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不一樣的事情 ###### tags: `澳洲` 1. **找不到美食/旅遊 blogger 推薦的食物跟景點,一切都靠 google map** 不像台灣一樣,每間餐廳跟景點都一定找個到推薦的 blogger + 廣告味重的文章. 取而代之是 google map 上面的評價.不過澳洲評價普遍樂觀 XD 以前可能是上網找片 blogger 看完文章然後才出發. 現在則是在 google map 上面找關鍵字,看評價/照片,大概 4 星左右就可以出發了 2. **工作出包這件事情(因公司不同而異)** 在台灣會比較傾向抓戰犯,所以某種程度在台灣很怕出錯.錯了就會自責 不過在澳洲比較像`找出為什麼出錯` + `怎麼避免錯誤再次發生` ,當事人是不是出包的人就不是這麼重要. 這樣的好處是大家勇於認錯(比較不會掩蓋缺陷),然後勇於犯錯也讓人比較有勇氣做嘗試. 畢竟人真的不是全知全能,錯誤總是會發生,重點怎麼避免就好 3. **看醫生一率從 GP(診所) 開始** 澳洲這邊有很嚴謹的醫療分級制度.不論大病小病都需要從 GP 開始,然後拿到 GP 的單子 才能夠做轉診.我有一次為了要照 X光 想說直接拿著物理治療師的 referal 去公立醫院照,結果被裡面的工作人員擋下來,告訴我說要用從 GP 看起,然後再到公立醫院請專科醫生開單,然後再拿著專科醫生的單子去照 X光.到最後我是直接去私人醫療掃描機構去做 X光. 當然如果想要加速,可以直接考慮私立醫院,但是健保就完全沒有給付.而且醫療金額高昂(幾萬元台幣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