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tout
, da0
,HyperCerts
2023/02/15 16:00-17:00 討論者:NOAH、維人、珮杏
先丟一些想到的關鍵字備查
評價難度
行政勞動
評價責任壓力
非同質誘因
圖騰–-儀式、故事、共同體象徵
故事
評價
維人: 社科是描述機制
珮杏: 敘事才是本體
有人要做科學,用文學的語言來包裝
吸引外面的人進來
認識人
同質化評分
起心動念 激勵坑主貢獻
shouout跟史詩很棒 要怎麼繼續往下走
有很多是可以做 slackbox有showcase
別人的comment
自己的comment
專案管理人也可以把comment
敘事 資料庫
daily conversation
上鏈之後可以給大家一起用
分散坑主的心理壓力跟勞力
坑內
emoji
把史詩抓出來
坑跟坑之間要怎麼評量 要怎麼分配
有個問題 分配的比例知道,但總impact不會知道–這個問題比較大
坑主互評
珮杏:互評的過程比互評的結果更重要
同質化分數redadane
增進彼此了解跟合作的機制
有沒有工具去降低心理門檻
大松有上去報告就可以讓大家知道這個機制
分數的意義目前不明顯。若分數要有意義 要有usecase 例如foundation
到那之前還有很多步
目前現階段以史詩跟shoutout為主
珮杏: 評分/史詩/shoutout–-徵求內外的認同
目前訪問的人: 對刀疤貓的看法不同
可能溝通不足 所以目前成效不足
目前坑跟坑也是蠻分散–g0v本身的樣子
所以用單一的icon會有點侷限
維人: 會不會有可能是因為"圖騰"沒有儀式化
刀疤貓沒有儀式化
舉例:部落獵野豬
重點不是野豬,而是聚會上經過語言講述形成共同體:某人獵野豬的過程有多英勇
noah:目前刀疤貓是上而下,沒有轉譯過程也沒有轉譯的場合
沒有一個大的公開channel
應該用比較下而上的東西去trigger人
其他人分享: 分數是沒感覺、刀疤貓可愛但似乎少了什麼、shoutout溝通不足–>這個把機制修正好,應該擴散會很快
shoutout轉換成分數,是因為要unifiy,要有一個usecase
所以要如何快速轉起來
維人:"債"的概念
有一筆資金因為相信g0v裡面的兩個專案,而去挹注g0v
那今天有第三個專案也需要來用錢,那第三個專案「欠」了那兩個專案
所以需要一個紀錄
noah: 目前g0v是以project去找 而不是用da0
也有想過用平方募資,但還碰到一些問題
維人:如果是以project為單位去申請,那跨坑的評分沒有太大誘因
noah:貢獻更大的坑主拿到
維人: 虧欠跟power是兩種路線,虧欠是橫向關係、power是上對下
假設外面拿來100元,專案拿多少,就記錄下來
當你看得到誰用什麼理由申請了多少錢,那其他人有沒有給,你會更了解彼此是怎麼樣的人
noah: 鳩松團有人對web3的科技不太信任,也不在少數
維人:虧欠這個步驟繞不過去
行動主義:做事的人會最大(power)
錢進來了:做事的人會有越大的話語權(power)
新專案要跟大會話語權更大的專案要錢的話,要怎麼辦?
請問這時候新專案有虧欠嗎? 有
其他坑主把信任放在這個坑主上
這個power不是arbitrary
如果我不分給你 就表示不信任你或覺得案子不值得或自己更需要
記帳是另一種模式 是讓所有人都看得到申請多少錢
這個步驟還是要在 雖然動力有一點點改變
大重點會放在shoutout,分數變附屬,再來看怎麼做
分數目前沒有實質意義,用參與度去評就比較平均
短期不能轉賣
事後捐款
啟動的人變多
hc怎麼讓project隨時啟動,讓市場知道
事後比事前好
開源–(跟碳權邏輯很像。假設N個企業採用同一套技術,這個技術是某個非營利團體搞出來的,其中有一些有買HC,一些沒有買HC,會形成壓力讓那些沒有買的企業去買–使用者付費–社會投資)
社交功用–身分象徵
公共財的部分
政府來做一定是事後給
企業來做就會壟斷
HC讓有一些政府不會給的,做到一半就能拿到資金,這樣可能會讓一些案子願意開始做,不會等
靠資料公開跟可溯源的特性,分擔或取代慈善組織或政府重分配的accuracy不公開
即使我們想像所有轉移款項總數不變
目前重分配就兩種,公-政府 跟 私-慈善團體或募資平台
hc搶走了那兩個管道的錢,那要看的是accuracy跟行政的效益
慈善公開很難做,政府公開要編列人/法規/部門,成本高
產生公信力跟更大的效益
HC依然比這兩個管道更好,因為公開、可溯源、必須公開敘事/資料庫去搶奪
行政成本少、不需要在法規上成立部門
減塑 給市場知道SG可以往這邊走
MATTERS
教育 台大課程
協助FAB的項目–做完之後是一個SHOWCASE
現階段看大慈善家會不會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