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gs: 读书, 谈自由,哲学 --- # 《论自由》随想录 状态: 讨论中 ---- 俺开博以来连发三篇博文分别讨论了编程随想的[处境](https://hackmd.io/@comemory/programthink-2021-06-21)、其[读者群体的延续](https://hackmd.io/@comemory/meshnet-topology-community)、以及代表的中国中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群体的[非暴力革命](https://hackmd.io/@comemory/the-silent-chinese-middle-class),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俺发现无论是编程随想还是俺自己在创作博文时都包含了一个【人性本善】的前提,即人们都会积极的为社会公益而努力,至少志同道合的编程随想读者群体内。更大了说,几乎整个主流的公共交流都是以一种【大家都想让世界变得更好只不过方法不同】的假设下进行的,这似乎已经成为公共交流的政治正确。 然而假如这种【人性本善】的政治正确并非事实,那么公共交流还有意义吗?俺在与大伙的交流互动中,注意到两个现象,一是有人引用刘仲敬的许多观点(最著名的是费拉论),另一类是编程随想的zhao项目以及俺们的随想联盟的低参与度的现象。这两个现象实际上都驳斥了俺们这类【公知】默认的政治正确,那就是人们可能只是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幸福,而非天生就为the greater good,只有好的秩序才会将人性的自私转化为每个人的幸福。在《利维坦》一书中已经提到过人人与人人为敌的无政府状态,以及社会秩序的作用,刘仲敬的观点中也是以组织资源、秩序输入等为基础。 秩序是社会所必要的,但是秩序是有代价的,秩序除了靠人人自觉维护外,还要靠外部强加,这里就涉及到群己权界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读《[论自由](https://b-ok.cc/book/5279291/2af6b7)》一书。关于此书的内容和书评在网上汗牛充栋,这里抛砖引玉,欢迎各位看官在[本文的共笔应用版本](https://hackmd.io/@comemory/on-liberty)中提出自己的议题、见解。俺担任参与者和整理者的角色。 与各位老熟人的第一轮讨论让俺深受启发: 首先,俺这个【人性本善】的提法本身就很有问题。正如有人指出,【善】本身没有定义,而不同价值体系对什么是【善】本身就很有争议,且如编程随心指出即便同一个价值体系内的【善】也有物理社会等多个层次。其次,马太效应[指出](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09/06/writing-something-with-polity.html?comment=1640835549377)编程随想本人也表达过其倾向于认为【人性本恶】。最后,正如某位匿名老熟人[指出](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09/06/writing-something-with-polity.html?comment=1640899786072),俺这里的【人性本善】的假设更准确的说应当是【文明】社会中的普遍【合作】态度,显然在基本公共秩序方面,强调【合作】的文化更加能够在千万年的自然选择中胜出,成为发达文化或先进文明。这种文明层面的合作,体现在社会秩序的方方面面,比如尊重他人生命安全、夫妻制度、靠右行的交通规则等等,在这个层次采取不合作态度的人往往被社会视为罪犯。显然,作为现代文明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遵守这些现代文明的基本规则。 关于文明是建立在合作秩序之上的讨论牵扯出了【社会契约】的概念。正如匿名老熟人在11单元[指出](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09/06/writing-something-with-polity.html?comment=1640961357917): >文明除了代表合作,也代表在合作与人人互害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灰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二极管,一个文明程度高的社会,其中间地带的虚伪程度也越丰富,社会习惯和语言中用以表述这类中间状态的也越多。汉人官员/知识分子表扬少民/他人民风淳朴的同时,内心潜台词也在嘲笑对方头脑简单。但中国人明显是进入内卷阶段了,整出一大堆无用的东西,整体上不过是无意义的内耗。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政治文明还处于野蛮的阶段,与西方文明的契约精神不同,中共的政治文化仍然相当程度建立在你死我活、尔虞我诈的权谋概念之上。正如匿名老熟人在12单元[指出](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09/06/writing-something-with-polity.html?comment=1640967182642): > 中国的文化中的确有互害的元素。从古至今那些大儒圣人或许都有阴暗面,以毛腊肉为例,自己书房里摆满了三国水浒通鉴,长征时期都书不离手,但却生怕别人看书,在社会上以批判封资修的名义行焚书坑儒之实,把知识分子批为臭老九,就是怕人们去读书。现在的赵家人也是一边自己看内参,一边封网让胡锡进观察者网这类狗洗老百姓的脑。一个文明演化到这种境界,真是祝福恁祖宗十八代。 显然,过渡宣传【人性本善】、【皇帝是好的、都是奸臣搞鬼】之类的论点,是统治者权谋政治文化、忽悠治国的延伸。 站在既得利益者的角度,肯定希望别人都采取合作的态度,而自己可以奸诈。而虚假、过渡的宣传从实用主义角度来看,是为了打提前量,比如为了实际10分的效果而宣传100分。政客、奸商都采用这种策略。但是人们会吃一堑长一智,虚假和过度宣传最终将导致政府失去可信度,甚至进入歇斯底里的恶性循环。这就是一切从实用主义出发的最糟糕后果。 虽然文明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但也不可否认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确存在各种利益冲突,而**俺想讨论的正是在这种不得不既合作又竞争的文明社会中的【做人之道】。探讨公私分界的【做人之道】,其实是在探讨一份比较公平、比较符合社会现实的【社会契约】。** 传统孔孟之道的那套社会契约,如仁义礼智信,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工业信息时代,尤其是应对商业活动、信息分级管理等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信息非对称的情况。共产主义那种斯巴达式的社会契约也已经被证明是彻底的虚伪和失败,因为无法处理人的懒惰和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的情况。但是光反对是不够的,最终大家还是要探讨一种实用公平的【新社会契约】,才能得到广泛共识。 抛开这套社会契约技术层面的东西,俺想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具体的个人如何认识他人以及社会,如何处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在普通社会中既不是军事共产主义那种完全的舍小我成就大我的集体主义,也不可能是只为小我完全无任何大我的无政府主义和纯粹自由主义。俺认为每个人都有义务在参与公共讨论过程中,让他人认识到自己的公共属性和私人属性,而不是一味塑造一个【大公无私】的虚假圣人。不负责任的人民,和负担一切的老大哥往往是硬币的两面。而前面提到的中国人普遍的政治冷感,正是这种不负责任的人格表现。 之所以用公共讨论为切入点,因为公共讨论中对某个议题无论是赞成或反对,都不能代表【合作】。公共讨论中,真诚才是【合作】态度的表现,而虚伪、谎言、沉没、转移视线等才是【不合作】态度的表现。俺认为,前一单元提到的新社会契约,并不一定能过靠社会成员相互博弈而达到平衡。具体到公共讨论中,对于信息发布者、评论者、传播者等参与者而言需要考虑如何处理各种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