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gs: 5G --- # 網路架構 基本上我們可以把行動通訊的網路切分成如下幾個部份: * UE (User Equipment): 使用者終端,一般來說就是我們的手機 * 無線接入網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使用者手機接上網路的連接點 * 核心網 (Core Network, CN): 處理從 RAN 來的呼叫、資料請求,另外還有計費、移動管理的功能 * 承載網 (Bearer Network): RAN 內部、 RAN 和 CN 之間、CN 和外網之間的網路通道,類似我們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交通要道 ![](https://hackmd.io/_uploads/HJZOD_BL3.png) 圖片來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5934238 # RAN (無線接入網) ## CU, DU, AAU 在以往基站部份,一般會分成 BBU、RRU 和天線 * 天線: 用來接收無線訊號 * RRU: 從 RRU 接收天線傳來的無線電訊號,然後轉換成數位訊號 * BBU: 負責和核網或其他基地台連接 在 5G 的時代,天線和 RRU 被合併為 AAU,而 BBU 則近一步被拆分為 CU 和 DU ![](https://hackmd.io/_uploads/SklwLC582.png) 圖片來源: https://tel3c.tw/blog/post/28669 那 CU 和 DU 的功能是什麼呢?我們以下圖來看,他們其實分別代表不同 OSI protocol layer 的功能 * AAU: 主要是 physical layer * DU 則是包含部份 physical layer 和 data link layer (MAC/RLC) * CU 則是負責 IP layer 以上 會把 CU 和 DU 分開除了分工外,也是增加部署的彈性,我們可以把 CU 和 DU 放一起,也可以分開,更可以一個 CU 對到多個 DU,形成樹狀架構。 ![](https://hackmd.io/_uploads/rkXBTAc83.png) 圖片來源: https://blog.csdn.net/bandaoyu/article/details/95552803 ## 5G 架構界面 在 5G 中,CU、DU、AAU 等通訊的界面都有相對應的規範 * Ng: 核網和 CU 的界面 * Xn: CU 和 CU 的界面 * F1: CU 和 DU 的界面 * eCPRI: DU 和 DU 的界面 ![](https://hackmd.io/_uploads/BkBB7go8h.png) 圖片來源: https://www.techplayon.com/5g-nr-interfaces-x2-xn-s1-ng-f1-and-e1-functions/ ## SA vs NSA SA 代表獨立組網技術,NSA 則是非獨立組網技術。會有這兩個的原因是為了要讓 4G 到 5G 可以無痛轉移,電信商不用一次就要花大錢把所有設備都升級 5G,所以讓 5G 的 UE 也可以透過 4G 已有的基礎設備來連網。 ![](https://hackmd.io/_uploads/BJkmulsIh.png) 圖片來源: https://zhuanlan.zhihu.com/p/441225660 # CN (核心網) CN 在行動網路的角色特別重要,如果說 RAN 是讓使用者連上的入口,那 CN 就是管理者的角色,包括連接網際網路、安全認證、計算費用與流量等等,幾乎所有跟管理有關的功能都是在 CN 完成。 ## NF 在 5G 中,特別的是把這些功能打散成一個個網路功能(Network Function, NF),藉此增加彈性。可以看到下方紅色虛線框起來的部份,就是 5G 的核心網,裡面每個紅色的長方形都是一個個各自功能(如 AMF, SMF...),下方的字就是用來代表他們與其他功能溝通的界面(如 Namf, Nsmf...) ![](https://hackmd.io/_uploads/rJb7LG2L2.png) 圖片來源: https://kknews.cc/zh-tw/tech/ppz9x58.html | 網路功能 | 中文名稱 | 控制/用戶面 | 功能 | | - | - | - | - | | UPF | 用戶面管理功能 | 用戶 | 轉發並處理用戶封包 | | AMF | 訪問和移動性管理功能 | 控制 | 負責 UE 的註冊、連接、訪問驗證授權、移動性和可達性管理 | | SMF | 會話管理功能 | 控制 | 會話管理、分配 IP 給 UE、控制 UPF | | UDM | 統一數據管理 | 控制 | 管理並儲存用戶資料 | | PCF | 策略控制功能 | 控制 | 提供策略規則,並讓 SMF 控制 UPF | | AUSF | 認證服務器功能 | 控制 | 對與連接該網路的 UE 進行認證 | | NEF | 網路開放功能 | 控制 | 外部應用接入 CN 的標準化界面 | | NSSF | 網路切片選擇功能 | 控制 | 管理網路切片,例如如何幫終端選擇切片 | | NRF | 網路註冊功能 | 控制 | 類似 DNS 的功能,協助找到其他 NF | ## 三大關鍵技術 CN 可以歸納出三大關鍵技術 * SBA (Service Based Architecture) * SBA = NF Service + SBI (Service Based Interface) * 也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架構,每個 NF (如 AMF) 對上自己的 SBI (Namf),就形成了 SBA * CUPS (Control Plane User Plane Separation) * 將控制面和用戶面分離 * SMF 從 PCF 得到對於資料封包的處理規則,然後透過 N4 界面傳給 UPF,UPF 會依照這些規則來進行處理 * 網路切片 (Network Slicing) * 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選擇不同的網路特性,例如大頻寬、大連接、低延遲等等 * 不同類型的切片就是根據各自服務的需求擁有獨立的 SMF, UPF, NRF, PCF,在 UE 與 AMF 連接註冊後就會導向不同的切片 ![](https://hackmd.io/_uploads/Sy-nQmnUh.png) 圖片來源: https://vocus.cc/article/61c68837fd89780001cee23b ## 三大特徵 * Edge Computing (EC) * 在 5G 中,為了減少延遲,並且減少連接 CN 的流量,會把一些計算放在靠近用戶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 Edge Computing * MEC (Multi-access/Mobile Edge Computing) 是在 Edge 端可以接受外部各種應用的平台 * 通常 MEC 位置都是在 RAN 和 CN 之間,有可能會包含部份 CN 功能 ![](https://hackmd.io/_uploads/HyY_5m3Uh.png) 圖片來源: https://devopedia.org/multi-access-edge-computing * QoS * 不同的應用如果需要有不同的特性,例如確保通訊可靠,就可以設定不同 QoS * 和網路切片不同,每個網路切片內部都可以各自定義自己的 QoS * PDU 是 UE 和 DN 要連接的資料通道,而每個 PDU 內部還可以切分多個不同的 QoS Flow ![](https://hackmd.io/_uploads/HJU19XnUn.png) 圖片來源: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7745237 * VoNR * 5G 中用來進行語音通話的方法,又稱為Vo5G * 5G CN 會透過 Gm 的界面和 IMS 系統連接,建立通話 * 當 VoNR 無法通話時,會自動換成 VoLTE,甚至是 2G/3G 的通話 ![](https://hackmd.io/_uploads/rkfInXh83.png) 圖片來源: https://blog.csdn.net/baidu_40808339/article/details/115293111 # Bearer Network (承載網) 前面我們提到了 RAN, CN (含 AAU, DU, CU),他們之間連接的線路稱為承載網,而這個線路在不同段會有不同的名字 * fronthaul: AAU 和 DU 之間 * midhaul: DU 和 CU 之間 * backhaul: CU 和核網之間 ![](https://hackmd.io/_uploads/rJ68iAqL3.png) 圖片來源: https://www.moneydj.com/focus/Article/5G%E9%9C%80%E6%B1%82%E5%B0%87%E7%8F%BE%20%E5%8F%B0%E5%85%89%E9%80%9A%E8%A8%8A%E6%A5%AD%E7%A9%8D%E6%A5%B5%E5%8D%A1%E4%BD%8D-637159853617957351 承載網在每個線路段都有各自連接的方法: ## fronthaul AAU 到 DU 有四種連接方式: 下面圖片來源: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2578626 * 光纖直連: * 適合在光纖多的地方部署 ![](https://hackmd.io/_uploads/BJAps9TLn.png) * 無源 WDM * 利用一條光纖提供多個 AAU 和 DU 的連接,然後利用彩光模組來讓不同波長的光訊號在光纖中不會互相干擾 * 可以減少光纖使用,但是也比較難管理、故障定位困難 ![](https://hackmd.io/_uploads/Bklyh9aLh.png) * 有源 WDM/OTN * AAU 到 DU 間部署 OTN (OpticalTransportNetwork, 光傳送網路),形成星狀架構 * 靈活性強、好維護、使用較少的光纖,但是成本也相對較高 ![](https://hackmd.io/_uploads/Skd1nqTI2.png) * 微波 * 偏遠地方不適合部署光纖,可以用微波來通訊,但是安全性差且容易被遮蔽 ## midhaul & backhaul midhaul & backhaul 主要有兩種連接方法 下面圖片來源: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2578626 * OTN+IPRAN * IPRAN 是指 RAN 的 IP 化,也就是在 RAN 中使用 IP 的技術 * 由於 LTE 的時候是使用 IPRAN,因此如果能利用現有 IPRAN 網路,可以有效減少成本 ![](https://hackmd.io/_uploads/By2A356I2.png) * 完全 OTN * 如果 midhaul 和 backhaul 都使用 OTN,可以有效減少延遲,並且更容易統一維護 ![](https://hackmd.io/_uploads/ryMyac6Uh.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