代表 slowly failing ,可以考慮更換 獨立的 BMC 系統和 Linux 作業系統,皆有 EDAC 功能,當發生記憶體錯誤,就會比賽誰先讀到錯誤。先讀到的一方,就會嘗試修復並清除紀錄。由於無法保證誰先讀到錯誤,造成 2 邊都沒有完整的 CE 錯誤紀錄,無法收集正確的 CE 數量,來判斷是否需要更換記憶體。個人描述這種現象為「EDAC 競爭(race)」 大部分伺服器供應商,通常僅依據 BMC 日誌的錯誤訊息,判斷是否要進行硬體更換 :::
     Like 1 Bookmark
  • env : linux/x86_64/bash link : kmo/notes_gnu_parallel_install 說明 :gnu parallel 安裝筆記,適用大部分 Linux 系統這邊列舉 rpm 是作者維護的版本,隨時會保持最新除此之外,還可透過 conda-forge,由社群持續更新的 gnu parallel其他系統,可參考官網提及 Official packages exist for Package Manager install gnu parallel through package manager yum (RHEL/CentOS) create repo file
     Like  Bookmark
  • tags:ipmi freeipmi cli notes 使用 freeipmi 套件提供的 ipmi-power 指令為範例 文章中若是 Linux 指令操作,會在指令前加 $ 符號 本文環境: WSL2(Ubuntu),freeipmi 版本為 1.6.4 share link: https://hackmd.io/@kmo/ipmi-power 前置作業 安裝 freeipmi:主流 linux distribution 都有提供 freeipmi 套件,用 package manager 安裝即可 推薦需要管理的 server 也都在 OS 上安裝 freeipmi
     Like  Bookmark
  • :memo: curl 指令就像是電腦系統上的瑞士刀,可靠、好用且無所不在。除了 Linux 和 macOS 系統內有提供,Win10 也在 2017 年後內建 curl.exe。時至今日,你可以說在任何平台的系統都能見到他。隨著 RESTful API 標準興起,很有可能你呼叫第一個 API,就是透過 curl 指令完成 curl 在 2019 的 7.66 版 迎來新功能 --parallel,遊戲規則產生變化,我們不需再藉由外部工具如 xargs 或 GNU Parallel,即可達成並行化 (concurrency) 工作。curl 開發者持續新增和修正相關功能,建議若要使用此功能直接選用最新版curl ::: warning 本篇撰文者為系統管理員,測試環境為 Bash 搭配 curl 7.84.0透過 server 的 BMC 提供的 redfish api (類似 restful api),演示 curl 的 --parallel 功能本文連結: https://hackmd.io/@kmo/curl_parallel任何回饋歡迎留言在此篇 hackmd :)::: 實例演示 ::: info :scroll: 情境說明
     Like 2 Bookmark
  • 過往行政院資安處,就會固定更新認證的資安證照清單如今併入數位發展部,更名為資通安全署,也一樣在網頁更新認證的清單列表擔心忘記網址,記錄於此 資通安全署網站 -> 資安法規專區 -> 資安專業證照清單 網址: https://moda.gov.tw/ACS/laws/certificates/676最近瀏覽此網頁的截圖 ref: https://moda.gov.tw/ACS/laws/faq/03/602
     Like  Bookmark
  • 現代主流的 Linux 系統,預設使用 systemd 做系統管理 systemd timer 可取代 crontab,較易 debug 和操作,重要的工作推薦花時間改寫 避免文章過於複雜,簡化功能描述 本文假設用戶有 root 權限 本文連結 : https://hackmd.io/@kmo/notes_systemd_timer systemd timer 優點 ::: spoiler 較容易 debug
     Like 4 Bookmark
  • 測試環境 : CentOS 7 x86_64 本文連結 : https://hackmd.io/@kmo/notes_nvidia_tesla_driver_install 前言 Tesla 系列的 GPU 通常用於 Data Center、HPC 等大型機群的情境 NVIDIA 針對 Tesla 的 driver 特別拉出一份文件說明,並有不同 support 週期 production 環境應避免從 CUDA 安裝包安裝 driver,而是從 NVIDIA driver 頁面下載安裝 在 CUDA release note 搜尋 Tesla,有此說明 ![](https://i.imgur.com/zTe18Gt.png =500x)
     Like  Bookmark
  • 測試環境 : CentOS 7 x86_64 本文連結 : https://hackmd.io/@kmo/notes_gpudirect_build Mellanox OFED GPUDirect RDMA 官網 : https://www.mellanox.com/products/GPUDirect-RDMA 文件 : https://docs.mellanox.com/display/GPUDirectRDMAv17 github : https://github.com/Mellanox/nv_peer_memory 加速 NVIDIA GPU 計算非常重要的 kernel module 以及 service 透過 Mellanox 網卡讓 NVIDIA GPU 的記憶體彼此溝通,不需要再花時間透過 host 的記憶體傳輸
     Like 2 Bookmark
  • env : linux/x86_64/bash link : kmo/notes_rclone_install 說明 : rclone 安裝筆記,適用大部分 Linux 系統 rclone 是 go 語言撰寫,編譯好後可直接執行 所以除了透過 Package Manger 安裝、使用 singularity 容器 也可選擇 手動安裝 rclone 作者編譯好的檔案使用 Package Manager
     Like  Bookm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