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社群媒體的群聚效應:假新聞的辨識與資訊更正的效果 image: https://i.imgur.com/xlskEpk.jpg --- # 社群媒體的群聚效應:假新聞的辨識與資訊更正的效果 ![](https://i.imgur.com/xlskEpk.jpg) 演講簡介: 社群媒體已經成為人們參與公共事務的重要管道,到底該怎麼樣看待不同的訊息帶來的效果,目前仍是研究者們關注的焦點。 本演講主要關注兩個重點。首先: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們,在使用社群媒體的習慣上面是否有所不同?這樣的使用習慣,是否會影響到人們辨識假新聞的能力呢? 第二,如果我們提供事實查核資料給讀者,對讀者來說會有怎麼樣的效果?很多人說人們只會願意相信自己原本支持的對象,是真的嗎?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PolicyInitiative/posts/199869628481766 陳方隅 大家好,大家午安。 美國現在沒有任何實體活動,餐廳只能外用,就是只能買出來外面吃,不能內用。 已經一整年時間沒有參加過實體活動跟真的人講話,開心有這個機會分享我們的研究。 今天報告的主題就是假新聞跟社群媒體的使用。 我們是四個人的團隊,叫做 [Taiwan policy initiative](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PolicyInitiative) ,除了收集民調,還會寫政策類文章,像在許多國際關係政策類的雜誌,我們會用調查研究的資料來寫政策類文章,也會用資料做學術研究,今天演講都是團隊研究成果。 另兩位成員還有吳冠昇,普度大學政治系博士候選人,葉耀元,他在休士頓聖湯瑪斯大學教書。 如果大家有注意到的話,我們四個人名字每週會出現一次在蘋果日報上,主要寫美中台關係。 今天報告主題主要是社群媒體跟資訊傳播,我們會報告兩個研究結果。 我刻意選很舊的圖,這是社群媒體的插圖,有很多社群媒體,有很多的平台還存在但logo已經不一樣,這是10年前的google。十年前跟現在最大不同是載具,手機以前是長這個這樣,不是觸控,第一支iphone 2007年出的,ipad到2010才發明,這10年的確發生很多變化。 社群媒體的使用,2004年開始有熱門名字叫做web 2.0,意思是說,網路上內容除了消費者自己看之外,消費者同時也是生產者,可以很容易產製內容。 從社群媒體被發明,大家開始使用之後,web 2.0就沒什麼特別需要去討論了,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是生產者,都可以有高度互動性。 但因為社群平台如雨後春筍般露出來,篩選也更容易,你不喜歡這個就去下個平台,這個平台新聞跟你調性不同你就容易跳到下個喜歡的平台,這是跟以前蠻大的不同。 社群媒體的研究有兩個不同的方向,一個是看訊息誰寫的,另一個方向誰看了、誰接收,大概兩個方向。 那我們的研究主題當然是從社會科學家、政治學家的角度出發,關心的議題主要是假新聞的部份,有兩種假,一種是disinformation,一種是misinofrmation,dis是故意,mis是沒那麼故意,不小心,有意無意的假新聞。 我們今天所謂的假新聞,就是資訊內容是假的,這是研究標的。 我們最主要的研究從個人行為,接收端去看。 在民主國家,要寫什麼、講什麼,通常比較尊重寫的人,憲法也有保障說你再怎樣尖酸科薄批評政府,還是憲法保障的範圍,所以民主國家比較尊重怎麼寫跟產製。 還有為什麼關心個人行為?如果要追產製源頭,通常需要高技術性,很多人說中國大外宣,資訊戰,要追到源頭技術高一點,要用資訊科技的技術去追,這當然是一個研究方向,但這應該是國安或警政單位要做的,研究源頭的方向,通常社會科學學者做的少一點。 我們做的是接收端的,個人行為方面。我們一般人哪邊看到訊息?這麼多社群,是從哪邊看到的? 看了之後對你的政治行為、態度有什麼影響?如果我們已經確定訊息是假的,給你正確跟更正訊息之後,你會有怎樣態度轉變?這些轉變都是個人層次的問題,個人行為方面有怎樣的改變?怎樣變化?大概是我們研究主題。 更正的部份,現在有不少事實查核機制。假新聞很多,如果給予一般人更正訊息,他們會有怎樣想法呢?都是我們研究主題。 很多人做這些研究,2015~16年大選之後,有人說假訊息很多,大概是研究高峰期出現。台灣也有很多團隊在關注,我們會報告我們做的兩個研究。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學術上的方法問題,做研究會面臨第一個問題,母體是誰呢?今天是FB使用者跟Youtube是不是同一群人,發問卷給他,母體是比較難接觸到的,而且社群媒體不會開放後台,撈不到使用者,母體比較難 reach 到。 再來限制是,社會科學當中有一個「因果推論的根本問題」,個體的訊息或接觸到訊息的效應很難測出來。 我大概八月的時候畢業的,很多人在開我玩笑,說博士證書要收好,之後十幾年後有人會說是假的。 比如說這樣,選舉期間,不管是總統也好,地方選舉也好,很多人開始檢驗論文,假設我是選民,政治人物某甲的論文是假的,假設這件事情發生,我看到這樣的新聞之後就說,我這麼辛苦才拿到博士,他沒做什麼也拿到學位,我討厭這個政客某甲。 但因果推論的問題在於,我討厭他真的是因為看假論文訊息嗎?是因為我看到這個訊息,因此討厭他,但我怎麼確定假設沒有看過假訊息,我會因此討厭或喜歡某甲?我看過了這個訊息,但是卻沒有辦法跟沒看過訊息的我相比。在訊息方面,學術上說,個人層次的效果是無法測量的,因為我看過了一個訊息,沒辦法跟沒看過的我相比是更多還是更少,這是因果推論的根本問題。 這邊要介紹一個社會科學上常用的方法,問卷實驗法。自然科學,例如化學實驗就是說,把材料AB加在一起看會有什麼效果,BC加在一起看有什麼效果,之後就很容易比較AC之間的效果差異,但是人不能做兩次實驗,同一個人不能同時做兩次實驗。 問卷實驗法是這樣,隨機分成不同組,有一組看一些訊息,有些看另外訊息,對照他們差異,看看他們差異推算母體的效果。 實驗組跟對照組給不同效果,比較他們差異,就知道差異是訊息的不同或資訊的不同造成的差異。 這就不會有同一個人看不同訊息,無法同時做兩次的問題。在問卷的傳送過程,受試者平均分兩組,隨機分成兩組可以視為母體的次樣本,就可以算平均的差異,這是解決因果推論根本問題的方式之一。 資料來源感謝政大選研中心,我們很多資料來自選研中心,他們有線上實驗室,PollcracyLab,隨機 Recruit 受試者,收資料很快,60歲以下可以達到接近全國代表性。 代表性意思是說人的教育程度,性別,地域分布,可以接近真實狀態。比如說假設全體大學比例70%,我們招收到的也是接近70%,人口特性可以很接近全國代表性。 好處是說,商學或心理學研究,通常商學或傳播學研究,我們徵招受試者無法達到全國代表性,我們會假設大家商品行為一樣,不會假設北部跟南部不一樣,但政治學不一樣,全國的代表性會強調一點。寫這些文章一定會被問代表性怎樣,會有一定的研究限制,PollcracyLab 的好處就是接近全國代表性。接下來進入我們今天要談的兩個研究。 Study 1 王宏恩: 首先要感謝政大邀請我,我以前是台大政治所畢業,但在政大修了三年課。 我是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政治學教授,到賭城歡迎跟我聯絡,博士生招生,想不開可以跟我說。 我們講假新聞,一開始題目本身不是很新的題目。從人類有語言開始就有假新聞,曾參殺人,三人成虎。 但因為資訊爆炸,以前只有種田賣菜的時候可以交換假訊息,現在有手機打開就有一堆。 再來選舉關係,跟方隅說的一樣,選舉的效果。再來民主時代,假訊息轉換成選票對國家就很有影響。 兩千年前發假新聞可以砍頭,現在是假新聞可以把官換掉,效果更大,散播更廣,也是為何我們投入題目研究。 至於怎樣研究,我們想假新聞,先想說,怎樣定位到所有做研究的 knowledge map 上面?假新聞有很多 approach ,最近跟Puma Shen(沈伯洋)寫一個關於中國資訊戰的,他是台北大學法律系,定義的approach就不一樣。法律系學者們在意誰有動機去製造、散播,國內可以法律處理,法院判斷,國外的假新聞就要用戰爭,資訊戰。 他把假新聞視為有動機散播,有好處,誰跟誰,這些都是從源頭處理。 政治學者在意散播效果,有人散播,有人接收,假新聞有沒有辦法轉換成選票,我們去看一般民眾,哪邊看到假新聞,怎樣的假新聞,散播途徑國外來,你除非拆了電腦不讓人上網,但還是一直進來,所以到國內怎麼傳播呢?我一開始還是想像傳染病,把它假想是傳染病,不過這樣講傳院老師可能會有意見。 假設把假新聞想成病毒,所以要想傳染途徑,再來怎麼傳染。對抗之前要先確認是不是這個病毒,要能夠確認感染跟傳染途徑,才能對症下藥。 我先看前兩點,台灣民眾怎麼接收政治訊息,怎樣...再來是事實查核的效果。 這樣來看,把傳染途徑視為人們接收資訊的管道跟比例,要跟民眾說,怎樣的管道接收政治資訊?這不是新題目,但變化很快。有很多台灣民眾突然有手機、無線上網,尤其像2018年電信公司推出吃到飽,有一個499之亂,之後大家都有無限的網路流量,不停看youtube,接收管道變化速度很快,要找新的資料來看怎麼接收政治訊息。 再來要有假新聞識別度,要看問卷、考試,看你對假新聞有怎樣了解。有這兩點之後大致知道,管道不同,是否影響大家對識別度的差異,這是兩年試著做的東西。 講到這邊可能很多聽眾發現這是一場學術會議,如果你原本很期待我們像寫社論一樣張牙舞爪砲轟別人,在這裡不會有這些事情,大家可能要失望了。我們會講怎樣測量假訊息,學術上有什麼問題,怎麼改進,不會講什麼假新聞,邪惡的人幫你出征這些,而是會討論有沒有顯著水準。 想的時候就會第三個延伸問題,政治群聚效應,人們可以自由來去不同資訊接收管道,但大家跟你政治相反你就會隱藏通知,人就會聽想聽的,我們新世代特點有無數平台,這個不喜歡可以換一個,預期可以找到證據說,人們是不是喜歡搬到有同溫層的平台待在那邊。 如果有分群狀況,像是Fb都是某政黨支持者,就會影響假新聞識別度,都待在同溫層,用久了識別度就受到影響,這是政治群聚效應假設。 例如最近有很多川普支持者覺得被FB打壓,就集體搬到MEWE或parler,政治搬移這現象是可以有初步證實的。 我們想看的是,透過資料收集,有沒有集體層次這樣的現象,發生之後有沒有影響民眾對於假新聞的判斷能力。 這次的實驗,透過政大選研中心Pollcracy,找到1060位受試者,做完給他50元,這是在台灣今年大選的前一週做,感謝他們幫我們發問卷。 我們有預註冊,如果你是研究生可以學習一下,這是越來越風行的方式。你把所有研究方法寫好,可以註冊題目,會怎麼分析,這樣別人就會發現,不會跟你搶。很多期刊接受paper時,有預註冊被接受狀況高,因為你公開透明,統計方法都寫,不會造假,有些期刊越來越愛預註冊。 另外研究也有通過學校的IRB。 這邊就是秀一下我們樣本分布狀況,相較網路研究,我們年長受試者多一點,政黨省籍分布都ok,性別男性多了一些,小黨支持者也多了一些。 資訊接受管道...現在人們接收速度很快,想測量接收管道,想看看以前學者怎麼問,請問你選舉期間花多少時間看電視、網路....但現在網路可以細分,新聞網站,FB,LINE....這個題目不夠,必須設計題目。這邊提到一下,國外作法,紐約政治系的團隊,不是問民眾花多少時間,他們回答不準確,你要是問很多,比較來說,可知道大家看哪個多、哪個少。 紐約大學就是裝軟體,監測你看什麼三個月。透過資料分析他投給誰。 但這也有缺點,沒人希望手機被監控,中國有團隊也是裝軟體看政治態度,通常會假設裝完兩週就忘記,他還是會去看色情網站,不會造假。 但我還是覺得用問卷,也許民眾回答比較誠懇。 依據2019年網路民調,大部分人們都用FB、Line跟Youtube,少部分用Instagram,像我還在PTT,有不同管道,要加上這幾個。我就改說,你每天花多少時間接收政治相關資訊?我特別問政治相關資訊,你花多少時間看跟接受資訊還是有差。 這份問卷中發現,1060人裡面一千人左右會看新聞網站,不看比例只有7%,最多靠新聞網站,再來電視新聞,FB跟Line都有六成左右來接收政治資訊。這個比例高過報紙跟廣播。 這些民眾透過報紙跟廣播的比例小於新興平台。對年輕人不意外,但老一被覺得報紙才有影響力...但現在影響力越來越小。 再來還有變異,用新聞網站低一點,看看不同民眾接收上有什麼差異。 有關於接收政治資訊管道,再來是測量假訊息識別度。 問卷只能塞8題,兩題非政治,兩題國民黨,兩題民進黨,兩題中國,看有沒有聽過,哪個真哪個假,我都確保有60字左右,也有隨機排名,都找TFc九月有查核過一次的題目,都有確認真假,這是我們設計。 字可能比較小,投影片放在網路上,前兩題跟這個有關,有TFC記者應該很熟悉,這些新聞真的,答對比率62%,這是真的,第二個也是非政治題,青椒有最小的毒蛇,要先切開,有93%。這是一開始TFC確認過的假訊息。 上海,烤雞被吃光丟廁所,是假新聞,有70%答對。 台灣政治,韓國瑜照片在時代廣場國旗飄揚,這是有圖片的假新聞,再來是韓國人小額是最多,一半的人知道是真的。蔡英文一個畢業證書,可能還在炒,但沒有修改,70%答對;還有跟網紅合作,列了8題,看看大家對假新聞了解多少。 這樣研究有幾個限制,題數不多,不是不知道真假,而是有沒有聽過。都個列兩題,可能有政黨驅動特別愛回答哪些,之後會討論如何改進。 無論如何,8題中可以答對四到五題六,全答對或答錯很少。可以用來推估大家對假新聞的識別能力。 測量假新聞的識別能力取決於時間點,像是韓國瑜小額捐款民眾最多,討厭會說是騙的,現在會說乾我屁事,這些政治敏感題目取決於時間點,這是另一個研究限制。 再來是呈現選舉結果,用簡單回歸模型,都是相關,還不是因果。 ![](https://i.imgur.com/9t3MpZQ.jpg) 第一個用答對總題數當變數,接受管道當自變數,包含政黨跟....總答對題數,包含LIne的部份,傳統管道不管看新聞,看多久,對假新聞識別程度都沒有影響,使用LINE的時間跟假新聞負相關,用LINE越多,識別程度越差,越容易認為假新聞真的,真新聞假的,這個很顯著。 再來,發現國民黨支持者跟假新聞也是負相關,可能取決於題目。 當然我們強調,負相關取決於題目,你支持國民黨傾向認為哪些真的假的,8題分開來看,第一個有趣的是LINE,用LINE越多六題都是負相關,用LINE越多越覺得青椒有蛇是對的烤雞也是。用LINE越多越容易答錯。 政黨部分,該題目是否有利你的政黨高度相關,問國民黨,韓國瑜大照片,都會說是真的,假設問民進黨或是時力,都傾向說是假的就答對。假設問韓國瑜政治獻金,大家比較容易答對,民進黨就容易答錯。 所以很明顯有政黨驅動。雖然不意外,但是對做研究的來說,證明研究有效度,他們有唸題組,才會看到pattern,有測量到民眾看法。 另外比較有趣的是臉書,傳統政治媒體對於假訊息識別度對於政黨沒有關係,臉書跟民進黨相關假新聞有高度相關,用臉書越多越容易答對跟蔡英文相關的,這很有趣。 假設用臉書民眾,容易識別假新聞,民進黨是否特別喜歡用臉書。 ![](https://i.imgur.com/Js0fEuk.jpg) 一變數用資訊接收管道跟時間,自變數用政黨跟民眾背景。 發現民進黨特別喜歡用臉書,其他政黨沒有那麼喜歡臉書。 另外有跑其他結果就沒秀,是不是政治平台用越多,假新聞識別度沒有越高,用八個平台24小時就越低,有種curve linear,用越多識別越好。 問民眾有沒有用事實查核的網站,顯著有提高0.3,但統計顯著。 問完假新聞識別題目才問,避免民眾自我實現。 所以發現哪些東西? ![](https://i.imgur.com/H2O6IGf.jpg) 第一個就是,跨平台政治資訊接收很常見,尤其FB跟LINE高過報紙跟廣播,不能再問網路用多少,還要分平台。 第二個,不同平台使用率,政黨傾向,互相影響,臉書,DPP的人傾向用臉書,國民黨跟台民黨不使用,用越多就越多民進黨事實查核資訊,就產生政治群聚傾向,大家就在那邊繞成舒服的舒適圈,其他沒有這個現象。 為何臉書有這個現象?這可能跟網路結構有關。 有關研究限制,不同社群平台的資訊結構,只出現在臉書,沒有在Youtube跟Line。假設陳方隅貼假訊息,就會備戰,備戰就會交流,就會討論度高。但爺爺在LINE貼,沒人敢回。Youtube,Youtuber貼假訊息,有網友說是假的,但一下子就被洗掉了。 所以看社群網站人與人怎麼連結,FB上不認識會來影響你,LINE群組是密閉的,影響上會比較困難,Youtube成本高,要會做動畫、頭貼,互動也比較少,Youtube要視為社群,還是在爭辯的問題。像是抖音等等,每個人與人的點怎麼連結,資訊怎麼交流,都會影響。 ![](https://i.imgur.com/xj6YsQn.jpg) 有個正在review的paper,假如你跟人做事實查核,透過messenger來做,接收程度比較高,比公開打臉高。 人與人連結會影響假訊息傳播與接受,要透過其他接收管道問題。 再來問題是,測量假新聞識別度,但只有8題,8題不夠。要測量至少藍綠無黨,有真有假,3x2,可能正面對政黨有利,或負面不利,可能負面表述,這些又x2,還有難易度,這次一題難一題易,之後要有更多,有三題,要穩定,要測量民眾至少54題。 心理學家都是400題,問卷,要是5x題會被退稿,電話民調超過30題會被掛電話,做在學術研究也是,這是trade off的問題。 還有暫時校度,Temporal Validity,假設兩題韓國瑜兩題健康,選前問跟現在問,效果差很多,因為時空不一樣,選舉會重視哪個真假,選後都忘記了,結果只有在當下才有效度,過半年,就算看問卷不爽,你不能說我錯,我也不能說你對,因為時空環境背景不同。 學界處理問題只能加快發表流程,也許看了不爽可以馬上重製,但就是有困難。政治學上做政治知識也是,某些時候要有某些知識,但選舉就不是,是否能重製結果,就不行。 學術上有這樣爭議,發表遠慢於時空環境,怎樣才有價值?也許有穩定方法,提議測量方式,但不能重現。知道問題存在,也能challange問題,但要提醒問題存在。 所以看他們接收的管道,能不能影響鑒別度,再來是事實查核的效果。 陳方隅: 第一個比較完整,第二個還在發展,第二篇paper研究問題就是直覺,先看錯的,在看正確的,看態度有什麼不一樣。 先前,人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來看,會看錯誤資訊更正有被火效應,某一方面會說事實查核都被左派媒體控制來打壓我們,正確資訊都被標示有問題,這是科技公司的陰謀,這就是被火效應。 過去研究發現,政黨傾向月強,資訊更正月沒有效果,執政黨支持者,有一篇說執政黨很好,那是假的,他不會相信。 如果研究真的這麼簡單也沒什麼好發展,所以就是來挑戰這樣的嘗試。 事實上,沒這麼簡單。 政治新聞有些不同性直視說,他可以對執政者究責,你出現台灣經濟很好,外交方面成績很好,就覺得說執政者做的很好。cosco烤雞被偷吃,對國家執政者沒有影響,但是跟政治相關,就會有背後的心理層面存在。 負面新聞就會說做不好,食品安全單位沒有查核好。這是政治新聞的邏輯,可以改變對執政者的想法。 看政治新聞,大家評判標準不一樣,執政黨支持者跟反對者,這是2017年收集的,明年會收一波。你支持民進黨,你對民進黨標準跟國民黨不一樣,你一定怎樣都做很爛。 民進黨支持者就會說,你不錯阿,標準不一樣。評斷標準就是不一樣。 一個負面假訊息,執政黨做不好,我們給你更正訊息之後,對於支持者來說,他本來期待你要做好,覺得你影響有限。對國民黨支持者,食安問題,好像也沒那麼爛...你標準比較低,對國民黨支持者,影響還是存在。 倒過來說,正面假訊息,對於支持者來說,看到更正之後,會有點失望,結果沒想到看到資訊更正,會有失望的落差,可能降低評價。 對國民黨支持者來說,看了可能不怎麼相信,更正之後,就會說,民進黨就爛,不意外,不會改變想法。 收了800個樣本,隨機分四組,第一個看食安問題,做瀝青鴨,說養鴨業都用瀝青,鴨子吃進去人吃進去很嚴重。這是假的,鴨子很安全很好吃。 第二組是正面訊息,平赴差距沒太多問題,政府解決了,但其實一直都是在增加,不能說不嚴重也不能說有改善,不能稱讚政府。分成這樣。 依變數就是民主滿意度、總統滿意度,分四種,非常滿意、不滿一、滿意、非常滿意。 主要自變數是政黨傾向,你傾向哪一個,傾向泛藍泛綠,因為要測程度,就給他分一到時,民進黨一到時,兩個相減,數字越大越藍,越小越綠,就可以做出程度。 主要變數就是實驗控制。 (兩個都赴得怎麼辦) 只有1~10,沒有赴的。 可以兩個都給零,0 - 0都在中間, 兩個都10也會在中間,理論上可以這樣回答,但是就是為兩黨一樣爛,比較多是00,不關心政治。 這是取捨,美種方式都會有限制。 因為要測程度,這應該最能找到政黨傾向重的人,很多會給0 10,可能兩黨都不喜歡,或是喜歡程度差很多,希望抓到端點。一般就是喜歡到不喜歡,程度上可能抓不到,就改用20等分來分。 其他控制變數包含多長看網路新聞,其他人口控制變數,估計用Ordered logistic,這個就是回歸模型。 可以先看細部結果,一個民主滿意度,一個總統滿意度,回答非常不滿一,這是回答三,這是回答非常滿意。 ![](https://i.imgur.com/8ngNnzb.jpg) 結果很有趣,橫軸事證黨傾向,越左邊越綠,越右邊越藍,民進黨執政國民黨....紅線是看過更正的,藍色是原本的。也就是說,回答對民主不滿意的,看過更正問題,國民黨的不滿意降低,顯著降低,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回答對民主不滿一,不管泛綠或泛藍,不滿一比例升高。 可是看泛綠更有去,回答滿意,你滿意民主政治運作的,看過更正訊息式降低了。回答非常滿意的人也是降低了。 這跟直覺假設相反。大家期待是不一樣。 所以,對泛藍來說,越支持國民黨、討厭國民黨,回答非常不滿一比例降低,比較多人跑去回答不滿一。但同時,泛綠的群眾,回答不滿意的比例增加,從後面兩個類別,從滿意跟非常滿意是降低的。 這是第一個依變數。 改成正面來說,就沒有這個效果,這比較沒有顯著效果,後續要找到為什麼會這樣。 ![](https://i.imgur.com/K67zNUd.jpg) 再來依變數是總統的.... 看過更正非常不滿一的比例下降,可能回答不滿一比例升高,效果,因為是不同群人,但效果是這樣。 最有趣的是,民進黨支持者這邊,他看過更正之後,對於蔡英文不滿意的比例竟然升高,對於滿意跟非常滿意的比例降低,給他看食安沒那麼多問題,滿意居然降低了。 第二個有點失敗....因果機制沒有像我們想的那樣,正面來看差距比較不明顯。 ![](https://i.imgur.com/roFmg2h.jpg) 總結以後,泛藍選民看過以後不滿減少,滿意增加,藍律政黨傾向強的不滿意都增加,泛綠選民更不滿意。 ![](https://i.imgur.com/7RzF8F6.jpg) 所以資訊更正會影響政治態度,而且對泛綠選民影響大。 ![](https://i.imgur.com/0LS9oMg.jpg) 未來方向,是不事證像假訊息跟更正效果不一樣,不一樣是來自於設計有問題呢?給的資訊內容太複雜,貧富差距比較難....再來麻煩的是,你真的看了更正訊息發現有效,但現實就是,說事實查核中心沒人去看,怎麼辦? 還有食物取向,很多陰謀論,推陳出新的型態,像剛剛提到,要比速度。 我們兩個email在這邊,看有沒有問題。 蔡: 在場的先進,我很快的提一點點建議給兩位作者。 宏恩研究,八個問題都很有趣,有所本,不是說想像出來,是真的有趣,網路調查過程中,會不會有些人有趣茶合適時?我很怕問政治知識問題,怕人上網去查資料,我查一下,韓國瑜照片時代廣場,有連結出來k假如有人去查應該答對很多,但不能保證是不是當下被假新聞影響,只是有沒有能力。 再來,接觸媒體長短是不是接觸來源,但我想到,傳播學院強調的,你是否信任媒體,你信任A報紙,不信任B報紙,會不會有落差?我也不清楚...我花很多時間但不信任,花很少時間但是信任,效果要思考一下。 方於,有意識到貧富差距,應該比較沒有效果,這能否規則執政者,有差距,有人會說有錢沒前天註定,後天不努力,不是執政者的責任。 隱身就是說,誰來詮釋資訊可能很重要。昨天看到台灣民意基金會,小櫻支持度五成,有人說比起之前已經下降多少,詮釋會影響人的思考。 這都可以再改進,有技術問題,有treatment可以列出來看效果,可以分開一些,看...有沒有效果,但技術上問題,我先補充到這邊,時間有限。 主持人: 我很好奇你的資訊更正效果,你說有新聞是什麼,但到底是在更正還是在提醒我這件事?例如說台灣貧富差距比美國嚴重,有人說沒有那麼嚴重但比還國研究,到底再說貧富差距不嚴重還是....更正是真的在更正還是在重複提醒嚴重性?這樣比較能解釋為何很多人是綠營,你更正後還是不爽,他可能覺得還是在,無法解決。 提問: 想個問一個問題,王老師,設計8題會不會太少,有選擇性問題,如果是題庫隨機出現會不會好一點?這樣會不會跟固定吧題有差異? 再來,問陳博士,選擇貧富差距過大蠻主觀的,我個人能力特別好,大蕭條賺很多錢也不一定覺得貧富差距差,反過來說賺不了錢就會覺得很大,但年收入控制下來在去量會不會更準確? 提問: 我是事實查核中心的記者,想問做研究是多少問卷跟受測者多少,執行時間和時?謝謝。 陳方隅: 做很多撥,先回答跟研究本身問題,宏恩這篇是選前,一躍出做的,我們第一波是在2017年做的,但還有收了三次以上做不同東西,每次就是800~1000人左右,取決於預算多寡。總的來說,選言中心對我們很好,預算大部分用在給受是者reward,謝謝他們填寫問卷。大概是收集問卷方面。 關於年收入題型,貧富差距問題,有檢討過,這題確實不是很好,要怎麼正面表樹政府做得好?研究者看很多政治新聞,也有選擇困難,題庫也可能是個作法。 老師剛剛提到提醒我一下,更正也是重複提醒,更正的人寫的方式也會有爭議,他到底是在更正還是火上加油,所以去選的更正都是事實查核中心的style,針對事情是真得還是錯的。 貧富有主觀判斷,應該避免,到底跟美國比,跟韓國比,不是單純事實,需要比較中性看他事實的問題。 王宏恩: 第一個就是測量不同資訊管道的信賴程度,這是一變數還釋字變數,我會傾向依變數...看怎樣納進來研究。 再來是題庫。意識到的試題樹有限,問卷40題,問太多要家錢,太多問題會是困擾,看到150提味達會關掉。 你要好好測量要項心理學問5、60題材問的出來。我就問有難的有簡單的,跟GRE一樣,有些當下重要,可能之後不重要,考英文數學國考,不會就是不會,但假新聞識別度跟時間很有關係,就加倍困難,加上題樹限制。 假設做了題目給民眾回答,可以探討,跟我規定吧提筆起來,個有優缺點,想不到更好建構的方式。 第三個,收集data的方式,代替選言中心建構的方式。 他們是獲得民眾通訊方式,每次會電話民調跟面對面民調,通常問到最後一題,會問線上計畫,同意的話會放進資料庫給他們填寫線上問卷。 大部分網路民調,SSI,都是透過off in,倒是貼廣告,註冊...但政大這個是打電話給擬請你加入,就跟貼廣告加入,一開始的意願就有差,我們會強調這個資料庫比自願參加的資料庫有多元性一點,這也是好用跟感謝政大的原因。 提問: 資訊更正的效果,從哪個管道,是政府開記者會,民眾對於政府信任度,會不會是否有效果,是第三方公開跟政府有沒有差? 提問: 政治群聚,我很好奇,FB到Twitter確實有政治因素,但轉到Instagram,只使用LINE的很多是老人家,不一定事宜動,可能是他就是只會用這個....基於政治傾向可能只存在對政治感興趣的群體,可能需要更多研究。 提問: 請問一下,Twitter有事實查核,美國對於言論跟新聞自由比較重視,有大的反彈,川普有發說我贏了大選,Twitter標記與事實不和,如果沒有功能,很多人會信以為真。比如FB上容易進行討論,對這些使用者便適度高,有事實查核功能,會不會對於假新聞便適度更高? 前面的女生問,像這樣事實查核誰來做,可能讓民眾信度高?謝謝。 提問: 開頭提到兩種假訊息的差別,disinformaiton,之後就和在一起講了,但是後面會分開來嗎?還是政治相關假訊息都是disinformaiton? 陳方隅: 這些問題值得跨領域專家來影響,對問題研究還蠻起不的,dis 跟mis很難區分,一開始可能有一製造,後面的人以為是真的,就變成misinformation,他不是有意識的製造,但效果來說,內容是假的可以確定,區分是不是假新聞沒有這樣區分。回想更有趣的就是,問卷裡面的問題是我們寫的,為了做實驗製造出來的,簡單來說沒有特別區分。 但區分很重要,追源頭,那是法律、國安、團隊,很重要研究的線,是誰在製造新聞?沈伯洋研究說,在地協力者,本身知道是假的還有一是去推,比較是國安問題,或景正要處理的問題。 的確,事實查核也是相對蠻新的,可能推測,是因為傳統媒體有點詩能,因為大家搶流量,本來編輯學院查核,變成就發出來,這傳播學院討論很多,有意無意因為流量,新聞媒體也是受流量之害...這些問題都一體的,這些查核管道有些是被社群媒體快速產製來跟不上角度,要第三方來處理。人們可以相信第三方,是否公正,也需要時間建立。 事實查核機制不管台灣也好,美國也好,都在發展當中。 再來第三方機制人數不多,資源不足,要讓大家知道,還是需要時間。有很多類似努力,之前大選到今年初有美譽怡,cofacts,很多工程師或是記者去努力降低使用門檻,丟進去就有程式弄好,都是資訊快速變遷下的結果。 研究裡面還沒有辦法測量是否相信,所以要控制住,第二個study假設大家都看,假設有相信,我是研究者角度,沒說這是哪裡來的,就根據什麼資料,....問卷實驗可確保你有看到,但真實世界可能有人就是沒看事實查核 王宏恩: 學術問題學術回答,綜合回答,2020年初的問卷,我問有沒有看過事實查核網站,看過比例是32%,我看起來覺得算高。 第二個,reputaqtion問題,第一個是事實查核網站才剛建立,很難操弄他有多少名聲,學術界過去就是有試著操弄,用專家的身分,事實查核有多少%認為真的,這聽起來就是真的,牙醫90%牙醫師都推薦的感覺。事實查核網站本身就不常,有生育跟沒有生育的,當下環境有限制的。 第三個,推特,美國研究就是,有些人完,你要是在事實查核弄小小標記,插小宏碁就會看到是持查效果,比幾推一整篇的好,這試過去研究結果,但遇到..temp.....不確定大家做怎樣。 最後有提到,老人家用LINE是有一事宜動還是只會用LINE?這是做問卷目的要知道大家用哪些東西。第二個是還在發展中的問卷,capacity,有多少能力認知到網路,會不會點釣魚信,會不會看原始碼,小畫家拼貼,年輕人覺得理所當然,老人家看不出來。美國已經在發展了。 這樣問卷還是有tempal...的問題,可能過幾年就不能問了,flash後天就要關了,以後可能不會需要解壓縮....所以數位能力也會面臨跟時間賽跑的問題。 提問: 問卷設計,剛剛看到問卷測量資訊管道,多少時間接收相關資訊ˋ,考慮群聚效應問題,只是單方面接收,沒有回應評論轉發,是不是是考慮因素?只會透過line接收,但是使用時間少,但是是重要管道?有沒有考慮把這個問卷問題設計? 提問: 有些查核不同的人有不同效果,剛新作實驗,看測如果是朋友或是警方或是查核中心有沒有差別,但做出來沒有差別,就台灣脈絡是都沒有顯著。 王宏恩: 怎麼使用社群網站的問題,這是好題目,有些只是看看,有些上網跟人戰,要問可以問....有些人研究方法就是要t0tal access通通抓下來,台灣做就是可以,但能不能過IRB。也許是考慮方向。 再來實驗麻煩寄到我email,想看一下,謝謝。 (結束)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