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醫毒物學 - 影響死後血液中測得藥物濃度的因子 [TOC] ## 死後重新分布現象 **基本機制** - 細胞膜完整性喪失導致藥物從細胞內漏出 - 組織庫存回滲:肺、肝、心肌、胃內容物等高濃度器官→心腔近端血。 - 細胞/血液崩解與 pH 改變:蛋白結合改變、藥物游離度改變。 - 藥物從高濃度區域擴散至低濃度區域 - 採樣部位的差異可造成濃度相差高達7倍 - 姿勢與淤積、PMI/溫度、醫療介入(CPR/輸液/ECMO)等。 **影響死後重新分布的藥物特性** - 分布體積(Vd)大於3-4 L/kg的藥物較易發生 - 鹼性及脂溶性高的藥物較易發生 - pKa值大於7的鹼性藥物較易發生 - 以藥物性質判斷:鹼性 + 親脂性高 + 分布容積(Vd)大 + 高蛋白結合 → 風險高。 - 典型:TCA、SSRI、非典型抗精神病藥、methadone/fentanyl、第一代抗組織胺、氯喹。 - 風險中:苯二氮平、安非他命類、合成卡西酮。 - 風險低:親水小分子、嗎啡/可待因(但可能受降解/產生影響,而非 PMR)。 ## 採樣相關因素 **採樣部位** - 心臟血液濃度通常高於周邊血液 - 最理想的採樣部位是結紮或夾住的股靜脈 - 不同採樣部位可能造成濃度差異 **時間因素** - 死亡至採樣的時間間隔 - 檢體保存時間與條件 - 藥物代謝半衰期的影響 ## 其他影響因素 **個體因素** - 年齡(老年人因蛋白結合率下降而影響分布) - 遺傳多型性 - 耐受性 - 潛在疾病 **外在因素** - 細菌活性 - 復甦措施的影響 - 屍體腐敗程度 - 投藥途徑 --- # 一、檢體部位與死後再分布(PMR) * **部位差異(心血 vs 周邊血)** * 機制:死亡後,肺/肝/胃等高濃度臟器的藥物向**心臟近端血液**擴散或回滲;組織崩解釋放藥物。 * 影響:**心血偏高**;周邊(股靜脈/髂靜脈)較穩定。 * 實務:優先採 **股靜脈血**(近端先結紮再採),同時留**心血**比較;必要時計 **肝/血比(L/B)**、\*\*心/股比(C/P)\*\*作為再分布線索(比值顯著偏高 → 高 PMR 疑慮)。 * **體位與血液再聚集** * 機制:重力致血液淤積(依體位不同),加劇局部濃度差。 * 實務:記錄發現姿勢、翻動與冷藏時間;避開屍斑最明顯處採樣。 # 二、藥物本身的藥物動力學/化學性質 * **鹼性、親脂性高、分布容積大(Vd↑)、蛋白結合高** * 機制:廣泛分布/組織儲存,死後易自臟器回滲入血。 * 例:**TCA、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如 citalopram/fluoxetine)**、抗精神病藥(quetiapine/olanzapine)、**methadone、diphenhydramine、chloroquine**。 * 影響:周邊血也可能上升,但**中心血影響更大**。 * 判讀:優先參考周邊血;輔以肝濃度與臨床/現場資訊。 * **酸性、親水性、Vd 小** * 較少 PMR;但易受**溶血、腐敗 pH 變化**影響蛋白結合度(方向不一定)。 * **化學/酵素不穩定** * 機制:體內/體外水解或降解。 * 例:**海洛因→6-MAM→嗎啡**、**可卡因→苯甲酰愛康寧(BZE)**、**GHB 生成/降解**。 * 實務:及時低溫、加防腐(如 **NaF** 對酒精/GHB);同時測**母體+代謝物**。 # 三、死後時間與環境 * **PMI(死後間隔)與溫度** * 機制:時間越長、溫度越高 → 組織崩解/擴散越明顯;微生物活性↑。 * 影響:中心血濃度上升、部分藥物/酒精**體內生成**或**降解**。 * 實務:詳細記錄 PMI、運送與冷藏條件;進行**多基質比對**(玻璃體、尿、肝)。 * **腐敗/微生物** * 機制:發酵產生**乙醇、1-丙醇**等;某些藥物被代謝或新生。 * 實務:酒精判讀參考**玻璃體/尿**、同時偵測**1-丙醇**等指標;嚴格低溫保存。 # 四、臨終與醫療介入因素 * **CPR、輸液/輸血、ECMO/透析** * 機制:稀釋、分布重新分配,或直接移除游離藥物。 * 影響:**濃度可能下降或重新分布**;心血尤受影響。 * 實務:必記**急救紀錄**;必要時以**肝/尿/胃內容物**輔助推估暴露。 * **臨終期藥動學變化(休克、缺氧、酸鹼轉移)** * 機制:pH 改變 → 藥物電離與組織/血分配改變;腎肝灌流下降。 * 影響:方向依藥物 pKa/分配而異;資料解讀需結合病程。 * **延遲吸收/藥胃庫(Body packer/胃內殘藥/緩釋劑型)** * 機制:死亡後胃內容物回流或破裂 → 局部高濃度污染附近血液/心血。 * 實務:**同步檢驗胃內容物**,比對劑型與殘藥量。 # 五、檢體品質與保存 * **溶血、脂血、黃疸** * 機制:基質效應 ↑,LC-MS/MS **離子抑制/增強**,或 GC 的共洗脫干擾。 * 影響:報告值**偏高/偏低皆可能**。 * 實務:同位素內標、基質相符校正、必要時改採 **SPE** 淨化。 * **抗凝與防腐** * **NaF/KOx**:抑制糖解與微生物(酒精/GHB 必要);過量氟鹽可能影響部分酵素法。 * **EDTA/Heparin**:與金屬酶、帶電化合物可能交互。 * 實務:同批次陰陽性 QC;保存 **4 °C(短期)/−20\~−80 °C(長期)**;限制凍融。 * **容器揮發/滲漏** * 機制:揮發性溶劑(有機溶劑、NOIDS 溶劑殘留、酒精)損失。 * 實務:滿瓶、密封、冷藏;揮發物優先**頂空 GC**。 # 六、分析方法與量測不確定度 * **方法學偏差** * 來源:不匹配基質校正、校正曲線外推、**carryover**、離子比判讀過寬、內標失效、標準品污染。 * 影響:濃度假性升/降。 * 實務:完整方法確效(選擇性、線性、精密度/準確度、**基質效應**、穩定性、殘留);**稀釋完整性**與**再注射重現性**檢查。 * **報告與不確定度(MU)** * 實務:在法庭報告中標示 LOD/LOQ、MU、方法限制與可能交互干擾。 # 七、個體與用藥史(生前因素) * **耐受性與慢性用藥** * 機制:相同濃度下臨床毒性不同。 * 實務:**濃度≠毒性程度**;必附病史/處方/查證訊息。 * **藥物交互作用** * 例:**阿片×苯二氮平/酒精**(呼吸抑制加成)、**釋放型興奮劑×SSRI/MAOI**(血清素症候群)。 * 判讀:用藥組合比單一濃度更關鍵。 --- ### PMR 風險分級(高/中/低) | 藥物類別 | 代表藥物(例) | 典型性質(趨勢) | PMR 風險 | 判讀備註(心血 vs. 股血、其他) | 替代/輔助基質建議 | | ----------------- | ----------------- | -------- | ----------- | --------- | ------- | | **三環抗鬱劑(TCA)** | Amitriptyline、Nortriptyline、Imipramine、Clomipramine | 強鹼、**logP 高**、**Vd 很大**、蛋白結合高 | **高** | 心血常顯著高於股血(C/P 可≫2);肝庫存高,易PMR高估 | **股靜脈血**為主;比對**肝濃度**、**心/股比**;必要時取**腦/肌肉** | | **SSRI/SNRI** | Citalopram、Fluoxetine、Sertraline、Paroxetine、Venlafaxine、Duloxetine | 鹼性、親脂、Vd大 | **高** | C/P 明顯偏高常見;慢性用藥者血中「致死/治療」範圍重疊大 | 股血+肝;**玻璃體**對此類多數濃度低、僅作輔助 | |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 | Quetiapine、Olanzapine、Clozapine、Risperidone | 鹼性、親脂、Vd大 | **高** | PMR 顯著;肝庫存特別高 | 股血+肝;必要時**腦**或**膽汁**作定性支持 | | **阿片類(高親脂)** | **Methadone、Fentanyl、Buprenorphine** | 高親脂、Vd大 | **高** | 中心血偏高明顯;濃度對臨床效應變異大 | 股血為主;測**肝**與**尿代謝物**(如 EDDP、norfentanyl)佐證 | | **第一代抗組織胺** | Diphenhydramine、Doxylamine | 鹼性、親脂、Vd大 | **高** | C/P 常>2;易與鎮靜劑合併使用 | 股血+肝;胃內容物可評估近時口服 | | **抗瘧藥** | Chloroquine、Hydroxychloroquine | 親脂、Vd極大 | **高** | 肝/心肌庫存極高;PMR劇烈 | 股血+肝/心肌 | | **苯二氮平類(設計/傳統)** | Diazepam、Nordiazepam、Alprazolam、Clonazepam、Etizolam、Flualprazolam | 親脂、Vd大(但代謝慢) | **中(→高)** | 中度PMR;活性代謝物存在(例:Nordiazepam、desmethyl-etizolam) | 股血+尿(代謝物)+肝;髮可評估長期暴露 | | **合成卡西酮** | **Mephedrone、Methylone(釋放型)**;**MDPV、α-PVP(抑制型)** | 鹼性、親脂中~高、Vd中~大 | **中** | 釋放型常伴**血清素症候群**;PMR中度、中心血略高 | 股血;**尿代謝物**(去甲/羥化、相II共軛)關鍵;必要時**胃內容物** | | **安非他命樣興奮劑** | Methamphetamine、MDMA、4-FA | 鹼性、親脂中等、Vd中等 | **中** | 中心血略高;慢性使用者濃度與毒性不成比例 | 股血;尿代謝物(MA/AMP、HMMA/HMA)+髮 | | **阿片類(親水/低親脂)** | **Morphine、Codeine、6-MAM** | 親水、Vd較小 | **低(但不穩定)** | PMR低,但**酯類水解/生成**與微生物影響大(海洛因→6-MAM→嗎啡;屍後仍會變化) | 股血+**尿/玻璃體**;同測**6-MAM**與嗎啡比值;冷藏/NaF | | **其他常見抗癲癇/情緒安定劑** | Carbamazepine、Lamotrigine | 親脂中等、Vd中~大 | **中** | CBZ 偏中~高;代謝誘導與慢性使用使解釋更複雜 | 股血+肝;髮可輔助慢性暴露 | | **對乙醯氨基酚等親水小分子** | Acetaminophen、Caffeine | 親水、Vd小 | **低** | PMR低;但腐敗與稀釋(輸液)影響較大 | 股血;**尿**與**肝**(殘餘藥/代謝)比對 | > 總則(速記):**“鹼性 + 親脂 + Vd 大” → PMR 高**。TCA / SSRI / 非典抗精神病 / 高親脂阿片 / 第一代抗組織胺 / 抗瘧藥 ≈ 高風險;**BZD、興奮劑、卡西酮 ≈ 中**;**親水小分子與嗎啡/可待因 ≈ 低**(但受降解與微生物影響)。 --- ### 快速判讀與採檢建議 1. **部位優先順序**:股靜脈(或髂靜脈)>心血(僅作對照)。高風險藥物務必同取**肝**;必要時腦/肌肉。 2. **比值參考**:心/股(C/P)顯著>1 提示 PMR;結合\*\*肝/血(L/B)\*\*強化判讀(TCA、SSRI、抗精神病常見 L/B 高)。 3. **基質特性**: * **玻璃體**:酒精與電解質最佳;多數親脂藥物濃度低,只作輔助。 * **尿**:暴露證據與代謝物(BZD、卡西酮、阿片類)最有用;不代表當下效價。 * **胃內容物**:口服近時極具解釋力(劑型、剩餘量),可解釋心血異常高。 * **髮**:長期/慢性暴露(BZD、MA、阿片、卡西酮)佐證。 4. **操作控管**:高風險或不穩定藥物(海洛因/可卡因/GHB/酒精)務必**低溫、NaF/KOx 防腐、限凍融**,並**母體+代謝物**併測。 5. **結合臨床情境**:CPR/輸液/ECMO、緩釋劑型、胃藥庫、耐受性與混合用藥(阿片×BZD/酒精;釋放型興奮劑×SSRI/MAOI)皆可扭曲濃度—毒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