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gs: chess --- # 亞洲象棋棋規 亞洲棋規參考[亞洲象棋聯合會](https://www.asianxiangqi.org/main.htm)制定的[《比賽規例》](https://www.asianxiangqi.org/%E6%AF%94%E8%B5%9B%E8%A7%84%E4%BE%8B/%E6%AF%94%E8%B5%9B%E8%A7%84%E4%BE%8B_2017.pdf)第四章〈棋例〉。 就走子規則來說,殺著在亞洲棋規對勝負的影響與閒著完全一致。這點反應在以下棋規: - 長殺不變作和。此點對應長閒不變作和。 - 一照一殺不變作和。此點對應一照一閒不變作和。 - 兩殺還一殺不變作和。此點對應互走閒棋不變作和。 - 解殺還殺不變作和。此點對應互走閒棋不變作和。 亞洲棋規大體來說只在乎長照(長將)與長捉,因此只要能夠分析出長照和長捉,便足以判定違規與否。雖然亞洲棋規對殺著、兌著、獻著、攔著等著法有作出定義及描述,但因為這些著法不影響勝負,故就不對這些著法作判定。對於非照著或捉著之著法,我們可以直接判為閒著。 亞洲棋規禁止任何情況下的長照,但允許少數情況下的長捉。如果某方行棋同時犯長照與長捉,則從嚴處理,判長照。值得一提的是,一照一捉是亞洲棋規允許的,不變判和。 ## 亞洲棋規棋例總綱 以下取自《比賽規例》第三節〈棋例總綱〉。 1. 無論任何情況,一方長將作負;雙方長將作和。 2. 長殺、一將一殺、一將一捉、一將一停、一將一要抽吃、一捉一要抽吃,雙方不變,均作和局。 3. 一子長捉一子作負(但可長捉未渡河兵卒);兩子或多子長捉一子亦作負(但其中如有一兵卒或將帥者例外)。 4. 一子分捉兩子或多子作和,兩子分別捉兩子或多子亦作和局。 5. 二捉一還捉、二捉者(指捉同一子)等於長捉,必須變著,否則作負。 6. 長捉真根子作和,長捉假根子作負。但馬或炮如長捉有根車亦作負。 7. 長捉同類子作和,但該子如受牽制不能離線時,則仍作為長捉論,不變作負;活馬長捉蹩腳馬,仍作為長捉,必須變著。 8. 捉二而其中一著兼兌者仍作長捉,長捉兼長兌者,亦作長捉論。 9. 將帥或兵卒長捉任何子均作和;其聯合一車或一馬或一砲長捉一子亦作和局。 10. 長攔、長獻、長兌、長要抽吃均作和局。 ## 亞洲棋規棋例細則 1. 單方長將:無論任何情況,單方一子長將或多子交替長將者均須變著,不變作負。 2. 雙方長將:雙方循環長將作和(亦即解將反將作和)。 3. 二將一還將:長將者負。 4. 長殺作和:一方步步催殺,另一方無論有無他子力可以化解,抑或僅能走動將帥引避,均作為和局。 5. 解殺反殺作和:一方步步催殺,一方步步解殺反殺,如雙方不變,可判和局。 6. 一將一殺作和。 7. 一將一捉或多將一捉均作和局。 8. 一將一閒,一將一要抽吃均作和局。 9. 一捉一要抽吃判和局。 10. 炮長捉車:單炮或雙炮不能長捉一車,捉有根車亦不能長捉,就算車方連續兩著均反捉無根子,炮亦不能長捉車。 11. 炮長捉車:單炮分別輪迴長捉兩車作和,兩炮分別輪迴長捉兩車亦作和局。 12. 俥捉有根砲:俥可長捉有根砲,如砲一著有根,一著無根,俥仍可長捉該兩步。 13. 俥捉無根砲:無論砲是否長殺,或有一將,或一將一反捉,均不能長捉,就算砲方連續兩著均反捉別兩子,俥亦不能長捉。 14. 車被傌牽制不能移動時,無論傌是否有根,均不能以任何子長捉車,否則判為負局。 15. 炮傌長捉車:炮傌不能分別長捉一車,無論車是否有根,又或是否反捉一步或兩步,炮傌方亦不能長捉之,雙傌分捉一車亦然,不變作負。 16. 傌長捉車,車僅反捉一著,則無論車是否有根,傌方亦不能長捉之,不變作負。 17. 俥馬互相長捉:俥馬如循環長捉作和。 18. 俥長捉馬:俥長捉馬,而馬僅反捉一著,或僅有一個將,或一將一反捉他子,俥方均不能長捉之。 19. 捉同類子: 1. 俥捉車:如雙方均未受牽制互能去子者,則視為長獻,雙方不變作和;如一方受牽制不能去時,對方不能長捉之。 2. 炮捉砲:如雙方均未受牽制互能去子者,則視為長獻,雙方不變作和;如一方受牽制不能去子時,則對方不能長捉之。 3. 傌捉馬:如雙方均為活馬,則視為長獻;如一方被絆腳不能反吃,則對方不能長捉之。 20. 炮方變換炮台捉對方無根馬、士、象及卒:炮利用別子為炮台捉對方無根馬、士、象、過河兵卒時,雖敵子不動,而雙方僅移動砲台,仍作為長捉,不變作負。如長捉未渡河兵卒則可以作和。 - 台灣棋規變體:炮利用別子為炮台捉對方無根馬、士、象、卒時,雖敵子不動,而雙方僅移動砲台,仍作為長捉,不變作負。 21. 炮方變換炮台捉對方車:炮利用別子為砲台捉對方之車(有根或無根車均同),雖敵車不動,雙方僅移動砲台,仍視為長捉,不變作負。 22. 車被炮牽制不能離線時,車在該線移動不作捉子論,如以俥捉之,不視為獻著,不得長捉;如其中一步有根,則該著不作為捉子,如以傌或炮捉之,則無論車是否有根,均不能長捉。 23. 將帥長捉子作和。若其中一步聯合其他子長捉亦作和局。 24. 兵卒長捉子作和。兩兵卒或數兵卒聯合捉一子或多子亦作和。若其中一步聯合俥或傌或砲長捉一子亦作和局。 25. 將帥或兵卒聯合其他子捉子:將帥或兵卒若每步都聯合其他子長捉一子仍作負局。 26. 俥長捉渡河兵卒:俥不能長捉已渡河兵卒,無論該兵卒是否連續反捉子,俥方必須變著,否則作負。 27. 一子輪捉兩子或多子作和。兩子分別輪捉兩子或多子亦作和局。 28. 兩子或多子輪捉一子作負。 29. 長捉假根子:有根子被捉時,如其根受牽制失去保護力者(統稱假根),則不能長捉之。 30. 長捉真根子:兩子或多子劫一子時,如該子為「真根子」,不作長捉論,雙方不變,可成和局。 31. 長捉兼長兌:捉兩步而其中一步兼兌者仍作長捉,長捉兼長兌者也作長捉論。 32. 俥炮聯合牽制車帥之例:凡甲方俥帥被乙方車砲聯合控制時,甲方以傌或炮長捉乙方該車仍視為長捉,不變作負。 33. 長要抽吃作和。 34. 長攔作和。 35. 長兌長獻均作和。 ## 亞洲棋規之照著判例 長照亦稱長將。 - 一子長照不變判負。 - 多子長照不變判負。 - 一照一捉不變判和。 亞洲棋規對於長照的判定很單純,只要長照就是判負,也不用考慮單子長照或多子輪照。由於照著嚴於捉著,所以只要判出長照,即使不判長捉也能直接論定違規。 ## 亞洲棋規之捉著判例 以下敘述始終假設紅方為長捉方、黑方為被長捉方,在描述棋規時僅會以一方之兵種敘稱,但規則是一體適用於紅、黑雙方的。例如敘述「長捉未過河卒不變判和」,意義其實是「長捉未過河兵、卒不變判和」。 ### 牽制 先解釋「受牽制」的意思。 如果說紅方移動某棋子A後,黑方可以接著立刻吃掉玩紅方老帥,則稱棋子A「受牽制」。這個描述有些曖昧,有可能棋子A無論移動至何處,老帥都會被吃,也有可能棋子A可以合法移動到部分地點。閱讀時要稍微注意一下是哪種意思。 受牽制的棋子移動所產生的一切捉子效果均不算捉著,見範例 63、64。 ### 判論捉招的三項因素 以下要討論捉著受到兵種、棋子數量以及根所判定的方式。當發生規則不一致時,從寬判定。例如,紅方單兵長捉對方無根車,則因「兵種」判和、因「捉無根子」判負、且因「一子抓一子」判負,則從寬判和。又例如紅雙車輪捉黑有根砲,因「兵種」判負、因「捉有根子」判和、且因「多子捉一子」判負,故從寬判和。 #### 兵種 長捉判定違規與否時,要考慮棋子的兵種。 - 帥、兵長捉不變判和。 - 多兵可以聯合長捉對方任意棋子。 - 帥可以聯合一俥、一傌或一炮長捉對方任意棋子。 - 多兵可以聯合一俥、一傌或一炮長捉對方任意棋子。 - 長捉未過河卒不變判和。 #### 棋子數量 長捉判定違規與否時,要考慮捉方與被捉方的棋子數量。 - 一子長捉一子不變判負。 - 多子長捉一子不變判負。 - 一子長分捉多子不變判和。 - 多子長分捉多子不變判和。 #### 真根與假根 長捉判定違規與否時,考慮被捉子的根。 - 長捉真根子不變判和。 - 長捉假根子不變判負。 官方對假根的定義是「其根受牽制失去保護力者」。 - 傌或炮長捉有根車不變判負。 這是因為車的重要性高於傌或炮。 多子長捉一子不變判負,因此雙傌、雙炮或傌炮聯合長捉一車不變判負。同樣道理,一子長分捉多子是允許的,因此一傌或一炮長分捉兩車不變判和。 ### 捉招補充 #### 捉同類子 - 長捉同類子不變判和。 這意思是說傌長捉馬、炮長捉砲、俥長捉車不變判和,因為這種捉法更準確地說是為兌著或獻著。不過,活傌長捉蹩腳馬既不算兌著也不算獻著,這就是典型的捉著,不變判負。 但若被捉子受牽制時,也不能視為獻著或兌著,是本質上的捉著,不變判負。見範例 39、40、41、52、53。 #### 捉著兼兌著 - 捉二而其中一著兼兌者仍作長捉。長捉兼長兌者,亦作長捉論。 這句話獎嚴謹一點是: - 捉二兼兌一判捉。 - 捉二兼兌二判捉。 見範例 90、91、92、93。 這條規則顯示兌著並不影響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