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際銀行 商業模式&財務預估  ## 獲利方式一:出售交易幣 > 交易幣透過與朋友實質交流時產生,賺取的速度受個人可運用的時間限制,如果有急需,像是課堂需要蒐集大量問卷,期中考太忙有很多問題想問,或是想跟偶像交流,就可以花錢購買 > > 獲利方式類似手機遊戲,賺虛擬貨幣的難度由運營方設定,如果想多賺一點錢,就把難度調高,但調太高用戶會覺得賺虛擬貨幣太累不想使用,所以必須妥善拿捏 - 平台策略: 人際銀行一站式地整合多種無形價值的需求,以增加用戶使用的誘因,因為平台的特性是邊際成本低,只要用戶數夠多就能創造可觀的利潤 - 可以調查人們的社交習慣,依此推測出每人每月產生的交易幣數量:  - [手遊課金數據](https://cnews.com.tw/mobile-games-kakin-01/):  #### 詳細計算方式請看:point_right:[經濟模型](https://hackmd.io/@ibconsider/eco-model):new: ## 獲利方式二:交易幣兌現抽成 ### 要實現有三個前提 - 1. 累積用戶行為資料 - 在人際銀行,可以約朋友吃飯、打球、看電影;可以向他人學習;也可以指導別人 - 所以平台會有用戶與朋友聚會的地點、空閒的時段、有興趣的領域、和擅長的能力等資料 - 當用戶發布任務時,能在收到任務訊息的人數為最少的情形下,解決任務的需求 - 2. 名人加入平台 - 在技能交換的功能裡,用戶可以花費交易幣向他人請教;同理,如果名人加入平台,粉絲就可以花費交易幣,如願向偶像交流 - 名人可以將交易幣賣給企業,以換取金錢,作為取得收入的管道 - 3. 企業使用任務發布功能 - 企業有行銷需求,像是讓用戶看廣告,收到活動的消息,填寫市場調查的問卷等... - 然而FB流量紅利已過,Line@也進入2.0的新收費模式,所以企業在找尋更好的網路行銷管道 - 人際銀行的任務發布功能就能作為很好的行銷方式 #### 運作方式 - 用戶支付交易幣跟偶像(學霸、校花、專家)交流,名人累積了許多的交易幣,就可以將交易幣賣給企業,商家可以用交易幣來發布任務,讓用戶看廣告、填問卷、收到活動消息。名人透過出售交易幣賺取收入,人際銀行從中抽成10%~20% #### 設計原理 - 直接賣交易幣給企業,就好像中央銀行狂印鈔票,會造成通貨膨脹,所以人際銀行不會這麼做。 - 相對的,企業可以向名人購買交易幣,人際銀行從中抽20%的費用 #### 與直播平台比較 - 直播平台: 觀眾向直播主打賞,直播主的虛擬寶物再換回40%~70%等值的現金 - 在人際銀行,是根據交流時間收費,所以不用刻意討好觀眾,也不會被要求一個月要播30小時以上  #### 與FB比較  就像FB廣告投放的方式,人際銀行也能精準的鎖定受眾 差別在於企業在FB花的廣告費是進FB的口袋,在人際銀行花的廣告費是進消費者的口袋,且行銷成果更容易預估 ## 財務預估 ## 感謝您的閱讀,請多多支持:gift_heart: 人際銀行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ibconsider 查看更多:point_right: [簡介](https://hackmd.io/@ibconsider/intro) [專利與得獎紀錄](https://hackmd.io/@ibconsider/honor) [介紹影片](https://youtu.be/17kkKTchshw) [經濟模型](https://hackmd.io/@ibconsider/eco-model)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