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大電資修課心得 `陽明交大`、`交通大學`、`陽明大學`、`電機系`、`資工系` 時間 : 109.09.14 - 113.07.07 ## 公告欄 :::info * 有問題請直接寄信給我 :arrow_right: [a1314kevin@gmail.com](mailto:a1314kevin@gmail.com) * 一些有人問過的考古檔案 :arrow_right: [雲端連結](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AQ_VvJrYU6eWEvPcGGI-7HP7h7_OBq8C?usp=drive_link) * 一樣,有打不開或是需要別的都請寄信詢問。回信的時候可能回的比較隨便,我不是故意的XD,請見諒。 ::: [ToC] # 必修 ## 微積分甲(一)(二) (老師 : 林武雄) * 修課年度 : 109 * 授課方式 : 投影片為主,上課前會寫黑板,輔助他講解投影片的內容。 * 評分方式 : * 隨堂考10% * 期中考、期末考、大會考各30% * 微二有兩次期中一次期末,各20%+大會考30% * 不調分 * 心得 : * 考的題目大部分都是微積分小組勾的題目的**附近**幾題,想拿高分的話可以全部都刷一刷,要有花不少時間的準備。隨堂考的部分好像是每次都10分,所以你考10次10分之後就會拿滿這部分的分數了,可以不用再去上課。 * 老師教得不差,所以想聽還是可以去聽。有問題下課問老師他也會回答,而且老師幾乎都是秒解,就算不確定也會有些想法跟你說的那種。 * 最後分數 : B、A+ ## 物理(一)(二)榮譽班 (老師 : 吳建德) * 修課年度 : 109 * 授課方式 : * 全板書 * 評分方式 : * 作業 * 兩次期中+一次期末 * 不確定比例,期末會調分 * 心得 : * 雖然老師是第一次開課但教學認真,版書寫滿滿。前期因為內容較簡單還跟得上,但後期上課速度有點快+內容比較少接觸,不過跟老師講之後有稍微調慢,認真上課應該還算跟得上。 * 下課問老師問題也很認真回答,不過大家都蠻多問題的,所以可能需要另外約時間問會比較方便。 * 作業就是勾一些課本習題,需要花一些時間寫就是。 * 每周會有作業演練(i.e.助教課)其實就是助教會印幾題給我們練習,最後再講解。 * 考試的話題目會有一些是作業跟演練課的題目,可能會有一些變化題,但只要盡量寫助教還是會給部分分數,我覺得不會到太難,但也不會是輕鬆高分的類型,期末會調分。 * 最後分數 : A+、A+ ## 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 (老師 : 溫宏斌) * 修課年度 : 109-1 * 授課方式 : * 投影片,上課會跑一些範例程式 * 上機課是去電腦教室當場打,有工作站(MobaXterm) * 評分方式 : * 每周Lab 30% * 3次程式作業 20% * 每周手寫小考 10%(13取10) * 期中跟期末上機考 各20% * 課外報告 10% * 不調分 * 共110% * 心得 : * 老師教得很好,Lab練習也很扎實,因為MobaXterm是Linux環境,前幾次Lab會讓大家練習,熟悉工作站的操作,所以不用太擔心。 * Lab通常就2-3題,前幾次內容蠻簡單的,到了指標後面就有點隨緣,因為自己那時候也不太熟,所以那幾次lab就寫不太出來。 * 作業的話可能要花一些時間,因為沒有提供測資,所以可能需要自己產生一些測資還有想一下邊界條件。感覺可以的話和同學討論比較不會翻船,當然問助教也有可能會跟你說。 * 上機考的話,期中雖然有難度但通常不會太差。期末的話題目就都是妖魔鬼怪,不會寫是正常的,但會分段給分,有de到就會給你那部分的分數。基本上兩次都是不用特別準備XD。 * 訓練扎實 * 推薦給想認真學的學生 * 最後分數 : A ## 邏輯設計 (老師 : 黃聖傑) * 修課年度 : 109-1 * 授課方式 : * N/A * 評分方式 : * N/A * 我那屆是上機考,然後最後有大會考 * 莫名其妙的甜 * 心得 : * 上完課不知道他在幹嘛是正常的。 * 會有助教課,但助教課是在接麵包版,會和邏輯設計有一些關係,基本上就是用一些邏輯閘接出符合規定的電路即可,忘記有沒有附電路圖了,不過不會太難就是了。 * 也需要學會寫Verilog,老師會要求你用gate level寫,也就是用邏輯閘接,不能用```always```那些語法。那時候他有提供一些Verilog的參考,不過我覺得不是很有用就對了,主要都是上網查的。那我自己是沒上課,都看[江蕙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zi9OtsrtkM&list=PLj6E8qlqmkFuO3Fy2TAswX05PgaV3HsvF)的OCW,照著老師畫的話會學得蠻好的,有些不懂的多畫幾次能幫助理解。 * 老師分數不知道怎麼給的,但都蠻甜的 * 要寫Verilog * 要接麵包版 * 要有自學的準備 * 最後分數 : A+ ## 線性代數(英文班) (老師 : 馮智豪) * 修課年度 : 109-2 * 授課方式 : * 非同步,老師會錄好影片 * 上課時間主要講重點以及讓同學發問還有練習題目 * 第三節課也是在練習題目,類似助教課 * 題目都是分組完成的。 * 偏甜,考試難但會調分 * 評分方式 : * 課堂中的練習 20% * Matlab作業 20% * 課堂參與 0-10% * 期中考 30% * 期末考 30% * 心得 : * 因為是非同步上課,所以建議是會督促自己看影片的人在選,老師口音蠻標準的,想練英聽的可以選。 * 另外老師上課時比較少帶題目,大部分都是講觀念和證明,然後會提到一些訊號與系統的東西,但聽不懂沒關係。 * 整個學期上下來我覺得學起來沒有很扎實,蠻多東西都是會算而已,並沒有真的理解。考試的話蠻難的,但會有基本分。基本上好好跟著的話不會到太低。 * matlab作業是做eigenface,聽助教說每年都做這個,所以應該不會差太多。前面因為投影片有些地方看不太懂,加上裡面有些維度有寫錯,所以要花一些時間想。想通之後再去寫matlab就不會有太大問題了。但因為要查一些內建function,而且也不確定會不會有,所以還是要花不少時間。 * 會有幾堂課是助教在教一些matlab基本語法,沒寫過的建議去聽,會比較好上手 * 印象中期中6x,期末7x,最後分數有A+ ## 機率 (老師 : 杭學鳴) (老師好像退休了) * 修課年度 : 109-2 * 授課方式 : * 主要是投影片,幾乎不會用到板書 * 評分方式 : * 小考 10% * 2次月考 30% * 期中考 30% * 期末考 30% * 不用交作業,但會出,可以當練習 * 每次考試分別調分(平均78) * 心得 : * 我覺得老師上課有點快,手抄投影片內容又很不實際,所以後來就沒有去上課,自己在宿舍刷作業題目跟看課本,都是有考試的時候才去。 * 第一次月考主要都是高中範圍,蠻簡單的。其他考試就會開始包含PDF,CDF那些,蠻多題目都是作業的變化題,不簡單,會需要想一下,可能會有些證明題。 * 肯花時間認真讀的話拿高分應該不會太難。 * 最後分數 : A+ ## 電路學(英文班) (老師 : 蔡德明) * 修課年度 : 110-1 * 授課方式 : * 因疫情同步線上,投影片授課 * 評分方式 * 作業 * 2次期中、1次期末 * 期末報告(optional) * 心得 * 作業很多,每一章都有10幾題,幾乎是每週都10幾題這樣,但好像是2週後交,所以時間是夠的 * 三次考試都和考古出題方向差不多,所以考古刷熟弄懂了就可以考得不錯 * 期末報告是類似小論文的書面報告,會要你找一個題目去做。原本好像希望是有成品,但跑模擬也可以,因為我自己弄不出來後來就是跑跑模擬然後寫一些遇到的困難。可以當作比較長的電子實驗結報寫XD * 我自己覺得老師雖然有口音但還算可以接受的程度 * 最後分數 : A+ ## 電子學(一)(二) (老師 : 陳科宏) * 修課年度 : 110 * 授課方式 : * 投影片上課 * 實體線上視疫情決定 * 評分方式 : * 作業20 * 期中期末各40 * 但老師會調通常期中期末考好都不會太差 * 心得 : * 作業和考古幾乎都一樣,所以不會花太多時間,通常都是一個下午能搞定 * 期中期末就是很正常的題目,會有一些作業題,有一些考古題,有一些是考研究所的題目。之前聽說都是只考考古,但今年有變得正常一點,不過寫考古還是蠻有幫助的。另外就算不會寫,盡量寫出一些算式助教也會部分給分,所以不用擔心分數太差。 * 最後分數 : A+、A+ ## 電子實驗(一)(二) (老師 : 陳建安) * 修課年度 : * 110 * 授課方式 : * 實驗前講解,剩下都做實驗 * 評分方式 : * 基本上就是實驗分數,結報,小考(當周實驗內容,google表單)與期末考 * 心得 : * 這個助教好像是助教群裡面最輕鬆的,結報只要正常寫不要太差都有70,想要拿高分一點的話也是可以,就看自己想付出多少時間。 * 小考的話部分講義內容,部分電路電子學,不會太難 * 電子實驗一的期末考我覺得出的蠻靈活的,就是實作的部分,實驗電路也要熟悉,因為你有可能看到電路然後不知道在幹嘛(考波型)。也要注意電供限流的部分,不要傻傻直接V=IR。 * 電子實驗二因為期末考取消了所以我也不知道 * 最後分數 : A、A- ## 微分方程 (老師 : 陸曉峰) * 修課年度 : * 110-1 * 授課方式 : * 投影片,非同步 * 評分方式 : * 期中考期末考 * 作業 * 小考 * 期末會大調分,那次好像30分就會過了XD * 心得 : * 我覺得老師講的有點偏證明,和考試的方向不太一樣,所以後來都是自己看課本和參考quizlet寫 * 作業蠻多的,所以很適合練習,考前多刷幾遍蠻有幫助 * 考古的話建議要寫,老師有幾題會從考古出,頂多1-2題會完全沒看過,但是不會像他教的那麼難。 * 不會的題目盡量寫也會有部分分數。 * 最後分數 : A+ ## 電磁學(英文班) (老師 : 胡樹、黃謀勤) * 修課年度 : * 110-2 * 授課方式 : * 非同步上課 * 評分方式 : * 三次大會考,期末統一調分 * 心得 : * 今年電磁學改為大會考,所以我索性直接看課本 * 第一次期中的題目幾乎都是從作業裡出的,好好把握不要粗心可以考不錯~ * 第二次期中的範圍重計算,所以建議公式要會用,之後應該會提供formula sheet所以不會需要背太多公式 * 期末考的範圍好像比較偏重證明,剛好我看課本所以依稀都有一些印象。另外就是要準備圓規,還有smith chart要會用 * 第二次期中和期末考也都有部分作業題,所以會有基本分,剩下就是看個人造化了XD * 最後分數 : A+ ## 訊號與系統 (老師 : 蔡尚澕) * 修課年度 : * 110-2 * 授課方式 : * 投影片 * 有實體也有一些要去e3看錄影帶 * 評分方式 : * 小考6-7次 * 2次期中1次期末 * ~~大會考(疫情取消)~~ * 沒有作業 * 心得 : * 大推!老師把觀念講得很清楚,用老師講的方法去背公式的話可以很快就記起來,建議要好好上課 * 準備考試的話可以從考古找題目,基本上刷個2-3年就蠻穩了。雖然老師不會考考古,題目都是新的,但核心觀念都是差不多的。 * 考古寫完後可以跟著ppt推導公式,幫助記憶之外,考試也可能會考到。 * 最後分數 : A+ # 選修 ##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老師 : 溫宏斌) * 修課年度 : 109-2 * 授課方式 : * 投影片,有上機課 * 評分方式 : * 寒假作業(計概的期末考題) 15% * 3次程式作業 20% * 每周小考 10% * Lab 30% * 期中上機 20% * 期末上機 15% * 心得 : * 和計概的心得差不多,不過值得一提的是Lab和上機考比計概簡單,因為主要考的是OOP的觀念。也因為內容比較著重在觀念上,所以考試會需要準備一下(期中的重點在operator overloading,期末的重點在繼承與多型),在上機考的時候會比較順利。不過我那學期後面改遠距,所以期末考改為take home,題目變成依照spec實作出兩個蠻複雜的程式(卡片對戰、市場販賣系統),雖然可以討論,但我也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在打XD。不知道如果是實體的話題目會長怎樣。 * 最後分數 : A+ ## 數位實驗 (老師 : 林容瑋) * 修課年度 : 109-2 * 授課方式 : * 就是實驗課,每周都會有題目,前半學期課程會是接麵包板,後半學期是打Verilog然後用Xilinx Vivado燒到FPGA上。 * 期末有個不限主題的Project,可以參考學長姊的想法 * 評分方式 : * 結報、實驗、期末專題。 * 心得 : * 前半學期會覺得很簡單,後半學期有幾次實驗蠻複雜的,會花蠻多時間,但蠻好玩的,就是打一些Verilog然後讓程式跑一下就可以在FPGA上看到一些酷酷的功能。期末專題的主題不限,所以可能在學期中就要想一下,當然也可以看一下學長姐做的方向會比較輕鬆。我自己是在youtube上看到有人做貓狗大戰的遊戲,所以就選了這個主題,不過接到螢幕的部分實驗課不會涵蓋,所以要找一下教學。 * 最後分數 : A+ ## 離散數學 (老師 : 帥宏翰) * 修課年度 : 110-1 * 授課方式 : * 投影片 * 評分方式 : * 5次作業,第3次是程式作業,要寫出一個能夠利用RSA做加密與解密的程式(應該是開放C++跟python) * 期中考 * 期末考/期末專題不一定,我那次是做期末專題,題目是做k-core decomposition * 心得 : * 期末專題需要寫出程式(60%=40%completeness+20%performance)以及一個類似小論文(40%)的報告。老師有提供相關研究的paper,也有提供要怎麼寫會比較好的教學網站,paper上有提供演算法的pseudocode,我覺得照著想法寫應該是不會花太多時間,主要是拼performance,但因為是看區間的,所以也不會到壓力很大。要花比較多時間的是寫報告的地方,因為是第一次用規定的格式排版,還要把pseudocode放進去,跟一些圖表,所以花了不少時間。 * 作業的話都是MIT的problem set選的,因為網路上找不太到答案,所以需要花蠻多時間思考&找資料。不過我覺得寫完還是不太能理解在幹嘛就是了。 * 老師上課速度偏快,所以筆記的話建議用平板抄,或是把ppt印出來。 * 我那次期中沒有很難,有些和考古有關,證明和計算應該是一半一半。滿分好像110,平均好像7x,有不少人90up。 * 整體來說中偏硬,但上課氛圍我覺得算輕鬆。 * 最後分數 : A+ * [附上GitHub連結](https://github.com/krz-max/Discrete-Math-Programs) ## 資料結構 (老師 : 林柏宏) * 修課年度 : 110-1 * 授課方式 : * 同步線上,投影片授課 * 評分方式 : * 期中考期末考是筆試 * 7次程式作業,都只有一題,我覺得偏簡單,但不提供測資。 * 心得 : * 作業同上偏簡單,只是會需要載centos執行有點麻煩,而且蠻難用,建議在電腦上打完再用email傳檔案進去執行(這裡應該是只要能傳檔案(e.g. sftp)到虛擬機上面測試就好),確認能跑就好。 * 會有臉書社團所以有問題也可以在上面發問 * 期中期末會考手寫code還有一些複雜度分析跟資料結構的概念(叫你把樹畫出來之類的)。上課講到的一些演算法可能會需要背,也可以放在A4小抄裡面。整體來說難度不會太高,另外好像沒有部分給分,我有一題行列看反結果算全錯qaq * 最後分數 : A+ * [附上GitHub連結](git@github.com:krz-max/Data-Structure-HW.git) ## 數位電路與系統 (老師 : 張添烜) * 修課年度 : * 110-2 * 授課方式 : * 投影片,有上機課,以實作為主 * 評分方式 : * Lab 10% * 作業 4% + 5% * 4 = 24% * 期末專題 20% * 期中考 8% * 期末考 25% * 出席 3% * 心得 : * 對想熟悉SystemVerilog的蠻推的,想走數位的必修。 * 我自己覺得老師上課幫助不大,Lab的話若是沒寫過會花很多時間,但我覺得看過幾次code review就能夠上手一點,因為code review通常是在第二節課,所以建議還是去教室上一下課,就算做自己的事也沒差。大概熟悉語法後就是練習環節了 * Lab就是一題,聽助教說之前是當節課才會公開題目,要當場1hr寫完才有滿分,否則就是當天24:00的2de打7折。今年改為前一天22:00出,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可以提早寫完拿滿分的,只不過可能就是要熬夜就對了。值得注意的是其實一次Lab也才總成績1分而已,就算2de也有0.7,所以還是不太建議太常熬夜打XD * 每次作業都會比performance。可能是面積可能是latency,所以會花不少時間在修改。但若是不太在乎的話寫完也是會有基本分。前3次作業會提供pattern,後面2次pattern和code都是自己完成,但可以參考助教之前給的pattern去改,所以我覺得pattern的部分不用太擔心。主要是測資的部分,要特別注意邊界條件,可能會因為要省面積所以少開幾個bit結果overflow就要去2de了。 * 期末專題其實就是一次大作業,我們是做Job Assignment Machine。我自己前前後後應該花了72小時以上。從找資料,到發現因為演算法不夠詳細弄不出來,然後找另一個資料讓我的code可以跟著做。然後因為助教給了提示決定用助教給的資料寫,做測資發現有幾筆用單純的匈牙利演算法做不出來要做DFS,最後在修一些面積還有slack,到後面真的有點想放棄直接用暴力解做。我覺得要修的話要有花很多時間的心理準備 * 至於筆試的話,期中考和考古差不多。期末考的話我覺得和他上課的內容好像沒有太大的相關。因為我後來把課程錄影看完後發現蠻多都是上課有講但沒有考的。也有一些是他說之後計組會教但考出來的。 * 我自己是和資工系陳添福開的計組同一個學期修,兩門課有些觀念是重疊的,所以蠻建議同時修的。 * 最後分數 : A+ * [附上GitHub連結](https://github.com/krz-max/Digital-Circuits-and-Systems) ## 網路程式設計(老師:黃紹華) * 修課時間:111上 * 授課方式:老師帶著你打扣,會點名 * 心得: * 個人覺得每周就是去現場點名然後跟老師一起當打字員(本來就知道很水的但沒想到這麼無聊) * 考試都是寫client跟老師的server互動回答問題,基本上只要知道怎麼用socket傳資料,把收到的東西做一些處理傳回去就好了。~~或是找大腿一起修課~~ * 我期中一個小時做完,期末快3個小時才做完(其實很早就弄好但debug de太久==),最後有A+ ## 數位訊號處理導論(老師:冀泰石) * 修課時間:111上 * 授課方式:有投影片,不過老師會先寫板書再進投影片講解。上課會錄影 * 心得: * 內容跟課綱差不多不過我們第7章跳過了(老師有放影片,但不考)。 * 作業大部分是課本習題,可能會有幾題是稍微改題目,要得到課本解答的話覺得不會花很多時間。 * 考試我覺得中規中矩,花一點時間讀&好好寫考古應該就可以拿到至少80。 ## 電腦網路導論(老師:李程輝) * 修課時間:111上 * 授課方式:投影片,線上上課 * 心得: * 我只有上前半學期的課,因為期中考蠻多跟考古一樣,所以後來就沒上過課了,期末只有考前看作業&考古答案。不過期末我掉蠻多分的(期中97期末82),所以感覺心有餘力還是可以上一下課。 * 作業跟lab考古都找得到,不會太難,我自己通常都花1小時左右就弄完了。考試的話有看懂考古應該有75分 * 最後成績有A+ ## 類比積體電路導論 (老師:洪崇智) * 修課年度:111-2 * 評分方式: * 期中期末各50% * 心得: * 個人覺得講課速度偏慢所以後來是自己看Smith的課本讀。每章會給練習題,也會給答案,考試會從練習題出,加一點變化,我覺得有讀應該基本上會有80分,剩下的可能就是再讀一下課本。 * 學期成績:A+ ## 通訊原理(一) (老師:陳伯寧) * 修課年度:111-2 * 評分方式: * 小考、期中考、期末考。期中專題(Bonus) * 心得: * 老師講得蠻完整的,整個通訊架構的概念、數學推導的細節、頻譜分析的觀念我覺得上完之後都會有很大的進步。 * 每周小考,會提前給範例題附解析,蠻難的,小考題目說是從範例題裡出,但有幾次會改,不過實際考試因為只有10分鐘寫所以不會太難。總共10次取9次最好平均。 * 期中期末也是有範例題,這裡題目就跟範例題差不多;另外可能會有幾題觀念題,這部分如果有認真上課的話應該都能寫出來。 * 實體上課,但有影片可以看,因為教授講話不算慢所以個人建議直接看影片然後有問題再去問即可。 * 整體來說蠻推的,分數也不難拿 * 學期成績:A+ ## 半導體元件物理 (老師:李佩雯) * 太多人問了,所以放這裡 * 雲端連結在頁面頂端。另外,考古及影片請至[這個Dcard貼文](https://www.dcard.tw/f/nycu/p/254717857)內的Line社群找 * 修課年度:111-2 * 評分方式: * 作業、期中考*2、期末考。 * 心得: * 教授講課蠻仔細,不過偶爾會有些不重要的細節。課堂回答問題會有加分,前半學期人比較多比較有問答,後半因為大部分人都看上課錄影就沒了。我覺得這門課看影片會比較有效率,錄影品質雖然不太好(是用助教的平板錄),但教授的板書是可以從講課內容推敲出來的。 * 我自己覺得考試如果只看投影片可能70~80,建議是問看看認識的學長姐有沒有考古(我沒有留,但可以幫忙問看看),有沒有寫差很多(尤其第二次計算比較多的單元)。 * 作業需要花時間上網查資料,有些是課本題目,chegg上有,不過我也沒有買,大部分都是和同學討論,代看看講義的公式寫出來的。教授第一堂課就有說會按照寫的內容給分,所以基本上分析合理都不會扣太多分。 * 個人想額外推薦一下教授後半學期講能帶圖的部分真的讚。 * 學期成績:A+ ## 真藍牙耳機晶片與系統設計 * 修課年度:111-2 * 心得: * 評分方式不夠詳細,也不知道期末考幾分所以沒辦法參考,所以主要說明課程的感想。 * 前半學期是聯發科的工程師來介紹真藍芽耳機的技術,這部分蠻輕鬆的,雖然會有一些原理講解但不會太難。課後會有小考,但講師通常會洩題給我們,而且也可以查資料所以蠻簡單。 * 後半學期就是教授上課,這部分我蠻不滿意的,因為教授上課的深度不一樣,且有些教授講課的方式讓人蠻難懂的,上完課也不知道重點在哪,這時候的課後就是寫心得而已,應該只是當點名用。 * 期末考可以帶所有紙本資料(印出來),不過我覺得沒什麼用,我後來也只是看考古然後寫一次,還額外把講義印出來。後來覺得如果考古有認真寫並看懂,應該是可以只帶考古就好了。(電聲學那題這次是跟考古完全一樣,個人覺得直接背起來就好XD) * 學期成績:A+ ## VLSI導論 (老師:李鎮宜) * 修課年度:112-1 * 評分方式: * 考試 70% * 期中&期末 * Lab 30% * 學期初原本規劃 2 次作業 + 1 個 Final Project,但最後只有一個作業和一個專題。 * 心得: * 客觀來說,上課內容不錯,教授會補充一些重點還有一些課本沒提到的設計,基本上補充的內容都可能會考,所以建議要去上課。 * 主觀來說,因為上課時間是禮拜一下午34節,且教授講話時常常有贅詞,所以個人覺得有點難專注,後來比較少去上課,所以期末考蠻差的XD。誠心建議還是要認真去上課啦QAQ。 * 另外個人覺得這學期助教有點不清楚在做甚麼的感覺,可能是因為跟以前的LAB不一樣,助教也很忙還要重新設計很麻煩的原因,希望之後會漸入佳境。 * 甜度:5/5 * 涼度:5/5 * 個人評價:4/5 * 成績參考:A+ \*Project2有比performance,但是是額外分,功能對就有100了。 | Midterm | Final | Project 1 | Project 2 | | ------- | ----- | --------- | --------- | | 9x | 8x | 100 | 102 | ## VLSI實驗 (老師:張錫嘉) * 修課年度:112-1 * 評分方式: * Labx5 共60% * Final Project 20% * 上機考 10% * 期末考 10% * Bonus Lab 5% * Performance 分數從各個 Lab 的 15%~30%不等,要寫Report。 * 心得: * 超累、超卷,不知道大家到底在卷啥。Performance要高一定要去翻比較小的架構,用課本的是完全不夠用喔。但是就算正常畫,要摸到A應該不算太難,若有1-2次Performance不錯,再加上Bonus,就算有次1de沒過(親身經驗,而且還是占比比較高的lab3)也是可以摸到A+的。 * 建議確定要走數位IC再選這個教授,因為真的要畫很久,而且其實畫到lab3完就有點在做重複性的工作的感覺。 * 甜度: 4.5/5 * 涼度: 1/5 (涼的那一分應該就是不太需要複習甚麼東西) * 個人評價: 3/5 * 成績參考: A+ \*Lab1有Bonus+10,其他滿分都是100 \*Bonus Lab有做完+5分 | Lab 1 | Lab 2 | Lab 3 | Lab 4 | Lab 5 | Final Project | Online Test | Final Exam | | ----- | ----- | ----- | ----- | ----- | ------------- | ----------- | ---------- | | 109/110 | 9x | 5x | 8x | 9x | 8x | 9x | 8x | # 資工系必修 ## 計算機組織 (老師 : 陳添福) * 修課年度 : * 110-2 * 授課方式 : * 實體,視疫情改線上 * 投影片,會需要印下來或是帶平板跟著畫datapath * 評分方式 : * 期中考(1~2次)、期末考 * 6次Lab (1:組語(risc-v),2345:CPU,6:Cache) * 中間幾次Lab會有相關,所以比較簡單,但第5次是pipeline CPU,所以接線要花比較多時間。是用Verilog寫。第6次是用C++做Cache Simulator * 心得 : * 大推!!老師很喜歡互動,回答問題的話會加分。可以感受的到老師無限的教學熱忱XD * 考試雖然有些需要背的,但不會考太細,好好讀投影片的話就可以考得不錯 * 建議Lab5雖然是分組的還是要看一下最後的code,因為期末考的重點就是pipeline和Cache,寫過的話會比較熟悉內容,考試會比較順利。 * 最後分數 : A+ ## 演算法概論(老師:施仁忠) * 修課時間:111上 * 授課方式:好像有實體,不過會錄影。 * 評分方式:3次作業40%,兩次考試60% * 心得: * 原本想選另外一個老師但不給加簽最後被分到這個老師。心得跟網路上找到得差不多,我自己也沒去上過課。 * 期中有幾題跟考古不一樣,不過也不會太難,期末老師直接出跟考古一樣(但那份考古沒有解答就是了)。題目大部分是課本習題,所以我是考前有再花時間寫課本題目。考試配分是超過100,所以錯幾題還是有機會100 * 作業的話我覺得蠻簡單的(找偽幣、紅黑樹、Resource Allocation),網路上都找得到演算法,只是要寫報告分析複雜度就有點小麻煩,但其實漏一些東西不會扣太多,所以主要還是考試要考高一點。 ## 作業系統概論(老師:張立平) * 修課時間:111上 * 授課方式:實體線上並行,會錄影 * 評分方式:不調分,6次程式作業36%(有幾次有bonus),兩次考試(25%+35%),小考一次1分,超過4分照算。 * 心得: * 除了作業蠻多之外,老師上課氛圍蠻輕鬆的,講的速度不會太快,且該提到的內容&重點都會提到,最後再做個summary。因為也有錄影,所以就算上課漏掉了也可以回去再看一遍。 * 作業的話我覺得蠻難的,要查man page看那些api怎麼做,然後想辦法兜出要求的功能。要得到考古的話有參考(還是要自己寫)會輕鬆很多。 # 資工系選修 ## 機器學習概論(老師:林彥宇) * 修課時間:111上 * 授課方式:實體線上並行,有投影片 * 評分方式:5次作業(15% * 5或是12% * 5),FinalProject(25%)或Exam(40%),看老師最後決定要不要考試 * 心得: * 我覺得蠻有收穫的,作業基本都是用numpy刻一些機器學習演算法,細節可以看我的[github](https://github.com/krz-max/ML_intro) * 建議是原本就有點Python基礎的來修,不然可能會像我一樣花一堆時間在查API,就會弄蠻久的,不過其實GitHub蠻多學長姊的code可以參考,所以不太會需要從頭開始寫。 * 至於內容蠻吃機率跟線代的基礎的,不過就算看不懂式子也可以問老師,老師回答的蠻清楚的。 * 學期後半有帶一些Deep Learning的東西,所以Pytorch,TensorFlow等等也會用到。 * 作業除了coding還有手寫,我手寫花蠻多時間找答案的,不過這部分不會太難拿分,coding部分我覺得不要粗心(e.g. sigmoid分母打成exp(x))都可以拿接近滿分。 ## 網路程式設計概論(老師:黃俊穎) * 修課時間:111上 * 授課方式:要看去年的影片,上課時間只會出lab * 評分方式:10次Lab(50%),2次作業(20% * 2),出席(10%) * 心得: * 大推,老師影片講得很清楚,建議要看。配合lab的練習,我覺得會認識蠻多東西的。 * 作業我覺得蠻難的,要看RFC的文件然後做出類似的功能,是寫server端。可以想成你要去實作那些協定,把想要傳送的資料加上合適的header讓兩端可以作溝通。不過測資不會太難且demo當天有錯可以改,是拿得到滿分的。 * Lab也不簡單,有幾次我弄ㄌ好幾天才弄滿分。當天做完105%,下周做完90%,隔週做完70%。所以其實只要有時間做,基本上也是可以拿到不錯的分數 * 出席則是我們lab8做一個robust udp server/client然後要分享做法,那堂課有點名就有出席分。 * 最後有A+ ## 編譯器設計概論 (老師:游逸平) * 修課年度:112-1 * 評分方式: * 考試 50% * 期中&期末 * Lab 50% * 5 個有相關性的 Lab。想瞭解可以去 GitHub 找看看。 * 通常滿分都105左右,算是一點點Bonus。 * 心得: * 講得蠻好的,速度不會太快,講的內容也算仔細,是能夠好好上完3節課的一門課。 * 前2次作業不難,後面3次作業因為code base很大要看蠻久(真的很久)的。除了作業內容,因為整個繳交作業流程都用github,環境的部分也有用docker包好,所以如果認真看應該是能夠同時學到不少東西。 * 考試的話我自己是只有寫考古來複習,除了一些問事實的題目,其他考概念的題目不會完全一樣,但也不用特別準備。雖然教授會建議看課本。 * 甜度: 5/5 * 涼度: 2.5/5 * 個人評價: 5/5 * 成績參考: A+ | Midterm | Final | HW1 | HW2 | HW3 | HW4 | HW5 | | ------- | ----- | --- | --- | --- | --- | --- | | 8x | 8x | 105 | 116 | 113 | 105 | 104 | ## 計算機系統管理 (老師:蔡孟勳) * 修課時間:112-1 * 評分方式: * 考試 40% * 期中&期末 * 作業x4 60% * 這學期因為颱風+教師節,所以少一次作業,共4個,各15%。 * 心得: * 因為上課有錄影,加上前半學期課程內容較簡單,覺得上的比較慢,後面比較沒聽過的內容也可以看影片複習,所以個人後來都沒去上課。 * 作業的話前2次蠻簡單,另外2次就弄很久(應該加起來至少有18hr)。可以多多在討論區向助教提問,我常常都是助教回覆之後就突然解出來了。 * 有些作業會需要看 BSD 的 Documentation 才知道自己在幹嘛,自己作業大都是先問chatgpt,卡住了再去翻網站,通常就知道卡在哪了。 * 甜度: 5/5 * 涼度: 2/5 * 個人評價: 4/5 * 成績參考: | MID | FINAL | HW | | --- | ----- | ---- | | 9x | 7x | 拿滿 | ## 作業系統 (老師:吳俊峯) * 修課時間:112-1 * 評分方式: * 考試 * 期中考 20% * 期末考 30% * 其他 * 報paper 20% * 課堂參與(提問) 10% * 作業x3 30% * 心得: * 線上/實體並行,個人覺得線上的品質也蠻好的(這學期在綜一地下室網路也才出問題幾次,而且一下就解決了),不一定要去實體上課。教授也會錄影,所以基本上就蠻自由的。 * 這門課和大學部概論的不同就在於內容著重在記憶體與儲存裝置,所以像是Synchronization就不會提到。 * 報paper就是找一篇相關主題的論文來報20min,建議不要找太長的像是review那種,會報太久。可以分組(可以2人,忘記有沒有到3人,也可以自己一組)。 * 課堂參與就是問問題,線上發問也可以,有加分而且只要在聊天室留言,所以教授花蠻多時間在回答問題的XD。 * 個人覺得期中考和期末考有點難準備,考試方向和dcard討論區的回答差不多,基本上就是要背ppt。 * 作業和歷屆類似,第一次是寫 system call、第二次是scheduling policy、第三次是寫kernel module。 * 甜度:5/5 * 涼度:4/5 * 個人評價:5/5 * 成績參考:A+ | HW 1 | HW 2 | HW 3 | MID | FINAL | | ---- | ---- | ---- | --- | ----- | | 100 | 8x | 9x | 9x | 8x | ## 資料庫系統概論 (老師:彭文志) * 修課時間:112-1 * 評分方式: * 一個讓你練習github小作業 5% * 期末專題 20% * 作業x3、考試x2 各15% * 心得: * 上課有點抓不到重點,ppt自己看也沒那麼好讀懂,也沒有錄影,所以我之後就沒去上課了。 * 考試的話寫考古很有用,教授也自己說要練考古,建議找新一點的練習。 * 作業一(程式)是寫SQL Query,要寫蠻久的,但加起來應該是不用24hr;作業二是實作一個資料結構,這學期是B+ Tree,聽老師說去年是某種Hash Table;作業三是練習題,要認真寫因為幾乎都是期末考點。 * 甜度:4/5 * 涼度:3/5 * 個人評價:2/5 * 成績參考:A+ | HW 1 | HW 2 | HW 3 | MID | FINAL | | ---- | ---- | ---- | --- | ----- | | 9x | 9x | 100 | 8x | 9x | ## 圖形理論導論 (老師:李毅郎) * 修課時間:112-1 * 評分方式: * 考試x2 50%(兩次取高分那次算 30%) * 作業x5 50% * 心得: * 講課仔細,有比較難理解的定理也會舉例,並且證明會講解。上課會錄影。因為投影片內容就是條列出課本的定理,講課時也比較平鋪直敘,實際上起來會蠻累的,所以我後來都只有看錄影。 * 考試我覺得不算難,有練習考古(教授應該會給)、上課重要的定理證明有練習應該都不會考太差。 * 作業的話就是演算法題目,我覺得蠻難的,且OJ也不會給測資,所以要試很久。通常我自己試太久就會去找github了(通常找得到,但會有幾題不一樣,所以還是得自己寫)。我有上傳自己的,可以再去我的github找。 * 甜度:5/5 * 涼度:3.5/5 * 個人評價:4/5 * 成績參考:A+ | HW | MID | FINAL | | ---- | --- | ----- | | 拿滿 | 9x | 7x | ## 組合數學 (老師:高孟駿) * 修課時間:112-2 * 評分方式: * 考試x3 60% * 作業x5 20% + HW6 Bonus 10% * PA x4 30% * 心得: * [有關考試] 前面花了很多時間讀講義背證明,結果第一次考出來只有一半(50分)會是完全從講義出,而剩下的就是其他不知道從哪裡來的證明題,應該是和範圍的內容有關,但畢竟證明題沒看過就是很難寫,所以後面2次考試我都很隨意的準備,第二次大概也是這種感覺。最後一次雖說是考以前出過的題目,不過是整學期的範圍,基本上除了第二次的幾題和HW6的題目其他都不會寫XD。但是我大概看一下題目確實7-8成是出現在作業或之前考試的題目,認真準備有可能考不錯。 * [有關作業] 我是因為有朋友的朋友借我考古作業才寫的比較輕鬆,所以我也把自己的作業放 github 了,有修的可以參考。另外HW6是Bonus,不一定要寫。 * [有關程式作業] 好難,真的好難,自己寫大概都只能拿到 partial(~30)。前三次其實網路上找得到的 code 改一下輸入可以直接用,但建議還是自己先練習寫看看,最後一次他是自己補充教材的題目,所以要自己寫,我自己是只有寫到 60 分,不過最後不知道為甚麼他給我全部分數了。 * 甜度:5/5 * 涼度:3/5 * 個人評價:3/5 * 成績參考:A+ | HW | MID1 | MID2 | FINAL | | --- | --- | ---- | ----- | | HW1~5大概都9x,HW6靠GPT寫8x | 7x | 6x | 4x | ## 演算法 (老師:荊宇泰) * 修課時間:112-2 * 評分方式: * 考試x2 70% * 作業x4 + PA x 1 30% * 心得: * 老師會給去年影片,但我也有去實體,我覺得老師上課還算能跟上,不會到很難懂。不過我自己覺得上課的資料和順序會因為有指派要看影片某段時間而變得有點亂,所以我後來主要是以看影片為主,沒看懂或是不熟悉的章節再翻課本,去實體是為了看教授上到哪這樣。 * 作業蠻簡單,可以當作閱讀作業,看課本跟著證明就好,不然去翻我 github 也可以。唯一一個程式作業我也覺得不難,教授上課有用概念性的講過解法(因為有講證明),基本上就是照著做,再注意一些細節就能AC了。 * 考試的話準備起來感覺沒有如其他地方查到的心得說的那麼簡單,除了上課證明,有些需要自己看的也要背一下。另外期中考還出了幾題演算法題目,期末的話我花蠻多時間讀課本,也還是有幾題不會寫,不過分數回來比想像中高至少10分才知道總分應該是超過100(因為我也沒去拿所以不太確定,或許有人可以補充?),總之考試我覺得沒有很好寫就是了。 * 甜度:3-4/5 * 涼度:4/5 * 個人評價:3-4/5 * 成績參考:A+ | HW | MID | FINAL | | ---- | --- | ----- | | 100 | 8x | 9x | ## 圖形理論 (老師:李毅郎) * 修課時間:112-2 * 評分方式: * 考試x2 65% * 作業x6 35% * 心得:和圖論導論不同的是,這門課沒有程式作業,都是手寫(課本題目)。題目應該不算難,但是有些證明需要花時間寫。基本上證明不要太偏,盡量寫應該不會扣太多分。至於考試的話,我覺得準備起來蠻難的,基本上上課有花時間或是畫黑板講的證明都要知道,或是至少能大概敘述一下;除此之外,講義有些很長的證明可能會挑幾個 subcase 其中一部分用到的證明方法來問。總之基本上要準備到盡量全部證明都能大概說明一下會是比較穩。教授這次看期中分布蠻慘,平均6x,所以期末說會出簡單一點,我自己覺得是真的簡單很多,雖然大部分還是問觀念(比起叫你舉例,我覺得這種題目出比較難寫一點),但幾乎都是知道那個定理有甚麼限制就會知道怎麼回答的。總之要花不少時間準備就是了。 * 甜度:3/5 * 涼度:3/5 * 個人評價:4/5 * 成績參考:A+ | HW | MID | FINAL | | ---- | --- | ----- | | 5個9x,1個7x | 9x | 沒去領,但應該不低 | # 通識 ## 全球工程領袖培育及探索系列 (老師:方凱田、許鉦宗) * 修課年度 : 109-1 * 授課方式 : * 許 : 投影片講解,偶爾寫板書,有些較艱深的內容 * 方 : 投影片講解,主要是介紹SDGs跟GCSP * 評分方式 : * 許 : 每周寫心得報告 * 方 : 分組報告對SDGs的一些問題與挑戰提出解法 * 心得 : * 許 : 老師有點年紀,但是人很好,會跟我們說可以去辦公室找他問問題。我那時候大一上不知道為甚麼就突然想去問,剛好老師在。問了一些量子點(上課提到的東西)的問題,老師也很認真地幫我解惑,推推。 * 方 : 分組報告有點難度,那時候我們是被配到某個主題(忘記了),總之我們最後選其中的森林大火問題,但後來發現想不太到解法,所以就介紹現有的。而老師最後也提出疑問說這些都是現有的,那我們有沒有甚麼新的解法。 * 這課程好像每班會推一組最好的去報告,如果想認真做的話推薦修,因為最後好像會有獎狀。想拿通識學分的話也不差,因為老師基本不會太刁難同學。 * 最後分數 : A+ ## 最特殊的權利?言論自由初探 (老師 : 程源中) * 修課年度 : 109-1 * 授課方式 : * 投影片,偶爾有影片 * 評分方式 : * 期末書面報告 * 課堂參與(不點名,所以去的話建議要回答問題) * ~~辯論(參與度不高取消了XD)~~ * 心得 : * 老師會鼓勵同學提出自己的想法,有回答的話不管想法好不好老師都會幫你加分,當作課堂參與的部分。但雖然我沒有回答問題,因為期末報告的內容有提到可以多和課程內容作一些連結,剛好我選的主題(中天新聞被封殺與言論自由的關係)也和我記得的課程內容有相關,所以後來有拿到不錯的分數。 * 最後分數 : A+ ## 文學經典:小說名著選 (老師 : 黃美鈴) * 修課年度 : 109-1 * 授課方式 : * 投影片,有時有影片 * 評分方式 : * 期中反思作業 : 紀錄上課內容、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並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詮釋。 30% * 期末報告 : 課程心得,以及對課堂中提到的兩篇小說做分析 30% * 討論課分四次,會有一次需要提前準備,四次都要繳交問題與討論 * 課堂四次討論課評量 : 四次討論課會有一些問題,要對每個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 20% * 問題與討論書寫 : 20% * 心得 : * 因為內容不感興趣,我上課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所以心得僅供參考。 * 討論課會先讓負責的組別先報告,然後我們再對其中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那這部分就類似舉手回答問題這樣,好像是算在討論課參與的部分吧。然後期中與期末報告我忘記有沒有限字數了,不過我好像也沒有寫很多(2-4面word),但因為自己沒什麼感覺,而且也沒看過那些小說,所以基本上所有心得都是上網查,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寫出來的。 * 最後分數 : A- ## 創意城市與永續生態 (老師 : 曾聖凱) * 修課年度 : 109-2 * 授課方式 : * 投影片,也有校外教學,那學期去了兩次台北,後面兩次在新竹,但因疫情取消了。 * 評分方式 : * 出席及課堂參與(40%):出席即得60%,課堂參與40%。上課前請假則得50%,未請假未到則得0%。 * 課後作業(40%):準時且完整80%、內容20%。包含閱讀筆記、調查記錄、觀摩心得等。 * 專題報告(20%):內容60%、表達20%、創意20%。整學期一次20分鐘自選主題之個人或小組報告。 * 心得 : * 因為這門課一開始就有說要報告,分為四個主題,所以你有可能在學期初也有可能在學期末報告,這部分可以自己考慮。我當初是因為對課名有興趣,加上第一堂課老師給我的印象蠻不錯的所以就決定要繼續修了。但因為擔心自己一個人20分鐘報告有點負擔不來,所以就找了一個同學問他要不要一起,所以就算一個人修也不用太擔心,只要跨出第一步(?)通常其他同學也會願意一起報告。 * 雖然每周都有作業,但都是1面A4 word能完成的,不會花太多時間(約1.5hr/week)。 * 課堂參與的部分我不是太了解,整學期我也只有舉手發言1-2次。 * 我們在做報告的時候有和老師約時間討論,老師還拿了他之前用過的相關ppt跟我們討論,若是不太清楚主題的方向的話也可以和老師約時間! * 最後分數 : A+ ## 心理學概論 (老師 : 梁瓊惠) * 修課年度 : 109-2 * 授課方式 : * 投影片 * 課堂活動就是找附近同學討論老師提供的問題,填表單當點名 * 評分方式 : * 兩次考試 70% * 作業 20%(心理學小研究) * 課堂活動 10% * 心得 : * 這門課也算是我比較有興趣的一門,兩次考試都是選擇題+名詞解釋,會需要準備一下,我自己是都看投影片的內容,在對不懂或是感覺應該需要更多解釋的名詞去網路上找。兩次考試都有85以上,是門有投資才有收穫的課,所以建議要有興趣再修。 * 作業的話就是心理學某些主題去做問卷調查或是訪問,我是沒做過訪問,而問卷調查的話我自己是都只有找到10-20個人填寫,所以也不用太擔心找不到很多人。就算找不到人也可以在E3討論區尋求其他同學的協助。最後根據蒐集到的結果發表一些自己的發現。 * 最後分數 : A ## 發展心理學 (老師 : 梁瓊惠) * 修課年度 : 110-1 * 授課方式 : * 和心理學概論一樣 * 評分方式 : * 兩次考試 60% * 作業 30%(心理學小研究) * 課堂活動 10% * 心得 : * 和心理學概論差不多,但我覺得考試比較難,可能是多了一些投影片簡單帶過的名詞,最後有調分。 * 最後分數 : A+ ## 伊斯蘭文明 (老師 : 趙錫麟) * 修課年度 : 110-1 * 授課方式 : * 投影片 * 清真寺參訪(台北) * 評分方式 : * 兩次考試 40% * 作業 15%(新聞圖片分析) * 報告 15%(國情分析報告) * 課堂討論 25% * 其他 5% * 心得 : * 期中考可能會有申論題,所以建議要聽課,老師那次還在考試的時候給提示,所以盡量寫就可以了。閱讀資料的話我是沒有看,寫了一些課堂提到感覺跟問題有關的內容有拿到分XD * 期末考應該都是選擇題,基本上就是一些常識,所以也不用特別準備 * 考試要提早交老師還會幫你看考卷提醒你哪裡有錯看要不要改XD雖然我是沒有被幫忙到 * 新聞圖片的作業要找一則和伊斯蘭世界有關的新聞,針對那張新聞去寫一些自己的看法(有點忘記細節了)。份量大約為一面A4 * 國情分析報告的話就是考你找資料的能力,基本上你找到越多資料越高分,但我自己是不想花太多時間,所以也只弄了一張。老師雖然會跟你說這樣太少但不會要求你重寫。可能因為這樣我分數才不高吧XD * 最後分數 : A- ## 韓文(二)(三) (老師 : 安宣映) * 修課年度 : * 110 * 授課方式 : * 朗讀課本,和同學練習 * 評分方式 : * 兩次筆試選擇題和3篇50字日記 * 心得 : * 這門課超級涼,而且考試很簡單所以分數也很高。想認真學的不推,我是因為不想修外語所以才選的。不過還是建議要有一些韓文基礎再來修,老師教的內容真的幫助不多 * 硬要說的話可能看看課文對考試會有一些幫助吧 * 不過呢,老師人真的很好,日記可能會給你回饋XD * 最後分數 : A+、A+ ## 西洋藝術史觀點 (老師 : 蕭智尹) * 修課年度 : * 110-2 * 授課方式 : * 實體,投影片 * 評分方式 : * 隨堂作業,老師在課堂結束後會有一個問題,要去雲端寫 * 口頭簡報,分組報告,分為幾個主題,用抽的,所以有可能是在學期初或是在學期末報告 * 期中報告,校內的楊英風雕塑導覽,要挑一個作品去錄3-5分鐘的小短片介紹和其他作品的比較。 * 期末藝評,提供了幾個美術館的展讓我們去參觀,基本上老師有提出幾個問題,主要是問策展人如何呈現該展覽以及你會有甚麼建議。 * 心得 : * 我覺得需要有認識的人一起選會比較好,分組報告因為不是自己熟悉的領域所以找資料以及做延伸比較困難,有討論的話會比較好。 * 小組內會有互評所以不用擔心有人躺分 * 上課內容有可能會和隨堂作業有關。 * 最後分數 : A ## 藥學知多少 (老師 : 陽明的老師) * 修課年度 : * 110-2 * 授課方式 : * 投影片,1學分,2堂課隔週上課 * 每次會換老師講不同的主題,類似聽演講 * 評分方式 : * 不確定,但每次上課都要交課堂重點,不會太多 * 心得 : * 因為是新開的所以蠻涼的,我覺得有幾堂課的主題蠻貼近生活的,像是藥品分類。也有平常不會知道的住院藥師與藥局藥師的差別。當作演講聽的話整個課程還蠻有趣的 * 期末會有分組的藥單報告,但不知道會不會改。基本上就是找家裡有的藥單然後和大家分享上面的藥品。 * 最後分數 : A+ ## 急救理論與技術 (老師 : 牛玉珍) * 修課年度 : * 110-2 * 授課方式 : * 投影片講課完後實作練習 * 會有幾周課程複習實作內容 * 評分方式 : * 技術考 40% * 筆試 25% * 出席率 20%(會點名) * 參訪心得 15% * 心得 : * 這門課蠻實用的,教會很多急救技術,練習的時間也很足夠不會說只帶過一次然後就忘了 * 筆試的話要準備一下,但投影片內容有點多,所以需要花一些時間,有選擇(一些觀念)和申論題(急救流程) * 原本是要去急診室和消防局參訪但因疫情取消改看紀錄片,也是老師會提供一些問題引導寫作。 * 最後分數 : A ## 統計學 (老師:陳志榮) * 修課時間:111上 * 評分方式:三次作業 100% * 心得 * 這門課去年因為疫情把考試拿掉,所以變得超級無敵涼,不知道哪時候會改回來。 * 我覺得老師教得蠻差的,第一堂去上看他是投影片放課本然後有一堆螢光筆畫的線,感覺有點浪費時間就沒去過了。 * 作業的話我也是直接拿quizlet來抄,最後成績有A+ :::info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