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大於現實的光電目標預定地未經盤點就開辦?
七股正在上演的漁電共生是全球首創的願景。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 108 年統計,臺灣魚塭總面積約 3 萬公頃,且超過半數在日照時間較長的中南部地區。漁電共生構想在魚塭上裝設太陽能板、一地多用,讓狹小的臺灣擠出土地,增加太陽能板覆蓋率,進而提升再生能源的發電量。
臺灣近十年來再生能源發購電量
近八年,臺灣太陽能的發電占比逐年上升,政府喊出 114 年綠能發電要占比達 20%;同年度,光電預計要占再生能源的發電量高達四成。太陽能極可能是未來的綠電主力。
<% Chart %>
太陽光電推動目標容量配比差異
太陽光電分為屋頂型與地面型,漁電共生屬於地面型。政府原本認為地面型光電設施可大規模、大面積推廣。不過,目前業者圈設的案場受到不少地方聲浪反彈而踩剎車。因此,經濟部於 108 年重新調整二者的容量配比^1,調降地面型光電的目標容量。