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gs:`地球物理` # 地震(earthquake) 由於地球內部突然的急速變化,產生波擾動,並向各方傳播,而引起地面震動的現象。 ## 彈性反跳學說 當地殼受到擠壓產生應力時,岩層已經產生變形,但是還沒破裂。一旦應力累積至岩層極限時,岩層瞬間破裂產生位移並放出地震波。當應力釋放完全時岩層又回彈到無應變的位置,此為產生構造性地震的主要理論。 ### 彈性介質 若以地震波的尺度(波長約百公尺至數公里)來看,地球岩層可視為連續且均勻的,且晶體排列為同向。 今有一物體,當對其施加外力使物體產生形變時,若可立刻恢復成原來狀態,稱**完全彈性體**,否則為非彈性體。對於地震而言,介質所受的力很小,故幾乎可將其視為完全彈性體。 ### 彈性常量 此種常量用以描述岩石的彈性性質,表述應力和應變的關係。所謂**應力**,即介質內部與產生形變的地方上的面積的相互作用力;**應變**為應力引起形變的量度。在彈性限度內,應力與應變成正比(虎克定律)。 **1. 體積模量(K)** 為岩石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液體靜壓力所引起的**體積變化量** ${{F \over S} = {-K} { \Delta V \over V }}$ ,$\Delta V$即為體積變化量 **2. 剪切模量($\mu$)** 剪切力為力方向與受力面平行的力。故產生切變時不發生體積變化,僅發生形狀變化。 ${\mu}={{F \over S} \over {\phi}}$ ,${\phi}$為切變情況下的旋轉角度 ## 名詞定義 ### **震源(hypocenter)** 地層錯動的起始點。依其發生深度可區分為: 1.極淺層(0-30km) 2.淺層(30-70km) 3.中層(70-300km) 4.深層(300-700km) :::warning Q1:地震發生深度最深可到幾公里? >A:約700km ::: ### **震央(epicenter)** 震源在地表的投影點。 ### **規模(Magnitude)** 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分級標準(無單位)。目前較為常用的規模表示法有以下幾種: #### 1.芮氏地震規模($M_L$) 又稱「近震規模」,其量測方式係利用「伍德-安德森式地震儀在距離震央100公里處所量測到的最大振幅」來定義。根據其定義(測得規模有可能為負): - 規模+1,地震波最大振幅多10倍 - 規模+1,所釋放的能量多31.62倍($log_{10} E=4.8+1.5M$,E為能量($J$) M為規模($M_L$)) 又,芮氏地震規模與震源的物理特性沒有直接的聯繫,故當規模超過7.5即失準。 #### 2.震矩地震規模($M_W$) 與震源的物理特性有較直接的聯繫。與斷層的剛性係數$\mu$、滑移面積A、滑動位移S相關 - $M_0$(地震矩)=(${\mu}*A*S$) - $M_W$(震矩規模)=${2 \over 3}\log _{10}M_{0}-10.73$ >Q2:試以地震矩規模的定義,推論地球會不會發生規模>12的地震? >>A: ### **強度(Intensity)** 描述一場地震的大小,表示地面的震動或建築物破壞程度(各國的分級方式皆不相同) 以台灣為例,中央氣象局使用最大地動速度/加速度作為分級,如下表: #### 1.以最大地動速度值區分(適用於震度5弱以上) | 震度階級 | 0級 | 1級 | 2級 | 3級 | 4級 | 5弱 | 5強 | 6弱 |6強 | 7級 | | ----| ---- | ---- |---- |---- |---- |---- |---- |---- |---- |---- | | PGV(cm/sec)| <0.2| 0.2~0.7|0.7~1.9|1.9~5.7|5.7~15|15~30|30~50|50~80|80~140| >140 | #### 2.以最大地動加速度值區分(適用於震度4以下) | 震度階級 | 0級 | 1級 | 2級 | 3級 | 4級 | 5弱 | 5強 | 6弱 |6強 | 7級 | | ------- | ---- | ---- |---- |---- |---- |---- |---- |---- |---- |---- | | PGA($cm/sec^2$)|<0.8 |0.8~2.5|2.5~8.0|8.0~25|25~80|80~140|140~250|250~440|440~800| >800| ## 地震波 由地震震源發出,在地球內部傳遞的波。可分為體波及表面波。 ### 體波 震源振動直接產生在地球內部傳播的地震波。可產生兩種不同的波,分別是因體積膨脹產生的「縱波(P波)」;及因旋轉產生的「橫波(S波)」。 #### 1.P波 - 波速公式: $v_p={\sqrt {{K+{4 \over 3}{\mu}} \over {\rho}}}$,K為體積模數,${\mu}$ 為剪切模數(在液態、氣態下為0) - #### 2.S波 - 波速公式: $v_s={\sqrt { {\mu} \over {\rho}}}$ ## 斷層 ## 震源機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