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群效應 ###### tags: `行銷` ### 社交網路中的六大區動力 - 榮譽驅動:「全民K歌」舉辦校園之星歌手大賽->「比較」 - 利益驅動:贈送虛擬贈品 - 關係驅動:用戶和朋友分享獲得的成就感;人們因為社交關係聚集在一起 - 事件驅動:用戶為了完成某件事情,共同協作 - 地域驅動 - 興趣驅動 :::info 大型社群及其高價值的效果是由無數小社群構成的。用戶活躍在小群之中,更容易受到小群的影響。 將人們活躍在「小群」中印行分享,引發及巨大社交傳播結果和轉化結果的現象,稱為 ==「小群效應」==。 ::: ### 優秀社群的三大標準 - 成員互相認識:大部分用戶互相認識,社群才會持續活躍 - 成員互相信賴:分享到群組裡面的商品訊息,會產生銷售轉化 - 成員之間互動頻繁:頻繁互動可以催生大家一致認同的社群變化,帶來訊息大擴散,是用戶快速增長的基礎 ### 組建活躍小群要素-三近一反 - 相近地域:用戶之間的距離非常重要,將決定社群的發展和彼此是否建構更緊密的關係。<font color = 'blue'>例如:「XX小區狼人殺」</font> - 相近興趣:人們比較願意關注和自己密切相關的問題。<font color = 'blue'>例如:你養狗時有甚麼有趣的經歷、你旅遊時曾有過什麼難忘的故事。公共問題跟客觀問題不會讓用戶發產進一步的關係。==公共問題==:養狗的好處壞處、情人節怎麼過。==客觀問題==:如何看待互聯網的快速發展。</font> - 相近年齡:將目標定義為特定年齡層。<font color = 'blue'>例如:「快手」將目標人群定義為年輕、熱愛分享的普通人</font> - 反:相互幫助卻又存在衝突和合作的兩方。<font color = 'blue'>例如:兩性關係、商業環境的甲方乙方、供需雙方</font> ### 社群成員依據影響力可以分為: 1. ==普通人==:一個社群90%的沉默成員 2. ==連結者==:將訊息分享出去的社群成員 3. ==局部意見領袖==:影響小範圍人群的用戶,僅能影響自己所覆蓋的粉絲 4. ==全局意見領袖==:小範圍可以影響社交圈和身邊好友,大範圍可以觸發一連串病毒擴散效應。 ### 找到「連結者」的四個步驟 1. **將目標用戶一一添加為好友** 2. **閱讀、紀錄目標用戶近半年以來所有訊息及貼文**:注意他關注那些帳號、KOL,參加過甚麼線上線下活動 4. **歸納用戶聚集在那些帳號或APP** 5. **透過人工、大數據持續做深淺程度不同的分析** ### 將「普通人」轉換成「連結者」 :::info 設計一套榮譽驅動機制,讓用戶為了提升自己的排名,而願意主動替你宣傳商品。 ::: <font color = 'blue'>例如:大V店根據會員邀請的好友人數設定四種不同層級的會員。</font> ### 用戶主動加入社群的6大動機 1. ==問答求助==:用物想要獲得的實際利益、解決當下的問題 2. ==炫耀==:具影響力的行為,會帶給用戶黏著、持續活躍、訊息擴散 3. ==尋找共鳴==:得到別人的肯定、互相取暖,透過互動或是爭吵表達自己的訴求 4. ==分享知識和資訊== 5. ==管理和儲備潛在關係== 6. ==擁有共同認可的長期目標和價值觀== :::warning 一反:許多人加入並且持續停留在一個社群,不僅因為他們有共同的社群,還因為有一個特別的需求,既互相幫助,又存在衝突和協作 ::: ### 好社群的三個基點 1. 工具性:基礎,人們為甚麼要加入並留存在一個社群? <font color = 'blue'>例如:解決甚麼根本問題,讓用戶第一眼就願意加入?</font> 3. 病毒性:病毒式擴散、海量爆發 <font color = 'blue'>例如:如何不僅讓用戶加入,還能促使用戶將自己的親朋好友、同事同學都拉進來?</font> 5. 長連結:用戶長期黏著、留存 <font color= 'blue'> 例如:如何吸引用戶及其好友今天用、明天後、後天用、甚至每天用?</font> #### 工具性 1. 外部性:即使不是社群成員,也能享受社群輸出的價值。「流量池」玩法的主導地位讓位給「用戶池」 <font color = 'red'>**流量池**:靠廣告、平台推薦來獲得用戶;**用戶池**:直接 將宣傳資金分享給目標用戶</font> 3. 篩選器:將用戶引導到適合他的小圈子,鼓勵他們互動 <font color = 'blue'>例如:工具社群「寶寶知道」</font> 5. 望遠鏡:俯瞰整個社交網路,將更長時間內的發展濃縮並展現在我們面前。「你能為我解決甚麼根本性問題」可以理解身處的社交網路階段 #### 劃分社群的三種方式 - **根據成員互動頻率** 1. 瀏覽型:少評論少互動 2. 互動型 - **依據成員的熟識程度** 1. 熟人型 2. 陌生人型 - **根據建立目的** 1. 事件驅動型:為了活動而建的社群 2. 關係驅動型:因成員互相熟識而建的社群 ### 將「小池塘」裡的競爭對象劃分為: 1. 全部用戶(適用於沒有好友關係鍊或以陌生人為主的產品) 2. 好友 3. 三進用戶(等級相近、戰鬥力相近、能力相近) 4. 有共同興趣的小範圍好友(更小的池塘) 5. 和用戶自己過往的表現比較(如提示幾次超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