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 https://hackmd.io/@inertia/potsweekly#/ What is POTS Weekly? 另類刊物 免費週報 左翼文化 青年文化。。。。 後學運的文化刊物 :heart: 資產階級接班人 :cat: 媒體的運動 運動的媒體 :dog2: 所有另類文化都是資本主義之餘裕的產物 :dog:
11/13/2022The production of space and Network Society 黃孫權 中國美院展研理論課 一、教學目標: 本課程目的在於介紹當代連結社會與文化、空間三個範疇的理論貢獻,使學生可以實際運用分析性的視野與概念,探究從建築到都市,地方到全球的各種實際空間議題。課程將循兩線進行:一,是同學自行跟著左派地理學者大衛哈維歷年在紐約大學開設的「讀資本論」課程(跟著DavidHarvey讀資本論,[http://davidharvey.org/reading-capital/](http://davidharvey.org/reading-capital/),中文出版有簡體版的第一冊《跟大衛哈唯讀資本論》,本課要求起碼將Volume I 跟完),將如何空間化馬克思資本論作為必備理念基礎;二,討論與閱讀重點則著重在當代都市理論三位核心人物,Henri Lefebvre, David Harvey以及Manuel Castells的著作與觀點,論及其相關重要經典文獻。 **二、課程進行方式:** 為線上seminar 課程。修課同學必須精閱讀必讀文獻,每週並由指定同學輪流進行導讀與討論(需撰寫導讀討論摘要)。預計每週線上討論一次。參考閱讀文獻則提供對當週主題有興趣的同學參考。 **三、評量方式:**
9/17/2021網絡社會系列課程(二) [toc] 黃孫權 中國美院跨媒體藝術學院 網絡社會研究所 暑期精修課程 九周課程,每週一堂,每堂三小時(以上),線上與線下同時進行 線下課程於網絡社會研究所辦公室,線上於zoom 助教:卢睿洋 叶v 張雯 這次課程將以Castells的網絡社會三部曲的第二部《認同的力量》為基礎,探討上世紀到本世紀以來,認同的多種形態與力量。認同並非過時的觀念或現代主義論點的遺跡,恰好相反,認同的力量至今仍是重塑當今社會生活與政治關係的每個環節,從社交媒體到假新聞,從《黒鏡》影集到netflixd的新劇《豔放八十》(pose)和BBC新劇《Years and Years》,從社會主義到新自由主義核心的道德倫理辯論。
9/15/2021(特別感謝黃郁齡設計的海報,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貓草,離開同溫/隔離區域)` 心理通縮是最能描述當下狀態的字眼。無論你用崩世代、絕望世代,或甚是新自由主義、撙節來代稱,這是全球浮現出新的當代心靈狀況。 在西方,從2008經濟崩盤後徵兆轉為病情,在台灣其實更早,在經歷1990-2000經濟成長高峰之後,台灣的一切都是減法,文化採去除主義,政治朝內鬥爭、經濟過度依賴、歷史只有斷代的正義,個人則在未來無望下以小確幸建立自己的願景。 這是心理通縮病症:歷史與未來都是當下邊際效應而已,我們再也無法從過往得到知識,孕育前行的力量。全球反對心理通縮的行動則往往展現在無法與之妥協的青年人身上,從阿拉伯之春、佔領華爾街、西班牙「我們能」 (Podemos) 運動、巴黎的黃馬甲與黑夜站立 (Nuit debout) 到佔香港反送中,另一種則以極端方式追求群體認同的團體,如真愛運動、ISIS等。 看似對立的行動卻有著同樣的病源,病源不是來自全球的經濟政策的撙節,也非來自非人類的新冠病毒--它僅僅是放大了病徵讓人類看到自己處境。
8/2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