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nagiku Public Wiki 🌐 === - [歡迎來到 Hinagiku 維基](/sbkix5B9RFaVM3OzQsN3EQ) <!-- - [快速入門教學](/T-ryMbcARLOd3zRQ6RQEPg) --> ![hinagiku-preview](https://hackmd.io/_uploads/rJ6VIxoB1x.png =80%x) :::success Hinagiku 是一個由社群驅動、專為教育環境設計的 AI 合作學習平臺。理論取自 Frank Lyman 提出的 **Think-Pair-Share** 合作學習策略,即便在多人教學場域也能讓所有人一同參與討論。 現在立即使用 Hinagiku ➡️ https://hinagiku-dev.vercel.app ::: :::info 我們將於 2024/12/27 09:30~12:00 參與臺師大軟體工程期末嘉年華,並預計在 10:00、11:00 兩個時段進行==大型現場 Demo==。歡迎各位移步至公館校區 S304! [link](https://hackmd.io/@ryanlinjui/Skgny4Krkx) <!-- ![](https://hackmd.io/_uploads/HyPRyNKSkl.jpg =50%x) --> ![hinagiku-reveal](https://hackmd.io/_uploads/SkwZ2ZiHyl.png =50%x) 更新:結束了!花絮可以看[共享相簿](https://photos.app.goo.gl/tjBxVaAc36m5idTC9) ![hinagiku-dev](https://hackmd.io/_uploads/H10KatRSJx.jpg) ::: Hinagiku 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即時語音轉錄與分析,能協助主持人即時提供深具洞察力的回饋,讓它在眾多教育工具中脫穎而出。 我們選擇「雛菊」這個名字,是因為它象徵著我們的核心價值:韌性、簡單與成長。就像雛菊一樣,不論環境如何,都能適應並茁壯成長。 我們的使命是透過提供有效的工具,幫助參與者與主持人更順暢地溝通與協作,並在課堂中建立更有意義的連結,提升學習與討論的品質。 ## Think-Pair-Share 合作學習策略 Think-Pair-Share 原先是由教育學者 Frank Lyman 在 1981 年提出,初衷是解決學生在課堂上參與度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內向或需要更多思考時間的學生。它基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與合作互動對學習效果的促進作用。TPS 經過多位學者的實驗及修改,主要步驟有以下: 1. Think: 學生花幾分鐘安靜地思考答案 2. Pair: 兩人或多人一組分享各自的想法 3. Share: 學生將討論的結果與全班分享 但我們發現 Think 階段會出現學生不知道該如何開始的窘境,且在 Share 階段僅能由部分同學發言,在有限的時間內無法聽完所有學生的意見。 這就是建立 Hinagiku 想要解決的問題!:tada: :tada: :tada: ## Hinagiku 的架構 在 TPS 基礎下,我們結合了語言模型,嘗試最佳化合作學習的過程: 1. Think 思考 讓語言模型根據輸入之教案,1-1 進行引導式問答循序,漸進理解主議題 2. Pair 小組討論 語言模型根據對話紀錄列出同學間「相似、相異、相同」的子議題。以小組間討論為主,語言模型僅輔助小組聚焦 3. Share 分享 將討論結果以視覺化呈現,了解同學們對主議題的想法:多關鍵字文字雲、列出主流意見、少數意見 <!-- ## Hinagiku 的優勢 輔助學生在發想 / 自我思考時的脈絡整理,深度挖掘想法 - 學生的意見都儲存在系統上:可完整搜集學生語料集,用以未來探討青少年議題 - 在小組輔助/團體可達到高切題性,避免脫離課程設計 - 遵照 TPS 架構仍以同學交流意見為重,但能以輔助將主題利用最大化 - 已建立的教案可在線上和教師互相分享 ## Hinagiku 的挑戰 1. 資料去識別化 - 符合隱私權政策 - 增加使用者使用意願 2. AI 回答內容限制 - 道德議題 - 保守回答 - 避免建立錯誤價值觀 - 心理諮商 - 轉介教師進行後續應對 - 幻想辨識 --> ## 使用方式 Demo {%youtube kzC6toURZoo %} 帳號與介面 👋 --- - [建立/登入帳號](/iZo7zFDmTpy7YYdfDWyEOw) - [Dashboard 介面](/8kz_myEDRoCtof4Ek2JDMA) <!-- 進行 TPS 合作學習 --- - [主持 TPS Session](/_fEOxcYqRXuqr-cfNyR4Cg) - [參與 TPS Session](/3NzdfIvYRxe2A4QMvqAAag) --> 功能介紹 🔥 --- - [和 AI 用語音對話](/FQFpvE0CSuKxWXufmZG8kg) - [教案模板建立/分享](/kIWlPcFXSoCrimcEZs3_tA) 教案模板範例 📎 --- - [輔導課場域範例](/6Us0E1tNTDa3J2DP5goZ-A) - [泛用型場域範例](/6G2_kM-eRxqG5I7dOIWbbA) 外部連結 🔗 --- - [立即使用 Hinagiku](https://hinagiku-dev.vercel.app) [target=_blank] - [原始碼 GitHub](https://github.com/hinagiku-dev/Hinagiku) [target=_blank] - [期中報告簡報](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vkcxtp90RbEuGAHDcWiaapVIGc9m4Sn8_K8J1U1E5s/edit?usp=sharing) [target=_blank] - [系統測試報告 PDF](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RIMuEbZYP0Ekr2WHQBrFEYBnx-4rwSRg/view?usp=sharing) [target=_blank]
{"title":"Hinagiku Public Wiki 🌐","description":"Hinagiku 是一個由社群驅動、專為教育環境設計的 AI 合作學習平臺。理論取自 Frank Lyman 提出的 Think-Pair-Share 合作學習策略,即便在多人教學場域也能讓所有人一同參與討論。\n\n現在立即使用 Hinagiku ➡️ https://hinagiku-dev.vercel.app","showTags":"false","lang":"zh-TW","image":"https://hackmd.io/_uploads/S1nmrmirJg.png","contributors":"[{\"id\":\"41abe969-48b6-45c5-b911-8499c7380d10\",\"add\":3268,\"del\":524}]"}
Expand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