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村轉型、文化永續」依海而生在地知識的轉譯與活用之共學共創 時間:2024/1/3 13:00~16:00 地點:北藝大文資學院 ![IMG_6891](https://hackmd.io/_uploads/BkS0EOfdp.jpg) ![IMG_6890](https://hackmd.io/_uploads/BJlbr_zda.jpg) # 開場 ![IMG_6893](https://hackmd.io/_uploads/HymxL_zua.jpg) **黃貞燕老師:** 重建大學與社會、地方的關係不容易。與臺灣東北角黑潮一帶的地方團隊學習,以萌芽型USR作為積極串連地方團隊的平台,包括八斗子、龜山里、南方澳、貢寮馬崗 **涂維政老師:** 藝術創作是很身體感的,去年與龜山島的團隊登島、邀請團隊來北藝大交流分享,預期今年會與龜山島的團隊會在龜山島上策劃一個藝術節(名稱待定) **林益仁老師:** 生態人文學專業,基隆人,這次期待與團隊們做更深入的連結 # 各子計畫成果發表 **飲食文化(林益仁教授主持、朱庭黎助理報告)** ![IMG_6892](https://hackmd.io/_uploads/rJENNdf_T.jpg) 以食物地景(Foodscape)為題,研究正濱漁港及和平島,包括文獻蒐集、辦理3場走動式工作坊(策展模式)、與位地方工作者交流、參與學生回饋蒐集、食物地景的盤點紀錄、4間店家口訪、1場學生回饋成果工作坊 **漁法漁具(黃貞燕館長主持、廖俊凱助理報告)** ![IMG_6894](https://hackmd.io/_uploads/r1e5udMOT.jpg) ![IMG_6895](https://hackmd.io/_uploads/BJwfcdGda.jpg) ![IMG_6896](https://hackmd.io/_uploads/ByOf9OG_p.jpg) 八斗子為主題,配合「博物館與文化資產專題」進行,包括10//8-12/6期間的3場專題演講、2場工作坊、1場田野、與4個專家團體交流;延續「馬祖民俗文化館文物詮釋計畫(2019-2020)」:文物分級、文物詮釋、文物推廣,將漁具漁法博物館化 **海洋環境子計畫(黃貞燕主持、林奎妙助理報告)** ![IMG_6897](https://hackmd.io/_uploads/Sko62OG_6.jpg) ![IMG_6898](https://hackmd.io/_uploads/BkezTuf_a.jpg) ![IMG_6899](https://hackmd.io/_uploads/rJ07aOMOp.jpg) ![IMG_6901](https://hackmd.io/_uploads/S17xC_Gup.jpg) 以海上地號名(來自南方澳珊瑚法界博物館賴榮興館長的啟發)為主題,研究漁人運用陸地特徵標示海上所在位置,用以反映漁場、風險。包括6次諮詢、2次現地調查(馬崗/龜山島)、7場討論、2場交流(離島出走、課程分享) **黃貞燕館長小結:** 本次探討生活飲食與環境的關係,漁民的生活知識與智慧是透過身體感來建立,但第三者可透過漁民所使用的物質(文物)存在來窺視。 **許館長(在地社群回饋漁法漁具的發表)回饋:** USR對文史工作者來說是很重要的機會。返鄉從事文史工作會有不同階段的坎,因為人員及資源普遍不足,時常在階段性任務完成或碰到一些挫折後,學習就停滯下去。這次參加USR學術討論,能夠在經驗與知識上能找到對象吞吐,很珍惜。如果能協助文史工作者建立、發現下一個階段想要完成的成果,就會是很大的推動力。 **簡英俊(在地社群回饋海洋環境的發表)回饋:** ![IMG_6903](https://hackmd.io/_uploads/Hk33rtGd6.jpg) 清朝時就有紀錄龜卵顯靈的現象,這次在現調時能跟團隊一起見到,真的很難得,非常有意義。北藝大團隊很專業,把相對位置都畫的很清楚。也祝這個計畫順利,包括龜山島登島的展覽,我們協助跟東北角風管處聯繫。 **在地工藝子計畫(涂維政老師主持、昱松助理報告)** ![IMG_6906](https://hackmd.io/_uploads/B1K8RKMdp.jpg) ![IMG_6904](https://hackmd.io/_uploads/S1pcFKfOT.jpg) ![IMG_6905](https://hackmd.io/_uploads/BkYNntzdp.jpg) 辦理1場龜山島社區田調走讀、2場八角風箏工作坊、1場拱瀾宮寸子競賽、大溪漁港走讀、1場烏石港登龜山島走讀、4場校內講座 **涂維政老師補充:** 以流域美學為題從淡水出發、八斗子到龜山島,以及與琉球的學校締結姐妹校,目前定位北藝大藝術團隊(流動成員)作為啟動團隊,牽動在地及多元生態夥伴一同參與,或許可以協同龜山里的耆老們共做一個沒有出現過的72角風箏。 **聚落紋理子計畫(林奎妙及張瑄庭報告):臺灣漢族群建築+石在工作隊** ![IMG_6907](https://hackmd.io/_uploads/Hy5KZ5fO6.jpg) ![IMG_6908](https://hackmd.io/_uploads/S17gfqfOp.jpg) ![IMG_6909](https://hackmd.io/_uploads/H1Vxf5GOp.jpg) ![IMG_6910](https://hackmd.io/_uploads/B1NxMcMOp.jpg) ![IMG_6911](https://hackmd.io/_uploads/BJR07qfOp.jpg) ![IMG_6912](https://hackmd.io/_uploads/H10AVcM_p.jpg) ![IMG_6913](https://hackmd.io/_uploads/SkWZHczO6.jpg) 公民調查作為出發點,建立調查工具與方法。累積紀錄與知識,從單動石頭屋擴散到聚落紋理,包括前置調查(辦理3場討論、7場訪談、3次現繪、2次動畫設計)、3場課程實作(東北角聚落紋理踏查,分為四組進行調查:百年古厝、與石俱進、白浪滔滔、風的線條)(空間、數據與地景:邀請古都執行長顏世樺分享GIS的應用),並回顧心得與未來展望。 **簡英俊(在地社群回饋):** 承繼去年經驗,期待今年做得更好。 **黃建圖(在地社群回饋):** 以社區的經驗來看,學校走入社區真的不容易,能有這樣的老師是祝福。而以人的生命的長時間軸來看,共同走過才會發現不容易、驚喜的部分與成長,必會留下果實,這段過程也讓社區感到自信以及看到未來的可能性。以地方團隊的立場來說,這是打開的過程,會在個人與群體中的成長重新回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